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闭合性肝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少平 俞红文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75例急性闭合性肝脏损伤的CT征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75例CT平扫发现肝脏明确损伤61例(81.33%),显示肝包膜破口9例(... 目的评价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闭合性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75例急性闭合性肝脏损伤的CT征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75例CT平扫发现肝脏明确损伤61例(81.33%),显示肝包膜破口9例(12.00%),肝脏可疑损伤14例(18.67%)。增强扫描:门静脉期清晰显示肝包膜破口17例,14例可疑损伤均明确显示为相对低密度挫伤灶,显示率为100%。结论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肝脏损伤的存在并予以CT分级,特别是对肝包膜破裂及肝实质内小的不明显损伤灶的显示更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损伤 双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少平 俞红文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有临床症状且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诊断的190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行性椎管狭窄主要发生在L4~5椎间隙,本组病例有133处;根据王永奇等椎管狭窄分型标准...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有临床症状且符合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诊断的190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退行性椎管狭窄主要发生在L4~5椎间隙,本组病例有133处;根据王永奇等椎管狭窄分型标准,以Ⅱ型和Ⅲ型狭窄为主,本组病例Ⅱ型97例,Ⅲ型74例。CT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突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滑脱及椎小关节肥大、黄韧带肥厚及后纵韧带骨化等,以及中央椎管矢状前后径及横径变小,侧隐窝、椎间孔变窄。以侧隐窝狭窄导致神经根受压患者症状最为明显,而中央椎管狭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结论运用螺旋CT进行完整的腰椎间隙扫描,客观评价CT征象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关系,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退行性 螺旋CT
下载PDF
基于微信公众号构建CT增强检查健康宣教平台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丁春玲 丁晔 +1 位作者 朱正芳 王艳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289-1290,共2页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在CT增强检查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CT增强检查的24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的宣教知识知晓...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在CT增强检查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CT增强检查的24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2组病人的宣教知识知晓度、检查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2组病人宣教前知识知晓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宣教后知识知晓度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T增强检查采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健康宣教,有利于改善宣教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微信公众号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对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春华 胡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首诊未考虑阑尾炎,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病例23例,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1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肠壁增厚;2例表现为右下腹脓肿;2例盲肠周围可见少量游离气体影;... 目的探讨CT对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首诊未考虑阑尾炎,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病例23例,对其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11例表现为阑尾增粗,肠壁增厚;2例表现为右下腹脓肿;2例盲肠周围可见少量游离气体影;3例女性患者表现为盆腔脓肿;4例表现为盲肠及回肠肠壁增厚,周围渗液;1例伴有小肠梗阻。其中6例阑尾内可见结石。结论 CT能清楚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春华 谢道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SPTP的CT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肿瘤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病灶体积较大,边缘光滑;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SPTP的CT资料,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例肿瘤位于胰腺体部,3例位于胰腺尾部,病灶体积较大,边缘光滑;4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病灶不均匀中度强化,内见无强化坏死区,整体强化比正常胰腺组织低;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后,病灶与毗邻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楚。结论: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PR,可在术前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春玲 张爱华 +4 位作者 王艳玲 马多朵 洪柳 束燕 朱正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729-173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病人86例,随机分成2组行浅静脉穿刺,常规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超声组采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穿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病人86例,随机分成2组行浅静脉穿刺,常规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超声组采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穿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超声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4.44%、满意度评分为(96.52±4.31)分,高于常规组的60.97%和(84.12±3.67)分(P<0.05和P<0.01),2组穿刺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 92.68%,P>0.05);超声组穿刺时间(3.47±0.96)min、穿刺次数(1.16±0.32)次,较常规组的(4.08±1.02)min、(1.56±0.27)次减少(P<0.01),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缩短,且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高,建议在CT增强检查困难血管病人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 CT增强检查 困难血管
下载PDF
非外伤性腹内血肿CT诊断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明远 吴春华 +1 位作者 沈中梅 裴俊龙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非外伤腹内血肿的CT表现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非外伤腹内血肿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病因分组,比较各组CT表现。结果有手术史6例,夹层动脉瘤出血6例,自发性腹腔出血3例。CT表现为腹腔不同部位散在不规则形或大片状略高密度区... 目的探讨非外伤腹内血肿的CT表现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非外伤腹内血肿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病因分组,比较各组CT表现。结果有手术史6例,夹层动脉瘤出血6例,自发性腹腔出血3例。CT表现为腹腔不同部位散在不规则形或大片状略高密度区,CT值平均为(29±8)Hu,血肿分布部位与手术部位或夹层动脉瘤发生部位无关,不同病因的出血在出血范围、密度和血压改变上无明显差别。结论非外伤性腹内血肿CT表现为在部位、形态、密度均不定形的腹膜后区渗出阴影。腹、盆腔手术后出血及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是非外伤性腹内血肿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 腹内血肿 病因 CT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