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密度和压实密度对锂离子电池快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弯弯 徐唱 +4 位作者 李之锋 范凤松 张骞 王春香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69-73,共5页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 以Li Co O2为正极材料制备成软包电池,探究不同面密度及压实密度对其快速充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技术表征正极材料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实验电池以高倍率6 C充电(1 C放电)并测试其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面密度增加,电池内阻明显增加,放电比容量降低且循环性能变差;面密度从150 g/m2提升到220 g/m2,电池循环1 000次后容量保持率由89.06%下降到60.45%.而随着压实密度的提高,循环性能先提升后下降,适当增大压实密度可有效地减小电池内阻并缩短Li+迁移路径,循环性能也有所提升.当压实密度为3.32 g/cm3时,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有9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面密度 压实密度 快速充电 高倍率
下载PDF
Cu掺杂LiNi_(0.6)Co_(0.2)Mn_(0.2)O_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邱世涛 钟盛文 +2 位作者 李婷婷 杨金猛 田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21-25,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高温固相合成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_(1-x)Cu_xO_2(x=0、0.01、0.015和0.02),通过X射线衍射、SEM和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Cu...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高温固相合成正极材料Li(Ni_(0.6)Co_(0.2)Mn_(0.2))_(1-x)Cu_xO_2(x=0、0.01、0.015和0.02),通过X射线衍射、SEM和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少量的Cu,样品均具有α-NaFeO2型结构,没有出现杂相;样品(108)/(110)峰分裂明显,材料有着良好的层状结构;随着Cu掺杂量的增加,c和c/a增大,层间距增大,Li+脱嵌通道增大,改善导电性.Cu掺杂1%和1.5%的I(003)/I(104)比值分别为1.467、1.438,比0%的1.431值大,减小了阳离子混排.首次放电比容量依次为170.6 mAh/g、164.1 mAh/g、163.6 mAh/g和162.4 mAh/g,当x为0,1%,2%经过100次循环,保持率为87.1%、98.7%、和87.7%; x为1.5%,比容量从161.8 mAh/g增加到173.9 mAh/g,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掺杂 LiNi0.6Co0.2Mn0.2O2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对LiNi_(0.8)Co_(0.1)Mn_(0.1)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田丰 聂薇 +4 位作者 郭乾坤 吴理觉 梁卫春 付海阔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2期62-67,共6页
用CVD法制备碳纳米管,通过强酸超声处理后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备成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利用XRD,SEM,BET考察制备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考察其作为导电剂对LiNi_(0.8)Co_(0.1)Mn_(0.1)O_2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 用CVD法制备碳纳米管,通过强酸超声处理后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制备成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利用XRD,SEM,BET考察制备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并考察其作为导电剂对LiNi_(0.8)Co_(0.1)Mn_(0.1)O_2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王水处理后的碳纳米管获得了更好的分散性,并且得到了更多的介孔.添加了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是186.1 mAh/g,而未添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是181.2 mAh/g.添加了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电池循环性能更好,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是95.95%;添加了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电池大倍率性能优越,在2 C、3 C、5 C倍率下要明显高于单独用SP做导电剂的电池(1 C=180 mA/g).并且,添加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电池电极界面阻抗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王水 碳纳米管 LiNi0.8Co0.1Mn0.1O2 导电剂
下载PDF
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8)Mn_(0.2)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钟盛文 赖美珍 +2 位作者 张华军 孙兴勇 黄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7-949,976,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球形前驱体Ni(0.8)Mn(0.2)(OH)2,混合LiOH·H2O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出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LiNi(0.8)Mn(0.2)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球形前驱体Ni(0.8)Mn(0.2)(OH)2,混合LiOH·H2O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出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LiNi(0.8)Mn(0.2)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以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纯氧气氛(0.6L/min)下煅烧12h合成的材料晶型完整,是典型的六方晶系α-NaFeO2型结构;SEM测试显示材料平均粒径在10μm左右;电化学性能测试显示材料在25℃、2.75-4.20V、0.2C充放电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3.6mAh/g,循环95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镍基正极材料Ni(0.8)Mn(0.2)(OH)2烧结温度 烧结气氛
下载PDF
烧结气氛对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鹏 钟盛文 +3 位作者 梅文捷 刘熙林 金柱 胡经纬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控制烧结气氛制备出LiNi0.7Mn0.3O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氧气分析仪、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气氛条件下制备的LiNi0.7Mn0.3O2进行结构、形貌、固相反应过程氧气浓度变...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控制烧结气氛制备出LiNi0.7Mn0.3O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氧气分析仪、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气氛条件下制备的LiNi0.7Mn0.3O2进行结构、形貌、固相反应过程氧气浓度变化、电性能和内阻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存在2次明显吸氧阶段且全程通高纯氧制备的材料有更好的球形度,层状结构更完整,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都更好,内阻也较小;在2.75~4.35V电压范围内,以0.2C进行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91.0mAh/g,7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2%.烧结过程中由一种气氛切换为另一种气氛比烧结全程不通气或通空气所制备材料的性能差,但其首次比容量都低于184.0mAh/g,7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也都不足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氛 LiNi0.7Mn0.3O2 无钴 共沉淀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单晶型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对比 被引量:5
6
作者 饶先发 李宝宝 +6 位作者 楼轶韬 黄锦朝 吴成威 邱玉萍 况磊 施宣波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0,共9页
基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容量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异性,通过熔盐法结合高温固相法进行梯度煅烧,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大尺寸单晶颗粒状的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并与传统固相反应煅烧制备的材料进行比对,通过XRD衍射分析其结构... 基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容量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异性,通过熔盐法结合高温固相法进行梯度煅烧,成功制备出了具有大尺寸单晶颗粒状的高镍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并与传统固相反应煅烧制备的材料进行比对,通过XRD衍射分析其结构特征,反映阳离子混排程度。依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其表面形貌和晶体特征,研究表明:在经过循环伏安测试后,在高倍率测试条件下,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有量的优势明显,契合锂离子电池近些年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稳定的条件。这种采用熔盐法制备的NCM-811材料为制备微米级单晶型的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8)Co_(0.1)Mn_(0.1)O_(2) 熔盐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正极集流体为碳纳米管宏观膜的锂离子电池及其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钟盛文 胡经纬 +1 位作者 吴子平 梅文捷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2-328,共7页
采用超轻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宏观膜替代传统的金属铝集流体,替换后的锂离子电池以LiCoO2为活性物质,在1 C条件下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mAh·g-1,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80%;当正极材料层面密度为16mg·c... 采用超轻的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宏观膜替代传统的金属铝集流体,替换后的锂离子电池以LiCoO2为活性物质,在1 C条件下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2.8mAh·g-1,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于80%;当正极材料层面密度为16mg·cm-2时,LiCoO2-CNT电极的能量密度比LiCoO2-Al电极提高25%;同时,CNTs膜作为正极集流体的电池自放电率低于1.5%。该CNTs膜经电流刺激后仍保持较高的石墨化程度,相比金属集流体,其表面束状的多孔结构可有效保证正极材料层和集流体间的紧密接触。该膜有望替代传统铝箔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集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锂离子电池 集流体 能量密度
下载PDF
LiNi_(0.9)Mn_(0.1)O_2正极材料掺杂ZrO_2改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吕庆文 尹从岭 +1 位作者 彭弯弯 钟盛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93-1597,共5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出Ni-Mn固溶的LiNi_(0.9)Mn_(0.1)O_2正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ZrO_2掺杂改性,提高其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对LiNi_(0.9)Mn_(0.1)O_2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掺杂能...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出Ni-Mn固溶的LiNi_(0.9)Mn_(0.1)O_2正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ZrO_2掺杂改性,提高其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性能测试分析对LiNi_(0.9)Mn_(0.1)O_2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掺杂能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ZrO_2掺杂量为1.5%,在25℃、2.75~4.35 V下,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9.8 m 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9.79%,在-20℃低温下,放电效率为71.68%。同时分析了材料内阻随放电深度的变化,确定材料电化学阻抗值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9Mn0.1O2 掺杂改性 ZRO2
下载PDF
正极浆料黏度对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钟怀玉 程波明 +1 位作者 罗江斌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56-61,共6页
为了研究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浆料的黏度对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不同NMP含量对浆料黏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对电池一致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再选取最优NMP含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正极浆料黏度... 为了研究LiNi_(0.5)Co_(0.3)Mn_(0.2)O_2正极材料浆料的黏度对锂离子汽车动力电池的影响.首先通过研究不同NMP含量对浆料黏度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对电池一致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再选取最优NMP含量的配方研究不同搅拌时间对正极浆料黏度的影响.利用黏度计、内阻测试仪、加速绝热量热仪、电池测试系统表征浆料的黏度、电池内阻、电池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MP含量为880 g及搅拌6 h的浆料,平均黏度为6.348 pa·s,做出的电池容量差和内阻差比较小,电池在25℃,2.75~4.2 V,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3.5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6%,电池在绝热环境下充放电过程中温度最高为47.3℃,电池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黏度 电池一致性 内阻差 容量差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LiNi_(0.8)Co_(0.15)Al_(0.05)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波明 杨金猛 +1 位作者 刘宝禄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4期47-52,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首次在740~820°C制备了一系列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探讨温度变化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表征材料性能.结果显示在780... 采用共沉淀法+高温固相法,首次在740~820°C制备了一系列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探讨温度变化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表征材料性能.结果显示在780°C烧结出的材料有纯的六方晶相、层状结构优异,在2.75~4.2 V、0.1 C倍率获得188.11 mAh/g,0.5 C循环100次后容量稳定率为88.55%,高于其他温度制备的材料;经过不同倍率放电后,780°C烧结出的材料不可逆容量损失远低于其他温度制备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细化合成温度
下载PDF
La^3+掺杂对LiNi0.8Co0.15Al0.05O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金猛 程波明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了La^3+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PS、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详细地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La^3+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添加的LiNi0.8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添加了La^3+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通过XPS、X射线分析仪、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详细地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La^3+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添加的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比较,添加了La^3+的材料一次颗粒尺寸更大,球形度更好且材料的电极Rsf+Rct阻抗均显示有所降低;当添加x=0.01时,材料的大电流循环稳定性得到了较大提升,1 C条件下经过100次循环后,添加La^3+材料容量保持率为75.81%,而未添加材料容量保持率只有49.57%;添加了La3+材料制得的电池在0.5、1、5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也要明显高于无添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8Co0.15Al0.05O2 La3+掺杂
下载PDF
长寿命锂离子电池单晶正极材料Li(Ni_(1/3)Mn_(1/3)Co_(1/3))O_2的合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进康 钟盛文 +2 位作者 徐唱 张骞 段建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3-1285,1293,共4页
为了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稳定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研究其前驱体体系pH值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 为了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稳定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通过高温烧结制备单晶型三元正极材料,研究其前驱体体系pH值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前驱体体系p H值为11.0时,Li(Ni_(1/3)Mn_(1/3)Co_(1/3))O_2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循环性能表现优异,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5.4mAh/g,在1 C倍率下充放电,1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单晶正极材料 循环寿命
下载PDF
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的SPS烧结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唱 罗江斌 +4 位作者 彭弯弯 程波明 邱世涛 钟怀玉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粉体.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Li_(1.1)Y_(0.1)Zr_(1.9)(PO_4)_3电解质的性能影响.通过差热分析仪分析前驱体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Li_(1.1)Y_(0.1)Zr_(1.9)(PO_4)_3粉体.研究了不同烧结方式对Li_(1.1)Y_(0.1)Zr_(1.9)(PO_4)_3电解质的性能影响.通过差热分析仪分析前驱体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交流阻抗仪对固体电解质的物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纯相的NASICON型Li_(1.1)Y_(0.1)Zr_(1.9)(PO_4)_3,并且颗粒均匀;相比传统的无压烧结,SPS烧结明显提高了样品致密度(致密度达94.38%),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8.99×10^(-5)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Li1.1Y0.1Zr1.9(PO4)3 SPS烧结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Na、Zr复合改性提高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理化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弯弯 饶先发 +5 位作者 王春香 夏鼎峰 郑东豪 周杰 杨浩 李之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67,139,共9页
基于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不佳问题,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_(0.8)Co_(0.1)Mn_(0.1)(OH)_(2),与适当的Na源、Zr源及Li源球磨后得到改性材料。通过对比Na和Zr单掺杂或共改性来探究改... 基于LiNi_(0.8)Co_(0.1)Mn_(0.1)O_(2)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不佳问题,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得到前驱体Ni_(0.8)Co_(0.1)Mn_(0.1)(OH)_(2),与适当的Na源、Zr源及Li源球磨后得到改性材料。通过对比Na和Zr单掺杂或共改性来探究改性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变化。XRD结果表明,掺杂Na和Zr后,所有改性材料的Li间距和过渡金属层间距均扩大,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改性后的材料其循环、倍率性能等均得到明显提升。其中Na、Zr共改性的LiNi_(0.8)Co_(0.1)Mn_(0.1)O_(2)(NCM-Na-Zr),其循环和倍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2.75~4.35 V、1C倍率下循环200次后,仍然有177.4 mAh/g放电比容量和87.7%的容量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掺杂 共改性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稻壳基多孔硬碳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薇 田丰 +4 位作者 袁志强 许家敏 刘小林 陈林芳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用稻壳做原料,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做活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系统(BET)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2 mo... 用稻壳做原料,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做活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测试系统(BET)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2 mol/L浓度的氢氧化钾做活化剂制备的多孔碳材料(RHPC-1-2)具有37.633 6 m^2/g的高比面积且存在大量的微孔和中孔.RHPC-1-2材料具有高的可逆比容量为285 mAh/g和初始库仑效率为72%.RHPC-1-2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为204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仍有200 mAh/g,容量几乎没有衰减.RHPC-1-2材料也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25 mA/g、50 mA/g、100 mA/g、200 mA/g和500 mA/g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分别是265 mAh/g、247 mAh/g、213 mAh/g、170 mAh/g和112 mAh/g,当电流密度又是25 mA/g时,RHPC-1-2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几乎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氢氧化钾 水热法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导电剂对LiNi0.8Co0.1Mn0.1O2全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世涛 李婷婷 +2 位作者 程波明 王春香 钟盛文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42,共4页
采用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研究了SP 与KS-6复合,以及SP、CNTs、KS-6三种导电剂按一定比例复合对其全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内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S-6能与SP 互补协同,改善电池性能,降低内阻;SP∶KS-6 配比为5∶5时,容量保持最好... 采用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研究了SP 与KS-6复合,以及SP、CNTs、KS-6三种导电剂按一定比例复合对其全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内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S-6能与SP 互补协同,改善电池性能,降低内阻;SP∶KS-6 配比为5∶5时,容量保持最好,循环200次,放电比容量159.1 mAh/g,内阻值和内阻平均增长速度最小。添加CNTs后,由于CNTs 的特殊空间结构,具有保液能力及高电导率性能,电池性能更佳;[SP+CNTs(8∶2)]+KS-6(5∶5)时,循环200次,放电比容量174.9 mAh/g,内阻值43.1 mW,内阻平均增长速度0.052 mW/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剂 LiNi0.8Co0.1Mn0.1O2 内阻 碳纳米管 KS-6 SP
下载PDF
Ti掺杂LiN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世涛 李之峰 +2 位作者 钟盛文 程波明 李婷婷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贋势平面波法,对Ti掺杂LiNiO_2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晶体结构、原子布局、态密度、能带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Ti掺杂LiNiO_2,降低系统能量,结构更加稳定,并且使得晶胞参数c及c/a比值增大,...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贋势平面波法,对Ti掺杂LiNiO_2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晶体结构、原子布局、态密度、能带结构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Ti掺杂LiNiO_2,降低系统能量,结构更加稳定,并且使得晶胞参数c及c/a比值增大,层间距增大,有利于Li+脱嵌和迁移,从而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同时,掺杂Ti影响周边O和Ni电子排布,使得周边O-Ni键增长,减弱O与Ni之间的相互作用,O-Ti与O-Ni键长相近,抑制因Jahn-Teller效应导致的八面体扭曲,增强结构稳定性,改善循环性能;Ti掺杂还使得禁带宽度、能隙及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均减小,且此时Li在材料中以离子形态存在,有利于脱嵌和扩散,增强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O2 第一性原理 钛掺杂 态密度 电子结构 能带结构
下载PDF
LiNi_(0.5)Mn_(0.5)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钟盛文 张华军 +2 位作者 姚文俐 赖美珍 孙兴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99-2302,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保温时间对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的影响,及不同电压下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的电化...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LiNi(0.5)Mn(0.5)O2正极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结构及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了不同保温时间对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的影响,及不同电压下LiNi(0.5)Mn(0.5)O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保温时间为16 h制备的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5 C倍率下,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9.02%;材料分别在2.75~4.2 V,2.75~4.3 V,2.75~4.35 V,2.75~4.4 V,2.75~4.5 V,2.75~4.6 V下进行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135.6、143.6、154.1、165.5、177.9、184.1 m Ah/g。充放电电压越高,循环性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Ni0.5Mn0.5O2 保温时间 电化学性能 电压
全文增补中
石墨烯与导电炭黑Super-P复合导电剂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子霆 黄锦朝 +1 位作者 肖青梅 钟盛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主要以石墨烯(Gen)、导电炭黑Super-P(SP)以及复合导电剂石墨烯/导电炭黑(Gen/SP)为研究对象,将LiNi_(0.5)Co_(0.2)Mn_(0.3)O_(2)作为正极材料,通过制备浆料、涂布、卷绕等工艺,分别制备了单一导电剂SP、Gen,以及不同质量比复合导电剂Ge... 主要以石墨烯(Gen)、导电炭黑Super-P(SP)以及复合导电剂石墨烯/导电炭黑(Gen/SP)为研究对象,将LiNi_(0.5)Co_(0.2)Mn_(0.3)O_(2)作为正极材料,通过制备浆料、涂布、卷绕等工艺,分别制备了单一导电剂SP、Gen,以及不同质量比复合导电剂Gen/SP的软包电池。采用XRD、SEM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含量的导电剂与正极颗粒的复合情况,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导电剂含量为1.0%时,电池性能最优;复合导电剂含量为0.5%时,电池性能最差。复合导电剂的电池性能优于单一导电剂,含量为1.0%的复合导电剂Gen/SP(5∶5,w/w)制备的软包电池性能最优,0.1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0.38 mAh/g,0.5 C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有率为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Gen) 导电炭黑(SP) 复合导电剂Gen/SP 放电比容量 内阻
下载PDF
CO_(2)氧化多孔Mg_(2)Si制备微纳分级Si/C材料及储锂性能
20
作者 郑娅 刘娟 +3 位作者 喻强 穆艺臣 赵小玉 李小成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273,共10页
硅基负极材料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稳定,是最具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接近300%的体积膨胀和较低的离子导电率在电池的循环中十分不利。本文以多孔Mg_(2)Si为原料,通过CO_(2)氧化一步法去除了Mg的同时,在微... 硅基负极材料储量丰富、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稳定,是最具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接近300%的体积膨胀和较低的离子导电率在电池的循环中十分不利。本文以多孔Mg_(2)Si为原料,通过CO_(2)氧化一步法去除了Mg的同时,在微米级多孔硅体系中引入了纳米级孔隙,并实现了碳层的均匀复合,制备了微纳分级三维多孔Si/C复合材料(MN-p-Si/C)。该结构不仅减轻了硅在脱嵌锂过程的体积膨胀,为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提供了三维有效通道,碳层还大幅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得益于这些优势,MN-p-Si/C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869.2 mAh/g、2364.5 mAh/g,初始库仑效率高达82.41%,在1A/g高电流密度下,200圈循环后MN-p-Si/C可逆容量还保持在1127.1 mAh/g,容量保持率为70.9%,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负极 多孔结构 CO_(2)氧化反应 Mg_(2)S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