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的异形空间网架结构建模新方法及结构比选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凯 陈翔 颜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81-83,共3页
针对传统等高线法建立异形空间网架结构时出现的网格划分质量差、杆件长度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使用参数化P-C法建模的新思路。以南昌市某异形网架结构为例,利用Rhino平台的Grasshopper插件进行参数化P-C法建模,再将此模型与传统等高线... 针对传统等高线法建立异形空间网架结构时出现的网格划分质量差、杆件长度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使用参数化P-C法建模的新思路。以南昌市某异形网架结构为例,利用Rhino平台的Grasshopper插件进行参数化P-C法建模,再将此模型与传统等高线法建立的模型导入3D3S软件中进行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参数化P-C法移植性强,类似工程仍可适用;此法建立的模型曲面拟合度高,网格划分效果好,后期调整模型方便,杆件长度均匀且利用率高,可降低用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架结构 参数化P-C法 网格划分 结构比选
原文传递
异型复杂空间网格结构选型及新型刚接节点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凯 吴军 +2 位作者 颜涛 李家坡 洪成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2-15,共4页
针对三向斜交型异型复杂钢屋盖的结构特点,比选了传统网架和空腹网格结构两种方案,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案的优劣,提出了新型空腹齿轮型刚接节点方案并采用多种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空腹网格结构能够... 针对三向斜交型异型复杂钢屋盖的结构特点,比选了传统网架和空腹网格结构两种方案,详细介绍了两种方案的优劣,提出了新型空腹齿轮型刚接节点方案并采用多种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空腹网格结构能够降低用钢量、施工方便、经济性好;利用von Mises屈服准则和双线性随动强化准则对新型空腹齿轮型刚接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了节点初始刚度,结果表明,新型空腹齿轮型刚接节点刚度大,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网格结构 三向斜交型 结构选型 节点分析
原文传递
反复荷载下低强度混凝土与光圆钢筋局部黏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洪成 周峰 刘凯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8-197,共10页
通过反复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阶段下光圆钢筋在低强度混凝土中黏结应力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根据试验中得到的光圆钢筋在低强度混凝土中的局部应力-应变关系及荷载-滑移关系推算出了沿黏结长度拉应力、黏结应力的分布曲线及局部黏结应... 通过反复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加载阶段下光圆钢筋在低强度混凝土中黏结应力沿黏结长度的分布。根据试验中得到的光圆钢筋在低强度混凝土中的局部应力-应变关系及荷载-滑移关系推算出了沿黏结长度拉应力、黏结应力的分布曲线及局部黏结应力-相对滑移关系,并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推导了各加载阶段光圆钢筋与低强度混凝土间黏结应力分布的变化机理。试验中采用了3个黏结长度分别为10D、15D、20D(D为钢筋直径)的中心拔出试件。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加载阶段,黏结应力起始于加载端,随着荷载增大黏结应力的峰值点由加载端逐渐向自由端移动,并且钢筋表面分布的黏结应力从加载端开始,从由胶结力提供迅速转变为界面摩擦力提供;随着自由端的钢筋滑移量被记录后,分布在钢筋表面的胶结力全部消失;进入卸载阶段至荷载降为0时,由于钢筋黏结段区域存在的残留拉应力,观察到分布的残留黏结应力呈现为反对称形;随后,即使进入反复加载阶段,黏结应力的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不变。另外,所有试件各测点对应的局部黏结应力-相对滑移曲线与平均黏结应力-滑移曲线的滞回特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混凝土 光圆钢筋 反复荷载 黏结长度 局部黏结性能
下载PDF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球林 白桦 +3 位作者 高桂青 陈蒙 丁冰 周浩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可为评价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积极手段。根据江西省水资源考核工作的开展,针对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要... 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可为评价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是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积极手段。根据江西省水资源考核工作的开展,针对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要求,综合考虑不同层面水资源管理部门的不同侧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系统地总结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对比说明考核指标的空间差异性,依据专家的评价定量确定指标合理性、可行性和相应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散乱点云的网格生成方法在Rhino平台上的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程剑吉 王亚东 +1 位作者 陈翔 刘凯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0-63,96,共5页
基于散乱点云的网格生成是在三维扫描或三维测量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其网格生成存在一定的难度。阐述了基于空间散乱点云数据的网格生成流程,介绍了空间自由形态网格划分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其算法的Rhino与GH Python实现平台,最后对... 基于散乱点云的网格生成是在三维扫描或三维测量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其网格生成存在一定的难度。阐述了基于空间散乱点云数据的网格生成流程,介绍了空间自由形态网格划分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其算法的Rhino与GH Python实现平台,最后对基于散乱点云的网格生成技术做出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 点云采集 网格生成 实现平台
下载PDF
新型粘弹性阻尼器在既有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成 罗操 +1 位作者 刘凯 黎起胜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1-45,96,共6页
根据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特点,以某6层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通过选择合适的3条地震波(观测波2条,人工波1条)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最后对增设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加固结构和原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 根据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特点,以某6层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分析对象,通过选择合适的3条地震波(观测波2条,人工波1条)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最后对增设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加固结构和原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设该新型粘弹性阻尼器加固后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均能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粘弹性阻尼器 弹塑性时程分析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三要素力学模型
下载PDF
新型抗震加固智能化设计技术
7
作者 陈翔 洪成 +1 位作者 胡洋 刘凯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64-67,84,共5页
针对日益增多有特殊使用功能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提出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结合智能化设计的设想,即在不影响建筑物使用的前提下对其抗震加固并达到对加固项目后生命周期的管理。既有建筑在抗震加固的各阶段都能做到可视化、参数化... 针对日益增多有特殊使用功能的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提出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结合智能化设计的设想,即在不影响建筑物使用的前提下对其抗震加固并达到对加固项目后生命周期的管理。既有建筑在抗震加固的各阶段都能做到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和最大效益化,抛弃传统老旧二维图纸档案,建立建筑物的数字化档案(建筑信息模型),便于震后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智能化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 后生命周期管理
下载PDF
新型土工单轴拉伸试验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崔猛 韩尚宇 洪宝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32-1840,共9页
针对目前土工单轴拉伸试验水平的不足,研制了一套新型土工单轴拉伸试验装置,该套装置主要由试样制备、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4个部分组成。试验装置通过燕尾槽与双滑动底板的设计,可以制备不同拉伸段长度的试样并分别开展相应的单轴拉伸... 针对目前土工单轴拉伸试验水平的不足,研制了一套新型土工单轴拉伸试验装置,该套装置主要由试样制备、加载、控制与数据采集4个部分组成。试验装置通过燕尾槽与双滑动底板的设计,可以制备不同拉伸段长度的试样并分别开展相应的单轴拉伸试验;通过试样形式与所对应拉伸夹具的设计,解决了试样端部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松弛与应力集中问题;通过双导轨拉伸装置的设计,避免了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的应力偏心现象;通过双级变速箱的设计使最小拉伸速率可达到0.001 mm/min,能够准确描述材料单轴拉伸破坏的演化过程,并能准确测试材料的抗拉强度以及全过程的拉应力-位移关系曲线。基于所研制的试验装置开展了黏性土的单轴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黏性土的单轴拉伸破坏形式不是纯脆性破坏,而是在抗拉强度后存在一个软化阶段,此时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随着试样拉伸段长度的增大,抗拉强度呈对数减小,峰值位移呈对数增大;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抗拉强度呈对数增加,峰值位移呈线性增加;抗拉强度与峰值位移均随压实度的递增呈线性增加;随着含水率的递增,试样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一个峰值,而峰值位移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拉伸 试验装置 拉伸段长度 破坏形式 抗拉强度 峰值位移
下载PDF
黄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多变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崔猛 符晓 +4 位作者 郑俊杰 吕苏颖 熊辉辉 曾晨 韩尚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27-3035,共9页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EICP)可以显著改善砂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但在具体操作时,参数取值无对应规范,固化效果有待提升。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温度、脲酶浓度、尿素浓度、钙浓度、pH值、...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nzyme 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简称EICP)可以显著改善砂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但在具体操作时,参数取值无对应规范,固化效果有待提升。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温度、脲酶浓度、尿素浓度、钙浓度、pH值、钙源种类等变量对脲酶活性与碳酸钙沉淀的影响,并进行了沉淀物(碳酸钙晶体)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与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测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黄豆脲酶固化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固化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脲酶活性随脲酶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但存在温度阈值,温度超过阈值后,脲酶将完全失活,且阈值随脲酶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尿素浓度与p H值共同影响脲酶活性,二者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当尿素浓度在0.1~1.0mol/L时最优pH值为7,当尿素浓度在1.0~1.5mol/L时最优pH值为8。脲酶是沉淀反应的催化剂,脲酶浓度越高,反应越完全,碳酸钙沉淀率越高;尿素与钙溶液则主要通过掺入量影响碳酸钙沉淀量,掺量比例宜为1:1,且二者浓度与p H值可通过影响脲酶活性来影响碳酸钙的沉淀情况;不同钙源对碳酸钙沉淀量的影响幅度不大。不同钙源沉淀碳酸钙晶体的成分与密度基本相同,但晶体结构差异较大,氯化钙沉淀碳酸钙晶体以块状为主,表面分布球状、类球状晶体,胶结面大,可作为EICP技术中较为理想的钙源。基于黄豆脲酶和氯化钙钙源固化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掺粉煤灰砂样的6倍,通过SEM图像可发现,沉淀碳酸钙晶体包裹并黏结砂粒成为整体,固化效果非常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脲酶 脲酶活性 碳酸钙沉淀 固化砂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联络通道冻结工程冻土温度场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潮潮 崔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4,159,共6页
目的:揭示冻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研究冻结过程中冻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福州地铁某江底联络通道冻结工程为例,开展土体热物理参数试验及冻结温度场试验。通过试验获得土体的... 目的:揭示冻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可以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需研究冻结过程中冻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方法:以福州地铁某江底联络通道冻结工程为例,开展土体热物理参数试验及冻结温度场试验。通过试验获得土体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冻结温度等重要热物理参数值,以及冻结温度分别为-5℃、-10℃、-15℃和-20℃时,冻土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开展了冻土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获得了不同冻结时间下,冻结温度场计算分布图、沿路径A—B的温度分布情况、有效厚度范围内冻土的平均温度等计算结果,并与工程实际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冻结温度越低,土体温度的变化速率越快;当冻结温度为-5℃、-10℃、-15℃及-20℃时,距离冷源最远处的测温孔测量得到的冻结温度稳定值分别为0.75℃、-3.00℃、-4.00℃及-7.50℃,稳定温度与相应冻结温度之间的差值分别为5.75℃、7.00℃、9.00℃以及12.50℃;该冻结工程冻土交圈时间为30 d,积极冻结时间为45 d,冻土平均温度达到了-14.80℃;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验证了所提数值计算模型对温度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联络通道 冻结工程 冻土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黄豆脲酶的EICP变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苏颖 崔猛 +3 位作者 熊辉辉 郑俊杰 符晓 韩尚宇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中的变量取值,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尿素浓度与体积、pH值、氯化钙浓度、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等变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两个变量对碳酸... 为进一步优化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中的变量取值,基于黄豆脲酶,研究了尿素浓度与体积、pH值、氯化钙浓度、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等变量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两个变量对碳酸钙沉淀量与沉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脲酶活性随尿素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峰值脲酶活性对应的最优尿素浓度为1.35 mol/L,且脲酶与尿素溶液的最佳体积比为1∶9;脲酶活性随pH值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但不同浓度尿素的最优pH值存在差异;钙离子的加入会降低脲酶活性,且降低幅度随钙离子加入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大;碳酸钙沉淀率随胶结液浓度及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最优胶结液浓度为1.35 mol/L,最佳尿素与氯化钙溶液体积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诱导碳酸钙沉淀 黄豆脲酶 脲酶活性 碳酸钙沉淀率 试验变量
下载PDF
台阶地形对爆破振动波传播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李志文 赵恒峰 +2 位作者 杨理想 鞠海燕 邹义龙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岩体的质点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建(构)筑物的失稳和破坏关系十分密切,而台阶地形会对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产生明显影响,因此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台阶地形的动力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LAC2D程序,采用平面应变模式,假定爆破荷载为三角形脉... 岩体的质点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建(构)筑物的失稳和破坏关系十分密切,而台阶地形会对爆破振动波的传播规律产生明显影响,因此研究爆破荷载作用下台阶地形的动力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FLAC2D程序,采用平面应变模式,假定爆破荷载为三角形脉冲波并垂直施加于孔壁,模拟分析了爆破荷载作用下台阶地形的动力响应。首先研究了台阶的高程放大效应,发现随台阶高度增加高程放大系数先增加后减小,放大系数存在一个极大值,这与现场试验结果相符,说明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在地表不同部位布置振动监测点分析了质点振动幅度峰值(PPV)沿地表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PPV的分布特征与台阶的高度和倾角密切相关。最后,采用傅里叶变换分析了爆破振动波的频谱特性,发现爆破振动波通过台阶地形时其低频成分所占比重随台阶高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荷载 台阶地形 动力响应 FLAC2D
下载PDF
不同植物源脲酶的活性与钙化变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辉辉 崔猛 +2 位作者 吕苏颖 郑俊杰 符晓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2-17,58,共7页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新型土体固化技术,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相比,具有简单易控制、环保更经济等优点。从黄豆、黑豆、绿豆和西瓜籽中提取脲酶,研究了脲酶浓度、尿素浓度、温度和pH值等4个因素对...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新型土体固化技术,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相比,具有简单易控制、环保更经济等优点。从黄豆、黑豆、绿豆和西瓜籽中提取脲酶,研究了脲酶浓度、尿素浓度、温度和pH值等4个因素对4种植物源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尿素与氯化钙浓度比与酶胶比对4种植物源脲酶碳酸钙沉淀量和沉淀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黄豆脲酶的活性与诱导碳酸钙沉淀量和沉淀率最高;在各变量条件下,不同植物源脲酶的活性与诱导碳酸钙沉淀量和沉淀率均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变化规律。脲酶活性随脲酶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增长;随尿素浓度的增加先增长后减小,最优尿素浓度在1.3mol/L左右;在5℃~55℃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大幅增长;随pH值的增加先增长后减小,黄豆、黑豆和绿豆脲酶的最优pH值为8,西瓜籽脲酶的最优pH值为7。碳酸钙沉淀量和沉淀率随浓度比的增加先增长后减小,最优浓度比为1∶1;当酶胶比大于1∶1后,碳酸钙沉淀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降低;最大碳酸钙沉淀率对应的酶胶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脲酶 脲酶活性 碳酸钙沉淀量 碳酸钙沉淀率 试验变量
下载PDF
基于SPSS因子分析的养猪废水中藻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学平 李薇 +4 位作者 万金保 柯颖 洪涛 谢友林 陈孝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100,共7页
基于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对小球藻、栅藻、微囊藻3类藻在养猪废水8种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中进行藻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研究,旨在为分析评价藻在养猪废水中的生长适应性、养猪废水作为藻类培养基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8种水样中原水的... 基于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对小球藻、栅藻、微囊藻3类藻在养猪废水8种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中进行藻生长适应性综合评价研究,旨在为分析评价藻在养猪废水中的生长适应性、养猪废水作为藻类培养基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8种水样中原水的营养成分较适合藻生长,3种藻类中小球藻生长的综合适应能力最强,小球藻能在养猪废水中生长成为优势藻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 因子分析 养猪废水 藻生长适应性 小球藻
下载PDF
层状饱和土体中衬砌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鸿 徐斌 +1 位作者 刘优平 朱海琴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856-862,共7页
以南昌地铁过江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水土两相耦合作用,采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层状土体结构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层状饱和土体中衬砌结构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分析了衬砌厚度、周边地基加固深度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计... 以南昌地铁过江隧道为工程背景,考虑水土两相耦合作用,采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层状土体结构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层状饱和土体中衬砌结构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分析了衬砌厚度、周边地基加固深度对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分层土体中的地下结构对地震波的动力响应要比均质土体中的动力响应要大;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加,衬砌结构的整体变形逐渐变小,衬砌结构内力增大,特别是剪力和弯矩的增幅较大;隧道衬砌内力和变形随着衬砌周边土体加固范围增大和加固土体的弹性模量的提高而减小,其中提高衬砌周边加固土体的弹性模量对地震减震效果显著,就南昌赣江过江隧道工程而言,衬砌结构周边土体加固范取1.5 m,土体弹性模量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比较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江隧道 分层饱和土 动力响应 有限差分 减震措施
下载PDF
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监测工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炜 李旭辉 +2 位作者 胡国良 孙程鹏 朱跃飞 《山西建筑》 2018年第18期178-180,共3页
阐述了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感测原理,介绍了BOTDA技术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了BOTDA技术在应用于监测工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对该技术在监测工程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BOTDA原理 PPP-BOTDA
下载PDF
收敛约束法中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比较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常光 曾开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7-1424,共8页
合理的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是充分调动与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的前提,对2种代表性的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T-N(09)支护力系数法和V-D(09)位移释放系数法,进行了来源、因素考虑、适用范围、空间效应实现及收敛约束差异等的定性与定量比较。研... 合理的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是充分调动与发挥围岩自承载能力的前提,对2种代表性的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T-N(09)支护力系数法和V-D(09)位移释放系数法,进行了来源、因素考虑、适用范围、空间效应实现及收敛约束差异等的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开挖面空间效应方法都易与围岩特征曲线相结合,便于实际工程应用,且在一定参数范围内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T-N(09)支护力系数法仅适用于理想弹-塑性围岩,得到的支护压力偏小、围岩稳定变形偏大,应对其材料模型及参数范围进行有效拓展;V-D(09)位移释放系数法适用于各种弹塑性围岩,能较直观地反映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变化及影响范围,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面空间效应 支护力系数 位移释放系数 支护压力 围岩稳定变形
下载PDF
等值地应力下岩质圆形隧道位移释放系数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常光 曾开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8-510,共13页
隧道前期变形是利用收敛约束法确定支护压力和围岩稳定变形的关键,在分析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具有代表性的深埋岩质圆形隧道位移释放系数公式,对其进行分类、适用性及空间效应的比较,得到不同位移释放系数、不同支护施... 隧道前期变形是利用收敛约束法确定支护压力和围岩稳定变形的关键,在分析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具有代表性的深埋岩质圆形隧道位移释放系数公式,对其进行分类、适用性及空间效应的比较,得到不同位移释放系数、不同支护施作距离和不同控制目标下的收敛约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以围岩塑性区最大半径为基础的位移释放系数对弹性围岩和各种弹塑性围岩均适用,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弹性位移释放系数仅适用于弹性围岩,常用塑性位移释放系数仅适用于相对半径为2的隧道围岩;不宜将依据距开挖面较远处得到的支护压力而设计的支护结构随意前移构筑,应依据实际工程的围岩特性,合理选择位移释放系数公式,适时施作不同刚度的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收敛约束法 位移释放系数 支护压力 围岩稳定变形
原文传递
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3维极限上限拓展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饶平平 赵琳学 +1 位作者 刘颖 李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4-192,共9页
抗滑桩作为常用的边坡加固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通过引进参数拓展了边坡3维计算模型,建立了内外功率平衡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框架,并通过优化计算得到... 抗滑桩作为常用的边坡加固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其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通过引进参数拓展了边坡3维计算模型,建立了内外功率平衡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框架,并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一定参数条件下边坡的安全系数上限解和最危险破坏机构形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后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受抗滑桩位置、桩距、坡角、机构限宽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破坏面形状的变化规律和边坡稳定性变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最安全抗滑桩位置不受机构限宽影响,位于坡面中点与坡顶间的某一位置;当机构限宽较小且抗滑桩位置靠近坡趾时,边坡破坏面通过坡面。抗滑桩位置距离坡趾越远,破坏面越靠近坡面且曲率越大。当桩距较小时,边坡倾向于在抗滑桩位置上方发生次级滑动;边坡整体安全系数随桩距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机构限宽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并逐渐接近2维破坏机构的安全系数。边坡破坏机构随桩距和机构限宽的增大而增厚。当坡角较小时,边坡破坏面通过坡趾下方。本文方法不仅对边坡破坏机构类型的拓展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实现了计算结果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极限分析上限法 3维破坏机构 稳定安全系数
下载PDF
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试验研究及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行友 郭彦利 +1 位作者 刘忠勇 宋慧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3-856,共4页
对32根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采用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和ABAQUS有限元程序计算构件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 对32根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构件屈曲模式和极限承载力,采用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和ABAQUS有限元程序计算构件承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由于板件宽厚比较大易发生局部屈曲,通过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可用于壁厚小于2 mm的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的承载力计算,Abaqus有限元程序能较好地模拟冷弯薄壁型钢轴压矩形空心管构件的屈曲模式和分析其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轴心受压构件 矩形空心管 局部屈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