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ESBLs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谢斌云 刘媛 张伟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99-1502,共4页
肺炎克雷伯菌根据毒力及致病特点分为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1986年在中国台湾地区首次报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后越来越多在东南亚地区报道,南非、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等也有报道[1]。研究[2,3]发现,hvKP... 肺炎克雷伯菌根据毒力及致病特点分为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1986年在中国台湾地区首次报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后越来越多在东南亚地区报道,南非、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等也有报道[1]。研究[2,3]发现,hvKP携带黏液表型调节基因和气杆菌素,因此表现为高毒力。该菌常侵袭年轻健康的宿主且易并发脓毒血症,严重的侵袭性疾病,如化脓性肝脓肿,脑膜炎,重症肺炎、眼内炎,坏死性筋膜炎等[4]。相对于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普通”肺炎克雷伯菌,HVKP感染严重且易继发性迁移,可导致多器官感染[5]临床死亡率高。感染hvKP有幸救活者,难免患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较常见的是失明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等[6]。虽然大多数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株对抗生素敏感,但有些菌株同时具有高毒性和抗药性,越来越多研究报道碳青霉烯抗性和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出现。多药耐药和高毒力在同一种菌株的结合有可能导致下一次临床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高毒力 耐药性 产ESBLS细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O在胎粪吸入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媛(综述) 谢斌云(综述) 陈晓(审校)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134-1138,共5页
急性肺损伤是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各种损伤因素的破坏,导致广泛的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导致肺容积和顺应性降低,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通气/血流量比失调,表现为低氧、呼吸困难,严重期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关键词 胎粪吸入肺损伤 CO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一氧化碳对新生鼠胎粪吸入肺损伤的炎症影响
3
作者 刘媛 谢斌云 陈晓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737-738,74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在新生鼠胎粪吸入肺损伤中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生鼠32只作为对象,随机取新生鼠16只,设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D组;剩余16只新生大鼠建立吸入肺损伤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C组。A组、B组...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在新生鼠胎粪吸入肺损伤中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新生鼠32只作为对象,随机取新生鼠16只,设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D组;剩余16只新生大鼠建立吸入肺损伤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B组(模型组)、C组。A组、B组、D组常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C组在制备MAS模型后23h后,予吸入一氧化碳1h干预,D组在生理盐水干预23h后吸入一氧化碳1h,24h后对各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四组干预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湿/干重比及HE染色结果。结果A组与D组炎症因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TNF-α、IL-4、IL-10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C组TNF-α、IL-4、IL-10水平低于B组(P<0.05);D组与A组湿/干重比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均低于B组与C组(P<0.05);C组湿/干重比低于B组(P<0.05);A组与D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学改变,肺组织结构清晰,肺泡壁薄,肺泡内未发生出血、水肿,肺泡间隔正常;B组模型组病理改变明显,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伴有大量炎症细胞聚集;C组组织病理学改变不明显,肺泡间隔具有一定程度增厚,炎症细胞减少。结论一氧化碳用于新生鼠胎粪吸入肺损伤中有助于降低TNF-α等水平,虽然能提高COHb水平但是未达到中毒量,可减轻新生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新生鼠胎粪吸入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4 HE染色
下载PDF
重症患者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洁 陈热花 涂杳然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4期168-169,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住院治疗并接受PICC的8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并发症...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住院治疗并接受PICC的8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穿刺点渗血、静脉炎、导管移位或脱落、导管堵塞等PICC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5%、15.00%、11.25%、13.75%,在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后均明显改善。结论重症患者PICC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实施强有力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重症监护室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