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紫菜腐霉的鉴定及其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淑芬 莫照兰 +2 位作者 孔凡娜 朱明 茅云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34,共8页
NBRC33253为日本NITE生物资源中心的保藏菌株,分离自患赤腐病的紫菜。为鉴定其特征及致病性,对NBRC33253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检测温度和盐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在不同温度、盐度、感染浓度下检测NBRC33253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研... NBRC33253为日本NITE生物资源中心的保藏菌株,分离自患赤腐病的紫菜。为鉴定其特征及致病性,对NBRC33253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检测温度和盐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在不同温度、盐度、感染浓度下检测NBRC33253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研究显示:NBRC33253具有腐霉属的典型特征:在半海水玉米粉固体培养基表面和培养基内生长良好,菌丝发达、有横隔,可形成丝状孢子囊、球形藏卵器、凹形雄器。ITS序列分析证实其为紫菜腐霉(Pythrium porphyrae)。生长实验发现,该菌在温度16-36℃、盐度10-40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盐度为20。人工感染实验显示,该菌可引起条斑紫菜的赤腐病病征,在较高温度(18-23℃)、较低盐度(24-29)、较高病原浓度(0.1-1.0mg/mL)下最容易发生赤腐病。研究结果表明,NBRC33253可引起条斑紫菜腐霉病。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紫菜腐霉的致病机理和抗病紫菜品系的筛选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腐霉 鉴定 条斑紫菜 致病性 赤腐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