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被引量:5
1
作者 邬容伟 饶钦富 +2 位作者 邓觅 雷颉 方红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介绍了江西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特点。新增"高密度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纳米催化电解消毒",利用机械浓缩+高效智能板框污泥脱水机工艺改造污泥处理系统,新增生物滤床除臭系统。实际运行表明,提标改造后出... 介绍了江西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特点。新增"高密度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纳米催化电解消毒",利用机械浓缩+高效智能板框污泥脱水机工艺改造污泥处理系统,新增生物滤床除臭系统。实际运行表明,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污泥含水率小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污泥含水率 除臭系统
下载PDF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95
2
作者 秦伯强 杨桂军 +7 位作者 马健荣 邓建明 李未 吴挺峰 刘丽贞 高光 朱广伟 张运林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9-770,共12页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调节的藻类细胞上浮与下沉,还是国内流行的蓝藻水华"暴发"四阶段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对太湖多次的野外观测与模拟实验,提出了关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全新概念性解释.在蓝藻细胞生长阶段,营养盐、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决定了蓝藻生物量的多少,为蓝藻水华"暴发"蓄积物质基础;在蓝藻水华暴发阶段,则主要受蓝藻细胞(团)浮力作用与水动力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决定了蓝藻水华出现后的规模、范围及位置.野外调查显示,在太湖这样的大型浅水湖泊,风浪作用条件下蓝藻细胞(团)在水柱中呈均匀分布;而当风浪消失后,蓝藻细胞(团)即迅速上浮形成水体表面可见的水华.蓝藻颗粒的上浮速度随着细胞团的增大而加快,适度的扰动促使蓝藻细胞团碰撞而形成更大的细胞团,更容易在水动力消失后快速上浮形成水华.湖流的辐合辐散是蓝藻水华上浮后形成可见的斑块形状、位置、漂移和聚集的决定因素.正是太湖地区风场高度多变与不稳定,才导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分布呈现多变的动态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澄清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太湖蓝藻水华难以监测、无法防控的问题,为蓝藻水华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及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蓝藻生长 微囊藻细胞团 水华暴发 水动力 概念性模式
原文传递
鄱阳湖CDOM三维荧光光谱的平行因子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丽贞 黄琪 +2 位作者 吴永明 吴代赦 游海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02,共10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鄱阳湖水样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组分与氮磷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CDOM由2类3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荧光组分C1(245/391nm)和C2(...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鄱阳湖水样的荧光光谱进行研究,探讨了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组分与氮磷营养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CDOM由2类3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腐殖荧光组分C1(245/391nm)和C2(255,340/453nm),及类酪氨酸组分C3(275/304nm).在CDOM组成中,微生物作用类腐殖质C1占40.8%,陆源类腐殖质C2占30.8%,类酪氨酸物质占28.4%.类腐殖质和类酪氨酸在两个极端水文条件下表现出截然不同规律,即类腐殖质在枯水期荧光强度和贡献都为最低,在丰水期贡献率最大,而类酪氨酸在丰水期,荧光强度和贡献为最低,在枯水期贡献率最大.CDOM各荧光组分强度分布因水文条件不同具有差异性.各荧光组分在同一水文条件下,荧光强度变化趋势相似.荧光光谱参数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中CDOM呈现外源和内源的特征,其中枯水期以外源输入为主.各荧光组分都与水体中总氮(TN)和溶解性总氮(DTN)呈现显著正相关,类酪氨酸组分与总磷(TP)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CDOM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下载PDF
中国西部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杰 李敏 +3 位作者 敖子强 邓觅 杨春燕 吴永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37,共6页
确定西部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对我国碳沉降和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得到的西部干旱区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采样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剖面数据,运用GIS技术与生态... 确定西部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储量、空间分布,对我国碳沉降和碳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土壤普查得到的西部干旱区土壤各类型分布面积、采样数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土壤剖面数据,运用GIS技术与生态位模型Max Ent来估算土壤碳密度及碳库,经过计算西部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总量为122.66×10~8Mg C(1Mg C=10~6g C),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86kg C/m^2。西部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碳库总量的12.24%,这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湿度、气温等环境梯度变化呈现规律性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绿洲农业开发、土地利用及其管理等对西部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库产生了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土地利用 荒漠 西部干旱区
原文传递
洞庭湖近30 a水位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4 位作者 王青 鄢帮有 万荣荣 姜加虎 游海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4-983,共10页
洞庭湖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情时空变化尤为明显.为了探明洞庭湖水位时空演变特征,以洞庭湖6个水位站(城陵矶、鹿角、营田、杨柳潭、南咀、小河咀)、出入湖流量("三口"总入湖流量、"四水"总入湖流量、城... 洞庭湖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情时空变化尤为明显.为了探明洞庭湖水位时空演变特征,以洞庭湖6个水位站(城陵矶、鹿角、营田、杨柳潭、南咀、小河咀)、出入湖流量("三口"总入湖流量、"四水"总入湖流量、城陵矶出湖流量)和长江干流流量(宜昌、螺山)等1985-2014年逐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泰森多边形计算湖泊水位,运用Morlet小波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和地统计理论研究湖泊水位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格局和自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位变化具有典型的季节性,且年际变化具有28和22 a的多时间尺度特征;水位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小河咀、南咀、杨柳潭(Group 1)以及城陵矶、鹿角、营田(Group 2)两种聚类,且在不同水文季节的空间自相关性依次表现为丰水期>退水期>涨水期>枯水期.通过建立两类水位在不同水文季节与径流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揭示了洞庭湖水位时空演变的驱动因素,其中Group 1水位演变主要受长江干流水文情势的影响,Group 2水位演变由出入湖径流量和长江干流径流量共同作用,并随着不同水文季节江湖关系的改变以及湖泊自身水力联系的变化而变化.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认识洞庭湖水位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小波分析 聚类分析 地统计 逐步回归模型 洞庭湖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变化趋势及其对水位变动的响应 被引量:16
6
作者 游海林 徐力刚 +3 位作者 刘桂林 吴永明 刘丽贞 姜加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7-2493,共7页
以1973—2013年16景分辨率较高的鄱阳湖湿地秋季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定量遥感解译技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明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特征、湿地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及演替趋势;并结合遥感影像当天水位波动特征,揭示鄱阳湖水情变化与... 以1973—2013年16景分辨率较高的鄱阳湖湿地秋季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定量遥感解译技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明鄱阳湖湿地景观分类特征、湿地植被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及演替趋势;并结合遥感影像当天水位波动特征,揭示鄱阳湖水情变化与湿地景观类型和湿地植被类型分布面积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提取的鄱阳湖湿地景观类型共有9类,即深水、中等深度水、浅水、苔草、芦苇、水生植被、稀疏草滩、泥滩、裸地;在1973—2013年,这9类湿地景观类型的总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均维持在3000 km2左右;(2)水生植被和稀疏草滩面积均呈增长趋势,水生植被面积增长程度相比于稀疏草滩增长程度更大;苔草面积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芦苇与苔草相反,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3)水位与水体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水位与泥滩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水位与植被、裸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为维持季节性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景观 植被 水位波动 鄱阳湖湿地
原文传递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模拟预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杰 敖子强 +2 位作者 吴永明 杨春燕 李敏 《热带地理》 2017年第2期218-225,共8页
利用181个地理分布调查数据,基于Arc GIS对中华猕猴桃的目前分布进行空间重建,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对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可扩散地理范围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分析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和扩散潜力及其空... 利用181个地理分布调查数据,基于Arc GIS对中华猕猴桃的目前分布进行空间重建,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对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及其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可扩散地理范围进行了模拟与预测,分析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适生性和扩散潜力及其空间格局,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预测中华猕猴桃当代及未来至2050年适生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当前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3°―35°N之间和102°E以东的中亚热带山地丘陵区,如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罗霄山脉―南岭和武夷山脉等地区。中华猕猴桃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适生区总面积为2 382 381 km2,占中国版图的25.19%,在中等温室气体排放(RCP4.5)情景下预测至2050年,适生区总面积相对当前气候情景略有减少,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强烈。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影响下,中华猕猴桃潜在适生区具有向北或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潜在分布 适生性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共青城市区域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戴年华 蒋剑虹 +6 位作者 赖宏清 李畅 邵明勤 曾宾宾 尤鑫 姚忠 张杰 《江西科学》 201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2012年3-5月、9月对江西共青城市及其郊区(鄱阳湖滨)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96种。从居留型来看,留鸟43种,冬候鸟23种,夏候鸟19种,旅鸟11种。从鸟类区系来看,广布种25种,古北界35种,东洋界36种。时间上和生境上多样性指数... 2012年3-5月、9月对江西共青城市及其郊区(鄱阳湖滨)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96种。从居留型来看,留鸟43种,冬候鸟23种,夏候鸟19种,旅鸟11种。从鸟类区系来看,广布种25种,古北界35种,东洋界36种。时间上和生境上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从时间上看,4月份鸟类多样性最高;从生境上看,B类(农田、草洲和灌丛)生境多样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共青城 居留型 区系
下载PDF
江西共青城市鄱阳湖区域非繁殖期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戴年华 邵明勤 +1 位作者 蒋剑虹 郭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2013年1—2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共青城市鄱阳湖区域3个点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4科8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即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minutus),国家II级保护鸟... 2013年1—2月,采用样线和样点法相结合,对共青城市鄱阳湖区域3个点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11目34科87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即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ranus)和东方白鹳(Ciconia minutus),国家II级保护鸟类5种.居留型方面,冬候鸟和留鸟居多,分别占物种数的45.98%和43.68%.鸟类区系方面,古北界种类最多,为47种占54.02%,其次是东洋界占32.18%.鸟类多样性指数为4.67,表明共青城鸟类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围西侧生态保护的重要补充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城 居留型 区系 鸟类多样性
下载PDF
微电解-芬顿-UASB-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万金保 余晓玲 +1 位作者 吴永明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135,139,共4页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难降解、COD高、出水不稳定等特点,采用微电解-芬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介绍了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 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难降解、COD高、出水不稳定等特点,采用微电解-芬顿-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介绍了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最终出水COD、BOD5和SS、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74mg/L、19.4mg/L和16、9.1mg/L,去除率分别为98.9%,99.2%和97.7%,92.1%,出水水质满足GB21904-2008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微电解 芬顿氧化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A/O
下载PDF
1950—2016年赣江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游海林 吴永明 +4 位作者 杜冰雪 戴雪 姚忠 刘丽贞 徐力刚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4,共7页
为了阐明赣江径流近50多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赣江外洲水文站1950-2016年水文资料为基础,利用距平累积法分析赣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赣江径流特征进行突变性检验,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径流... 为了阐明赣江径流近50多年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赣江外洲水文站1950-2016年水文资料为基础,利用距平累积法分析赣江径流年际变化特征,结合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对赣江径流特征进行突变性检验,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径流序列进行周期性分析,并对导致赣江径流序列产生这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的原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赣江10a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10a径流量最小值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最大值发生在2010-2016年;(2)1962-1963年和2010-2011年的赣江径流累积距平和年均径流量均呈现显著下降状态,且前者的变化特征比后者更加显著;(3)Mann-Kendall检验结果和滑动T检验结果均表明赣江年均径流在1991年前后存在着明显的突变性特征;(4)17a、6a和3a这3个周期的波动控制着赣江外洲水文站在1950-2016年这整个时间域内的变化特征;(5)赣江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径流长期变化趋势,径流变化的突发点与人类活动关系更大。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赣江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量 特征分析 突变检验 赣江 鄱阳湖流域
下载PDF
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俊翔 徐力刚 +2 位作者 吴睿 谭志强 姜加虎 《江西科学》 2015年第6期932-937,共6页
东洞庭湖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价值,研究其最低生态水位对长江流域通江湖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陵矶站1955-2011年水位数据资料,采用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年保证率设定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态水位法计算东... 东洞庭湖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价值,研究其最低生态水位对长江流域通江湖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陵矶站1955-2011年水位数据资料,采用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年保证率设定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态水位法计算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得到的结果分别为24.55 m、25.44 m、26.44m和25.24 m。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看,当取其平均值25.42 m作为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时,相应的湖泊面积为518 km2,完全满足核心区对水面的需求。通过合理性分析,该水位的确定是合理的,为东洞庭湖湿地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最低生态水位 计算方法
下载PDF
日本里山环境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姚忠 辛在军 +1 位作者 吴永明 游海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由日本发起的"里山倡议",强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主张通过对农村这类社会-生态-生产性景观的有效管理,实现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愿景的农村发展。日本通过因地制宜地实践"里山倡议",各地农村... 由日本发起的"里山倡议",强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积极影响,主张通过对农村这类社会-生态-生产性景观的有效管理,实现以"人与自然共生"为愿景的农村发展。日本通过因地制宜地实践"里山倡议",各地农村在实现传统农业复兴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农村次生自然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为各国农村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针对我国国情,提出通过适度干扰农村发展,一方面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村自然和文化双重保护,构建农村生态文明体系;同时,通过推动社会参与和城乡一体化,构建新的共同体,共同促进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山倡议 社会-生态-生产性景观 农业多功能性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水解酸化-EG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金保 余晓玲 +1 位作者 邓觅 吴永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7-100,共4页
采用水解酸化-EG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中药类制药废水,介绍了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COD、BOD_5、SS、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4%、99.5%、98.1%、... 采用水解酸化-EG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中药类制药废水,介绍了工艺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COD、BOD_5、SS、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4%、99.5%、98.1%、92.7%,最终出水COD、BOD_5、SS、NH_3-N分别为81、9.1、19.2、7.3 mg/L,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EGSB 生物接触氧化
原文传递
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气候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杰 张旸 +2 位作者 李敏 敖子强 杨春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9,共9页
【目的】探究喀西茄(Solanum khasianum)、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气候环境影响因子,为3种茄科入侵植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获取3种茄... 【目的】探究喀西茄(Solanum khasianum)、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气候环境影响因子,为3种茄科入侵植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获取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已知分布点,结合生物环境空间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其在我国的3 km×3 km分辨率适生性空间分布概率,并分析3种茄科入侵植物地理分布的空间重叠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气候环境因子。【结果】喀西茄、牛茄子和曼陀罗3种茄科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入侵分布区广泛,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0.09%、25.69%和62.49%,但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局部空间重叠。其中,曼陀罗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区均有其适生区,而喀西茄和牛茄子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喀西茄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西南云贵高原,是其入侵的重灾区,尤其是云南、广西、贵州及其周边的省份;牛茄子分布范围较喀西茄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生性自南向北逐渐减弱。【结论】我国西南地区是喀西茄和牛茄子入侵的集中适生区和重灾区。3种茄科植物在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均有气候适宜重叠区,是入侵茄科植物的未来重点防疫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西茄 牛茄子 曼陀罗 入侵植物 潜在地理分布 最大熵模型
下载PDF
稻秆炭与巨菌草联合对铜镉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玺洋 辛在军 +3 位作者 李晓晖 李亮 孙小艳 闵芳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野外小区试验施加不同用量(0、5000、10000、15000、20000 kg·hm^-2)的稻秆生物炭(稻秆炭),探究施用稻秆炭对巨菌草修复铜镉复合(Cu-Cd)污染土壤的影响,并评价稻秆炭与巨菌草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和优势。结果表明,稻... 通过野外小区试验施加不同用量(0、5000、10000、15000、20000 kg·hm^-2)的稻秆生物炭(稻秆炭),探究施用稻秆炭对巨菌草修复铜镉复合(Cu-Cd)污染土壤的影响,并评价稻秆炭与巨菌草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力和优势。结果表明,稻秆炭施用可明显提高巨菌草在Cu-Cd污染土壤中的成活率,提高其地上生物量;稻秆炭的施用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u、Cd和全量Cd含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巨菌草对Cu的富集,但同时促进了巨菌草对Cd的富集,于5000 kg·hm^-2处理下增幅最大,其根、茎、叶的Cd吸收量分别增加60.75%、230.31%和83.34%;稻秆炭施用显著增加了巨菌草地上部重金属绝对富集量,Cu最高达3741.04 g·hm^-2(用量为10000 kg·hm^-2),Cd最高达167.81 g·hm^-2(用量为5000 kg·hm^-2);各处理的修复边际效率显示,5000 kg·hm^-2稻秆炭施用量更经济、有效。研究表明,稻秆炭施用提升了巨菌草地上部对Cu、Cd的富集水平,其联合修复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修复 稻秆生物炭 铜镉复合污染 巨菌草 绝对富集量 修复边际效率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鄱阳湖水位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游海林 徐力刚 +3 位作者 刘桂林 吴永明 王晓龙 姜加虎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5,44,共5页
运用Morlet连续复小波函数分析鄱阳湖星子水文站1953年~2012年历年年均水位变动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并在水位变动的小波方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刚surfer8.0绘制出控制鄱阳湖历年年均水位演变的主周期趋势图。结果表明,鄱阳湖历年... 运用Morlet连续复小波函数分析鄱阳湖星子水文站1953年~2012年历年年均水位变动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并在水位变动的小波方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运刚surfer8.0绘制出控制鄱阳湖历年年均水位演变的主周期趋势图。结果表明,鄱阳湖历年年均水位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分辨率条件下,其序列最现出不同的周期交替现象,演变过程巾存在着25~32、19~23、8~15年以及3~7年4类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其变动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峰值.依次对应着28、22、5年的时间尺度;3类时问K度具有较明显的局部化特征,前两个时间尺度上,年均水位变动的平均周期为19、15年左右,在5年时间尺度上,历年年均水位变动的频率变化较快,同时振荡行为也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年年均水位 MORLET小波 星子站 鄱阳湖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鄱阳湖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游海林 徐力刚 +3 位作者 刘桂林 吴永明 刘丽贞 姜加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82-85,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鄱阳湖与长江及其流域来水之间的"江河湖"关系,选取鄱阳湖湖口水文站作为研究对象,以三峡工程的蓄水时间(2003)为分界点,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其1978-2007年的水文数据序列(逐月平均水位与月平均流量)进行线性、多... 为了进一步揭示鄱阳湖与长江及其流域来水之间的"江河湖"关系,选取鄱阳湖湖口水文站作为研究对象,以三峡工程的蓄水时间(2003)为分界点,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其1978-2007年的水文数据序列(逐月平均水位与月平均流量)进行线性、多项式(三次曲线)拟合及其对数拟合,根据建立拟合曲线的判断系数R2大小选出最优的鄱阳湖水位流量关系拟合曲线,并对影响3种曲线拟合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对湖口水文站年均水位及年平均流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前后,鄱阳湖湖口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拟合曲线均以三次曲线拟合精度为最高,以对数拟合精度为最低;湖口水文站历年年均水位呈现下降趋势,而年平均流量则呈现上升趋势,年均水位和年平均流量最大值均出现在1998年,最小值则分别出现在2006和1979年。研究结果能够为鄱阳湖湖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安全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流量关系 最小二乘法 湖口水文站 鄱阳湖 三峡工程
下载PDF
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游海林 吴永明 +3 位作者 徐力刚 张杰 刘丽贞 杨春燕 《江西科学》 2014年第6期806-810,共5页
针对目前在单纯控制河流与湖泊外源污染条件下,由底泥释放出来的内源污染物仍能导致水体发生再次污染及富营养化的现象,从污染水体底泥着手,提出一种生态、经济、快速和效果稳定的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即原位钝化技术。该技术利用加入对底... 针对目前在单纯控制河流与湖泊外源污染条件下,由底泥释放出来的内源污染物仍能导致水体发生再次污染及富营养化的现象,从污染水体底泥着手,提出一种生态、经济、快速和效果稳定的底泥污染控制技术,即原位钝化技术。该技术利用加入对底泥污染物具有钝化作用的钝化剂,经过沉淀、吸附等理化作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是一种高效的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技术。系统阐述了原位钝化剂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功能以及优点与不足,对比分析了铝盐、铁盐、钙盐钝化剂以及这3种钝化剂的相互组合及其与其他材料搭配形成的复合钝化剂(称之为组合钝化剂)的优缺点及应用条件,概述了国内外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是组合钝化剂的推广及应用,另一方面则是研发新型的钝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底泥污染 钝化剂 原位钝化
下载PDF
近50年赣江水位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周期性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峰 游海林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1,共5页
以鄱阳湖最大补给河流赣江为研究对象,以其外洲站记录的水文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赣江1965年~2015年的多时间尺度水位变化特征,具体包括年尺度、月尺度和日尺度等3种水位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 以鄱阳湖最大补给河流赣江为研究对象,以其外洲站记录的水文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赣江1965年~2015年的多时间尺度水位变化特征,具体包括年尺度、月尺度和日尺度等3种水位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赣江年平均水位进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965年~2015年期间,赣江年最高水位变化为18. 45~25. 60 m,年最低水位变化为11. 50~17. 17 m,年平均水位变化为14. 83~19. 63 m;赣江多年月平均水位为17. 92 m,以6月份最高,以1月份最低;赣江历年平均水位呈现下降趋势,且在1998年~2011年间下降速度尤其明显;赣江历年平均水位存在17~22 a和8~14 a这2类较为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变化特征 周期分析 赣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