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宿主对白念珠菌的免疫机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钟慧婷 佘晓东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375-377,共3页
白念珠菌通常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损时,如创伤、皮质激素应用、营养失调、免疫功能缺陷、抗生素应用及细胞毒药物使用致菌群失调或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等,白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 白念珠菌通常与机体处于共生状态,不引起疾病.当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受损时,如创伤、皮质激素应用、营养失调、免疫功能缺陷、抗生素应用及细胞毒药物使用致菌群失调或黏膜屏障功能改变等,白念珠菌由酵母相转为菌丝相,在局部大量生长繁殖,引起皮肤、黏膜甚至全身性的内源性感染.-旦感染,宿主先天免疫细胞通过识别白念珠菌特异抗原,产生相应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与此同时宿主适应性免疫应答也被激活,分泌相应细胞因子及抗体,协同补体系统及抗微生物肽最终导致吞噬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作用,从而对其杀灭及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宿主 免疫
下载PDF
抗黏膜白念珠菌感染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力瑜 梁官钊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白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常导致黏膜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应答在宿主抗黏膜念珠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IL-17生产型固有细胞在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固有免疫分子和... 白念珠菌是条件致病性真菌,常导致黏膜念珠菌感染。固有免疫应答在宿主抗黏膜念珠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IL-17生产型固有细胞在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固有免疫分子和固有免疫细胞两方面探讨黏膜念珠菌感染的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黏膜 抗菌肽 固有免疫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胞壁结构及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佘晓东 高盈 +3 位作者 张莉莉 沈永年 Li Dongmei 刘维达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4期195-197,208,共4页
目的:明确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菌株细胞壁结构及致病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野生株与缺陷株胞壁结构的差异;利用qPCR检测野生株与缺陷株细胞壁成分MNN4、PHR3,常见黏附因子ALS1、ALS3及毒力因子SAP9、SAP10的表达;利用小... 目的:明确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菌株细胞壁结构及致病力的影响。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野生株与缺陷株胞壁结构的差异;利用qPCR检测野生株与缺陷株细胞壁成分MNN4、PHR3,常见黏附因子ALS1、ALS3及毒力因子SAP9、SAP10的表达;利用小鼠系统感染模型明确缺陷株与野生株在小鼠致死率及脏器菌载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野生株相比,透射电镜显示缺陷株细胞壁整体结构较为疏松,胞壁较薄,胞壁内外膜境界模糊;qPCR显示缺陷株细胞壁成分、黏附因子、毒力因子表达显著降低;动物模型显示缺陷株无法导致小鼠系统性感染死亡,肝、脾、肾脏器菌载量在接种后第3日明显降低。结论:白念珠菌线粒体功能缺陷会导致其胞壁完整性,并下调主要胞壁成分及毒力因子的表达,从而导致菌株致病力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线粒体 细胞壁 毒力
下载PDF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嘉琤 梁官钊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单核细胞在微生物感染病灶处活化并参与炎症反应,但单核细胞具体的抗真菌作用仍然不太清楚。单核细胞具有异质性,存在多个亚群,其在感染免疫中的角色各有不同。本文旨在探讨单核细胞分类及不同表型单核细胞在念珠菌、隐球菌、烟曲霉等... 单核细胞在微生物感染病灶处活化并参与炎症反应,但单核细胞具体的抗真菌作用仍然不太清楚。单核细胞具有异质性,存在多个亚群,其在感染免疫中的角色各有不同。本文旨在探讨单核细胞分类及不同表型单核细胞在念珠菌、隐球菌、烟曲霉等真菌感染中的作用,为了解抗真菌免疫机制、监控和治疗真菌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异质性 真菌感染
下载PDF
白念珠菌ALS3、SSA1基因表达在念珠菌性阴道炎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盈 王琼 +6 位作者 梁官钊 佘晓东 史冬梅 沈永年 苏晓红 李冬梅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ALS3、SSA1基因缺失对阴道上皮细胞激发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培养白念珠菌野生株及ALS3、SSA1基因敲除株(SC5314、Δals3、Δssa1),对其进行形态测定。按不同MOI感染人阴道上皮细胞系VK2/E6E7细胞,通过台盼蓝染色观察...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ALS3、SSA1基因缺失对阴道上皮细胞激发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培养白念珠菌野生株及ALS3、SSA1基因敲除株(SC5314、Δals3、Δssa1),对其进行形态测定。按不同MOI感染人阴道上皮细胞系VK2/E6E7细胞,通过台盼蓝染色观察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评价不同MOI白念珠菌对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评估感染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在共培养上清中的差异。结果 ALS3基因的缺失对白念珠菌芽管长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SA1基因的缺失与其他两个菌株相比芽管长度减少约30%~40%(P<0.001)。台盼蓝染色观察及LDH测定发现,3株菌在感染上皮细胞时,其细胞损伤能力均与菌载量成正比;与野生型相比,Δssa1突变体在相同比率感染上皮细胞时,细胞损伤能力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als3突变株影响较小,甚至略微升高。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发现,突变株在诱导上皮细胞产生促炎因子及趋化因子(GM-CSF、G-CSF、IL-1α、IL-8)的能力上明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S3和SSA1基因表达在阴道上皮细胞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局部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且SSA1基因表达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上皮细胞 白念珠菌 ALS3 SSA1 免疫
下载PDF
毳毛癣的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歌 梁官钊 +2 位作者 张美洁 董嘉琤 刘维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1-743,共3页
毳毛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毳毛所致,儿童发病率较高,常感染面部,临床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皮损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有丘疹、丘疱疹隆起于皮面。重症患者炎症反应较重,可见脓疱、糜烂、渗出、脱屑、结痂等。真菌直... 毳毛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毳毛所致,儿童发病率较高,常感染面部,临床表现为环状或半环状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皮损中央有自愈倾向,边缘有丘疹、丘疱疹隆起于皮面。重症患者炎症反应较重,可见脓疱、糜烂、渗出、脱屑、结痂等。真菌直接镜检可见毳毛上菌丝和/或孢子。局部抗真菌治疗无效,需系统抗真菌治疗。由于该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高,故本文对毳毛癣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 诊断 治疗 毳毛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