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生六记》:得风气之先的自传体小说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蕊青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浮生六记》用自传体形式写现实人生,大胆表现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其中体现出来的张扬个性、向往自由、尊重妇女、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以及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天然无雕琢的艺术风格,在复古思潮弥漫的乾嘉时代,具有得风气之先的价... 《浮生六记》用自传体形式写现实人生,大胆表现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其中体现出来的张扬个性、向往自由、尊重妇女、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以及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天然无雕琢的艺术风格,在复古思潮弥漫的乾嘉时代,具有得风气之先的价值,它预示着近代思想解放和文学革新思潮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自传体小说 沈复 审美观 艺术风格 叛逆精神
下载PDF
鲁迅、胡适对李伯元人格与创作的误解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学钧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7-123,共7页
鲁迅所创“谴责小说”概念是以李伯元及其《官场现形记》为典范概括、推广而成的小说史概念,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包含着对作者人格及创作的双重贬义。其发生论依据三项事实判断,但这三项事实判断都不合事实,而属误解。其误解经代代承袭,... 鲁迅所创“谴责小说”概念是以李伯元及其《官场现形记》为典范概括、推广而成的小说史概念,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包含着对作者人格及创作的双重贬义。其发生论依据三项事实判断,但这三项事实判断都不合事实,而属误解。其误解经代代承袭,遮蔽了晚清小说固有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需要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鲁迅 胡适 谴责小说
原文传递
李伯元与“谴责小说”的兴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学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4-149,共6页
晚清“谴责小说”的兴起,并非如鲁迅所论兴起于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和受庚子事变的刺激,而是兴起于1903年,原因是以李伯元为代表的报人作家对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的响应。《官场现形记》开创了晚清旨在揭露官场腐败及其原因的“... 晚清“谴责小说”的兴起,并非如鲁迅所论兴起于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和受庚子事变的刺激,而是兴起于1903年,原因是以李伯元为代表的报人作家对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的响应。《官场现形记》开创了晚清旨在揭露官场腐败及其原因的“写实派”社会小说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史 1903年 李伯元 谴责小说 文学研究 《官场现形记》
下载PDF
渐行渐远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遭遇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命运 被引量:5
4
作者 姜建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1,共5页
儒家文化的辉煌属于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反封建的时代任务和现代社会形态的建立取消了儒家文化的政治合法性,农村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的解体摧毁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生存土壤,政治意识形态排斥了儒家文化的作用空间,而市场经济大潮则淹没了... 儒家文化的辉煌属于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反封建的时代任务和现代社会形态的建立取消了儒家文化的政治合法性,农村宗法社会和小农经济的解体摧毁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生存土壤,政治意识形态排斥了儒家文化的作用空间,而市场经济大潮则淹没了儒家文化的价值体系。经过历史的冲刷和人为的毁损,儒家文化正日渐离现代生活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文化全球化 命运
下载PDF
功名情结的幻梦:《镜花缘》主题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2,共9页
本文论述《镜花缘》并非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而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不可化解的功名情结的幻梦。它以武则天篡唐建周为背景,据《春秋》大义视之为"伪周",但始终面临忠义原则与功名欲望的冲突,而总是以功名优先,视功名为人生... 本文论述《镜花缘》并非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而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不可化解的功名情结的幻梦。它以武则天篡唐建周为背景,据《春秋》大义视之为"伪周",但始终面临忠义原则与功名欲望的冲突,而总是以功名优先,视功名为人生的终极价值。其价值取向与《红楼梦》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功名情结 幻梦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中的别一景观──谈“写妓女”的文学和妓女写的文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中国之有“写妓女”的文学当自《霍小玉传》始。唐人小说中写妓女的作品甚多,但 其思想和艺术,都不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虬髯客传》。及至宋、元,写妓女的话本便在市民和 普通百姓中流传了。明代写妓女的文学,在观念上有... 中国之有“写妓女”的文学当自《霍小玉传》始。唐人小说中写妓女的作品甚多,但 其思想和艺术,都不如《霍小玉传》、《李娃传》、《虬髯客传》。及至宋、元,写妓女的话本便在市民和 普通百姓中流传了。明代写妓女的文学,在观念上有了新突破。曾朴的《孽海花》,应是在中国帝制 的封建社会里写妓女的压阵之作。妓女中最早创作文学作品的是六朝南齐时的苏小小。唐代妓女 人多,诗妓也多。宋代妓女中能诗而又有志气者当推歌妓严蕊。明代妓女中出现了散曲家。在妓女 出身的文学家中,要算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最为有名。她的作品,为妓女写的文学作品作了很好的终 结。“写妓女”的文学和妓女写的文学,都是文学遗产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妓女的文学” 妓女写的文学
下载PDF
《型世言》与《三言》《二拍》创作思想差异探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莲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9,共11页
拟话本小说创作中的"教化"论由冯梦龙肇其端,凌濛初踵之武,至陆人龙而集大成。冯梦龙、凌濛初的创作实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们所倡导的"教化"论。这种创作思想上的差异与作者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地... 拟话本小说创作中的"教化"论由冯梦龙肇其端,凌濛初踵之武,至陆人龙而集大成。冯梦龙、凌濛初的创作实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们所倡导的"教化"论。这种创作思想上的差异与作者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教化"论之所以能在陆人龙处得到全面贯彻,是由其所处的平民文人阶层地位所致。下层文人参与通俗小说创作,由于缺乏文化反思精神,常出现两种倾向:或表现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狂热趋同和攀附意识,以强烈的道德说教来成就自己的价值感;或流于猥亵,以毫无顾忌的色情描写来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个性 下层文人 文化反思
下载PDF
李商隐玉阳之恋补证 被引量:6
8
作者 钟来茵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李商隐 清教 苏雪林 阳山 长生不死 爱情诗 李商隐诗 西王母 陶弘景 《真诰》
下载PDF
"白马湖"流派辨正 被引量:6
9
作者 姜建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6-70,共5页
从"散文流派"的角度对20世纪20年代"白马湖"群体的界定不仅不能揭示其内涵,反而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遮蔽了他们的价值和贡献。笔者认为支撑"散文流派"说的五条论据是立不住脚的,应该从文化流派的角度 去把... 从"散文流派"的角度对20世纪20年代"白马湖"群体的界定不仅不能揭示其内涵,反而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遮蔽了他们的价值和贡献。笔者认为支撑"散文流派"说的五条论据是立不住脚的,应该从文化流派的角度 去把握他们,才能准确评价"白马湖"群体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湖 流派 散文 文化
下载PDF
谈《水浒传》《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文哲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92,共11页
《金瓶梅》沿袭了《水浒传》里武松的故事,并稍微作了一些改动。这些改动有得有失,总体上看失大于得。这两部小说中的武松形象有所不同:《水浒传》里的武松仁义礼智勇兼备,而《金瓶梅》里的武松则有点卤莽,任性,自私自利。
关键词 武松 《水浒传》 《金瓶梅》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江南文人治生及其“变异”现象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永斌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4-170,共7页
文人治生现象虽在明清以前就已大量存在,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文人治生现象更为普遍。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给文人治生提供了土壤。文人治生的途径有许多,涉及领域较前代更加广泛和深入,如他们积极参与江南的教育市场、艺术市场,并涉... 文人治生现象虽在明清以前就已大量存在,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文人治生现象更为普遍。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给文人治生提供了土壤。文人治生的途径有许多,涉及领域较前代更加广泛和深入,如他们积极参与江南的教育市场、艺术市场,并涉足出版业,还通过作文、游食江湖、从事医卜、农作,甚至还从事一些被传统社会认为是一些低贱的行业。文人从事治生不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而是堂而皇之进行,有的为达到治生的目的不再顾忌传统道德的约束,甚至可以说不择手段,做出一些令人不齿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江南地区 文人治生 多样化 “变异”
下载PDF
邹弢《海上尘天影》的中西比较意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学钧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本文论述邹弢从传统的“士”向近代报人作家的转变及其主要思想内涵。他的《海上尘天影》是据亲身体验所作的小说,是洋务时代新兴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反思了自己爱情悲剧、人生困境的文化根源,以西方文明的眼... 本文论述邹弢从传统的“士”向近代报人作家的转变及其主要思想内涵。他的《海上尘天影》是据亲身体验所作的小说,是洋务时代新兴报人作家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反思了自己爱情悲剧、人生困境的文化根源,以西方文明的眼光批判中国的制度。它表明在小说中以中西比较的视野重新认识中国的一切,早在洋务时代就已开始,而生活体验则是观念和文学变革直接的感性基础和前提,而非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先有理论后有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弢 《海上尘天影》 长篇小说 人生困境 西方文化
下载PDF
《镜花缘》与旅游文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永斌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0-232,共13页
《镜花缘》除了是一部著名的才情小说外,还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游记小说,尤其是小说的前半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为主体的出海游览可看作是一次自助游。《镜花缘》所体现出的旅游文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qu... 《镜花缘》除了是一部著名的才情小说外,还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游记小说,尤其是小说的前半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旅游文化。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为主体的出海游览可看作是一次自助游。《镜花缘》所体现出的旅游文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反叛性"旅游文化特征、"探险性"旅游文化特征和旅游主体与异地文化的接触、交流、碰撞的过程性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旅游文化 “反叛性” “探险性” 接触 交流 碰撞
原文传递
杨闽斋《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版本研考(上)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圣燮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23,135,共10页
杨闽斋本《西游记》是今见最古的三部明版百回本《西游记》之一。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杨闽斋本是删节本 ,全书字数为全本的五分之四 ;但前半部删得多 ,后半部书删得少 ,有些回甚至没有删节。删掉了不少内容重复的套话式诗篇 ,还有诸如... 杨闽斋本《西游记》是今见最古的三部明版百回本《西游记》之一。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杨闽斋本是删节本 ,全书字数为全本的五分之四 ;但前半部删得多 ,后半部书删得少 ,有些回甚至没有删节。删掉了不少内容重复的套话式诗篇 ,还有诸如调笑语、复述语、繁复的对话和过程描写等 ,大体上是一些带有民间口头文学特色的内容 ;但底本的差错未见改正 ,又出现不少新的差错。全书的删节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本文列举十条基本证据和五条特殊证据 ,以论定杨闽斋本的底本是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底本 民间口头文学 全本 版本 字数 描写 随意性
下载PDF
才学小说炫学方式及其文化根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蕊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7-69,共3页
以小说炫学 ,充实了大量考证和训诂内容 ,同时还有重视自然科学和充满智者的幽默和风趣之特点。才学小说作者努力使小说骈体化、典雅化 ,有着提高小说地位的良好动机。这些都是清代中叶汉学鼎盛、学术文化集大成的趋势和社会审美风尚转... 以小说炫学 ,充实了大量考证和训诂内容 ,同时还有重视自然科学和充满智者的幽默和风趣之特点。才学小说作者努力使小说骈体化、典雅化 ,有着提高小说地位的良好动机。这些都是清代中叶汉学鼎盛、学术文化集大成的趋势和社会审美风尚转向以典雅、宏博为美的时代风气在小说中反映 ,同时也与传统的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学小说 文化根源 炫学 骈体化
下载PDF
凌濛初与晚明刻书业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永斌 张莹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28,共15页
凌濛初在明代后期采用套印技术刻印了许多书籍,他与湖州的其他刻书家一起推动了湖州刻书业的发展,在明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刻印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前贤诗文、戏曲、佛经等方面,这与晚明时的文化背景、凌濛初的家庭影响及其自... 凌濛初在明代后期采用套印技术刻印了许多书籍,他与湖州的其他刻书家一起推动了湖州刻书业的发展,在明代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刻印的书籍主要集中在前贤诗文、戏曲、佛经等方面,这与晚明时的文化背景、凌濛初的家庭影响及其自身的历遇密切相关。凌濛初从事刻书业不是孤立进行的,他不仅与湖州凌氏族人、闵氏、茅氏、冯梦桢等联系紧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还与南京、苏州、徽州、福建等地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淳初 湖州 套印术 影响
下载PDF
三本《罗氏家谱》否定两个假罗贯中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山西清徐发现的《罗氏家谱》认为罗贯中是清徐人 ,山西祁县的《罗氏家谱》提出罗贯中是祁县人 ,其实细加考证 ,这两种说法都不能立 。
关键词 罗贯中 籍贯 《罗氏家谱》
下载PDF
明清时期扬州与文人治生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永斌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60,共9页
明清时期,扬州吸引了许多文人来治生。他们的治生途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依靠自身一技之长,如授徒、出售书画、占卜等取利自养,或寄迹、依托于豪门富室,文人与豪门富室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一... 明清时期,扬州吸引了许多文人来治生。他们的治生途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依靠自身一技之长,如授徒、出售书画、占卜等取利自养,或寄迹、依托于豪门富室,文人与豪门富室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异现象,如一些文人仰富商之鼻息,自损士品,士气尽丧。文人参与治生的原因,或因举业不成,或因生计所逼,或受长辈影响,或观念开始转变,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文人 豪门富室 治生
下载PDF
中国属性与跨国精神——新移民文学浅谈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红林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5,共4页
新移民文学发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创作、者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通过留学、就业、经商、投亲、婚嫁等各种途径定居国外的知识分子。新移民文学曾被认为是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的一个有力补充,其叙事格调直接复现了“伤痕”、“反... 新移民文学发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创作、者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通过留学、就业、经商、投亲、婚嫁等各种途径定居国外的知识分子。新移民文学曾被认为是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的一个有力补充,其叙事格调直接复现了“伤痕”、“反思”乃至“寻根”的批判现实的倾向。时至今日,它们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文学 新移民文学 精神 跨国 中国当代文学 改革开放 知识分子 批判现实
原文传递
李伯元的“功名”与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学钧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81,共5页
自鲁迅以来,国内学界一直以为李伯元是个普通秀才,围绕着他是否因“屡举不第”而意见分歧。本文查证李伯元的功名其实是廪贡生。他只要愿意,凭廪贡生的功名就能出仕。但他放弃了科举之途和向官场发展的机会,选择了“下海”办报,成为晚... 自鲁迅以来,国内学界一直以为李伯元是个普通秀才,围绕着他是否因“屡举不第”而意见分歧。本文查证李伯元的功名其实是廪贡生。他只要愿意,凭廪贡生的功名就能出仕。但他放弃了科举之途和向官场发展的机会,选择了“下海”办报,成为晚清市民报人作家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功名 报人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