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文论变革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 |
赖大仁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
|
新时期三十年文论研究 |
赖大仁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3
|
论偶然唯物主义 |
l.阿尔都塞
吴志峰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4
|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
陶水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5
|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突围与概念体系的建构 |
杜华平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6 |
13
|
|
6
|
普罗普功能理论对叙事学人物研究的启发意义 |
卢普玲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7
|
不可靠叙述:从叙事策略到文学观念 |
陈志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8
|
中国早期空间观的创构及其形式美意义 |
詹冬华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9
|
论新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颜敏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0
|
精神危机:革命文学的征兆 |
颜敏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1
|
叙事观念的转变:从可靠叙述到不可靠叙述 |
陈志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2
|
文学主体性理论的人学向度评价 |
詹艾斌
徐红民
董红梅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9
|
|
13
|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 |
赖大仁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4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当今时代 |
赖大仁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5
|
明代诗学“体制为先”观念之内涵及其流变 |
汪泓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6
|
阿尔都塞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艾蒂安·巴里巴尔
吴子枫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3 |
7
|
|
17
|
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
刘松来
杨群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8
|
哲学的形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路易.阿尔都塞
吴子枫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9
|
当代文论研究:反思、调整与深化 |
赖大仁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20
|
论中国特色的文艺公共性——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和走向 |
肖明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