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巴比妥对癫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禇春民 张桁忠 +3 位作者 刘筱洁 陈蓓蕾 王晓铃 李作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单药苯巴比妥(PB)治疗癫(Epilepsy,EP)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单药PB抗癫治疗E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IgAI、gGI、gM含量分别为2.00±0.441、2.... 目的研究单药苯巴比妥(PB)治疗癫(Epilepsy,EP)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单药PB抗癫治疗E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IgAI、gGI、gM含量分别为2.00±0.441、2.80±2.011、.56±0.28(g/L),单药PB抗癫治疗EP患者IgA、IgGI、gM含量分别为1.08±0.69、14.33±2.66、1.44±0.22(g/L),EP患者组IgA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gG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M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药苯巴比妥抗癫治疗EP患者IgA含量下降可能与服用苯巴比妥相关,而与病史长短及发作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癫痫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亚临床甲减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燕平 陈应柱 +3 位作者 李晓波 赵海宁 张桁忠 吴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SCH)对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纳入研究的52例非痴呆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分为亚临床甲减组(SCH组)17例及正常TSH组35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量表)...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SCH)对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纳入研究的52例非痴呆P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分为亚临床甲减组(SCH组)17例及正常TSH组35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量表)评估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帕金森病的严重性用Hoehn-Yahr分级。结果 SCH组比正常TSH组MoCA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H组与正常TSH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时间、Hoehn-Yahr分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伴亚临床甲减的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亚临床甲减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可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亚临床甲减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苯巴比妥对癫患者血浆型PAF-AH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禇春民 张桁忠 +1 位作者 陈蓓蕾 王晓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9期33-35,共3页
目的检测苯巴比妥癫癎患者血浆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了解苯巴比妥抗癫癎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6例单药PB抗癫癎治疗未发作EP患者,14例单药PB抗癫癎治疗发作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型PAF-A... 目的检测苯巴比妥癫癎患者血浆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了解苯巴比妥抗癫癎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16例单药PB抗癫癎治疗未发作EP患者,14例单药PB抗癫癎治疗发作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型PAF-AH活性。结果癫癎未发作组、癫癎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型PAF-AH活性分别为(15.91±1.59)、(17.66±1.46)(、15.52±1.18)nmol/(min.μl),发作组血浆型PAF-AH活性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未发作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药苯巴比妥抗癫癎治疗EP患者发作后血浆型PAF-AH活性升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癫痫 血浆型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下载PDF
538例扬州某医院职工及家属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兰兰 张扬威 +1 位作者 陈蓓蕾 景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对538例40岁以上人群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数目、性质及血管狭窄的检测。结果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数目包括不稳定斑块数目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性... 目的探讨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对538例40岁以上人群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数目、性质及血管狭窄的检测。结果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数目包括不稳定斑块数目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男性多于女性。结论颈部动脉血管的超声检查可动态观察不同年龄段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性质,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超声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脑梗死后癫发作与TOAST分型的关系
5
作者 徐耀 许笑天 +1 位作者 张桁忠 杨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2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发作的类型、频率、发作时间与TOAST分型的关系,为脑梗死后癫发作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7-11~2010-12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后癫患者86例,并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患者的癫发作类型、...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发作的类型、频率、发作时间与TOAST分型的关系,为脑梗死后癫发作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7-11~2010-12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后癫患者86例,并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患者的癫发作类型、临床特点、头颅MRI或头颅CT结果,并进行TOAST分型。结果脑梗死后癫发作患者中LAA分型者最多,与其他CE、SAA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A分型者合并癫发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差异无统计意义。但CE型及SAA型急性期发作少,与恢复期后遗症期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癫复发者部分性发作明显多于全面性发作。复发患者中LAA最多,但SAA复发比例最高。结论脑梗死后癫发作最多见于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梗死后癫发作在LAA分型中最多见,治疗后癫复发以部分性发作最多见。SAA分型复发最多,需要长期使用抗癫药AEDS。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全身性发作类型的癫相对预后较好,但癫持续状态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癫发作 TOAST分型
下载PDF
TCD对基底动脉远端检测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丽明 徐远 +1 位作者 曹珍兰 苏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检测基底动脉远端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4例TCD检查基底动脉(BA)远端血流速增快病例,利用SPSS9.0统计学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BA远端异常组远端血流速较健康对照组及B...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检测基底动脉远端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4例TCD检查基底动脉(BA)远端血流速增快病例,利用SPSS9.0统计学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BA远端异常组远端血流速较健康对照组及BA近端血流速均增高(P<0.01)。结论应用TCD检查BA时,除对常规深度检测外,应尽可能检测BA中远段,以免遗漏此处异常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基底动脉远端 狭窄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 被引量:62
7
作者 李晓波 黄敏 +5 位作者 陈蓓蕾 陈兰兰 景坚 李军 袁成林 徐俊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发病〈4.5h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87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6例(溶栓组)和非rt—PA静脉溶栓...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发病〈4.5h的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87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6例(溶栓组)和非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41例(非溶栓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周围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颅内出血转化情况及病死率;并按病情及发病到治疗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的24h、14d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溶栓组的24h、14d的NIHSS评分改善较非溶栓组显著(P〈0.05)。治疗90d后,溶栓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非溶栓组(43.5%比19.5%,P=0.017),颅内出血转化率高于非溶栓组,但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NIHSS≤10分的亚组患者和溶栓时间〉3h的亚组患者,溶栓对预后无明显影响;NIHSS〉10分的患者,溶栓组24h及14d的NIHSS评分及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非溶栓组显著下降(P〈0.05);溶栓时间≤3h的患者溶栓组90d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未溶栓组。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与人院时NIHSS评分低及溶栓治疗显著相关。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症状,其中症状重(NIHSS〉10分),溶栓时间≤3h的患者从中获益较多。人院时NIHSS分值低和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房纤颤 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54
8
作者 孙胜楠 徐耀 +4 位作者 马灿灿 朱婷珂 董珍 胡月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痴呆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下载PDF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8
9
作者 黄敏 李晓波 +4 位作者 陈兰兰 陈蓓蕾 景坚 李军 袁成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脑梗死(ACS)138例(ACS组),后循环脑梗死(PCS)40... 目的探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脑梗死(ACS)138例(ACS组),后循环脑梗死(PCS)40例(PCS组),通过患者入院时及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既往心房颤动史、脑卒中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转归方面,PCS组90d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显著高于ACS组[(3.28±1.87)分vs(2.37±1.88)分和20.00%vs 5.80%,P<0.05],预后良好显著低于ACS组(40.00%vs 62.32%,P<0.05)。接受rt-PA溶栓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及24hNIHSS评分呈正相关;90d内死亡与前后循环、24h 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rt-PA静脉溶栓患者中ACS临床疗效较PCS相对较好。PCS是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病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罗永坚 蔺心敬 +4 位作者 李吕力 杨德刚 王铁建 董艳玲 肖继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88-1790,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病理改变,探讨其在V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1天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病理改变,探讨其在V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1天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HE染色法检测其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神经元,14 d时凋亡神经元数量与7 d和2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神经元数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减少、缺血坏死明显。结论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大量凋亡丢失,可能是患者脑卒中后发生VD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细胞凋亡 病理
下载PDF
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灿灿 张熙斌 +3 位作者 李晓波 陈蓓蕾 李军 景坚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9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入院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溶栓24 h NIHSS评分,6个月mRS评分及死亡率,观察两组溶栓相关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所有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119例,男性69例(58.0%),年龄范围46~94岁,平均70.12±10.55岁,入院NIHSS评分4~38分。其中年龄≥80岁患者29例,年龄<80岁患者90例。静脉溶栓后,两组患者溶栓24 h 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治疗24 h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6个月预后良好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脑梗死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未增加颅内出血转化风险、死亡率及不良预后。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肺部感染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静脉溶栓 阿替普酶 预后
下载PDF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顾志娥 谷薇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0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静脉溶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在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患者满...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静脉溶栓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在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以降低静脉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伴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9
13
作者 景坚 徐亮 李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观察伴心房颤动(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h的6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41例无房颤患者作为非房颤组和24例伴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观察... 目的观察伴心房颤动(房颤)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收集发病时间<4.5h的65例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41例无房颤患者作为非房颤组和24例伴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观察溶栓后2组脑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 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2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0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房颤组脑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虽高于非房颤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50%vs 2.44%,16.67%vs 2.44%,P>0.05)。结论对于由房颤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心房颤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脑出血 华法林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菁菁 李晓波 +1 位作者 谢萍 蔡桂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1期1623-1627,共5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87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5月纳入的43名照顾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10月...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87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5月纳入的43名照顾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10月纳入的44名照顾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采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效果。干预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结果干预前2组主要照顾者准备度得分、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后,干预组照顾者准备度得分为(24.14 ± 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95 ± 2.5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0,P<0.01);干预组照顾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47.64 ± 6.54)、(48.39 ± 7.07)分,对照组分别为(50.33 ± 4.68)、(53.68 ± 6.7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5、-3.511,P<0.05或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卒中 照顾者 照顾准备度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和取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姜超 徐俊 +2 位作者 陈蓓蕾 李晓波 李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发病时间窗内采用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偏低,血管内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本文主要对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未来的临床工作。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蛋白表达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蔺心敬 李吕力 +5 位作者 杨德刚 张旋 王铁建 罗永坚 董艳玲 肖继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2326-2329,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探讨其在V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VaD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1天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bc...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bcl-2及Bax蛋白表达,探讨其在V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VaD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7、14、21天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可见大量凋亡神经元,14d时凋亡神经元达高峰,21d时仍有大量神经元凋亡。模型组bcl-2蛋白在7和21d时表达增加,14d时表达高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模型组Bax蛋白表达在7d时达高峰,14d时开始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意义(P<0.01),至21d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大量凋亡丢失,可能是脑卒中后发生VaD的病理基础;在脑卒中早期,从分子水平抑制Bax蛋白表达、促进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阻抑神经元凋亡、避免脑卒中后VaD发病的最佳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海马 细胞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血流灌注与认知功能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徐耀 陈兰兰 +2 位作者 苏悦 孙胜楠 张洪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灌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AD患者21例,MCI患者18例及21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脑灌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AD患者21例,MCI患者18例及21名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行头部MRI及动脉自旋标记(ASL)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Addenbrooke改良认知评估量表(ACE-R)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三组各脑区灌注信号差异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两组ACE-R分值比较,注意及定向、记忆、语言流利性、语言及视空间评分各项评分AD组均显著小于MCI组(均P<0.001);使用REST1.8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设经校正P<0.05时,AD组全脑普遍灌注低于健康对照组;而AD组与MCI组比较,灌注减低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额顶颞叶;MC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显示出额顶颞叶皮质灌注的减低;AD组及MCI组患者多个脑区的脑血流量与ACE-R各项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多个脑区CBF值降低程度与ACE-R总分呈正相关,与ACE-R各项评分包括注意及定向、记忆、语言流利性、语言及视空间评分也呈现出正相关表现。结论ASL技术可以无创性的检测AD及MCI患者脑血流代谢的变化,揭示AD及MCI患者脑功能损害与脑血流代谢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兰兰 徐耀 +3 位作者 马灿灿 于海龙 李晓波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61-96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非LI的危险因素,推测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2014年12月13日入住我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筛选出符合入选...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非LI的危险因素,推测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2014年12月13日入住我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LI 148例和非LI 148例。根据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上病灶数目及位置分为单发LI 113例,多发LI 35例;单发非LI 97例,多发非LI 5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发LI的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较多发LI(0.88%vs 11.43%,P=0.013;1.77%vs 17.14%,P=0.002)、单发非LI(0.88%vs 11.34%,P=0.001;1.77%vs 16.49%,P=0.000)、多发非LI(0.88%vs 9.80%,P=0.018;1.77%vs 17.65%,P=0.000)明显低。与单发LI比较,心房颤动及同侧颈动脉狭窄≥50%为多发LI(OR=26.353,95%CI:2.778~250.007,P=0.011;OR=11.483,95%CI:2.202~59.891,P=0.011)、单发非IL及多发非IL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发LI与单发非IL和多发非LI心房颤动及同侧动脉狭窄≥50%等危险因素无差异(P〉0.05)。结论单发LI与多发LI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推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心源性栓塞为多发性LI的重要发病机制,但参与单发LI发病过程的概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心房颤动 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照料者负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琳 陶带花 +5 位作者 胡月 朱婷珂 孙胜楠 陈兰兰 徐耀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的临床特点与照料者负担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确诊的AD患者43例及其照料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认...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的临床特点与照料者负担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确诊的AD患者43例及其照料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认知障碍简明评价量表(Cog-12)评估AD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神经精神量表问卷(NPI-Q)评估AD患者BPS;采用照料者负担量表(CBI)评估照料者负担,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入选的AD患者MMSE总分(17.3±5.9)分,MoCA总分(13.1±6.4)分,Cog-12总分(24.3±10.6)分,NPI-Q评估患者BPS总严重程度为(2.51±2.26)分;照料者总苦恼程度为(3.23±3.07)分,AD患者照料者的CBI总分为(24.70±13.34)分。NPI-Q评估AD患者BPS严重程度和照料者苦恼程度总分与MMSE评分和MoCA及Cog-12总分不相关(P>0.05)。NPI-Q评估AD患者BPS严重程度总分与时间依赖负担、社交负担、情感负担、CBI总分呈正相关(r=0.439,0.330,0.319和0.386,P<0.05);NPI-Q评估BPS照料者苦恼程度总分与时间依赖负担和CBI总分呈正相关(r=0.417和0.306,P<0.05)。结论AD患者BPS增加照料者的时间依赖负担、社交负担及情感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患病代价
下载PDF
个体化肠内营养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邵剑 顾巧华 张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1-682,共2页
现代医学证实,危重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反应,包括高分解代谢和高血糖等。而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病情应激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目前现代临床营养理念为开展个性化、功能化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依据病情的不同、... 现代医学证实,危重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反应,包括高分解代谢和高血糖等。而传统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法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病情应激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目前现代临床营养理念为开展个性化、功能化肠内营养制剂支持,依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制剂 脑卒中患者 营养状况 危重 个体 高分解代谢 现代医学 代谢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