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悦涛 张栋梁 孙迎斌 《河北中医》 2014年第2期253-254,共2页
肛肠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完成肛门直肠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留于膀胱。临床症见小便少而费力,排出不畅,而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引起下腹胀痛,甚则痛苦难忍,是肛肠术后常见近期并发症之一,相... 肛肠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完成肛门直肠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留于膀胱。临床症见小便少而费力,排出不畅,而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引起下腹胀痛,甚则痛苦难忍,是肛肠术后常见近期并发症之一,相关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中医肛肠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黄连膏联合生肌散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栋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连膏联合生肌散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肛瘘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中药黄连膏联合生肌散外用,对照组予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14d后,对比观察2组患... 目的:探讨黄连膏联合生肌散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肛瘘切除术后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中药黄连膏联合生肌散外用,对照组予湿润烧伤膏外用。治疗14d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取得97.5%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术区疼痛、创面渗液、水肿、出血、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膏联合生肌散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痔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膏 生肌散 肛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中药三联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栋梁 巫秀义 《河北中医》 2016年第10期1488-149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坐浴及生肌散、黄连膏外敷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创面疼痛、水肿、排便困难、出血...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坐浴及生肌散、黄连膏外敷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创面疼痛、水肿、排便困难、出血、渗液、肉芽状态积分变化,患者出院后分别对患者满意度、创面愈合时间及临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排便困难、出血、渗液及肉芽状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能显著改善肛瘘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手术后并发症 外治法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雪琴 陆明仙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对38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大部分术后出现可以忍受的疼痛,仅有3例局部烧灼样疼痛明显,经口服去痛片后缓解。术后2例... 目的:探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对38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大部分术后出现可以忍受的疼痛,仅有3例局部烧灼样疼痛明显,经口服去痛片后缓解。术后2例排尿困难,经膀胱区热敷,或肌注新斯的明后排出,1例行导尿术。术后2例肛缘轻度水肿,予黄连膏外敷,一周后消除。结论:保留齿线分段齿形内扎外切术式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齿线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