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旅游地区油菜花花期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汪如良 邓德文 +1 位作者 郭瑞鸽 朱健祥 《江西科学》 2015年第5期708-712,共5页
采用2000-2012年鄱阳湖旅游地区的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利用聚类分析、有效积温法则及变异系数统计等方法,研究鄱阳湖旅游地区油菜花花期特征及其预报。结果表明,鄱阳湖旅游地区纬度越高,开花越晚,始期与盛期之间的时间越短。开花始... 采用2000-2012年鄱阳湖旅游地区的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利用聚类分析、有效积温法则及变异系数统计等方法,研究鄱阳湖旅游地区油菜花花期特征及其预报。结果表明,鄱阳湖旅游地区纬度越高,开花越晚,始期与盛期之间的时间越短。开花始期、普期及盛期的平均日期分别为3月5日、11日和17日。始期-普期、始期-盛期的平均间隔分别为5.3 d、13 d。有效积温方法预报婺源油菜花各花期较稳定,以现蕾为起始点,开花始期、普期及盛期的平均有效积温值(>0℃)分别为236.50℃、305.21℃和37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旅游 油菜花 花期 预报
下载PDF
2014年6月21—22日江西省暴雨天气过程模拟及地形影响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邓诗茹 邹海波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5年第3期19-25,共7页
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4年6月21—22日发生在江西省的一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开展了江西省东北部复杂地形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建立在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 采用WRF中尺度模式,对2014年6月21—22日发生在江西省的一次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式输出的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开展了江西省东北部复杂地形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建立在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等系统基础上的一次降水。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低空切变线上中尺度系统活跃,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θse的垂直分布结构有利于中低层气旋的发展,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暴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2)地形对这次暴雨的强度有很大影响。武夷山脉阻挡了切变线的南压。当武夷山脉存在时,山脉北侧在西南风环境中为迎风坡(以辐合为主),山脉以南在西南风环境中为背风坡(以辐散为主)。移除武夷山脉后,其北侧和东北侧辐合减弱,南侧辐散减弱。武夷山主峰附近(117.6°E)的经向环流也表明,山脉移除后,主峰北侧(浙赣铁路沿线附近)的上升运动减弱,最终致使该地区降水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数值模拟 控制试验 敏感性试验 地形
下载PDF
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邹海波 吴珊珊 +1 位作者 单九生 王四化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95,共15页
为了研究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根据中国191个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热力学方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主要是长波净辐散)是夏季中国中东部地区升温最为主要的因子,但2013年盛... 为了研究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异常高温天气的成因,根据中国191个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热力学方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主要是长波净辐散)是夏季中国中东部地区升温最为主要的因子,但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温度异常偏高(距平)主要是由中低层异常偏强(相对常年平均)的下沉运动造成的,偏强的非绝热加热也有一定的贡献,而异常的温度平流(冷平流)则起着负贡献。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发现,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偏北和200 hPa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是造成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地区中低层下沉运动偏强的主要原因,偏强的下沉运动又会使空中云雨减少,地表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偏强,地表温度偏高,地表向上的感热通量和长波辐射也随之增大。结合海表温度的分析发现,2013年盛夏西太副高偏强、偏西、偏北主要是由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黑潮地区和北半球西风漂流区海面温度异常偏高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下沉运动 非绝热加热 哈得来环流 海表温度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准智能推送技术的实现 被引量:17
4
作者 喻迎春 王妍婕 万昕成 《气象科技》 2020年第2期195-199,共5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江西预警发布"微信服务号的预警信息精准智能推送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框架,搭建了由运行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组成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基于位置的网格化临近预报信息的实时发布和预警信息的靶向... 本文提出了基于"江西预警发布"微信服务号的预警信息精准智能推送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框架,搭建了由运行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组成的业务平台,实现了基于位置的网格化临近预报信息的实时发布和预警信息的靶向发布,预警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研究应用了多项关键技术支持平台的智能化,包括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实时预警、临近雨情、预警定制、定向群发和后台管理等平台核心功能技术。平台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为用户实时实地提供量身定制的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信息 LBS 精准智能推送
下载PDF
基于降水时空分布情景模拟的暴雨洪涝致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智怀 巩志宇 +2 位作者 李嫦 余焰文 蔡哲 《暴雨灾害》 2016年第5期464-470,共7页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是进行风险区划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江西省贡水流域超警戒水位的降水作为暴雨致灾因子,以最优极值函数分布方法计算研究该流域的重现期面雨量,利用超警戒水位降水过程的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和降水空间经验正交函数分...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是进行风险区划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江西省贡水流域超警戒水位的降水作为暴雨致灾因子,以最优极值函数分布方法计算研究该流域的重现期面雨量,利用超警戒水位降水过程的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和降水空间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结合Flood Area模型开展不同降水时空分布情景的洪水演进模拟,以模拟淹没水深作为指标建立暴雨致灾危险性评价等级,对不同降水时空分布情景下贡水流域暴雨致灾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的降水时空分布对暴雨洪涝致灾危险性评价影响较大。该方法是完善流域内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流域内不同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价和暴露度评价,可为地方政府制订减灾规划与预案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致灾危险性 降水时空分布 FLOOD Area模型 情景模拟
下载PDF
2011-2020年江西省自然灾害灾情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美霞 刘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1,共9页
利用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核定的2011-2020年江西省年度灾情数据,以及统计部门发布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灾情指标选取、数据预处理、灾情指数构建和聚类分析,对江西省自然灾害损失和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是全国遭受自... 利用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核定的2011-2020年江西省年度灾情数据,以及统计部门发布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灾情指标选取、数据预处理、灾情指数构建和聚类分析,对江西省自然灾害损失和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是全国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洪涝、风雹和干旱灾害是影响最为严重的灾害类型;受灾最严重的月份为6、7月份;江西省自然灾害灾情总体上呈现南北重、中部轻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情指标 灾害损失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网格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邹海波 单九生 邓诗茹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4年第2期23-30,共8页
阐述了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或雷达产品资料的网格化流程和步骤,对网格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料插值(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坐标转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转换)、格点位于弧底梯形的判断以及GrADS软件中地图投影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 阐述了多普勒雷达体扫资料或雷达产品资料的网格化流程和步骤,对网格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料插值(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坐标转换(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转换)、格点位于弧底梯形的判断以及GrADS软件中地图投影等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对比分析了临近法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对极坐标系下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网格化,但临近法网格化的雷达回波资料尽可能地保留了雷达体扫资料中原有反射率的结构特征,而双线性插值法网格化的雷达资料其弱回波区(<25 dBz)的范围有所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资料 网格化 坐标转换 射线法 地图投影
下载PDF
江西省秋季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秋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爱萍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4年第3期42-47,共6页
利用江西省81站1961—2013年9—11月的逐日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别以1961—2013年、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为统计时段,从高风险区域、发生次数、高风险时段等三个方面,对江西省秋季连阴雨变化特征及其对秋收的影... 利用江西省81站1961—2013年9—11月的逐日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分别以1961—2013年、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为统计时段,从高风险区域、发生次数、高风险时段等三个方面,对江西省秋季连阴雨变化特征及其对秋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秋季连阴雨高风险区域以宜春、吉安两市西部以及萍乡市为高值区;高风险时段为10月下旬;随着气候变化,江西省秋季连阴雨高风险区域范围明显缩小,但高风险时段有所延长,总体上呈少发但重发的趋势;由于10月1日前后及中旬连阴雨年均逐日站次有所减少,对粮食、棉花等秋收作物收获、晾晒有利,其余时段若出现秋季连阴雨,往往发生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秋收工作需注意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连阴雨 发生次数 高风险区域 高风险时段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分析与效益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喻迎春 吴楠 +2 位作者 黄震宇 邓敏佳 刘玲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基于与气象相关的互联网新闻、舆情大数据和新媒体发展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利用影子价格法,对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发现,大部分公众更关注当天天气,对其他气象相关问题的参与度较低;近年,微博的公共气象服... 基于与气象相关的互联网新闻、舆情大数据和新媒体发展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利用影子价格法,对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发现,大部分公众更关注当天天气,对其他气象相关问题的参与度较低;近年,微博的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升,并且发展空间大,服务效益接近电视,微信的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明显低于微博,但其发展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拓展提升。因此,建议气象部门加强气象工作的社会化宣传,加强新媒体的气象服务传播,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大数据 影子价格法
下载PDF
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集建设 被引量:7
10
作者 尹金方 梁旭东 +7 位作者 陈锋 刘英 何会中 梁钊明 邹海波 徐建军 郝世峰 谢衍新 《气象科技进展》 2018年第1期79-84,共6页
从资料搜集、同化系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四个方面介绍了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建设取得的进展。就观测资料而言,搜集了常规地面和探空、飞机观测、GPS、雷达、风廓线、卫星导风、野外试验等观测资料。其中未参加国际交换... 从资料搜集、同化系统、数值模式、检验评估四个方面介绍了东亚区域大气再分析技术研究及资料建设取得的进展。就观测资料而言,搜集了常规地面和探空、飞机观测、GPS、雷达、风廓线、卫星导风、野外试验等观测资料。其中未参加国际交换的地面、探空资料、雷达等观测资料是本再分析资料构建的特色之一。针对Gridpoint 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GSI)同化系统,开展了该系统的本地化移植,并改进了GSI雷达径向风同化算子。对于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ARW)模式,采用多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组合,开展了批量个例和长时间模拟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了模式的配置。检验评估系统采用NCAR模式评估系统MET。目前,再分析系统搭建及优化已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再分析系统初步具有在全球再分析的基础上提高区域再分析资料性能的能力,可将本再分析系统用于今后再分析数据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地区 区域大气再分析 再分析系统 资料同化
下载PDF
2010年6月江西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定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海波 单九生 易雪婷 《暴雨灾害》 201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站每6 h一次的降水资料和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Final operational analysis(FNL)资料,运用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方程对2010年6月17—20日江西的罕见持续性暴雨的两阶段降雨过程作了定量诊断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站每6 h一次的降水资料和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Final operational analysis(FNL)资料,运用局地经向环流诊断方程对2010年6月17—20日江西的罕见持续性暴雨的两阶段降雨过程作了定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潜热加热是造成两阶段暴雨最为重要的原因,且在第二阶段激发的上升运动明显强于第一阶段;经向温度平流、经向西风动量平流和边界条件对两阶段暴雨过程都有一定的正贡献;平均温度垂直输送和纬向西风动量平流在第一阶段为负贡献,在第二阶段转为正贡献。结合对应天气形势分析发现:500 h Pa青藏高原东南侧浅槽的生成、东移、加深,与减弱东南移的切断低涡合并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深厚低压槽(暴雨区位于槽前)是第二阶段潜热加热激发的上升运动较第一阶段强的主要原因;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入口)反气旋切变侧的辐合下沉(辐散抽吸)是平均西风动量纬向平流在第一(二)阶段中为(负)正贡献的主要原因;平均温度由低层向高层(高层向低层)输送是造成平均温度垂直输送在第一(二)阶段中为负(正)贡献的主要原因;中低层暖平流激发的上升运动是平均温度平流在两阶段降雨过程中起正贡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定量诊断 潜热加热 西风急流
下载PDF
冬马铃薯苗期霜冻害的指标因子、预报方法及风险趋势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昊 马力 +2 位作者 陈宜 鲁速明 杨磊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59-65,共7页
针对"棉薯连作轻简化栽培"方式下,冬马铃薯春季破膜放苗期间遭遇的霜冻害损失与结霜期最低气温之间的不对称性,引入草面温度平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最低温度能更客观地反映马铃薯苗遭受的霜冻害强度,是马铃薯春霜冻害的... 针对"棉薯连作轻简化栽培"方式下,冬马铃薯春季破膜放苗期间遭遇的霜冻害损失与结霜期最低气温之间的不对称性,引入草面温度平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面最低温度能更客观地反映马铃薯苗遭受的霜冻害强度,是马铃薯春霜冻害的最佳指标因子。综合分析结霜天气背景,筛选常规天气预报要素,建立了草面最低温度的预报模型,以提高霜冻害强度定量预报的准确性与实用性。诊断分析近57年终霜日期资料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30年该地区终霜日期整体呈提早出现的趋势,部分地区达到线性提早显著水平;少数地区在2000年代中期出现终霜日期提早的突变点,并在2014^2015年突变显著;在终霜期提早凸显的趋势下,晚霜风险依然存在,且周期性振荡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苗 霜冻害 指标因子 草温预报 风险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瑞清 肖运萍 +2 位作者 魏林根 吕丰娟 杨爱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夏和秋)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芝麻的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肥料不同施用方法设:100%的肥料翻耕前施入(T1)、50%翻耕前和50%翻耕后施入(T2...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红壤旱地芝麻(夏和秋)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芝麻的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肥料不同施用方法设:100%的肥料翻耕前施入(T1)、50%翻耕前和50%翻耕后施入(T2)、50%翻耕后和50%花期施入(T3)、50%翻耕后+30%苗期+20%花期施入(T4-CK)、50%生物有机肥和50%化肥翻耕前施入(T5)、50%生物有机肥和50%化肥翻耕后施入(T6)等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技术对夏芝麻和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对夏芝麻而言,T2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高于对照T4,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较对照分别增加8.3%和12.5%。T2的产量(847.5 kg/ha)较其他处理增产4.2%-9.5%,效益较对照增加1640.0元/ha。对秋芝麻而言,T5处理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均高于T4,芝麻果轴长和单株干物质重量较对照T4分别增加了4.5%和9.7%。T3和T6产量(666.0和691.5 kg/ha)分别较其他4个处理增产5.2%-17.5%和1.8%-22.0%,效益较对照T4分别增加86.2和690.0元/ha。【结论】夏芝麻适宜采用50%的翻耕前和50%翻耕后施入一次性施肥技术,而秋芝麻可以采用基肥+化肥的常规方法,也可以采用有机无机肥配合翻耕后一次性施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农艺性状 高产 高效 施肥方式
下载PDF
江西省“三农”服务专项建设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爱萍 林秋 +3 位作者 蔡哲 刘文英 姚俊萌 郭瑞鸽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5年第2期59-63,共5页
通过对江西省24个"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实施地的"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了江西省"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在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现代化、促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惠民利民等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各地... 通过对江西省24个"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实施地的"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分析了江西省"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在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现代化、促进气象工作政府化、惠民利民等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各地的建设内容、成功经验、工作亮点和特色,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设现状和有关要求,对今后江西省"三农"服务专项建设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实地调查 现状建议
下载PDF
鄱阳湖地区夏季气温日变化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楠 邹海波 占龙飞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9年第4期270-276,共7页
基于2015—2017年6—8月鄱阳湖周边共340个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和NASA MERRA再分析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热量方程诊断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地区夏季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受非绝热加热影响(包括地表... 基于2015—2017年6—8月鄱阳湖周边共340个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和NASA MERRA再分析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热量方程诊断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地区夏季气温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受非绝热加热影响(包括地表感热和地表向上的长波辐射),EOF第一特征向量反映鄱阳湖区与周围陆地的气温呈同相变化。04—17时,湖区和周围陆地气温逐渐升高,湖区滞后于周围陆地,湖区为冷源;17时—次日04时,湖区和周围陆地气温逐渐降低,湖区同样滞后于周围陆地,湖区为热源。受热扩散影响,EOF第二特征向量反映鄱阳湖区与周围陆地的气温呈反相变化,因湖区和周围陆地气温分布不均匀,22时—次日11时,湖体表面大气热量向周围陆地表面大气扩散,湖体表面气温降低,陆地表面气温升高;11—22时,反之。因此,鄱阳湖水体的存在对毗邻地区的气温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局地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气温 鄱阳湖区 日变化 EOF 成因
下载PDF
1981—2010年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低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超 李蕾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2期50-59,共10页
基于1981—2010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江淮地区降水指数,选取6—7月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共26例,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了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进而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相... 基于1981—2010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56站逐日降水数据建立江淮地区降水指数,选取6—7月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共26例,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了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性质,进而利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相应的低频环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呈现随振荡周期增大方差贡献减小的趋势。根据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低频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分成三类:受10~30 d低频振荡主导的事件,受10~30 d和30~60 d低频振荡共同主导的事件以及30~60 d低频振荡主导的事件。在低频时间尺度上,造成江淮地区持续性强降水发生的关键系统是南海至菲律宾北部的低频反气旋系统和东亚中纬度低频气旋系统。对于第二类事件,30~60 d低频尺度上的低频系统活动慢变,为10~30 d的低频活动提供一个有利的背景场,两个尺度上的低频活动在事件发生期间"锁相",使得持续性强降水的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持续性强降水 低频振荡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风场资料质量控制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蕾 贺志明 邹海波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8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基于2016年2月和8月江西宜春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场数据,分别利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相比原始观测风场,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均能有效过滤风廓线雷达原始风场的高频脉动。... 基于2016年2月和8月江西宜春风廓线雷达探测水平风场数据,分别利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发现,相比原始观测风场,EOF分析重构法和高斯滤波法均能有效过滤风廓线雷达原始风场的高频脉动。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发现,对于空间尺度的瞬时扰动,EOF分析重构法质控效果优于高斯滤波法;对于时间尺度的瞬时扰动,高斯滤波法质控效果优于EOF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质量控制 水平风场 EOF分析 高斯滤波
下载PDF
基于定量评分模型的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瑞鸽 刘文英 +1 位作者 杨爱萍 王保生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4年第3期52-56,共5页
随着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和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不断深化,科学、便捷的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面向涉农部门和农户两类用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2011—2013年江西省气象为农... 随着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和中央财政"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的不断深化,科学、便捷的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面向涉农部门和农户两类用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2011—2013年江西省气象为农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方式、单项服务满意率、年度总体满意度、服务需求与建议等。采用差值赋值的方法,建立年度服务满意度定量评分模型,对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显示,涉农部门的满意度为95.6—97.9分,农户的满意度为91.7—96.9分。文中评价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可比性强的特点,可为气象部门开展服务效益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满意度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1999—2019年南昌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19
作者 易雪婷 叶子铭 +3 位作者 罗音浩 单九生 王成芳 易艳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233-235,共3页
利用1999—2019年南昌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大气能见度和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和2016—2019年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南昌市大气能见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南昌市21年来大气能见度年平均为10.62 km,年际变化率2.12 ... 利用1999—2019年南昌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大气能见度和地面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和2016—2019年主要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了南昌市大气能见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南昌市21年来大气能见度年平均为10.62 km,年际变化率2.12 km/10年,2017年增速最快;夏季能见度增速最明显,冬季年际变化不大。能见度日变化明显,平均在08:00最低,17:00最高。在月、季尺度上,夏季能见度最好,7月大气能见度最高;冬季最差,1月大气能见度最低。(2)南昌市大气能见度1999—2019年的年均值和四季均值都发生了明显突变,并且2017年均出现了1次突变,这与政府部门打响“蓝天保卫战”,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始时间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能见度 气象要素 污染物 南昌市
下载PDF
基于省级突发事件预警数据库的质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皓 张玮 黄震宇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第5期13-16,20,共5页
近年来,各类灾害性天气频发、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故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成为指导公众避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手段。为使预警信息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需对公众服务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文章基于江西省... 近年来,各类灾害性天气频发、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事故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此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成为指导公众避险和降低损失的重要手段。为使预警信息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需对公众服务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文章基于江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预警质控策略进行本地化设计,并采用JSP逻辑触发器、自主叫应及AI语音播报等进行实时监控与提示。这不仅能巩固完善覆盖全省的一流智慧型预警信息质控系统,而且在科学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系统 突发事件 公众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