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1
作者 赖智华 邓月圆 +2 位作者 罗叶美 钟智东 余志成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567-575,共9页
通过江西赣南及邻区(23.66°N~27.20°N,113.50°E~118.84°E)中等地震时、空、强和地震活动频度、b值、应变能释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中强地震活动背景,现代小地震呈现密集成带分布特点。中强以上地震序列... 通过江西赣南及邻区(23.66°N~27.20°N,113.50°E~118.84°E)中等地震时、空、强和地震活动频度、b值、应变能释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中强地震活动背景,现代小地震呈现密集成带分布特点。中强以上地震序列以主余震型和震群型地震为主。1971年以来地震活动持续活跃,ML≥4.0地震呈现明显的群聚性质,主要表现为地震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集中现象;ML≥3.5地震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包括高活跃期、平静期和发生破坏性地震事件;b值一直低于年平均值时,中强以上地震活跃;在中强地震活跃之前,应变能释放曲线的速率呈现出加速变化的趋势。本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预测地震的时、空、强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对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密切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平静时段 活跃时段
下载PDF
赣南台网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的信号特征研究
2
作者 赖智华 邓月圆 罗叶美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7期747-757,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解决区分工业爆破与天然地震地震波波形的问题,以提高地震监测台站人员的快速识别能力。通过对赣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同一地区工业爆破和天然地震的进行时域特征的分析和频谱分析的比较,我们发现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地震... 本研究旨在解决区分工业爆破与天然地震地震波波形的问题,以提高地震监测台站人员的快速识别能力。通过对赣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同一地区工业爆破和天然地震的进行时域特征的分析和频谱分析的比较,我们发现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地震波波形在很大程度上相似。然而,在震中距较近的记录台站(30 km以内),两者的频谱差异较明显。天然地震的速度谱与位移谱的优势频率和振幅峰值主要集中在低频区,而人工爆破没有明显的优势频率,频率的分布更为均匀。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与爆破速度谱与位移谱的优势频率和振幅峰值的分布主要在中频与中低频区域,直到最后优势频率与振幅峰值均集中在低频区域。然而,地震与爆破地震的速度谱与位移谱在震中距较大时,差异不再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现象可作为地震台站人员快速识别人工爆破和天然地震的一项有效指标,对提高地震监测准确性和地震应急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爆破 频谱分析 地震和爆破特征
下载PDF
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3
作者 赖智华 《四川地震》 2022年第3期24-27,共4页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通过对1970年以来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NNE向的邵武—河源断裂带与其南段的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带相互交汇,与其中段的次一级EW向全南—寻乌断裂带相互交汇,多组断裂的交汇处容...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通过对1970年以来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NNE向的邵武—河源断裂带与其南段的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带相互交汇,与其中段的次一级EW向全南—寻乌断裂带相互交汇,多组断裂的交汇处容易积累应力,造成中强以上地震反复发生;在邵武—河源断裂带上所发生的地震活动具有主-余震型(或震群型)特点;在邵武—河源断裂带上的M≥4.0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该断裂带南段与次一级NW向河源—海丰断裂交汇处的附近地区,且该断裂带地震活动空间分布明显呈现南段地震活动性强、中段地震活动性较弱和北段地震活动性最弱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特征 闽、赣、粤3省边界 邵武—河源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