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玲
段德康
+6 位作者
蔡德珍
赖昌秀
张国光
刘方义
杨迎青
兰波
李湘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探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从品种抗性筛选和药剂防治方法两方面开展了研究。于2011年在全省4个县对54个中、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之间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平均病丛率在0.5%以下的有岳...
为探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从品种抗性筛选和药剂防治方法两方面开展了研究。于2011年在全省4个县对54个中、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之间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平均病丛率在0.5%以下的有岳优9113等7个品种,为相对抗(耐)病品种;平均病丛率在0.51%~2.99%的有金优77等42个品种;平均病丛率在3.0%以上的有金佳丝苗等5个品种,为相对感病品种。2012年在全省3个县开展了不同药剂及不同使用方法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是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药剂拌种(20 g/kg种子)、移栽前2 d和移栽后15 d各使用25%吡蚜酮喷雾1次(每667 m220 g);不采用药剂拌种或者低剂量拌种(25%吡蚜酮10 g/kg种子)的防效均显著地低于该药剂20 g/kg种子剂量拌种的防效;2%宁南霉素水剂单独使用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较差,且与25%吡蚜酮混合使用后,并没有显著性地提高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综合防控
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凌洪
张天才
+6 位作者
汪锐辉
徐小明
徐善忠
陈前武
张国光
兰波
李湘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488,共4页
在全省5个生态环境不同的试验点,采用分3批播种(间隔期5 d),评估全省10个主栽早稻品种及各地4~7个自选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瘟病的发生差异很大。根据3个试验点获得的有效数据统计,对叶瘟表现中抗的品...
在全省5个生态环境不同的试验点,采用分3批播种(间隔期5 d),评估全省10个主栽早稻品种及各地4~7个自选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瘟病的发生差异很大。根据3个试验点获得的有效数据统计,对叶瘟表现中抗的品种有金优463、株两优02和株两优09,其平均病叶率分别为0.27%、0.34%和0.30%;对穗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株两优09和淦鑫203,其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41%和0.89%,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陆两优996、株两优02、T优898、金优463,平均病穗率分别为1.76%、1.76%、2.29%和3.37%。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采用分批播种法能有效地甄别水稻品种的避病性,为翌年抗瘟品种的选用及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江西省
早稻
叶瘟
穗瘟
抗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钟玲
段德康
蔡德珍
赖昌秀
张国光
刘方义
杨迎青
兰波
李湘民
机构
江西省
植保
植
检
局
江西省
万安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大余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崇义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宜丰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南昌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农业科学院
植
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3,共8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31
20130302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0BNA03500)
文摘
为探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从品种抗性筛选和药剂防治方法两方面开展了研究。于2011年在全省4个县对54个中、晚稻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品种之间的抗性有较大的差异,平均病丛率在0.5%以下的有岳优9113等7个品种,为相对抗(耐)病品种;平均病丛率在0.51%~2.99%的有金优77等42个品种;平均病丛率在3.0%以上的有金佳丝苗等5个品种,为相对感病品种。2012年在全省3个县开展了不同药剂及不同使用方法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是使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药剂拌种(20 g/kg种子)、移栽前2 d和移栽后15 d各使用25%吡蚜酮喷雾1次(每667 m220 g);不采用药剂拌种或者低剂量拌种(25%吡蚜酮10 g/kg种子)的防效均显著地低于该药剂20 g/kg种子剂量拌种的防效;2%宁南霉素水剂单独使用时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较差,且与25%吡蚜酮混合使用后,并没有显著性地提高防效。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综合防控
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技术
Keywords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key techniques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resistance cultivars
pesticide control technique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凌洪
张天才
汪锐辉
徐小明
徐善忠
陈前武
张国光
兰波
李湘民
机构
江西省
植保
植
检
局
江西省
婺源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信
丰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泰和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永修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宜丰县
植保
植
检
站
江西省
农业科学院
植
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488,共4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200803008)
江西省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07-2009)
文摘
在全省5个生态环境不同的试验点,采用分3批播种(间隔期5 d),评估全省10个主栽早稻品种及各地4~7个自选品种对水稻稻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瘟病的发生差异很大。根据3个试验点获得的有效数据统计,对叶瘟表现中抗的品种有金优463、株两优02和株两优09,其平均病叶率分别为0.27%、0.34%和0.30%;对穗瘟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株两优09和淦鑫203,其平均病穗率分别为0.41%和0.89%,表现为中抗的品种有陆两优996、株两优02、T优898、金优463,平均病穗率分别为1.76%、1.76%、2.29%和3.37%。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采用分批播种法能有效地甄别水稻品种的避病性,为翌年抗瘟品种的选用及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江西省
早稻
叶瘟
穗瘟
抗性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iangxi Province
early rice
leaf blast
neck blast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111.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钟玲
段德康
蔡德珍
赖昌秀
张国光
刘方义
杨迎青
兰波
李湘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生态环境下2009年江西省主栽早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生
黄凌洪
张天才
汪锐辉
徐小明
徐善忠
陈前武
张国光
兰波
李湘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