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MMP9和VEGF在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叶晓星 肖海 刘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造成患儿局部组织结构破坏,引起皮肤破溃出血,引发畸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造成患儿局部组织结构破坏,引起皮肤破溃出血,引发畸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证实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因子等在婴幼儿型血管瘤增生、消退的机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探讨肿瘤微环境在婴幼儿型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MMP-2、MMP-9和VEGF在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型血管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依维莫司诱导自噬抗肝母细胞瘤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黄海金 谢玉娟 +4 位作者 张守华 冯燕平 曾勇 钟小娟 刘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诱导自噬抗肝母细胞瘤的作用。方法构建肝母细胞瘤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评价依维莫司抗肝母细胞瘤效果,采用MTT实验、蛋白质印迹法、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等方法体外评价依维...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诱导自噬抗肝母细胞瘤的作用。方法构建肝母细胞瘤人源肿瘤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评价依维莫司抗肝母细胞瘤效果,采用MTT实验、蛋白质印迹法、流式细胞技术、Transwell等方法体外评价依维莫司对HepG2及HuH-6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诱导自噬能力等情况。结果肝母细胞瘤PDX模型中,和对照组相比,依维莫司组与顺铂组肿瘤体积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顺铂组相比,依维莫司组肿瘤抑瘤率更高(P<0.05),说明依维莫司单药能显著抑制肝母细胞瘤PDX模型肿瘤的生长,且效果优于经典化疗药物顺铂单药。依维莫司对HepG2及HuH-6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9.01±1.10)μmol/L及(25.56±1.00)μmol/L,相较于对照组,经依维莫司处理HepG2及HuH-6细胞PNCA表达上调(P<0.05),提示依维莫司体外能有效地抑制肝母细胞瘤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显示,依维莫司对肝母细胞瘤细胞迁移能力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P<0.001)。依维莫司体外可诱导肝母细胞瘤的凋亡[HepG2及HuH-6细胞凋亡比例皆呈现剂量依赖性升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HepG2及HuH-6高浓度组Bax/Bcl-2表达比值显著增高(P<0.001)]。依维莫司可促进肝母细胞瘤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ATG16L1表达上调(P<0.05),并且明显上调自噬非经典通路相关EVA1A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依维莫司能诱导肝母细胞瘤自噬抑制肝母细胞瘤,可作为治疗肝母细胞瘤的潜在靶向药物,EVA1A可能参与了依维莫司调控肝母细胞瘤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肝母细胞瘤 自噬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靶向药物
原文传递
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特点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悬峰 张建东 肖海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7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存档的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石蜡标本,行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形态,并结合患者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共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标本,...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存档的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石蜡标本,行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形态,并结合患者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共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标本,其中女性18例,男性7例;病灶位于左肝叶10例,右肝叶12例,左、右肝叶均有者3例,分布无明显规律;血管瘤单发20例,多发5例;病灶最大径4~10cm。CT平扫表现为肝实质内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影,边缘尚清楚;动脉期呈结节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向心性强化;平衡期和延迟期肿瘤持续向心性强化,且强化程度减低。MRI表现为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病灶边缘清晰。肝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质地柔软的肿物,切面无包膜,呈腔隙状;病变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大量不规则形扩张的血管组成,管腔大小、形状不一。结论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不明显,以女性多见,单发为主;病变主要由大小不等的异常血管腔组成,管腔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周围环绕纤维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病理组织学 脉管性疾病
下载PDF
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小鼠血管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仙赟 谢琼珺 +6 位作者 彭威 宁慧婷 温俊程 王涛 马靓雯 郝彦斌 刘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小鼠血管瘤(EOMA细胞)细胞体内外的影响,初步探讨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用不同浓度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EOMA细胞,作用24 h。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布托沙明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内实验将EOMA细胞移植裸鼠,待肿瘤体积生长至100 mm3,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布托沙明组和普萘洛尔组,药物组按2 mg/(kg·d)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NS),每两天测量肿瘤体积大小。实验结束时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普萘洛尔作用24 h后,EOMA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增加逐渐下降,50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增加至800μmol/L,细胞存活率接近10%。吖啶橙染色显示50μmol/L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美托洛尔、布托沙明作用24 h后,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8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下降至20%,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普萘洛尔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吖啶橙染色亦出现相似的规律。体内实验显示,实验结束时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 642.8±89.3)、(1 529.3±119.1)和(752.7±46.5)mm3,与对照组小鼠的肿瘤体积(2 023.3±123.07)mm3相比明显减少(P<0.001)。美托洛尔、布托沙明小鼠和普萘洛尔药物组血清中VEGF分别水平为(606.5±105.8)pg/ml、(534.3±243.2)pg/ml和(420.1±123.7)pg/ml,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的[(825.8±145.7)pg/ml,(P<0.05)],TNF-α结果依次是(301.3±62.3)pg/ml、(305.1±53.8)pg/ml和(288.8±59.5)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血管瘤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凋亡 TNF-Α
下载PDF
Col—Ⅳ、LN、FN和MMP-9在不同时期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肖海 叶晓星 +4 位作者 徐仙赟 陈佩颖 彭威 刘潜 张文显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中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基质结构蛋白和MMP-9在IH中潜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血管...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中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基质结构蛋白和MMP-9在IH中潜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血管瘤标本,经HE染色和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确诊为I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法检测各标本中Ⅳ型胶原(Col-Ⅳ)、层黏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和MMP-9的表达情况,通过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组织中阳性染色区域的平均光密度(IOD)。按患儿年龄将标本分为年龄〈3个月龄组,≥3~6个月组,≥6~9个月组,≥9~12个月组和≥12个月龄组5组。比较不同年龄组IH中基质结构蛋白和MMP-9表达的差异。结果按标准纳入的IH共34例,其中月龄〈3个月8例,≥3~6个月7例,≥6~9个月6例,≥9~12个月8例,≥12个月5例。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ol-Ⅳ、LN、FN和MMP-9在各年龄组中表达强度不同,比较IOD值显示IH组织中CobⅣ在≥12个月龄组(84.90±12.48)的表达较其他各年龄组高,且与〈3个月龄组(55.10±16.06)、≥3~6个月组(56.96±22.66)、≥6~9个月组(51.60±20.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在≥9~12个月组(80.04±29.36)IH中表达最高,分别与〈3个月龄组(38.02±9.88)、≥3~6个月组(68.62±16.19)、≥6~9个月组(60.67±10.72)、月龄≥12个月组(45.96±5.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N在≥6~9个月组(62.86±15.41)IH中表达最高,分别与〈3个月龄组(32.36±19.79)、≥3~6个月组(43.04±19.78)、≥9~12个月组(36.25±11.19)、月龄≥12个月组(27.57±13.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MMP-9在〈3个月龄组(73.23±18.19)IH组织中表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Ⅳ型胶原蛋白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第二十一届国际脉管异常性疾病学术会议纪要之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篇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仙赟 彭威 +1 位作者 宁慧婷 刘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79-80,共2页
第21届国际脉管性异常疾病学术研讨会(2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ascular Anoinalies)于2016年4月26日至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 第21届国际脉管性异常疾病学术研讨会(2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ascular Anoinalies)于2016年4月26日至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简称ISSVA)于1992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性疾病 学术研讨会 婴幼儿型 普萘洛尔 国际 血管瘤 异常性 WORKSHOP
原文传递
血管球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东 叶晓星 +1 位作者 肖海 刘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1-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8岁,5例发生于四肢末端,2例位于胃壁,病程3个月到10...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48岁,5例发生于四肢末端,2例位于胃壁,病程3个月到10余年不等。镜下表现为肿瘤组织中大量薄壁血管,血管周围围绕呈实性、结节状、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分布的瘤细胞。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透亮或红染,核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见玻璃样变。免疫组化示瘤细胞SMA、Vimentin阳性,Ki-67阳性增殖指数<5%。7例术后3~27个月回访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血管球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易误诊,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局部手术完整切除肿物能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致腹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金 陶超 +5 位作者 黄海金 许露 刘金平 徐仙贇 彭威 刘潜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14-4516,共3页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后续处理。方法 对213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腹泻严重程度进行区分,记录相应处理和预后。结果 腹泻发生率为16.9%,其中轻中度13.2%,占腹...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后续处理。方法 对213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腹泻严重程度进行区分,记录相应处理和预后。结果 腹泻发生率为16.9%,其中轻中度13.2%,占腹泻发生率的91.6%;腹泻28例出现在服药后的前3d(药量递增的3d),8例发生在服药后的4-6d;腹泻69.4%持续1-3d可自行缓解,91.6%持续4-6d缓解,极少严重腹泻者需对症处理后缓解或停药处理;0-3、〉3-6、〉6个月以上3阶段腹泻发生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多数腹泻较轻,可耐受继续用药,但严重的腹泻建议及时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普萘洛尔 不良反应 腹泻 婴幼儿
全文增补中
小儿血管瘤的诊治及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金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86-489,共4页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具有自我消退的特性,但在其活跃的增殖期及消退期均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毁容毁形、溃疡、疼痛和功能障碍、美容问题等。规范的诊疗可以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过度治疗或采取过激的治...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血管源性肿瘤,具有自我消退的特性,但在其活跃的增殖期及消退期均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毁容毁形、溃疡、疼痛和功能障碍、美容问题等。规范的诊疗可以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过度治疗或采取过激的治疗。目前,国内针对小儿血管瘤的诊治已经制定了相应的专家共识,近年来在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新进展。本文对小儿血管瘤的诊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诊断 评估 治疗
下载PDF
儿童脉管异常性疾病诊断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脉管异常性疾病(vascular anomolis)既往常称为“血管瘤”,是儿童期常见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总体发病率4%~5%,主要包括肿瘤和畸形两大类。该类疾病常见于头面、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亦可发生于全身深部器官和部位,临... 脉管异常性疾病(vascular anomolis)既往常称为“血管瘤”,是儿童期常见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总体发病率4%~5%,主要包括肿瘤和畸形两大类。该类疾病常见于头面、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亦可发生于全身深部器官和部位,临床因涉及多个学科,认识上不统一,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需要引起业内同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疾病 诊断治疗 异常性 儿童期 脉管 体表部位 混乱现象 血管瘤
原文传递
肥大细胞在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建东 叶晓星 +1 位作者 刘潜 肖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其形成可能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和内皮细胞的转化异常,从而致使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IH肿瘤微环境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功能、...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其形成可能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和内皮细胞的转化异常,从而致使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IH肿瘤微环境中,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功能、表面受体及其分泌的生物活性介质具有高度异质性。因此,本文通过阐述MC的基本生物学功能、MC及其分泌的生物活性介质在I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后续IH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型血管瘤 肥大细胞 肿瘤微环境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不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幼儿型血管瘤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陶超 徐仙赟 +1 位作者 刘海金 刘潜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和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其治疗有较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替代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IH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和家属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其治疗有较大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替代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其治疗IH的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IH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临床用药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瘤 适应证
原文传递
解表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辉 刘潜 《湖北中医杂志》 2023年第1期62-64,F0003,F0004,共5页
《临床中药学》教材将解表药定义为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功效的一类中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然而,对解表药的应用绝不仅仅主治表证。桂枝茯苓丸(桂枝为君药)首见于《金匮要略》,有调和气血、化瘀生新之效,临床多用此方治... 《临床中药学》教材将解表药定义为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功效的一类中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然而,对解表药的应用绝不仅仅主治表证。桂枝茯苓丸(桂枝为君药)首见于《金匮要略》,有调和气血、化瘀生新之效,临床多用此方治疗妇科疾病[1];旋覆代赭汤(重用生姜)有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功,临床上多主治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炙甘草汤(重用生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表药 玄府 抗肿瘤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合并左肾重度肾积水1例
14
作者 孟一哲 冯远平 +1 位作者 陈开磊 刘建平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150-1152,共3页
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通常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可引起剧烈胸背部疼痛和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1]。AAD的分期根据病情及起病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24 h)、急性期(2~7 d)、亚急性期(8~30 d)和慢性期(﹥30 d)。AAD的... 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通常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可引起剧烈胸背部疼痛和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1]。AAD的分期根据病情及起病时间可分为超急性期(﹤24 h)、急性期(2~7 d)、亚急性期(8~30 d)和慢性期(﹥30 d)。AAD的发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2-3],若血压控制不良,AAD的发生风险及预后不良的风险也随之升高。尿路梗阻性高血压是指随着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发展而导致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AAD合并尿路梗阻性高血压鲜有报道。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AAD合并左侧输尿管梗阻、左肾重度肾积水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肾积水 高血压 腔内治疗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儿童中成药安全用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迪 敖梅英 +6 位作者 裘梁 肖辉 刘英 聂鹤云 张国松 杨明 刘潜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系统分析儿童中成药的安全用药现状,为其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中的儿科专用中成药安全用药信息进行系统梳理... 目的:系统分析儿童中成药的安全用药现状,为其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中的儿科专用中成药安全用药信息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结果:114个儿科专用中成药品种中,42.98%含毒性药材、82.46%禁忌症尚不明确、79.82%不良反应尚不明确、23.68%无注意事项、92.98%无临床试验信息、85.09%无药理毒理研究表述、48.25%未提及药物相互作用、所有药物均未提及药物过量反应和药代动力学信息。结论:该研究可为优化儿童中成药管理、临床合理用药及建立健全儿童中成药安全用药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成药 安全 药品说明书
下载PDF
模型引导儿童型中成药用药剂量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弋峰 张国松 +6 位作者 敖梅英 熊旺平 郭芳阳 高起峰 李妙琳 杨明 刘潜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77-80,共4页
中成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作用特点,在儿童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儿童型中成药用药剂量能够有效降低剂量不足的治疗无效或剂量过量导致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儿童的中成药用药安全。当前,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在儿童人... 中成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和多效应的作用特点,在儿童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儿童型中成药用药剂量能够有效降低剂量不足的治疗无效或剂量过量导致的安全隐患,以确保儿童的中成药用药安全。当前,模型引导的药物研发在儿童人群用药剂量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大挑战。现对模型引导精准定量儿童型中成药用药剂量的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期为儿童型中成药的用药规范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成药 模型引导 剂量
下载PDF
血浆蛋白生物标记物在肺动脉高压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盛芸芸 谢新华 刘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5-239,253,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病因通过不同发病机制引起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继发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右心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方法匮乏。因此,探寻潜在的血浆生物标记物对肺动脉... 肺动脉高压是由多种病因通过不同发病机制引起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继发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右心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方法匮乏。因此,探寻潜在的血浆生物标记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精准治疗和预后判断、药物靶标识别、药物反应等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肺动脉高压潜在的血浆蛋白质生物标记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浆蛋白质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婴幼儿型血管瘤细胞学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家红 张新月 +3 位作者 叶晓星 肖海 徐仙赟 刘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74-978,共5页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探讨IH的组织形态特点对阐明其增生和消退的机制有重要作用。肿瘤的组织学成分包括肿瘤细胞和间质成分,目前研究显示血管瘤干细胞、血管瘤内皮细胞、周细胞、脂...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探讨IH的组织形态特点对阐明其增生和消退的机制有重要作用。肿瘤的组织学成分包括肿瘤细胞和间质成分,目前研究显示血管瘤干细胞、血管瘤内皮细胞、周细胞、脂肪细胞及肥大细胞是构成IH的主要细胞成分。本文将总结这些细胞在IH中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IH中可能的变化和作用,为深入研究IH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型血管瘤 血管瘤干细胞 血管瘤内皮细胞 周细胞 脂肪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