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8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时华 温志敏 +2 位作者 曾艳芬 李玉杰 杨耀东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9-1561,共3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情绪 自我概念 精神卫生 学生
原文传递
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黎肖琼 黄丽荷 何静雯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门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母...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门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396例母乳喂养成功,所占比例为72.93%,147例母乳喂养失败,所占比例为27.07%。非母乳喂养组产妇文化程度低、家属不支持、产前未接受过相关指导、产后半小时未开奶占比均高于母乳喂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文化程度低、家属不支持、产前未接受过相关指导、产后半小时未开奶是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仍较低,主要受产妇文化程度低、家属不支持、产前未接受过相关指导、产后半小时未开奶等因素影响,临床需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喂养 成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观察自体血回输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丽芬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7期112-114,共3页
目的 评估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应用和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江门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异体血输注联合常规护理,... 目的 评估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应用和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江门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异体血输注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自体血回输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心理状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液检测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白细胞、红细胞、Hb、Hct、PLT)均接近正常,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日常生活、躯体生理功能、社交活动与自觉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治疗中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有利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失血性休克 自体血回输 护理
下载PDF
11938例已婚妇女妇科普查分析报告 被引量:82
4
作者 吴美琼 郑坚毅 朱丽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4-255,共2页
目的探讨我市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主要病种及有关因素。方法由妇保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卡片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卡片,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个别项目视病情需要及受检查单位接受与否而定,收费... 目的探讨我市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主要病种及有关因素。方法由妇保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卡片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卡片,常规进行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个别项目视病情需要及受检查单位接受与否而定,收费标准低于物价局的规定。结果1994年市区193个单位妇女普查11938例,妇女常见妇科病发病率前三位是宫颈糜烂2240%,子宫肌瘤249%,乳房肿物215%。确诊宫颈癌1例,乳癌2例。宫颈糜烂21~25岁患病率最高,为3358%,56~60岁最低,为62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1~25岁发病率037%,46~50岁发病率504%,发病率随年龄增加,绝经期56~60岁又下降到125%(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群防群治,努力降低妇女妇科常见病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普查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乳房肿物
原文传递
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89
5
作者 朱坤仪 梁心玲 +2 位作者 梁晓阳 李玉萍 胡国幸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8-389,共2页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 ,对我院 199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例因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均为经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DIC 5例 ,胎盘粘连 2例 ,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剖宫产术后晚期子宫切口感染各 1例。出血量 15 0 0~ 3870ml,平均 2 4 2 7ml。10例患者均行急症子宫切除术后痊愈出院。相关因素分析显示 ,孕产次、多胎妊娠、分娩方式等因素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子宫切除术 产科 评价 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9
6
作者 李凌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0期3504-3506,共3页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RB)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足月分娩初产妇163例,根据不同促宫颈成熟方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2例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81例采用普贝生引产... 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RB)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足月分娩初产妇163例,根据不同促宫颈成熟方法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2例采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81例采用普贝生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效果。结果促宫颈成熟后12 h,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宫颈成熟有效率和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评分、总产程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速1例,子宫刺激过度3例,急产15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前促宫颈成熟的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且在降低前列腺素制剂的药物不良反应基础上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原文传递
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诊断不孕症110例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李玉萍 何智坚 朱权芝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了解输卵管通畅性 ,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方法 对 110例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宫腔镜和腹腔镜及镜下通液检查。结果 以... 目的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 ,了解输卵管通畅性 ,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方法 对 110例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宫腔镜和腹腔镜及镜下通液检查。结果 以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 33例双侧通畅为对照标准 ,110例患者中 ,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准确率为 30 0 0 % ,输卵管通液检查准确率为 6 5 45 % ,两者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镜下通液与HSG准确率比较 ,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 2 1 33 % (16 / 75 ) ,HSG33 33 % (2 5 / 75 ) ,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宫腔、腹腔炎症与不孕症有关 ,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仍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宫腔镜和腹腔镜通液检查在诊断治疗不孕症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通液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宫腔镜 腹腔镜 不孕症 诊断
原文传递
产前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范志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要求与分娩方式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查阅病例、个别指导、个别访谈的形式。结果:采用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综合性群体式的健康教育或针对个体健康咨询,实施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更有...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要求与分娩方式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查阅病例、个别指导、个别访谈的形式。结果:采用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综合性群体式的健康教育或针对个体健康咨询,实施个性化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情感技巧掌握,获取健康信息,剖宫产率下降(P<0.001)。结论:因人而异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行为指导,较好地满足孕妇的需求,促进自然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行为指导 分娩结局
下载PDF
婴儿维生素K缺乏及其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林良明 刘玉琳 +15 位作者 鲁杰 张新利 赵小元 崔秀生 何守森 周风荣 谢鹏 梁友玲 林超琼 黎洁芳 朱岩 宋华 高清欣 冯红旗 易惠生 郑洁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28-732,共5页
目的 了解中国婴儿VKD情况 ,评价婴儿及乳母口服维生素K干预效果。方法 采集7省活产婴儿脐血 5 47份 ,用ELISA法测定PIVKA Ⅱ浓度。对 7省活产婴儿 1975 1人整群随机抽样分为婴儿干预组 (VitK12mg 10次 ,口服 )和对照组 (不使用VitK1... 目的 了解中国婴儿VKD情况 ,评价婴儿及乳母口服维生素K干预效果。方法 采集7省活产婴儿脐血 5 47份 ,用ELISA法测定PIVKA Ⅱ浓度。对 7省活产婴儿 1975 1人整群随机抽样分为婴儿干预组 (VitK12mg 10次 ,口服 )和对照组 (不使用VitK1) ,哺乳母亲 2 13 68人 ,整群随机抽样为母亲干预组 (VitK110mg 10次 ,口服 )和对照组 (不使用VitK1)。所有观察对象检测婴儿至满 6个月。观察期间干预组及对照组的全部出血病例 ,VKDB ,及其死亡和残疾病例全部以专门表格登记。结果  ( 1)城市足月婴儿脐带血proteininducedbyVitaminKabsence (PIVKA Ⅱ )阳性率 3 2 8% ( 85 /2 5 9) ,农村 65 8% ( 96/146) ,城乡足月婴儿脐带血PIVKA Ⅱ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 χ2 =41 0 ,P <0 0 0 1)。( 2 )婴儿VitK1干预组 10 418例 ,4例发生出血 ,其中 2例为VitaminKdeficiencybleeding (VKDB) ,无死亡 ,无残疾 ,无 1例晚发性VKDB病例。对照组 93 3 3人 ,5 2例发生出血 ,其中 3 0例VKDB( 2 1例晚发性VKDB) ,15例死亡 ,3例残疾 ,其中 9例死亡 ,3例残疾由于VKD。 ( 3 )乳母VitK1干预组 10 5 18例 ,8例发生出血 ,2例死亡 ,无残疾及晚发性VKD病例 ,2例死亡者排除VKD。对照组 10 85 0例 ,5 0例婴儿发生出血 ,其中VKDB(晚发性 9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维生素K缺乏 干预性研究 血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改良式剖宫产术与其它剖宫产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李顺英 何智坚 陈素柔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剖腹产 术式 改良 比较
原文传递
127例重度妊高征及围生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梁心玲 朱坤仪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生儿 死亡率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梁宝珠 谭忠伟 +1 位作者 黎彩鹏 李玉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3561-3562,共2页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未...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将临床筛查确诊为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0例,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50例,未行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研究组治疗后常规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50例中,已分娩26例,16例妊娠中期,8例流产,妊娠成功率84%。对照组50例,已分娩14例,12例妊娠中期,24例流产,妊娠成功率5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妊娠成功率88.49%(32/36),阴性妊娠成功率57.14%(8/14)。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复发性流产有较可靠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封闭抗体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免疫疗法 复发性流产 封闭抗体
下载PDF
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13
作者 胡昭怡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5期2331-2332,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靠方法。方法:对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进行治疗)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FPG、2Hppg、Hb Alc、胰... 目的:探究临床有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可靠方法。方法:对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进行治疗)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FPG、2Hppg、Hb Alc、胰岛素用量和达标时间。结果:在FPG、2Hppg、Hb Alc、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等5项指标上观察组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临床优势明显,相关患者的临床指标水平更好,不良反应发生水平更低,是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原文传递
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73-3075,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产检的单胎头位初产孕妇2 110例,分观察组1 150人,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制定孕期体重增长、膳食安排方案,结合运动方案达到体重控制的目标;对照组960人只进行常规的产前...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体重管理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产检的单胎头位初产孕妇2 110例,分观察组1 150人,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制定孕期体重增长、膳食安排方案,结合运动方案达到体重控制的目标;对照组960人只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不提出具体的营养方案。观察两组孕妇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长控制达标有1 110人,超重发生率为3.48%;对照组体重增加达标662人,超重发生率3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营养体重管理是必要的,通过个体化的膳食及运动指导可使孕期体重增长控制在预定的范围,有利于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体重管理 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艳娟 谢润华 +1 位作者 余文霞 周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儿(胎龄29~36周;出生体质量1000~2000g)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二组患儿均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24h内开始口服(或经胃管...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早产儿(胎龄29~36周;出生体质量1000~2000g)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二组患儿均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24h内开始口服(或经胃管)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0.5g/次,2次/d。观察出生28d二组患儿体质量、头围、身长和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所需时间,监测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结果新生儿期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5%,对照组为52.5%,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2083P〈0.05);过渡到全胃肠喂养所需时间治疗组为(12.1±2.45)d,对照组为(16.8±8.78)d,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3.26 P〈0.01);治疗组新生儿期头围、身长、体质量增长速度[(0.65±0.1)cm/周、(0.8±0.15)cm/周、(22.3±2.56)g/d]较对照组[(0.6±0.11)cm/周、(0.7±0.16)cm/周、(16.1±1.32)g/d]均明显增快(t=2.12 P〈0.05;t=2.88 P〈0.05;t=13.61 P〈0.01),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所需时间[(5.2±1.13)d]亦较对照组[(9.8±3.16)d]明显缩短(t=8.67 P〈0.01)。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喂养不耐受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的防治 被引量:37
16
作者 朱坤仪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99-200,共2页
剖宫产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处理梗阻性或功能性难产的最终及最有效的手段。近年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指征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剖宫产术明显增加。据统计,50年代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2%... 剖宫产术是解决许多病理产科,特别是处理梗阻性或功能性难产的最终及最有效的手段。近年由于抗感染、输血、麻醉方法的进展,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指征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剖宫产术明显增加。据统计,50年代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2%,60年代为4%~6%;70年代逐渐上升到10%~15%;80年代增至20%左右,高者达40%以上。我院1981年至1990年为6.6%至18.54%,比70年代增加7.2倍。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其中子宫切口裂伤较为常见,常可导致大出血而危及产妇生命,现就剖宫产切口裂伤的防治讨论如下。 1 术中切口撕裂 1.1 多见于子宫下段横切口靠左侧向下撕裂,或顶端撕裂。撕裂严重者往往累及子宫血管造成剧烈出血,甚而损伤膀胱,是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子宫 切口 裂开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和防治 被引量:34
17
作者 邓筹芬 吴玉宇 +4 位作者 钟红磊 潘健儿 陈艳娟 江洪清 李定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生率为46.94%;VAP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插管次数...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生率为46.94%;VAP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呈正相关(P<0.01);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0.3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13.73%);多次上机者还培养出2株真菌;继发VAP与否明显影响治愈率(P<0.05)。结论VAP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密切相关;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高危因素 防治
原文传递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江洪清 邓筹芬 +2 位作者 潘健儿 吴玉宇 钟红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用新型N CPAP治疗新生儿RDS 31例,成功2 3例,失败8例。2 3例治疗成功患儿其呼吸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8例治疗失败患儿改用常频呼吸机(C...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用新型N CPAP治疗新生儿RDS 31例,成功2 3例,失败8例。2 3例治疗成功患儿其呼吸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8例治疗失败患儿改用常频呼吸机(CMV)治疗。结果 2 3例RDS患儿使用N CPAP治疗均治愈,8例RDS患儿改用CMV治疗后,治愈5例,死亡3例。N- CPAP与CMV治疗比较,CMV治疗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新型N- CPAP治疗新生儿RDS效果良好。其具有氧气调节装置及加温湿化装置,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但部分重症RDS患儿N- CPAP治疗不奏效,须用CMV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N—CPAP RDS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婉燕 洪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7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对患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评估;查阅病例资料并记录...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患者2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对患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评估;查阅病例资料并记录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产后抑郁、社会支持、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及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针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年龄、居住地无关(P> 0. 05),与文化程度、产后抑郁、社会支持、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及配偶对母乳喂养态度相关(P <0. 05)。结论 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较多,应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初产妇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广东巨大儿发病率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0
作者 陈海天 胡明晶 +14 位作者 王广涵 祝文晶 王子莲 崔咏怡 高结坤 魏晓萍 温济英 黎箐 范建辉 陈宏霞 韩凤珍 潘石蕾 范舒舒 王蕴慧 胡淑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6-280,F0003,共6页
【目的】调查广东巨大儿发生率及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广东13所大型医院产科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000 g)共222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质量(2 500~3 999 g)的新生儿414... 【目的】调查广东巨大儿发生率及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广东13所大型医院产科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住院分娩的巨大儿(≥4000 g)共222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质量(2 500~3 999 g)的新生儿414例作为对照组。计算巨大儿发生率,比较两组间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身高、孕前体质量、产前体质量、孕期增重、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质指标、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统计分析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结果】巨大儿共222例,总发生率为2.78%;两组间孕妇孕期增重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15±5)kg vs巨大儿组(18±5)kg,P<0.05];巨大儿组中妊娠期糖尿病(16.9%vs 5.6%,P<0.01)、羊水过多(7.8%vs 1.2%,P<0.01)的发生率更高;巨大儿组顺产率更低(20.1%vs 47.5%,P<0.05),手术产率更多(78.5%vs 51.0%,P<0.01);巨大组和对照组的男女婴比例有显著差异(146/76 vs 229/185,P<0.01);头围也有统计学差异[(35.75±1.07)cm vs(33.70±1.53)cm,P<0.01]。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为孕周、孕次、身高、孕前体质量、孕前BMI、产前体质量、产前BMI、孕期增重等;分娩巨大儿的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结论】广东巨大儿发生率约为2.78%,高危因素为年龄、孕周、产前体质量、妊娠期糖尿病等;在具有分娩巨大儿高危因素的孕妇当中,要注意筛查巨大儿,特别是在四步触诊临床估计胎重及超声测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儿 新生儿 妊娠期糖尿病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