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550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WHO(2008)标准进行分型,同时应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基于WHO造血组织肿瘤分类的预后积分系统(WPS...目的回顾性分析550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WHO(2008)标准进行分型,同时应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基于WHO造血组织肿瘤分类的预后积分系统(WPSS)及修订版IPSS(IPSS-R)积分系统进行预后分层。结果550例MDS患者中位年龄57(12-89)岁,男女比为1.72∶1。血液学特点:外周血细胞三系可有不同程度减少或增加,中位HGB为72(22-154)g/L,中位PLT为52(3-587)×10^9/L,中位WBC为2.52(0.11-48.00)×10^9/L。细胞遗传学特征:251例(45.6%)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复杂核型89例,占所有患者的16.2%。染色体异常类型主要以不平衡异常为主,三体或单体多见。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29.9%(75/251);其次为-7/del(7q)、del(5q)、del(20q)等。550例患者中位随访27(0.3-144)个月,采用IPSS、IPSS-R、WPSS分别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IPSS-R分组中低危组中位OS期未达到,中危组中位OS期为44(95% CI 28-60)个月,高危组中位OS期为17(95% CI 13-21)个月,极高危组中位OS期为8(95% CI 5- 11)个月(P 〈0.001)。结论该研究中纳入的MDS患者中位年龄57(12-89)岁,细胞遗传学异常类型与欧美报道有所差异,IPSS、IPSS-R和WPSS分层对于预测MDS患者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最新的WHO分类中,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被归类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病例的2%~7%。1985年Stein等首次描述了这一表达CD30(Ki-1)、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淋...最新的WHO分类中,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被归类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病例的2%~7%。1985年Stein等首次描述了这一表达CD30(Ki-1)、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淋巴瘤,命名为ALCL。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分析550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特征和生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WHO(2008)标准进行分型,同时应用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基于WHO造血组织肿瘤分类的预后积分系统(WPSS)及修订版IPSS(IPSS-R)积分系统进行预后分层。结果550例MDS患者中位年龄57(12-89)岁,男女比为1.72∶1。血液学特点:外周血细胞三系可有不同程度减少或增加,中位HGB为72(22-154)g/L,中位PLT为52(3-587)×10^9/L,中位WBC为2.52(0.11-48.00)×10^9/L。细胞遗传学特征:251例(45.6%)检出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复杂核型89例,占所有患者的16.2%。染色体异常类型主要以不平衡异常为主,三体或单体多见。最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染色体异常患者的29.9%(75/251);其次为-7/del(7q)、del(5q)、del(20q)等。550例患者中位随访27(0.3-144)个月,采用IPSS、IPSS-R、WPSS分别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IPSS-R分组中低危组中位OS期未达到,中危组中位OS期为44(95% CI 28-60)个月,高危组中位OS期为17(95% CI 13-21)个月,极高危组中位OS期为8(95% CI 5- 11)个月(P 〈0.001)。结论该研究中纳入的MDS患者中位年龄57(12-89)岁,细胞遗传学异常类型与欧美报道有所差异,IPSS、IPSS-R和WPSS分层对于预测MDS患者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文摘最新的WHO分类中,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被归类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诊断病例的2%~7%。1985年Stein等首次描述了这一表达CD30(Ki-1)、以多形性大细胞增殖为特征的淋巴瘤,命名为AL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