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劳动力从“宽乡”向“狭乡”自发迁移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建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50,共4页
我国隋唐时期行均田制,为调节“宽乡”(地广人稀)与“狭乡”(地狭人稠)的人口分布和贫富差别,官府鼓励农户自狭乡迁宽乡,准许狭乡受困者卖掉所分田,到宽乡另给;宽乡则鼓励居民垦荒,减免租徭,招辑流亡,将未分土地借给农民垦种。均田制以... 我国隋唐时期行均田制,为调节“宽乡”(地广人稀)与“狭乡”(地狭人稠)的人口分布和贫富差别,官府鼓励农户自狭乡迁宽乡,准许狭乡受困者卖掉所分田,到宽乡另给;宽乡则鼓励居民垦荒,减免租徭,招辑流亡,将未分土地借给农民垦种。均田制以及官府有计划地组织农民从狭乡到宽乡的迁移政策,曾在一定时期内支撑了唐朝的强盛与太平。在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农业文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民 兼业农户 均田制 迁移现象 剩余劳力 农村劳动力 农业生产 三产业 农村工业化
下载PDF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三阶段”论
2
作者 丁建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2-46,共5页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宏观上看,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个基本动力,一是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拉力,一是农业自身现代化产生的推力。但宏观上的拉力和推力还须结合农户自身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力——微...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从宏观上看,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个基本动力,一是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产生的拉力,一是农业自身现代化产生的推力。但宏观上的拉力和推力还须结合农户自身追求收入最大化的动力——微观动力,才会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兼业农户 小城镇 非农产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劳力 农业生产 农村人口城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