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宜兴两地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艺术家作品展示
1
作者 范其华 蒋建军 +8 位作者 范敏 范乃军 马顺伢 沈小平 巍治国 羊建鹏 杨小泉 张泉林 张静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12期33-38,共6页
下载PDF
耿冬芹艺术作品欣赏
2
作者 耿冬芹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69-70,F0004,共3页
下载PDF
紫砂壶艺创新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建峰 《江苏陶瓷》 CAS 2011年第B10期33-34,共2页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源自于历代众多名家好手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创造、创新.李昌鸿大师曾说:“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但传承之后还要不断创新,因为紫砂艺术是活...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源自于历代众多名家好手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创造、创新.李昌鸿大师曾说:“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但传承之后还要不断创新,因为紫砂艺术是活态艺术,作品必须有时代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 紫砂壶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宜兴紫砂 传承 艺术
下载PDF
《松鼠壶》的自然意趣探析
4
作者 汪庆红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7期56-59,178,共5页
自然是紫砂壶创作获取灵感的重要空间,那些可爱的自然之物一经紫砂壶工艺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意趣。《松鼠壶》形态逼真,工艺精致,并具有创新精神,其自然意趣一方面体现在于创作者对松鼠形象特征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则在于其独特的... 自然是紫砂壶创作获取灵感的重要空间,那些可爱的自然之物一经紫砂壶工艺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意趣。《松鼠壶》形态逼真,工艺精致,并具有创新精神,其自然意趣一方面体现在于创作者对松鼠形象特征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则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视角。选择松鼠这一形象也具有文化意义,使作品不仅有趣,更具达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松鼠壶 自然意趣
下载PDF
书道陶道皆大道
5
作者 史俊棠 《翠苑》 2016年第5期8-11,共4页
日前,第三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结果揭晓,常州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王亚平被评为艺术陶瓷类“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关键词 大道 艺术大师 中国陶瓷 美术家协会 艺术陶瓷 王亚平 副主席 常州市
原文传递
苍新华
6
作者 苍新华 《江苏陶瓷》 CAS 2013年第6期I0008-I0009,共2页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定),宜兴陶都经济联合委员会紫砂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紫砂的独特魅力。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工艺美术 行业协会 独特魅力 江苏省 紫砂 会员 学会
下载PDF
滕京作品赏析
7
作者 滕京 《江苏陶瓷》 CAS 2019年第4期I0012-I0013,共2页
关键词 作品赏析
下载PDF
孟小军艺术作品欣赏
8
作者 孟小军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3期34-39,共6页
下载PDF
宗卓芸艺术作品欣赏
9
作者 宗卓芸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1年第3期40-43,共4页
下载PDF
顾莉敏作品
10
作者 顾莉敏 《江苏陶瓷》 CAS 2015年第5期I0014-I0015,共2页
关键词 曼生壶
下载PDF
苍新华
11
作者 苍新华 《江苏陶瓷》 CAS 2013年第5期I0004-I0005,共2页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定),宜兴陶都经济联合委员会紫砂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1963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紫砂的独特魅力。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工艺美术 行业协会 独特魅力 江苏省 紫砂 会员 学会
下载PDF
浅谈象形仿生在紫砂形体中的应用——紫砂作品《雪山飞狐》的创作意境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娇侠 《天工》 2018年第6期114-114,共1页
仿生象形的概念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屡见不鲜,催生出很多经典的造型,例如,杨凤年所创制的"风卷葵",我们耳熟能详的"松竹梅"题材的"岁寒三友"等,紫砂花器当中对于自然形态的临摹演绎总能诞生出许多令人惊叹... 仿生象形的概念在紫砂壶的创作中屡见不鲜,催生出很多经典的造型,例如,杨凤年所创制的"风卷葵",我们耳熟能详的"松竹梅"题材的"岁寒三友"等,紫砂花器当中对于自然形态的临摹演绎总能诞生出许多令人惊叹的紫砂陶艺作品。当代紫砂由于原料开采、提炼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的壶艺创作者可以将内心的想象具现成一件件实物,作品《雪山飞狐》便是如此,通过对《雪山飞狐》这一概念的造型结构进行再次演绎,焕发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技艺 造型结构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浅谈紫砂壶造型中视觉层次的运用——作品《莲花八方壶》的创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丽娜 《天工》 2018年第6期157-157,共1页
紫砂艺术经过了数百年岁月的洗礼,越来越显现出它内在的质朴无华,不断地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进行感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从同时代的美学思想中提炼出足够多的精髓,所以每一把成功的紫砂壶,都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盛宴,都是现代与... 紫砂艺术经过了数百年岁月的洗礼,越来越显现出它内在的质朴无华,不断地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进行感染,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出发,从同时代的美学思想中提炼出足够多的精髓,所以每一把成功的紫砂壶,都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盛宴,都是现代与古典的融合。现在就谈一谈作品《莲花八方壶》的创作。作品《莲花八方壶》明显属于方壶的范畴。一提到方壶人们往往会在内心当中产生一个方方正正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方壶和圆壶嘴终极的区别在于这种普适的“第一印象”,也就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潜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视觉层次
下载PDF
浅谈紫砂花货提梁之美——作品《藤里壶》的创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旭霞 《天工》 2018年第6期155-155,共1页
传统的紫砂花货多以植物、动物等自然形态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此类紫砂壶多运用雕、镂、捏、堆、压等技艺手法,或简略或精细地将动、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来,所以作品往往带有雕塑、浮雕等艺术装饰特点。自然形态的紫砂壶,既有形象逼真的轮廓... 传统的紫砂花货多以植物、动物等自然形态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此类紫砂壶多运用雕、镂、捏、堆、压等技艺手法,或简略或精细地将动、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来,所以作品往往带有雕塑、浮雕等艺术装饰特点。自然形态的紫砂壶,既有形象逼真的轮廓特征,又富有直观的表现美的艺术魅力,足以表现出创作者对形体的理解以及自身气度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货 装饰 文化意识
下载PDF
《秦权壶》的古韵与禅意
15
作者 邵海萍 《天工》 2018年第6期156-156,共1页
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喜爱的饮品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意识地栽培和利用茶树,在不断发展中开拓创新,使得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更是为茶著书立说写成《茶经》一书,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 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喜爱的饮品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意识地栽培和利用茶树,在不断发展中开拓创新,使得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更是为茶著书立说写成《茶经》一书,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时至今日,茶文化不仅是代表中国的一种符号,更在其他国家“开花结果”。有诗云“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正是说明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个人情感与思想,这也是茶至今为人们所喜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秦权壶
下载PDF
储彩琴作品赏析
16
作者 储彩琴 《江苏陶瓷》 CAS 2020年第1期I0009-I0009,共1页
下载PDF
浅谈紫砂造型的想象空间——作品《梅臆壶》的创作特色
17
作者 朱永忠 《天工》 2018年第6期113-113,共1页
紫砂陶作为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一个门类,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它因为独一无二的材质优势,在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和众多文化人的共同参与下,获得了相当快速的发展。巧夺天工的技艺,丰富多彩的造型,吸引了一大批的紫砂爱好者,... 紫砂陶作为我国民间手工艺的一个门类,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它因为独一无二的材质优势,在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不懈努力和众多文化人的共同参与下,获得了相当快速的发展。巧夺天工的技艺,丰富多彩的造型,吸引了一大批的紫砂爱好者,他们爱紫砂、玩紫砂、藏紫砂,让紫砂从一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陶器,变成了集合众多文化元素的艺术载体,最终衍变出拥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紫砂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花货
下载PDF
文化创意中心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吴彬
18
作者 吴彬 《江苏陶瓷》 CAS 2019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吴彬,1970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制壶世家,自小对浓郁的紫砂文化耳闻目染。1986年步入江苏省紫砂工艺厂这座艺术殿堂,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红华,在其门下专业系统地学习紫砂成型制作手法,刻苦钻研紫砂传统操作技能... 吴彬,1970年出生于陶都宜兴丁蜀镇制壶世家,自小对浓郁的紫砂文化耳闻目染。1986年步入江苏省紫砂工艺厂这座艺术殿堂,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红华,在其门下专业系统地学习紫砂成型制作手法,刻苦钻研紫砂传统操作技能,不仅为日后技艺的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逐渐形成个人雄健而严谨的风格,更留承了师门陶艺创作者的素养和真传,具有较高的手工制壶技巧和创作设计能力,作品以浑厚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在当今紫砂热潮中坚守自己固有的理念,坚持以全手工演绎,力求作品更具文化品味和艺术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陶瓷 江苏省 研究所 创意 艺术大师 工艺美术 传统操作
下载PDF
范君浩作品
19
作者 范君浩 《江苏陶瓷》 CAS 2019年第3期I0007-I0007,共1页
1970年出生在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紫砂艺术,为从事陶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技艺基础。1988年开始跟随父亲范乃芝学习制壶技艺,本着对陶艺的执着追求和喜爱,又在慈父严格精心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制壶要点。1990年进江苏省紫砂工艺二厂... 1970年出生在陶艺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紫砂艺术,为从事陶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技艺基础。1988年开始跟随父亲范乃芝学习制壶技艺,本着对陶艺的执着追求和喜爱,又在慈父严格精心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了制壶要点。1990年进江苏省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设计制作茗壶,期间又得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范永良和江苏省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倪顺生的点拨,如遇甘露,技法与芜艺有了进一步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创作 工艺美术 陶瓷艺术 江苏省 研究所 紫砂 技艺
下载PDF
《逸趣横生壶》
20
作者 尹红英 《天工》 2021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