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应用阿哌沙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义升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828-8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应用阿哌沙班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ACS接受PCI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口服小剂量阿哌沙班(5mg,2次/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双... 目的探讨急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应用阿哌沙班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ACS接受PCI治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口服小剂量阿哌沙班(5mg,2次/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疗程均为4周。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PCI治疗后,在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基础上加用阿哌沙班可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哌沙班 出血事件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减少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维持用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义升 《江西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改善及对襻利尿剂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心力衰竭住院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并根据血压、心... 目的探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改善及对襻利尿剂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心力衰竭住院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并根据血压、心率及尿量调整β受体抑制剂及利尿剂用药剂量。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襻利尿剂维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安全有效,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并降低襻利尿剂维持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室重构
下载PDF
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及介入治疗后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卢翔 张挺挺 +1 位作者 江华珍 张义升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青年(≤4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降低农村地区青年ACS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入2012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农村地区青年(...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青年(≤45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为降低农村地区青年ACS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入2012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PCI治疗的农村地区青年(≤45岁)ACS患者179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1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青年发生ACS的危险因素;同时对观察组进行随访,评估PCI预后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史、饮酒史、早发CHD家族史、血脂异常、FIB升高等均是导致青年发生ACS的主要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早发CHD家族史、高LDL-C和FIB是诱发青年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1年,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1.17%。结论影响农村地区青年发生ACS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早发CHD家族史、高LDL-C和FIB;青年ACS行PCI治疗疗效肯定,随访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青年 危险因素 PCI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