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87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维中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5期1103-1104,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术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溃疡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 单纯穿孔修补术 胃大部切除术
下载PDF
肠道息肉患者的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治疗作用分析
2
作者 周春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65-0068,共4页
评估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对肠道息肉患者的治疗成效。方法 本研究对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间收入的60例肠道息肉患者进行了深度剖析,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无痛胃肠镜下... 评估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对肠道息肉患者的治疗成效。方法 本研究对2019年8月至2023年2月间收入的60例肠道息肉患者进行了深度剖析,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无痛胃肠镜下的常规活检钳钳除术;而对于观察组,我们则运用了无痛胃肠镜下的息肉圈套器摘除术。本研究综合对比了这两组患者的手术关键指标、舒适度、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后排气、术中出血量、早期活动能力、住院周期以及术后疼痛评估(VAS)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舒适度自评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多个维度上得分更高,表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更显著的改善,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证明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更佳,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下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应用于肠道息肉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术后恢复时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具有良好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息肉患者 无痛胃肠镜 息肉圈套器摘除术
下载PDF
口服米非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岱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EP)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3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EP)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8月3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口服米非司酮和静脉推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口服米非司酮和肌内注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β-HCG(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损伤、骨髓反应、口腔溃疡、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联合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对EP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可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下载PDF
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1期245-246,24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为实验组患...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为实验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实验组1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4例,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为无效的患者有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7%;在对照组1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2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6.7%。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大肠癌 FOLFOX4方案 化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Zero-P椎间植骨融合与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丙才 张兴 +3 位作者 胡传亮 官安红 黄振 李波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Zero 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cage,Zero-P)系统与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系统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2至2016-12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单节段神经根...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椎间融合(Zero profile interbody fusion cage,Zero-P)系统与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系统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2至2016-12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2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应用Zero-P内固定系统,对照组应用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影像学评估情况(手术节段融合率及术前、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1)手术一般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Z=1.67,P=0.012),出血量少于对照组(Z=1.23,P=0.024),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516)。(2)功能恢复情况: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和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三个时间点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影像学评估情况:两组末次随访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组内比较,观察组患者融合节段的Cobb角在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节段Cobb角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13;t=4.31,P=0.009)。(4)并发症情况:两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2,P<0.05)。结论 Zero-P内固定系统与颈前路钛板联合Cage系统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二者在神经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上都有良好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具有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植骨融合 内固定 颈椎前路减压
下载PDF
论桩核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影响
6
作者 周憬郁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699-4700,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进行根管治疗牙修复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出的上中切牙40颗随机分成5组,A组无桩核材及冠修复,剩余冠部牙本质4mm;B组无桩核材料,剩余冠部牙本质4mm;C组桩核材料用镍钛合金,剩余冠部牙本质2mm;D... 目的:分析讨论不同桩核修复方法对进行根管治疗牙修复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整拔出的上中切牙40颗随机分成5组,A组无桩核材及冠修复,剩余冠部牙本质4mm;B组无桩核材料,剩余冠部牙本质4mm;C组桩核材料用镍钛合金,剩余冠部牙本质2mm;D组桩核材料用镍钛合金;E组桩材料Parapost,核材料复合树脂,剩余冠部牙本质2mm。并对40颗牙齿进行折裂强度测试。结果:C组牙齿折裂强度最高,A组牙齿折裂强度次之,其余的三个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桩核增强根管治疗牙抗折裂的能力与桩核修复的设计有关。牙的本质套圈能显著增强根管治疗牙抗折裂的能力。在牙组织预备中,减少磨除牙组织,增强根管治疗牙抗折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修复后牙强度
下载PDF
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进行PICC置管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2月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4例患者,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组护理,... 肿瘤化疗患者采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进行PICC置管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我院在2020年3月-2023年2月的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4例患者,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对照组护理,静疗小组护理模式应用到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状态。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进行PICC置管,护理时采用静疗小组护理模式的效果,通过护理患者的整体状态相对较好且可以重塑互换关系,并加速患者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疗小组护理模式 肿瘤化疗患者 PICC置管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不同健康状态对循经感传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尢小龙 尢君怡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循经感传显著者 状态 经络现象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王茂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8期1807-1808,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9月5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52例患者中,病因明确32例,主要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到2012年9月5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52例患者中,病因明确32例,主要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增殖性疾病及药物有关。②单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用及输血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结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法优先;因较重贫血就诊的患者应紧急输洗涤红细胞治疗,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 特征 治疗
下载PDF
16例乳房包块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陈维中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4期619-619,共1页
目的探讨经乳晕小切口行乳房良性包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226例经乳晕小切口行乳房良性包块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块切除率为100%,完整切除了乳房包块又无明显瘢痕,出现并发症1... 目的探讨经乳晕小切口行乳房良性包块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226例经乳晕小切口行乳房良性包块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块切除率为100%,完整切除了乳房包块又无明显瘢痕,出现并发症13例(5.75%),包括皮下血肿5例(2.21%),切口积液3例(1.33%),切口皮瓣血循环欠佳3例(1.33%),切口感染2例(0.88%),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结论经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包块切除术,包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又符合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包块 乳晕切口 包块切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心肺复苏药物使用的新观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习堤 《临床荟萃》 CAS 1994年第6期267-268,共2页
心脏用药在于使心跳骤停的心脏复苏,其目的是提高心肌应激性,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灌注,加速心率,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抑制异位节律。 1 心肺复苏(CPR)
关键词 复苏 心肺复苏 合理用药
下载PDF
103例高龄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
12
作者 周卫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8-48,共1页
目的 为了总结高龄病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 10 3例 70岁以上围手术麻醉的患者 ,施以硬膜外或全麻加插管。结果  10 3例患者中 ,7例心率下降 ;9例术前有心肌缺血劳损的患者 ,有 1例出现ST -T抬高 ;1例ECG示心肌缺血的急腹症患者 ... 目的 为了总结高龄病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 10 3例 70岁以上围手术麻醉的患者 ,施以硬膜外或全麻加插管。结果  10 3例患者中 ,7例心率下降 ;9例术前有心肌缺血劳损的患者 ,有 1例出现ST -T抬高 ;1例ECG示心肌缺血的急腹症患者 ,术中平稳 ,术后第 5天死于心肌梗死。 10 2例均愈出院。结论 术中维持呼吸与循环稳定是减少死亡的关键 ,全麻的危险期多发生在诱导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 麻醉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