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产阶级”研究:疑问与探源 |
刘长江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2
|
“一带一路”在东南亚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
毕海东
|
《战略决策研究》
|
2016 |
10
|
|
3
|
南京暴行:日军行为背后的制度安排 |
杨夏鸣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日本屠杀虚构派“外宣”研究:现状与影响 |
杨夏鸣
吴泽林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5
|
当代美国外交实践的悖论——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一元论视角 |
吴泽林
钮维敢
|
《国际展望》
|
2012 |
4
|
|
6
|
论当代国际格局变化下的印度中东外交 |
钮维敢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
2010 |
4
|
|
7
|
中国国际政治学界对公共外交理论与体系的构建 |
吴泽林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12 |
4
|
|
8
|
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 |
吴泽林
钮维敢
|
《美国问题研究》
CSSCI
|
2012 |
4
|
|
9
|
英国对华新公共外交:以英国文化协会为例 |
吴泽林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特征 |
刘万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1
|
印中关系与我国西部安全 |
刘万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2
|
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两个阶段 |
刘长江
|
《唯实》
|
2004 |
1
|
|
13
|
跌宕起伏的中美关系及其战略基础的重建 |
刘万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4
|
论全球化中的中国文化安全与应对战略 |
钮维敢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15
|
15-19世纪帝俄扩张的动因和特点 |
范建中
吕磊
|
《俄罗斯研究》
CSSCI
|
2005 |
0 |
|
16
|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综述 |
吴泽林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7
|
当代美国基督教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
徐其森
|
《国际关系研究》
|
2013 |
2
|
|
18
|
美国外交文件中有关“九一八”事件的一组电报 |
杨夏鸣
|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9
|
中国劳动力两难问题——基于刘易斯托达罗模型的比较分析与反思 |
王如意
钮维敢
|
《经济界》
|
2013 |
1
|
|
20
|
冷战遗留的美菲同盟与南海局势变化 |
吴泽林
钮维敢
|
《和平与发展》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