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MRCP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振健 徐建良 +1 位作者 蔡庆 沈玉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MRI和MRCP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资料,其中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转移癌20例,肝门部转移瘤12例,肝门胆管癌11例。所有患者常规接受T1WI、T2WI、T2/S... 目的探讨MRI和MRCP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I资料,其中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转移癌20例,肝门部转移瘤12例,肝门胆管癌11例。所有患者常规接受T1WI、T2WI、T2/SPIR(脂肪抑制T2WI)及冠状位B-FFE检查后行MRCP检查。MRI、MRCP表现与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MRI平扫显示肝内肿块20例(4例为肝内多发肿块),肝门部转移瘤包括肿大淋巴结12例。11例肝门胆管癌中显示浸润型8例,肿块型2例。MRCP显示梗阻端的形态特征,锥状26例,截断状13例,鸟嘴状4例。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和软藤状扩张。结论常规MRI和MRCP结合有助于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 胆道梗阻 恶性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下载PDF
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蔡庆 胡大章 +2 位作者 卢晓 李昌彪 周轶群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目的 总结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 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真菌染的CT资料(4例手术证实,1例支气管镜活检,且抗真菌治疗治愈)。结果 曲霉菌1例,念珠菌2例,隐球菌2例。CT表现:①单发肿块(1例)、曲菌球(1例)、空洞(2例);②肺内弥漫性炎性... 目的 总结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 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真菌染的CT资料(4例手术证实,1例支气管镜活检,且抗真菌治疗治愈)。结果 曲霉菌1例,念珠菌2例,隐球菌2例。CT表现:①单发肿块(1例)、曲菌球(1例)、空洞(2例);②肺内弥漫性炎性灶伴肿块、结节、空洞、支气管扩张(1例)。结论 ①曲菌球CT有典型的特征改变,是曲霉菌感染的可靠依据;②肺内弥漫性炎性灶伴肿块、结节、空洞、支气管扩张和单发肿块、空洞是真菌感染的常见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 CT 诊断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
3
作者 蔡庆 徐建良 李昌彪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总结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 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肉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CT表现:肿瘤有包膜15例,囊变和坏死11例,钙化2例,均... 目的 总结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 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肉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CT表现:肿瘤有包膜15例,囊变和坏死11例,钙化2例,均匀增强8例,不均匀增强10例。肿瘤肝转移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认识这些表现,对提高术前的诊断水平有相当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 神经源性肿瘤 CT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X线胸片与CT征象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帅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X线胸片与CT表现特征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对比分析X线和CT表现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肺内病灶及周围炎X线平片32例,CT扫描32例;肺段浸润X线平片10例,CT扫描10例;多发...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X线胸片与CT表现特征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对比分析X线和CT表现特征,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肺内病灶及周围炎X线平片32例,CT扫描32例;肺段浸润X线平片10例,CT扫描10例;多发条索伴小斑片影X线平片6例,CT扫描6例;磨玻璃样密度影X线平片1例,CT扫描10例;粟粒型X线平片1例,CT扫描1例;空洞影X线平片14个,CT扫描62个;卫星病灶X线平片6例,CT扫描25例;支气管播散X线平片8例,CT扫描30例;树芽征X线平片2例,CT扫描15例;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增大X线平片0例,CT扫描20例;少量胸腔积液X线平片1例,CT扫描6例;胸膜增厚X线平片6例,CT扫描20例。两种影像学表现比较,发现空洞影、磨玻璃样密度影、卫星病灶、支气管播散灶、树芽征、淋巴结肿大、少量胸腔积液以及胸膜增厚等方面,CT扫描显著优于X线片(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CT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且成像清晰、定位准确,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活动性 X线胸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治疗中晚期肝癌
5
作者 顾松红 颜志平 +1 位作者 周平 顾培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6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左锁骨下动脉留置导管药盒治疗肝癌的操作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4例多发转移性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 ,留置管头端深置靶动脉内 ,药盒埋植在穿刺点外下方皮下 ,作肿瘤靶动... 目的 :探讨经左锁骨下动脉留置导管药盒治疗肝癌的操作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4例多发转移性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 ,留置管头端深置靶动脉内 ,药盒埋植在穿刺点外下方皮下 ,作肿瘤靶动脉内长期灌注治疗。结果 :19例导管药盒系统均 1次植入成功 ,术中无明显并发症 ;随访 1~ 12个月 ,死亡 2例、导管脱出 1例、导管阻塞 1例 ,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和临床指标均有较明显改善。结论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式药盒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且创伤小 ;药盒的植入给以后肿瘤靶动脉内长期灌往治疗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盒 植入 左锁骨下动脉 动脉内 肿瘤 治疗 经皮 成功 目的 改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黏液和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俞小康 钱王峰 +2 位作者 潘广 朱默 胡春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1758-1761,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T,MDCT)对胃黏液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胃黏液腺癌21例、非黏液腺癌42例,术前均运用多层螺旋CT行双期扫描,着重观察增厚的胃壁、强化的方式和强化程度等...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CT,MDCT)对胃黏液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的胃黏液腺癌21例、非黏液腺癌42例,术前均运用多层螺旋CT行双期扫描,着重观察增厚的胃壁、强化的方式和强化程度等。结果黏液腺癌强化常呈分层强化(16/21),而非黏液腺癌常呈均匀强化(3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8571,P=0.0003)。黏液腺癌胃壁增厚主要为低密度的中层或外层(15/21)而非黏液腺癌增厚的胃壁主要为高密度的内层或全层(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8207,P=0.0006)。5例(5/21)黏液腺癌内见钙化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对鉴别胃黏液与非黏液腺癌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黏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螺旋扫描与轴位扫描对各型颈椎病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家兵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期449-449,共1页
目的:螺旋CT轴位扫描(椎间盘扫描)与螺旋扫描对诊断各型颈椎病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通过螺旋 CT轴位扫描45例,螺旋扫描55例并通过MPR及VCR重建技术进行多平面及三维图像重建对诊断颈椎病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CT螺旋扫描并多方位重建... 目的:螺旋CT轴位扫描(椎间盘扫描)与螺旋扫描对诊断各型颈椎病的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通过螺旋 CT轴位扫描45例,螺旋扫描55例并通过MPR及VCR重建技术进行多平面及三维图像重建对诊断颈椎病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CT螺旋扫描并多方位重建对颈椎病分型诊断优于常规颈椎 CT轴位扫描模式,能直接显示椎管长轴断层及多方位三维立体图像并可节省常规平片和 CT轴位扫描。结论 CT螺旋扫描优于常规颈椎CT轴位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临床分型 螺旋CT 重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