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以八一文化品牌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姚婷 魏烈刚 《老区建设》 2020年第12期71-76,共6页
八一南昌起义是江西独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孕育的八一革命精神,在全国红色资源中具有唯一性,具备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突出优势。塑造八一文化品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发展繁荣江西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 八一南昌起义是江西独有的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孕育的八一革命精神,在全国红色资源中具有唯一性,具备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突出优势。塑造八一文化品牌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发展繁荣江西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江西文化强省建设,如期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益实践。文章从厘清八一文化品牌的总体思路、推进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及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入手,探索推进八一文化品牌塑造之路,为推进江西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助推江西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起义 文化品牌 江西省 红色文化 文化旅游
下载PDF
八一南昌起义与中共党军关系的演进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友良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10,共10页
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军队领导的两个转变。前者,第一次将军事斗争上升到宣示和实行中共政治主张、支撑和展开土地革命的地位,在中共的全部工作中,显示出军事斗争由边缘向中心地位的演进;后者,第一次由建立受中共影响... 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事、军队领导的两个转变。前者,第一次将军事斗争上升到宣示和实行中共政治主张、支撑和展开土地革命的地位,在中共的全部工作中,显示出军事斗争由边缘向中心地位的演进;后者,第一次由建立受中共影响的军队,转向建立中共直接领导的军队,开始了创建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进程,显示出党与军队关系由辅助向主导的演进。这两大变化和演进,结束了大革命时期党军关系的旧模式,开创了由此起步并不断丰富完善的中共党军关系新模式。八一南昌起义开始的中共党军新关系,到中共六大和古田会议基本定型,这是多方面合力推进的结果,中共中央的总结和认识不可忽视,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影响与支持也很重要,而朱德、毛泽东、周恩来等尤其是毛泽东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 党军关系 军事斗争
原文传递
革命与成长:中央苏区少年儿童体育活动述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烈刚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55-60,共6页
伴随着苏区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中央苏区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亦发展迅速。除学校的体育活动之外,少年儿童还积极参与少先队、儿童团的体育活动,成为中央苏区体育活动的一抹亮色。教学、检阅、竞赛、游戏、野营等多样类型体育活动的开展,使... 伴随着苏区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中央苏区少年儿童体育活动亦发展迅速。除学校的体育活动之外,少年儿童还积极参与少先队、儿童团的体育活动,成为中央苏区体育活动的一抹亮色。教学、检阅、竞赛、游戏、野营等多样类型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得中央苏区少年儿童体育活动具备了实用性与趣味性兼具、科学性与规范性并举、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存、政治性与军事性相融的多元特色,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体育事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少年儿童 体育 军事化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4
作者 姚婷 魏烈刚 王丽君 《老区建设》 2020年第10期66-71,共6页
近年来,江西省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工作,为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该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供给侧短板,面临供给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质量欠佳、供给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 近年来,江西省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工作,为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一定基础。但该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供给侧短板,面临供给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供给质量欠佳、供给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江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需着力在丰富供给形式与内容、拓宽供给方式与途径、优化供给政策与管理、完善供给机制与载体等方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侧改革 江西省
下载PDF
飘零何处归:杜诗地方感的历时性考察
5
作者 魏烈刚 肖舒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杜甫一生行役万里,不仅始终坚守着对以故园、长安和中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的地方"根植感",也在进与退、行与止的矛盾中书写了对巴蜀地区的依恋生成和认同缺失。在晚年流落湖湘时,他又时时流露出"无归"的独特感受,进... 杜甫一生行役万里,不仅始终坚守着对以故园、长安和中原为代表的北方地区的地方"根植感",也在进与退、行与止的矛盾中书写了对巴蜀地区的依恋生成和认同缺失。在晚年流落湖湘时,他又时时流露出"无归"的独特感受,进入"无地方感"的状态中。杜诗地方感的生成和历时性演变与诗人地方体验加深、人生经历变化、时空距离改换以及在地环境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演变过程对诗人创作心态、时空意识表达及诗歌风貌的呈现等均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失地感 家园情结
下载PDF
唯入尘寰历甘苦,始信丛中另有天
6
作者 魏烈刚 《老区建设》 2017年第24期11-13,共3页
黄土高原雄浑苍茫,群山环绕,充满神奇。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习近平,成为他接受青春洗礼的地方。七年知青岁月,七年梁家河的历练,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他的性格、立场、情操、境界,... 黄土高原雄浑苍茫,群山环绕,充满神奇。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少小离家的北京知青习近平,成为他接受青春洗礼的地方。七年知青岁月,七年梁家河的历练,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他的性格、立场、情操、境界,他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稳健风格、非凡气魄,都可以从其陕北七年的历练中找到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求实作风 习近平 黄土地 总书记 知青 历练 财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