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禁渔初期鄱阳湖鱼类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慧峰 王珂 +8 位作者 余绪俊 高雷 贾春艳 郭杰 段辛斌 王生 陈大庆 汪登强 王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5,I0005,I0006,共11页
研究于2020-2021年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鄱阳湖进行了秋季、春季和冬季共3次的水声学调查,并同步开展渔获物调查作为补充,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季节分布上,鱼类目标强度和密度值都存在显著差异(P<0.0... 研究于2020-2021年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鄱阳湖进行了秋季、春季和冬季共3次的水声学调查,并同步开展渔获物调查作为补充,分析鄱阳湖鱼类资源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季节分布上,鱼类目标强度和密度值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目标强度上表现为冬季[(–51.0±14.13)dB]>春季[(–52.10±4.59)dB]>秋季[(–52.71±9.95)dB],在鱼类密度上表现为冬季(54.61 ind./1000 m3)>秋季(46.10 ind./1000 m3)>春季(18.54 ind./1000 m3);在水平分布上,鱼类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且不同湖区间有显著差异(P<0.05),秋季鱼类主要分布在中部湖区松门山,冬季鱼类主要分布在北部湖区通江水道;在垂直分布上,秋季和冬季均表现为底层>中层>表层,春季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综合来看,鄱阳湖鱼类时空分布与鱼类的生活习性如产卵、育肥和越冬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从宏观空间尺度分析区域鱼类时空变动特征提供参考,也为鄱阳湖禁捕效果评估及生物完整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水声学 时空分布 禁渔 鄱阳湖
下载PDF
异常枯水位期鄱阳湖长江江豚分布风险与保护对策
2
作者 闵佳玲 余进祥 +6 位作者 张瑶瑶 李达明 阙江龙 田镇 饶榕城 梅志刚 戴银根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2-1650,共9页
为研究鄱阳湖异常枯水位对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生存带来的风险,在2022年丰水位期、枯水位期和极端枯水位期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丰水位期长江江豚为全湖分散分布,主湖区分布多、通江水道少、... 为研究鄱阳湖异常枯水位对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生存带来的风险,在2022年丰水位期、枯水位期和极端枯水位期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结果显示:丰水位期长江江豚为全湖分散分布,主湖区分布多、通江水道少、支流尾闾中极少;枯水位期长江江豚呈现区域性、聚集式分布特点,并且逐渐向支流的入湖河槽和主湖区北部河槽迁移,砂坑中逐渐增多,入江水道也有分布;异常极枯水位期长江江豚的分布进一步集中,呈现向主河槽集聚、向支流迁移和滞留砂坑的特点,且通江水道监测到长江江豚的分布密度为全年最高。随着异常极枯水位的持续,长江江豚在鄱阳湖分布的范围急剧缩小,在隔离的小水体分布密集,考察发现在松门山瓢头南部砂坑水域分布约110头长江江豚,信江瑞洪大桥下游分布约18头,赣江扬子洲水域分布约20头。受到航运、垂钓等人类活动干扰,还面临饵料资源不足等生存风险。文章报道和比较了2022年不同水位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数量和分布,揭示了异常气候情景下的长江江豚分布格局及其适应性,识别了高风险水域和风险因子,结合采取的系列救护行动,提出了异常水位波动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救护方案。研究结果将为异常水位时期鄱阳湖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新思路,亦可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异常气候情境下长江江豚的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异常枯水位 栖息地分布 风险 保护 长江江豚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养殖模式下彭泽鲫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肖俊 姚远 +4 位作者 丁立云 巫伟华 龚海波 傅义龙 陈文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7-92,共6页
为探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养殖模式下彭泽鲫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饲料蛋白质水平(30%和35%),养殖模式(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共4个处理组,以平均初始体重为(... 为探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养殖模式下彭泽鲫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饲料蛋白质水平(30%和35%),养殖模式(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共4个处理组,以平均初始体重为(20.40±0.94)g(网箱养殖)和平均初始体重为(18.96±0.31)g(池塘养殖),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养殖模式下,投喂蛋白质水平为35%饲料的彭泽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投喂蛋白质水平30%饲料的试验鱼(P<0.05)。35%蛋白质水平的SOD活性高于30%蛋白水平,网箱养殖模式下影响显著(P<0.05)。网箱养殖ALT和AST指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网箱养殖模式的蛋白酶活性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相同蛋白质水平下,网箱养殖SOD活性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P<0.05)。池塘养殖模式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网箱养殖。综上所述,适当地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彭泽鲫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双因子 蛋白质水平 养殖模式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小球藻对草鱼生长、免疫、消化酶活性和肌肉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阙江龙 饶毅 +4 位作者 徐先栋 丁立云 章海鑫 张爱芳 李艳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846,共8页
为探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对草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体质量(105.92±2.79)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0尾,分别投喂添加小球藻为0(对照组)、0.25%、0.50%、0.75%和1.00%的... 为探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球藻对草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平均体质量(105.92±2.79)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0尾,分别投喂添加小球藻为0(对照组)、0.25%、0.50%、0.75%和1.00%的试验饲料,饲养周期为28 d。试验结果显示,0.50%、0.75%和1.00%添加组的终末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达0.75%时,能显著提高草鱼血清的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P<0.05)。各添加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除0.25%添加组)显著提高。各添加组草鱼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淀粉酶(除0.25%添加组)活性显著减弱(P<0.05)。添加组草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0%添加组的草鱼肌肉中亚麻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5%、0.75%和1.00%添加组的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小球藻,对草鱼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抗氧化能力及肌肉品质有促进提升作用,以体质量增长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估指标,草鱼饲料中小球藻适宜添加量为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小球藻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活性 肌肉品质
下载PDF
小龙虾预制食品品质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苏雨曈 余进祥 +4 位作者 傅雪军 郭全友 魏帮鸿 包海蓉 胡火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80,共10页
目的通过掌握原料养殖、预制加工、产品贮藏这3个环节对小龙虾预制食品品质的影响,生产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感官性能更佳的高品质的小龙虾预制食品。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影响小龙虾预制食品安全、品质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 目的通过掌握原料养殖、预制加工、产品贮藏这3个环节对小龙虾预制食品品质的影响,生产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感官性能更佳的高品质的小龙虾预制食品。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影响小龙虾预制食品安全、品质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原料养殖中养殖环境与模式以及饲料投喂都对高品质小龙虾预制食品的产出有很大影响;预制加工中清洗、脱壳、烹饪、包装以及灭菌条件各环节的控制影响小龙虾预制食品产品品质;产品贮藏中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及保鲜剂的应用等均会影响小龙虾预制食品的安全与品质。结论原料养殖、预制加工、产品贮藏3个环节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龙虾预制食品的安全与品质;结合包装技术在预制菜食品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小龙虾预制菜食品的安全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预制食品 安全与品质 原料养殖 预制加工 产品贮藏
下载PDF
福寿螺防控及其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乐林 李涵 +7 位作者 余进祥 黄平 曾小春 洪新益 潘东福 王新宏 肖林华 王海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本文在研究福寿螺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福寿螺与田螺的鉴别特征,并结合江西农村种养实际,创新集成了物理堵隔、化学防治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福寿螺防控技术,针对性提出养禽控螺、以渔治螺和资源化利用控螺三项福寿螺综... 本文在研究福寿螺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福寿螺与田螺的鉴别特征,并结合江西农村种养实际,创新集成了物理堵隔、化学防治和综合利用相结合的福寿螺防控技术,针对性提出养禽控螺、以渔治螺和资源化利用控螺三项福寿螺综合利用措施,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防治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鄱阳湖长江江豚同步监测及种群动态分析
7
作者 王伟萍 徐志文 +7 位作者 龚磊强 曾南京 熊海兵 林发荣 徐翔 黄江 张琬苏 吴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为助力鄱阳湖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保护方案制定,及时准确掌握其种群动态,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开展了4次同步监测,采用Distance 7.4软件估算了其种群数量和密度。结果表明,总有效航程为1846 km,在429个位点累计观... 为助力鄱阳湖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保护方案制定,及时准确掌握其种群动态,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开展了4次同步监测,采用Distance 7.4软件估算了其种群数量和密度。结果表明,总有效航程为1846 km,在429个位点累计观测到长江江豚1001头(次),母子豚130对(次)。2019年11月在123个位点观测到225头个体;2021年11月在139个位点观测378头个体;2年间鄱阳湖长江江豚观测个体数量增长了68.0%,观测位点数量增长了13.0%,估算种群密度增长49.2%。在集群规模方面,以1~2头个体组成的群体频次最高,占60.4%~90.2%,年际间差别较大,占比逐年下降;5头及以上群体占比4.9%~12.2%,占比逐年上升,均与水位关系不明显。长江江豚平均遇见率为0.418~0.804头/km,不同水位差别较大,低水位遇见率高;2021年11月长江江豚以及母子豚的遇见率和幼豚占比均最高,说明江豚种群数量、幼体和可育雌性群体在种群中占比均呈现稳中有增趋势,表明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可能已经实现了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同步监测 种群动态 鄱阳湖
下载PDF
江西水域枯水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阙江龙 饶榕城 +6 位作者 杨英 闵佳玲 田镇 余智杰 余进祥 戴银根 梅志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1708,共8页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 研究于2021年11—12月,设置12条考察路线,采用同步目视考察法,对包含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赣江下游的江西水域长江江豚数量和分布开展了考察,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和分布规律及江湖迁徙关系。结果显示, 11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17群次、454头次, 12月考察观测到长江江豚236群次、569头次,受水位和天气等环境条件影响,两次考查观察到的长江江豚数量差异显著(t=–2.23, P<0.05)。11月和12月江豚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长江江西段,江豚主要分布在湖口石钟山-彭泽三号洲水域;鄱阳湖适宜水深范围水域都有长江江豚分布,其中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都昌船厂-黄金咀-三山-瓢山水域是江豚高密度分布区;赣江下游,长江江豚分布在扬子洲渔业村附近水域。两次考察目击率分别为1.00和1.08次/km,均高于往年调查结果,由此推测,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可能有所增长。鄱阳湖通江水道蛤蟆石-石钟山水域,两次考察分别仅发现3头和2头长江江豚,推测调查期间长江江豚在长江干流和鄱阳湖之间的迁移行为较少,未来需进一步管控江湖迁移水域的人类活动,促进江湖迁移。吴城望湖亭-渚溪河口为枯水期鄱阳湖江豚的主要分布水域,建议加强对该水域船只的航行管控,降低航运影响,提升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分布特征 江西水域 鄱阳湖 长江江豚
下载PDF
不同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生长、体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肖俊 姚远 +5 位作者 丁立云 张桂芳 章海鑫 张燕萍 龚海波 巫伟华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4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生长、全鱼组成、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4~26℃条件下,将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55±0.22)g的彭泽鲫饲养在循环水养殖桶(φ800 mm×... 为探究不同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生长、全鱼组成、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和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4~26℃条件下,将平均初始体质量为(34.55±0.22)g的彭泽鲫饲养在循环水养殖桶(φ800 mm×高650 mm)中,采用2×3双因子法进行饲养实验:养殖密度为90尾/m^(3)和180尾/m^(3),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3次和4次,每组3个养殖桶,即90尾/m^(3)日投喂2次(L2组);90尾/m^(3)投喂3次(L3组);90尾/m^(3)投喂4次(L4组);180尾/m^(3)投喂2次(H2组);180尾/m^(3)投喂3次(H3组)和180尾/m^(3)投喂4次(H4组),饲养10周。结果显示:在同一养殖密度下,日投喂3次和4次的彭泽鲫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日投喂2次(P<0.05),并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递增,饲料系数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递减;不同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彭泽鲫全鱼中水分、灰分及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全鱼粗脂肪含量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递增,H4组彭泽鲫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投喂2次(P<0.05);不同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肠胰蛋白酶、脂肪酶及淀粉酶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L3组彭泽鲫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略高于L2和L4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L4组鱼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L2和L3组(P<0.05),H4组鱼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H2组(P<0.05),H3和H4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活性显著低于H2组(P<0.05);在同一投喂频率下,不同养殖密度的彭泽鲫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递减(P<0.05),饲料系数差异不明显;H3组T-AOC含量显著高于L3组(P<0.05)、L4组T-AOC含量显著高于H4(P<0.05);投喂频率和养殖密度对饲料系数和T-AOC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活性及MDA含量无明显互作效应(P>0.05)。综上所述,不同投喂频率对不同养殖密度下的彭泽鲫生长、全鱼组成、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都有一定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投喂频率 养殖密度 粗脂肪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卵巢组织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肖俊 姚远 +3 位作者 龚海波 巫伟华 龙凡 丁立云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究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卵巢发育的影响,将健康的初始体质量为253.78±5.34 g的彭泽鲫分别以鱼油(FO)和豆油(SO)两种脂肪源的试验饲料饲喂60 d。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彭泽鲫亲本卵巢组织... 为探究鱼油和豆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对彭泽鲫亲本卵巢发育的影响,将健康的初始体质量为253.78±5.34 g的彭泽鲫分别以鱼油(FO)和豆油(SO)两种脂肪源的试验饲料饲喂60 d。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彭泽鲫亲本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将所测序列经质控,组装后对比到GO KEGG等数据库中进行注释,并对其进行差异基因等的聚类分析。试验结果显示,FO组平均得到4.33×10^(7)条Raw Reads,原始数据过滤掉测序接头序列、未知碱基序列、低质量序列后平均得到4.19×10^(7)条Clean Reads,碱基数6.50Gb;SO组平均得到4.30×10^(7)条Raw Reads,原始数据过滤掉测序接头序列、未知碱基序列、低质量序列后平均得到4.15×10^(7)条Clean Reads,碱基数6.45Gb。经过纯化后,Q20比例在97.25%以上,Q30比例在91.55%以上。在SO组相对FO组比较中,按照q<0.05和|log2FC(SO/FO)|>1的筛选条件,得到42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上调基因有290个,显著下调基因有135个,共筛选出7个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其中6个基因显著上调,1个基因显著下调。对DEGs进行GO功能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比到GO数据库共898个GO term,这些term分别对应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以及生物过程等三大类,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到生物调控、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刺激反应等。通过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194条通路,主要涉及细胞进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新陈代谢、有机系统等五大类代谢通路。其中细胞生长和死亡、信号分子和相互作用、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等富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亲本 脂肪源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KEGG富集
下载PDF
上犹江水库鲢鳙生态增殖区与禁捕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差异的研究
11
作者 巫曦雅 龚海波 +6 位作者 易霈霈 傅雪军 余进祥 余智杰 孟子豪 黄滨 王淑兵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3,共11页
为探明鲢鳙增殖对上犹江水库食物网结构的调控,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上犹江水库生态增殖区(崇义段)和禁捕区(上犹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依据主要消费者及饵料生物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δ^(13) C、δ^(15) N),利用SIBER和MixSIAR模... 为探明鲢鳙增殖对上犹江水库食物网结构的调控,2022年5月-2023年2月对上犹江水库生态增殖区(崇义段)和禁捕区(上犹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依据主要消费者及饵料生物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δ^(13) C、δ^(15) N),利用SIBER和MixSIAR模型分析两个区域渔获物群落营养结构差异,并初步构建食物网。结果显示: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的主要渔获物δ^(13) C值范围分别为-28.40‰~-22.13‰和-32.03‰~-17.36‰;δ^(15) N值范围分别为7.83‰~14.68‰和6.34‰~16.41‰;营养级范围分别为1.28~4.25和1.97~3.74,其中,生态增殖区和禁捕区营养级最高的鱼类均为肉食性鱼类鳡,营养级最低的鱼类分别为细鳞斜颌鲴和黄尾鲴;与禁捕区相比,生态增殖区鱼类摄食的食物资源更丰富、所占的生态位更宽,但群落营养结构各项指标,包括NR、CR、TA、CD、NND和SDNND均低于禁捕区。湿地植物为生态增殖区的主要碳源,而浮游植物为禁捕区的主要碳源。本研究揭示了禁捕区和生态增殖区鱼类群落营养结构的差异,为后续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生态放养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鳙 营养结构 增殖放流 禁捕 上犹江水库 稳定同位素技术
下载PDF
小龙虾稻田养殖“出早苗出早虾”试验
12
作者 傅雪军 封高茂 +4 位作者 银旭红 易玮昕 余进祥 龚海波 李彩刚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达到小龙虾稻田养殖“出早苗、出早虾”的目的,2022—2023年,在恒湖垦殖场选择5块面积50×667 m^(2)稻田进行试验。通过提前种植水稻、投放大规格亲虾,提早收割水稻与上水,利用环境协迫诱导小龙虾提早交配、进洞、产卵与孵化,做... 为达到小龙虾稻田养殖“出早苗、出早虾”的目的,2022—2023年,在恒湖垦殖场选择5块面积50×667 m^(2)稻田进行试验。通过提前种植水稻、投放大规格亲虾,提早收割水稻与上水,利用环境协迫诱导小龙虾提早交配、进洞、产卵与孵化,做到10月中旬小龙虾抱卵与受精卵孵化,再通过强化肥水与日常管理,延长秋冬季生长期,实现翌年3月上旬上市第一茬商品虾苗和部分中小青商品虾、4月中旬利用剩余虾苗养殖第二茬商品虾,5月下旬开始捕捞至6月上旬结束,小龙虾每667 m^(2)产183.6 kg,每667 m^(2)产值为5250.96元,每667 m^(2)效益达31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稻田养殖 早苗早虾
下载PDF
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初探
13
作者 阮记明 李小勇 +4 位作者 徐兴川 陈朝 李卫明 傅雪军 朱昌兰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垄沟 稻虾鳖
下载PDF
微波杀菌联合Nisin、乳酸钠对调味小龙虾虾尾微生物及常温贮运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高燕 魏帮鸿 +4 位作者 余进祥 傅雪军 郭全友 郑尧 胡火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77-185,共9页
该文以调味小龙虾虾尾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理化指标、电子舌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微波杀菌联合生物保鲜剂... 该文以调味小龙虾虾尾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物、理化指标、电子舌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ion-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等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微波杀菌联合生物保鲜剂的控菌效果及常温短期贮运品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菌联合4%(质量分数)乳酸钠+0.5 g/kg Nisin能抑制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期间的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pH值的增长,减缓常温贮运期间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的劣变,将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周期延长至3 d。GC-IMS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18 min组中醇类、酮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10 min和15 min组;电子舌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及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调味小龙虾尾的咸味;GC-IMS和电子舌PCA结果表明,微波杀菌时间18 min组与10 min、15 min组存在明显差异;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发现,微波杀菌15 min联合4%乳酸钠+0.5 g/kg Nisin的生物保鲜剂可以显著抑制调味小龙虾尾常温贮运过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同时减缓其常温贮运品质的劣变,实现了调味小龙虾虾尾常温贮运期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小龙虾虾尾 微波杀菌 NISIN 乳酸钠 质构 风味
下载PDF
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探析
15
作者 张颂 徐长生 +2 位作者 巢青峰 傅雪军 徐金根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4期34-35,42,共3页
无环沟稻虾养殖是一种稻虾种养模式下的创新生产模式,无需在田间挖环沟,简化了田间操作流程,符合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要求。本文从无环沟养殖模式、技术要点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田间工程、水草种植、饲料投喂等关键要素,为进一... 无环沟稻虾养殖是一种稻虾种养模式下的创新生产模式,无需在田间挖环沟,简化了田间操作流程,符合以粮食生产为主的要求。本文从无环沟养殖模式、技术要点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田间工程、水草种植、饲料投喂等关键要素,为进一步开展无环沟稻虾养殖技术推广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环沟 小龙虾 稻田 综合种养
下载PDF
一种水生态能量平衡模型在国内大水面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16
作者 龚海波 万志勇 +3 位作者 易玮昕 易霈霈 巫曦雅 余进祥 《江西水产科技》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发展至今已经40余年,已经形成了包含Ecopath、Ecosim、Ecospace及Ecotracer的四个生态模型组,满足水域生态从静态到时空变化的研究需求。本文介绍了能量平衡模型的发展情况,归纳了模型所需参数的获取及修正方式,总结了... 生态能量通道模型发展至今已经40余年,已经形成了包含Ecopath、Ecosim、Ecospace及Ecotracer的四个生态模型组,满足水域生态从静态到时空变化的研究需求。本文介绍了能量平衡模型的发展情况,归纳了模型所需参数的获取及修正方式,总结了该模型在我国28个内地淡水水域构建的42个模型的应用情况,列举了该模型评价水生态系统的主要评价参数,以期为我国大水面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模型 Ecopath with Ecosim 营养能量 大水面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江西大鲵养殖现状与发展建议
17
作者 兰若林 傅雪军 +2 位作者 易霈霈 巫曦雅 龚海波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大鲵养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大鲵养殖业健康可持... 大鲵又称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物种,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大鲵养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渔业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推动江西省大鲵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对策建议 特有物种 大鲵养殖 健康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 江西省 食用价值
下载PDF
江西棘胸蛙养殖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18
作者 徐博文 傅雪军 +2 位作者 易霈霈 巫曦雅 兰若林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江西省在棘胸蛙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棘胸蛙主要养殖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棘胸蛙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省棘胸蛙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棘胸蛙(Quasipa... 江西省在棘胸蛙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棘胸蛙主要养殖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棘胸蛙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掘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江西省棘胸蛙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又称“石蛙”“石鸡”,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西省、湖南省、浙江省等东南部地区,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由于栖息环境被破坏、人为过度捕捉,野生棘胸蛙种群数量持续减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易危(UV)物种、江西省省级重点保护物种。近年来,江西省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和种质优势,加快建设棘胸蛙繁养殖基地,积极开展种质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优势 养殖产业 棘胸蛙 产业发展状况 针对性对策 生态优势 栖息环境 保护物种
下载PDF
鄱阳湖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栖息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闵佳玲 余进祥 +6 位作者 阙江龙 田镇 饶榕城 郭新巧 唐豪 杨英 戴银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0-1239,共10页
【目的】异常干旱导致的鄱阳湖极枯水位对湖区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为摸清鄱阳湖极枯水位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栖息状况,增强对该珍稀物种的保护,2022年9月和12月异常干旱水情下开展... 【目的】异常干旱导致的鄱阳湖极枯水位对湖区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为摸清鄱阳湖极枯水位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栖息状况,增强对该珍稀物种的保护,2022年9月和12月异常干旱水情下开展2次鄱阳湖长江江豚同步监测。【方法】通过水上流动目视监测法考察长江江豚栖息状况,以核密度估计法(KDE)计算长江江豚核心家域范围,并分析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船舶干扰、栖息岸线等状况。【结果】极枯水位下,鄱阳湖长江江豚呈现区域聚集分布,核心家域主要为屏峰、火焰山、老爷庙—渚溪河口—小矶山—松门山-瓢头、瓢山—棠荫—龙口水域;江豚主要栖息在泥质岸(44.5%)、沙洲(23.1%)和沙质岸(18.5%)等天然水域;船舶主要分布在长江江西段和湖口-吴城水域,船舶数量与长江江豚数量具有显著负相关性(P=0.02)。【结论】极枯水位下,长江江豚核心家域主要分布在船舶密度低、人类干扰少以及以泥质岸为主的天然岸线水域,船舶分布对长江江豚栖息地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水域空间的减少,使长江江豚受搁浅、被困、饵料短缺、船舶干扰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的风险增加。应根据长江江豚核心家域范围制定特殊水情下的重点巡护保护区域,关注长江江豚高密度分布水域的饵料资源状况,适时开展增殖放流;依据长江江豚分布水域、船舶密度以及水域空间等科学实施船舶限航限速管控;开展特殊水情下的长江江豚保护宣传,增设极枯水位禁钓区,减少人类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鄱阳湖 极枯水位 核心家域 船舶
下载PDF
鄱阳湖松门山南部砂坑水域长江江豚群体结构及生长状况评估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榕城 余进祥 +3 位作者 阙江龙 闵佳玲 田镇 戴银根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7-1244,共8页
2022年11月及2023年2月在鄱阳湖松门山南部砂坑水域开展了大规模长江江豚应急救护行动,本文利用救护期间获得的体检数据及后续在该水域实施的长江江豚声学考察成果,首次描述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状况。该水域长江江豚群体... 2022年11月及2023年2月在鄱阳湖松门山南部砂坑水域开展了大规模长江江豚应急救护行动,本文利用救护期间获得的体检数据及后续在该水域实施的长江江豚声学考察成果,首次描述了该水域长江江豚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状况。该水域长江江豚群体雌雄比约为0.58,妊娠率约为27.8%;平均体长(135.01±16.95) cm,平均体质量(42.37±14.71) kg,平均最大体围(88.32±9.32) cm,平均体质指数(22.83±4.72) kg/m~2,平均体围指数65.88%±5.86%,平均腋下脂肪层厚度(2.51±0.55) cm,平均肛围脂肪厚度(2.47±0.31) cm,平均最大体围脂肪层厚度(2.08±0.34) cm;群体结构中年轻个体占比较大,雄性占比较多,种群呈现增长型;该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密度大于2头/km~2,种群数量约39~111头。整体上看,该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健康状态良好,有很好的繁殖潜力,对该水域及水域内长江江豚种群的关注及保护应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自然水域 健康评价 种群分布 种群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