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8
1
作者 卢书梅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6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创伤性休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采取创伤性休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以及窒息和多器官衰竭(MODS)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入院后抢救无效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介入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亦低于对照组(P<0.05);窒息发生率、MOD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急救护理 效果
下载PDF
院前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永福 潘丽娟 +2 位作者 袁磊 林建平 阮小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0期2955-2958,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收治的20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救治效果分为救治成功组(175例)和救治失败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救治效果的... 目的探讨院前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余市紧急救援中心收治的20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救治效果分为救治成功组(175例)和救治失败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救治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受伤部位、院前指数(PH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失血性休克比例、救援到达时间、院前急救措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伤、PHI评分、失血性休克、救援到达时间≥10 min是救治失败危险因素(P<0.05);而GCS评分、院前实施急救措施(如包扎固定,开放气道,补液、吸氧)是救治成功的保护因素(P<0.05)。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P)=-1.764+0.998×X_(多发伤)+0.999×X_(PHI评分)-0.812×X_(GCS评分)+0.709×X_(失血性休克)+1.060×X_(救援到达时间≥10 min)-0.997×X_(包扎固定)-1.065×X_(开放气道)-1.015×X_(补液、吸氧);拟合度较好。结论院前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主要受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救援到达时间等因素影响,及时实施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升院前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 严重创伤 救治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胃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绍星 罗慧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3期120-121,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胃出血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试验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及体... 目的分析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胃出血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试验组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试验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为(2.8±1.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3±1.8)d(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2.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6±2.9)d(P<0.05)。结论在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急诊手术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出血 急诊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卢书梅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 目的 :研究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方式,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转运的2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转运期间接收科室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转运不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科室接收满意度为(93.15±2.18)分,患者满意度为(91.42±2.24)分,对照组分别为(72.56±2.48)分和(78.15±3.4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不当发生率为3.57%(1/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5/28,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接收科室满意度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转运不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转运 护理风险管理
下载PDF
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卢书梅 《当代医学》 2016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例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007)和对照组(n=100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包括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目的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例院前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007)和对照组(n=100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案,包括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由医生根据经验进行判断和处置。实验组患者采取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对患者进行处置。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出诊时间、抢救成功率等。结果实验组满意度为99.30%,高于对照组的8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5,P=0.000);实验组出诊反应时间为(1.61±0.28)min,高于对照组的(1.75±0.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6,P=0.042);实验组抢救成功率为96.95%(796/821)高于对照组的87.99%(645/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12,P=0.000)。结论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出诊反应时间短,抢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急救护理 价值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曾方兰 卢书梅 +1 位作者 李翠 彭永福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1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吸痰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吸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痰前30 min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30 min观察组的SaO2高于吸痰前30 min,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院前急救经口咽通气管吸痰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吸痰舒适度,缩短吸痰间隔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院前急救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