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6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28
1
作者 陈龙池 廖利平 +1 位作者 汪思龙 肖复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62,28,共7页
The study of root exudates enrich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hizospheric soil ecology, and offers theory warranty that it can be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components of roo... The study of root exudates enrich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hizospheric soil ecology, and offers theory warranty that it can be used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ypes and components of root exudates, mechanism of exud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exudates and the bio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study aspect of root exudates in the future was evaluated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 土壤生态学 分泌机理 种类
下载PDF
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中的现状、要素及其优化 被引量:134
2
作者 奚如春 邓小梅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成就,面对目前油茶产业出现的前所未有机遇和强大的发展势头,提出了要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化,必须要有新理念和积极的政策机制作保障,要有先进技术作支撑和示范工程作先导,在资金投入和效益分配上... 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进程和成就,面对目前油茶产业出现的前所未有机遇和强大的发展势头,提出了要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化,必须要有新理念和积极的政策机制作保障,要有先进技术作支撑和示范工程作先导,在资金投入和效益分配上要合理有效。文中特别强调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各要素间要优化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发展 优化 现状 油茶产业 发展进程 示范工程 先进技术 效益分配 资金投入 新理念 社会 经济
下载PDF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 被引量:117
3
作者 张日清 李江 +1 位作者 吕芳德 栗彬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共分 4个阶段 ,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 ,引种地区已涉及 2 2个省区市 ,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 ,现有该树... 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始于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共分 4个阶段 ,即自发引种阶段、自觉引种第一阶段、自觉引种第二阶段和自觉引种第三阶段。迄今 ,引种地区已涉及 2 2个省区市 ,但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据初步调查 ,现有该树种资源数量约 7万株 ,多呈零星分布。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各地的适应性不尽相同 ,在亚热带东部、长江流域和云南等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 中国 引种 发展阶段 资源现状 生态适应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2
4
作者 龚斌 李琴 +2 位作者 胡小红 肖强 黄丽莉 《南方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0-45,共6页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及其栽培变种黄皮酸橙(C. aurantium ‘huangpi’)、代代花(C. aurantium ‘daidai’)、朱栾(C. aurantium ‘zhuluan’)、塘橙(C. aurantium ‘tangcheng’)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总结枳壳黄酮类...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及其栽培变种黄皮酸橙(C. aurantium ‘huangpi’)、代代花(C. aurantium ‘daidai’)、朱栾(C. aurantium ‘zhuluan’)、塘橙(C. aurantium ‘tangcheng’)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总结枳壳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和苯丙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并对中药材枳壳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综述,旨在为枳壳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陈龙池 廖利平 +2 位作者 汪思龙 黄志群 肖复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291-1294,共4页
采用盆栽模拟实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浓度为 10mmol·L-1和 1mmol·L-1时显著抑制了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 ,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 采用盆栽模拟实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浓度为 10mmol·L-1和 1mmol·L-1时显著抑制了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 ,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对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大 .其中 ,用香草醛处理的杉木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5 .1% ;蒸腾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0 .3% ;气孔导度分别降低 4 6 .8%、33.7% ;根系活力分别降低 78.8%、5 1.6 % .连栽杉木林土壤中积累的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酸等酚类化合物能够对杉木幼苗产生化感作用 ,这是导致连栽杉木生产力降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 羟基苯甲酸 杉木幼苗 生理特性 酚类物质 化感作用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72
6
作者 肖复明 范少辉 +4 位作者 汪思龙 熊彩云 张池 刘素萍 张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94-2801,共8页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各... 研究比较了湖南会同林区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含量和碳贮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5年生杉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7.15%~50.43%之间,不同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树干、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波动在44.51%~49.91%,各器官碳含量高低依次为竹鞭、竹枝、竹叶、竹干、竹蔸、竹根,但是毛竹不同器官碳含量与年龄之间没有明显变化规律。林地土壤3个层次(60cm深)碳素含量为0.746%~2.390%,各层次碳素含量分布不均,表层(0~20cm)土壤碳素含量和碳贮量最高。毛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分别为166.34tC·hm-2和150.19tC·hm-2,并且其碳贮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土壤层是主要部分,其次为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其中,毛竹林土壤层有机碳贮量占83.92%,乔木层占15.3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占0.38%和0.32%;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贮量占62.03%,乔木层占34.99%,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占0.70%和2.28%。另外,碳贮量在两个树种各器官中的分配,基本与各自的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从植被年固定碳量来看,毛竹林为9.94tC·hm-2·a-1,相当于年固定CO2量为36.44tCO2·hm-2·a-1,是杉木林的1.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杉木人工林 碳贮量 碳分配
下载PDF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被引量:72
7
作者 奚如春 邓小梅 +2 位作者 龚春 刘胜 敖婉初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在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评选鉴定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产量和油脂品质及其相关特征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油茶无性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具有差异性和遗传稳定性,产油量与鲜果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 在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评选鉴定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产量和油脂品质及其相关特征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油茶无性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具有差异性和遗传稳定性,产油量与鲜果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酸组分间无明显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成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鲜出籽率和棕榈酸成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茶油产量(750 kg.hm-2以上)和油脂品质(亚油酸含量8.5%以上)双重指标体系控制下,从60个油茶无性系中选育出赣石848,赣6,赣68,赣兴46,赣石834,赣71等6个高亚油酸油茶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产油量平均为1 063.1 kg.hm-2,油酸含量80.0%,亚油酸含量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亚油酸含量 良种选育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影响其积累的因素研究综述 被引量:73
8
作者 李彦 周晓东 +1 位作者 楼浙辉 肖相元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3期54-60,共7页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其种类繁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萜类、酚类、含氮有机物以及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受遗传(基因)控制,受树龄、季节(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种源的同一...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许多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其种类繁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萜类、酚类、含氮有机物以及炔类、有机酸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受遗传(基因)控制,受树龄、季节(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种源的同一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也存在差异,光照强度、光质、温度、水分、养分等环境因子亦会对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这些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对为提高其产量而进行的栽培措施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缓解有限的次生代谢物产量与人类越来越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地理种源 植株部位 生长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樟树资源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3
9
作者 李振华 温强 +1 位作者 戴小英 江香梅 《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6期30-33,36,共5页
樟树是一种优良的多用途树种,一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要植物资源。从樟树的用途、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综合利用樟树资源,着重对樟树油开发利用新途径、可能性及其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樟树 利用现状 樟树油 展望
下载PDF
杉木林间伐强度试验20年生长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张水松 陈长发 +2 位作者 吴克选 占有生 何寿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共10页
1976年6月在江西省奉新县(磾)下林场开展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效应的定位研究,供试林分10年生,1996年11月,历时20年.结果表明:强度、中度、弱度间伐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定期生长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加约3%~8%,但定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1976年6月在江西省奉新县(磾)下林场开展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效应的定位研究,供试林分10年生,1996年11月,历时20年.结果表明:强度、中度、弱度间伐林分平均树高及其定期生长量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增加约3%~8%,但定期生长量无显著差异,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树高生长.间伐林分平均胸径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7%~19%和6%~28%,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对照,间伐可有效促进胸径生长.间伐林分总断面积及其定期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加约4%~6%和1%~7%,但间伐强度之间无显著差异;间伐林分保留木断面积小于对照,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林分总断面积、保留木断面积及其生长量.间伐林分单株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于伐后5年和8年即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间伐可以有效促进林分个体生长量.间伐林分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比对照增加约2%~4%,保留木材积、活立木主伐材积及其定期生长量与对照比较增减值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差异不显著,间伐不能有效增加材积生长量及其总产量.按生长效果而言,杉木林实行占株数40%左右强度间伐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间伐强度 生长效应
下载PDF
樟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秦政 郑永杰 +2 位作者 桂丽静 谢谷艾 伍艳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46-1355,共10页
为分析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模式,该研究利用CodonW、EMBOSS、R语言等软件和程序,对53条樟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偏好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叶绿体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ENC)在36.82... 为分析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模式,该研究利用CodonW、EMBOSS、R语言等软件和程序,对53条樟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偏好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叶绿体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ENC)在36.82~59.30之间,表明密码子的偏好性较弱。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分析发现RSCU>1的密码子有32个,其中28个以A、U结尾,表明第3位密码子偏好使用A和U碱基。中性绘图分析发现GC3与GC12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曲线斜率为0.049,说明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ENC-plot分析发现大部分基因落在曲线的下方,同样表明选择是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发现共有9个密码子(UUU、CUU、UCA、ACA、UAU、AAU、GAU、UGA、GGA)被鉴定为樟树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好性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叶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被引量:58
12
作者 盘远方 陈兴彬 +6 位作者 姜勇 梁士楚 陆志任 黄宇欣 倪鸣源 覃彩丽 刘润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1-1589,共9页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微气候生境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微气候生境下植物群落空间格局形成及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岩溶石山灌丛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灌木群落水平上植物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随阴坡-阳坡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比叶面积为阴坡大于阳坡,叶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厚度为阳坡大于阴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和有效氮含量为阴坡大于阳坡,土壤温度和土壤全氮含量为阳坡大于阴坡;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群落水平植物叶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随阴坡-阳坡梯度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在阴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有效氮含量,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是土壤温度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而在阳坡上,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对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全氮含量,对叶片厚度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同一叶功能性状在阴坡-阳坡梯度上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控制,同时各叶功能性状又能够对阴坡-阳坡所处特殊生境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梯度 土壤环境因子 植物叶功能性状 岩溶石山
下载PDF
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58
13
作者 范少辉 赵建诚 +2 位作者 苏文会 余林 严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共9页
【目的】密度是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长期不同密度经营下的毛竹林土壤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密度影响毛竹林生产力的原因及机制,旨在为其合理地密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 【目的】密度是林分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对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长期不同密度经营下的毛竹林土壤质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密度影响毛竹林生产力的原因及机制,旨在为其合理地密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安徽省黄山区毛竹林为对象,研究了1 200,1 800,2 400和3 000株·hm^-2 4个密度下毛竹纯林的土壤物理性质、pH值、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等18个土壤质量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ANOVA)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多重比较;运用模糊数学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各密度梯度毛竹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并对其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土壤密度以3 0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达1.10 g·cm^-3),相同密度下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均以2 4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且各密度林分土壤总孔隙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减小趋势;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随林分密度增大而逐渐增大,而有机质、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随林分密度增大先逐渐增大后又略有下降;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林分密度增大呈现先升高而后趋于稳定或下降趋势;相同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与土层深度亦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含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对土壤质量的密度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毛竹林0-60 cm土层土壤质量综合指数随林分密度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以2 400株·hm^-2密度下竹林最大,达0.585 3,说明适宜的密度结构对土壤质量改善有一定作用;相同密度下,0-2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土层。【结论】密度调控是林地管理的重要措施,长期的合理密度经营有利于优化林分结构,促进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密度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 评价
下载PDF
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曾志光 杨先锋 +3 位作者 肖复明 叶金山 余江保 王新根 《江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1-6,39,共7页
比较分析了安福种源 (陈山红心杉 )同全国公选 5个优良杉木种源 (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 )的木材材性 ,得出 :在木材的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三方面 ,陈山红心杉与其它 5个优良种源无差异 ,材性优良 ;... 比较分析了安福种源 (陈山红心杉 )同全国公选 5个优良杉木种源 (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 )的木材材性 ,得出 :在木材的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三方面 ,陈山红心杉与其它 5个优良种源无差异 ,材性优良 ;木材的红心比率在 6个种源间差异显著 ,其中以陈山红心杉红心比率最大 ,红心比率变异系数最小。研究了陈山红心杉材性遗传变异规律 ,认为安福陈山红心杉引种外地不会导致材性变异 ,可在杉木主产区推广应用。此外 ,在陈山红心杉基因资源利用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材性变异 资源利用 红心杉
下载PDF
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陈永忠 王玉娟 +5 位作者 王湘南 王瑞 彭邵锋 杨小胡 马力 杨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0,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间种对油茶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幼林地间种花生和红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但间种土壤养分含量均优于对照地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间种对油茶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茶幼林地间种花生和红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但间种土壤养分含量均优于对照地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地微生物数量。同时,间种还提高了油茶的新梢长和树高,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收益。实施油茶幼林间种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提高油茶生长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间种 生长量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5
16
作者 朱培林 房海灵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5-39,60,共6页
林下经济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林改之后增加林地产出、提高林业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概述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林下经济的主要... 林下经济是农林复合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林改之后增加林地产出、提高林业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笔者在概述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组织形式和做法,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提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推进我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发展模式 组织形式 对策
下载PDF
闽楠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52
17
作者 江香梅 温强 +2 位作者 叶金山 肖复明 江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8-444,共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闽楠主要分布区江西和福建两省的8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应用12条引物从160个植株中共检测到13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4个。RAPD数据经Lynch-Milligan矫正后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出种群间遗传分...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闽楠主要分布区江西和福建两省的8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应用12条引物从160个植株中共检测到13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34个。RAPD数据经Lynch-Milligan矫正后利用POPGENE软件计算出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73;利用Shannon多样性表型指数估算出46.4%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分子方差分析(AMOVA)亦显示种群间变异占43.3%(P<0.001)。尽管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但闽楠种群间亦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这可能与闽楠种群生境片断化、地理隔离等有关。根据闽楠的遗传变异特点,建议尽可能多地保护闽楠天然种群,对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福建西芹、浦城、明溪等种群应予以重点保护,同时收集各地闽楠遗传资源进行迁地保护,并通过种群扩繁以及合理回归自然等方式扩大种群规模、增强种群间的基因流,以维持其遗传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RAPD 种群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保护对策
下载PDF
紫金牛属植物的药用、观赏价值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8
作者 江香梅 叶金山 幸伟荣 《江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5期30-33,共4页
简要介绍了紫金牛属植物的分布、观赏价值及其主要药用成分和药用价值,并综述了近年来该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紫金牛属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遮阴对闽楠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19
作者 唐星林 姜姜 +3 位作者 金洪平 周晨 刘光正 杨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41-2948,共8页
为探讨闽楠对不同光环境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设置3个光照处理(全光照、遮光率50%和遮光率78%),适应6个月后,测定其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同步数据,研究不同光环境处理对闽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 为探讨闽楠对不同光环境的光合适应机制,以2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设置3个光照处理(全光照、遮光率50%和遮光率78%),适应6个月后,测定其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同步数据,研究不同光环境处理对闽楠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光照处理下,闽楠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小次序为78%遮光率>50%遮光率>全光照,但不同光照处理对闽楠叶绿素a/b值没有显著影响.遮阴条件下,闽楠叶片光补偿点(LCP)降低,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升高,说明遮阴条件下闽楠叶片对弱光和强光的利用能力均有所提高;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光下暗呼吸速率(Rd)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均增大.在不同处理间,闽楠叶片净光合速率(Pn)、CO2气孔导度(gsc)、胞间CO2浓度(Ci)和叶肉导度(gm)均存在显著差异.Pn和gm的大小顺序为:78%遮光率>50%遮光率>全光照.78%遮光率处理下gsc显著大于全光照.50%遮光率条件和78%遮光率条件下Ci均显著小于全光照.78%遮光率条件下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Fv′/Fm′)、PSⅡ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J)均显著大于50%遮光率条件和全光照.由此可知,在遮阴条件下闽楠可以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AQY、J、gsc和gm来增大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遮阴 叶绿素含量 光合特性
原文传递
油茶的生长特性及其功能价值 被引量:45
20
作者 贺桂先 李林松 +1 位作者 徐林初 高璜 《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详述油茶的含义、生长特性,并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油茶及其加工产品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 油茶 茶油 皂素 生长特性 功能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