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氟尿嘧啶和多西紫杉醇稳态血药浓度影响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伟荣 万会平 +3 位作者 喻燕敏 罗丽芳 张锡泉 汤志谋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稳态血药浓度与联合化疗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用5-Fu联合DOC方案(5-Fu 2.5 g/m2维持静脉滴注120 h,亚叶酸钙0.2 g,d1~5,DOC 75 mg/m2,d1,21天重... 目的回顾性分析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稳态血药浓度与联合化疗毒性反应和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用5-Fu联合DOC方案(5-Fu 2.5 g/m2维持静脉滴注120 h,亚叶酸钙0.2 g,d1~5,DOC 75 mg/m2,d1,21天重复)化疗的胃癌或食管癌患者40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化疗后5-Fu和DOC稳态血药浓度。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5-Fu和DOC稳态血药浓度和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5-Fu稳态血药浓度个体间变异较大,血药浓度范围为1.2~96.6 mg/L;DOC血药浓度范围为0.34~0.98 mg/L。按5-Fu血药浓度【30 mg/L和≥30 mg/L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之间腹泻、黏膜炎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DOC血药浓度【4.9 mg/L和≥4.9 mg/L分为两组,高浓度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及临床疗效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结论相同体表面积剂量下5-Fu和DOC联合化疗后稳态血药浓度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稳态浓度影响了联合化疗后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及近期疗效,提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预测化疗毒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多西紫杉醇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易敬林 杨海军 +5 位作者 丁伟荣 柳喆 吴晓牧 杨志刚 陈波 何丹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4,F0004,共5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无恶性血液病的32~65岁的成人骨髓7例,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的密度调整到1×106个/mL,接种到12孔培养板中(1 mL/孔)进行培养,48 h 后更换新鲜培养液,以后每3 d 换液1 次.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的CD29、CD44、CD166、CD105、CD34、CD45、HLA-DR表达情况.并且使用脂肪细胞诱导培养液诱导培养MSCs,油红O染色检测其能否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成人骨髓接种后24 h内细胞开始聚集成细胞集落,并从集落中长出少许长梭形细胞,6~15 d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一般培养20~25 d后细胞汇合成片铺满培养板底;而传代培养的细胞每代约需10~15 d即可铺满瓶底.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此次培养的骨髓来源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66、CD105,不表达CD34、CD45、HLA-DR,符合骨髓MSCs细胞的特性.油红O染色显示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用密度为1.077 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人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MSCs可以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屈新辉 王卫真 +4 位作者 蒋婷 何丹 谢旭芳 吴晓牧 张昆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D133和KDR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TIA、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EPCs数量呈降低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与轻度和中度狭窄相比有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Cs数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EPC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急性缺血可能会增加EPCs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TIA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内皮祖细胞(EPCs)
下载PDF
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杰伟 陈晶晶 +5 位作者 汤霞 邓晨薇 彭紫梅 江情 高文超 占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研究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简称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到三家医院皮肤科就诊且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刮取皮损位置的甲屑或皮屑,将每份样本平均分成3份,分... 目的研究新一代真菌荧光成像及计算机视觉系统(简称为“视觉系统”)在浅部真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从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到三家医院皮肤科就诊且拟诊为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刮取皮损位置的甲屑或皮屑,将每份样本平均分成3份,分别予以视觉系统、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及传统KOH湿片法检测标本,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工作效率。结果共检测300份阳性皮损,其中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检出率最高(96%),其次为视觉系统(92%),传统KOH检出率最低(77.67%)。视觉系统存在2%的假阳性率,部分标本将纤维、荧光杂质自动识别为真菌结构;视觉系统的优势在于速度快,不依赖于人工,可同时扫描10份标本。结论视觉系统是一种对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低,可进行高效批量检测的新型真菌检测技术,但目前版本仍存在假阳性率,需要继续优化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系统 特敏增强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浅部真菌
下载PDF
IL-12和IL-15对外周血CIK细胞增殖和对SMMC-7721肝癌细胞杀瘤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祝仲珍 傅颖媛 +4 位作者 腾召纯 何丹 熊圆圆 王占科 詹丽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筛选出IL-2、IL-1... 目的观察常规培养条件下添加白细胞介素(IL)-12、IL-15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培养的CIK细胞的杀瘤作用,为高效率、高质量体外制备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制剂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筛选出IL-2、IL-12、IL-15最佳添加水平;然后采集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后,根据添加的细胞因子种类和组合类型进行分组:A组(IL-2常规培养组)、B组(IL-2^+IL-12组)、C组(IL-2^+IL-15组)、D组(IL-2^+IL-12^+IL-15组)、E组(细胞因子空白对照组);各组单个核细胞分别在培养第0、5、10、15、20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CIK细胞计数,锥虫蓝染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CD3、CD8、CD56阳性率,MTS法测定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瘤效果。结果B、C、D组培养第10、15、20天后CIK细胞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增殖倍数均分别明显高于C组(P<0.05)。B、C、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P<0.05);D组培养第15、20天CIK细胞膜CD3^+CD8^+、CD3^+CD56^+百分比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在效靶比5∶1时,各组培养第10、15、20天的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D、C组培养第10、15、20天CIK细胞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IL-12、IL-15均可促进CIK细胞增殖,IL-15在促进CIK细胞增殖的同时还能增强CIK细胞杀伤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5 细胞增殖 杀瘤活性
下载PDF
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华 李秋根 +4 位作者 汪俊 胡国柱 刘志强 胡清华 吴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治疗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OVA诱导哮喘组(OVA组)、JQ1干预哮喘组(JQ1+OVA组)(n=8)。采用OVA致敏/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雾化激发前1h,JQ1+OVA组小鼠经腹腔注... 目的探讨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治疗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OVA诱导哮喘组(OVA组)、JQ1干预哮喘组(JQ1+OVA组)(n=8)。采用OVA致敏/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雾化激发前1h,JQ1+OVA组小鼠经腹腔注射JQ1溶液(50μg/g)。末次激发24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计算各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行病理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小鼠肺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 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气道炎性细胞明显浸润,气道壁增厚,黏液渗出增多;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P<0.01)。与OVA组比较,JQ1+OVA组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明显减轻;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OVA组小鼠肺组织气道上皮E-Cadher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viment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OVA组比较,JQ1+OVA组E-Cadher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vimentin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JQ1+OVA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A哮喘小鼠存在EMT气道重塑;溴化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可降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抑制EMT,减轻气道重塑,为哮喘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Q1 哮喘 上皮间质转化 气道重塑 小鼠
原文传递
循环内皮祖细胞与急性脑梗死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屈新辉 刘诗英 +4 位作者 何丹 谢旭芳 高幼奇 吴晓牧 张昆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急性脑梗死及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CD133和KDR双阳性细胞作为EPC标记,用流式细胞仪对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118例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危险因素组)和9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急性脑梗死及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CD133和KDR双阳性细胞作为EPC标记,用流式细胞仪对1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118例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危险因素组)和9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EPC数量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危险因素组EPC数量明显减少(均P<0.01),脑梗死组EPC数量较危险因素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8)。脑梗死组和危险因素组EPC数量均与收缩压、舒张压、HbA1c、CHO、L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年龄、TG水平无关(均P>0.05);循环EPC数量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循环EPC数量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其数量减少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脑梗死可能会有限增加EPC的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流式免疫微球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方法学研究和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占科 何丹 +3 位作者 祝仲珍 胡晓璐 潘小清 常津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3,348,共4页
目的建立流式免疫微球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的方法并对其重复性实验和线性实验以及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标记在微球表面制备免疫诊断微球,与血清中胰岛素结合后,加入荧光标记的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使... 目的建立流式免疫微球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的方法并对其重复性实验和线性实验以及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方法将兔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标记在微球表面制备免疫诊断微球,与血清中胰岛素结合后,加入荧光标记的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使微球表面呈现荧光,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并记录。结果微球表面MFI与人血清胰岛素浓度呈正比,流式免疫微球技术检测同一标本的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以及最低检测限均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免疫微球技术线性范围大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论流式免疫诊断微球技术可用于人血清胰岛素定量检测,其测定重复性,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均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免疫微球技术 平均荧光强度 定量测定 胰岛素
下载PDF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海军 钟文贤 +3 位作者 吴晓牧 何丹 陈旻 易敬林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方法用DMEM培养液冲洗引产胎儿的骨髓腔,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浓度调整到5×105个/ml,接种... 目的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方法用DMEM培养液冲洗引产胎儿的骨髓腔,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将细胞浓度调整到5×105个/ml,接种于12孔培养板中(1ml/孔),放在37℃、含体积分数为5%的CO2的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更换新鲜培养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d换液1次继续培养。当细胞铺满培养板底90%以上时,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胞传代培养。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接种后4h部分细胞开始贴壁,24h大量细胞贴壁并且胞浆伸出突起,变成梭形,培养10~14d后细胞融合成片铺满瓶底;传代培养的细胞1h即可贴壁,4h细胞开始伸展扩大,7~10d即可铺满瓶底。结论用密度为1.077g/ml淋巴细胞分离液作为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的胎儿骨髓MSCs增殖力强,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和培养MSC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10
作者 李国华 文珠 胡国柱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细胞因子 TNF-Α
下载PDF
环境温度变化致大鼠小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
11
作者 吴芳庚 曾慧红 +3 位作者 傅爱香 庄德葆 胡国柱 朱清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16,34,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在环境温度发生骤然变化时大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探讨小肠黏膜机械屏障受环境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6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温度组(20℃、22只)、温度骤变组[骤降温至4℃组(22只)、骤降温至-12℃组(22只... 目的通过观察在环境温度发生骤然变化时大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探讨小肠黏膜机械屏障受环境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6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温度组(20℃、22只)、温度骤变组[骤降温至4℃组(22只)、骤降温至-12℃组(22只)、骤升温至37℃组(22只)],各组均观察7个时间点,即1、4、8、12、24、48和168h,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常规HE染色观察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温度骤变组大鼠肠黏膜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绒毛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在骤升温至37℃组损伤最严重,各组出现损伤最严重的时间不同。结论环境温度骤升或骤降都可引起小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环境温度骤升使大鼠肠黏膜的机械屏障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变化 小肠 病理损伤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嘧啶亚硝脲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廖旭兴 刘泉开 +1 位作者 柳喆 洪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嘧啶亚硝脲(ACNU)诱导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CNU、DEX、ACNU联合DEX,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60h,通过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形态学观察:ACNU组、A...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嘧啶亚硝脲(ACNU)诱导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CNU、DEX、ACNU联合DEX,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60h,通过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形态学观察:ACNU组、ACNU联合DEX组,大部分瘤细胞呈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而DEX组及正常对照组仅个别细胞出现上述形态改变。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分析:ACNU组、ACNU联合DEX组有典型的凋亡峰,且其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EX组及正常对照组瘤细胞的凋亡率(P<0.01),但ACNU组的SHG-44细胞的凋亡率与ACNU联合DEX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DEX对ACNU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胶质瘤 地塞米松 嘧啶亚硝脲 凋亡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胚脑组织提取液神经营养活性成分的分析
13
作者 吴东风 林明宝 +2 位作者 聂荣庆 张进 胡国柱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胚脑组织的分离纯化,分析不同组份中的神经营养物质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采用超滤器超滤,透析袋透析以及Sephadex S-200凝胶层析方法将胚胎脑组织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9种不同分子量组分的脑活性因子(BCF),分别加入原... 目的通过对胚脑组织的分离纯化,分析不同组份中的神经营养物质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采用超滤器超滤,透析袋透析以及Sephadex S-200凝胶层析方法将胚胎脑组织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9种不同分子量组分的脑活性因子(BCF),分别加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悬液中,培养24 h和15 d后以MTT微量快速自动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培养24 h后,有5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15 d后,有4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脑组织提取液可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成活、成熟和分化。不同的组分蛋白对神经元的作用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脑组织提取液 神经营养活性成分 分离纯化 SD大鼠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宁得朗化疗的影响
14
作者 张秀华 廖旭兴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宁得朗 化疗 影响 脑胶质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