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冰鲜鸡肉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茹志莹 唐婷婷 +4 位作者 姚瑶 朱高翔 陈芷雯 涂勇刚 徐明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3319-3328,共10页
目的分析冰鲜鸡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细菌和真菌)的变化。方法采用高通量(16srD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对冰鲜鸡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多样性及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冰鲜鸡在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多样性及丰富度总... 目的分析冰鲜鸡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细菌和真菌)的变化。方法采用高通量(16srD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对冰鲜鸡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多样性及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冰鲜鸡在保鲜期间微生物菌相多样性及丰富度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保鲜初期,细菌(Cellulosimicrobium、Vagococcus、Serratia)的相对丰度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在保鲜的中后期,假单胞菌(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急剧增加,成为优势菌。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与子囊菌门(Ascomycetes),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etes)最丰富;保鲜期间曲霉(Aspergillus)、白蚁(Termitomyces)和镰刀菌(Fusarium)为优势菌属。结论冰鲜鸡保鲜期间Pseudomonas急剧增加,为优势腐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鲜鸡肉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菌相 优势菌群
下载PDF
艾叶生鲜面加工工艺及质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黎冬明 蓝琳舒 +1 位作者 周明 郑国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4,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艾叶生鲜面条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面粉100 g为基准,食用盐用量为2.0%、艾叶用量为32%、熟化时间为15 min为最佳工艺。采用物性测定仪对最优产品的质构进行测定,其硬度为417.52 g,弹...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艾叶生鲜面条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面粉100 g为基准,食用盐用量为2.0%、艾叶用量为32%、熟化时间为15 min为最佳工艺。采用物性测定仪对最优产品的质构进行测定,其硬度为417.52 g,弹性为0.7 4g,咀嚼性为249.25 g,黏聚性为271.33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生鲜面 质构特性 最佳工艺
下载PDF
西芹生鲜面工艺优化及其质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明 黎冬明 +1 位作者 沈勇根 郑国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7-221,共5页
为了丰富生鲜面的种类及提高其营养价值,以西芹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主要考察西芹浆量、鸡蛋液量、食用碱量和熟化时间对西芹生鲜面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实验进行面条加工工艺的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面... 为了丰富生鲜面的种类及提高其营养价值,以西芹浆和面粉为主要原料,主要考察西芹浆量、鸡蛋液量、食用碱量和熟化时间对西芹生鲜面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_9(3-4)正交实验进行面条加工工艺的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面条感官评分与质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芹生鲜面的最佳工艺是以面粉100 g,食盐量2%为基准,西芹浆量为32%,鸡蛋液量为6%,食用碱量为0.26%,熟化时间为10 min。西芹生鲜面的感官评分与质构特性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感官评分值)=-18.083-0.012X_1(硬度)+28.320X_2(弹性)+0.028X_3(咀嚼性)+0.283X_4(粘聚性)+0.155 X_5(拉伸阻力)。采用最佳工艺制作出来的面条口感较好,具有西芹特有的风味,同时面条感官评分与质构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质构测定可以被用来评定西芹生鲜面品质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芹 生鲜面 最佳工艺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