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石长 刘桂林 李琦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同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抗炎治...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同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抗炎治疗,另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肺部阴影消散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和肺部阴影消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氧合和肺内通气,利于肺部炎症控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右美托咪镇静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影响
2
作者 孙伟生 谢菁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 探讨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者在无创正压通气时予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AECOPD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n=35)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干预观察组(n... 目的 探讨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者在无创正压通气时予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AECOPD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n=35)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干预观察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以及康复指标,并分析患者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小于对照组,氧分压大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住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的AECOPD者在无创正压通气中予右美托咪定镇静能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能改善血气指标,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右美托咪定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监护室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月鹏 邓石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ICU 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都县人民医院ICU 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CR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 h及1周时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WBC、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1周后观察组WBC、PCT、CR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1周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情况。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重症监护室 乌司他丁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沈东洋 朱华英 蔡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HFNCO)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 PCI 术后 AMI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高流量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采用鼻导管 / 面罩吸氧治疗,高流...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HFNCO)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后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 PCI 术后 AMI 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高流量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采用鼻导管 / 面罩吸氧治疗,高流量组实施 HFNCO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VEF),血栓再闭塞、冠状动脉搭桥术、急性左心衰、无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发生率及预后指标。结果 出重症医学科 (ICU) 时,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_(2))、动脉血氧分压 (Pa O_(2))均显著高于入组时,且高流量组 Sa O_(2)(97.3±2.6)%、Pa O_(2)(96.3±6.7)mm Hg(1 mm Hg=0.133 k Pa)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 (95.2±3.6)%、(92.6±6.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 ICU 时,两组患者 p H、乳酸(Lac) 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 p H、Lac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 ICU 时,两组患者 LVEF 均显著高于本组入组时,且高流量组 LVEF(48.66±5.82)%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1.58±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栓再闭塞、冠状动脉搭桥术、气管插管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高流量组患者急性左心衰、无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分别为 3.333%、3.333%,低于常规组的 23.333%、30.000%,入住 ICU 天数 (3.0±0.3)d 短于常规组的 (4.2±0.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FNCO 有助于改善 PCI 术后 AMI 患者氧合指标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