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戏演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策略
1
作者 周根喜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5期0015-0017,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地方戏演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戏剧演员的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探讨了提升地方戏演员素质的多维策略,包括思想培养、文化修养、注意力、反应与判断力以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地方戏演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戏剧演员的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探讨了提升地方戏演员素质的多维策略,包括思想培养、文化修养、注意力、反应与判断力以及交流与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帮助地方戏演员更好地适应当代戏剧的要求,提升他们的表演艺术水平,从而推动地方戏剧艺术的持续发展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剧 演员培养 综合素质
下载PDF
戏剧表演中的表演技巧与情感价值
2
作者 周根喜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4年第10期0043-004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戏剧技巧如行腔技巧、交流技巧、情感深入与情景模拟等,详细探讨了戏剧表演中的多种技巧与情感价值,同时也突出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多维度技能。这些表演技巧与情感价值的融合,为戏剧表演中的情节发展提供了...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戏剧技巧如行腔技巧、交流技巧、情感深入与情景模拟等,详细探讨了戏剧表演中的多种技巧与情感价值,同时也突出了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多维度技能。这些表演技巧与情感价值的融合,为戏剧表演中的情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技巧 情感价值 戏剧表演
下载PDF
论舞台技术工作的核心重要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春 《戏剧之家》 2015年第14期176-177,共2页
在舞台技术工作的各种关系中,舞台技术工作和舞台技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核心地位。舞台技术工作为舞台技师提供了工作对象和内容,是舞台技师实现职业价值的基本前提;舞台技师是舞台技术和舞台美术之间的重要媒介,能够推动舞台技术... 在舞台技术工作的各种关系中,舞台技术工作和舞台技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核心地位。舞台技术工作为舞台技师提供了工作对象和内容,是舞台技师实现职业价值的基本前提;舞台技师是舞台技术和舞台美术之间的重要媒介,能够推动舞台技术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技术工作 舞台技师 核心重要关系
下载PDF
谈戏曲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成 《戏剧之家》 2017年第4期29-29,31,共2页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集技巧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表达戏曲...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集技巧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表达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虚拟性 程式化
下载PDF
院团长的话
5
作者 张晓苏 荣光辉 缪勇 《剧影月报》 2005年第6期39-40,共2页
江苏歌剧舞剧院隶属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是大型的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团体。自 1956年建立以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曾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著名歌唱家顾欣、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歌唱家管惟俊、作曲家崔新、薛彪、... 江苏歌剧舞剧院隶属于江苏省演艺集团,是大型的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团体。自 1956年建立以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曾拥有一大批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著名歌唱家顾欣、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歌唱家管惟俊、作曲家崔新、薛彪、舞蹈编导沈晨等一些艺术界的领军人物。目前剧院下属歌剧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优秀剧目奖 歌唱家 文华奖 旅游节 戏剧节
下载PDF
浅析竹笛在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永刚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期69-70,共2页
竹笛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从古至今,竹笛以它特有的音乐文化特征,在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戏曲音乐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多年来,广泛运用于中国戏曲表演的伴奏中。
关键词 竹笛 戏曲表演 作用
下载PDF
浅谈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永刚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1期62-63,共2页
竹笛是我国民族器乐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及情感表现是竹笛演奏者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乐曲本身的情感内涵、竹笛音色的情感元素、竹笛的演奏形式的情感再造等方面,对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浅析影响... 竹笛是我国民族器乐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竹笛演奏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及情感表现是竹笛演奏者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乐曲本身的情感内涵、竹笛音色的情感元素、竹笛的演奏形式的情感再造等方面,对竹笛演奏过程中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浅析影响竹笛演奏情感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从而让竹笛演奏者能更好地把握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笛演奏 情感表达
下载PDF
从欣赏角度看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
8
作者 陈丽娜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37-38,共2页
中国戏曲毕竟发展了上千年,而且在广阔的空间有着无以数计的演出,而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环境,更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种欣赏模式,面对剧目的水平与演员表演的水平都必定存在巨大差异。可以想见,除了重于鉴赏的观演关系之外,中国戏曲观众对... 中国戏曲毕竟发展了上千年,而且在广阔的空间有着无以数计的演出,而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环境,更不可能完全按照同一种欣赏模式,面对剧目的水平与演员表演的水平都必定存在巨大差异。可以想见,除了重于鉴赏的观演关系之外,中国戏曲观众对于国剧表演,也自然会有心醉神迷的欣赏。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是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用传统的审美方法,通过舞台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欣赏角度看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就有它自己的方法,这种戏曲演员与观众的关系是和舞台审美相关联的。本文着重谈谈戏曲表演中戏曲演员与观众关系的问题,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和审美受众相结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戏曲 演员 观众 欣赏
下载PDF
理想,源于一个真实的梦——导演《吴承恩》构思随笔
9
作者 肖继和 《戏曲研究》 2002年第2期225-228,共4页
在戏曲舞台上,传统戏永远把演员放在表现的第一要素,导演的任务是完成对场面、舞台空间调度及情节串联。发展到现阶段,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一桌二椅式的模式表演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仿佛一夜之间,写意与文学性相融合的戏剧应... 在戏曲舞台上,传统戏永远把演员放在表现的第一要素,导演的任务是完成对场面、舞台空间调度及情节串联。发展到现阶段,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一桌二椅式的模式表演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仿佛一夜之间,写意与文学性相融合的戏剧应运而生。这就对传承传统戏曲的导演艺术产生了挑战。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舞台 吴承恩 一桌二椅 传承传统 审美趣味 下层人民 无支祈 二度创作 四大古典名著 写实风格
原文传递
发挥戏曲优长 强化演出效果——导演大型淮海戏《粉祸》之所得
10
作者 肖继和 《戏曲研究》 2001年第2期240-243,共4页
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公害,联合国已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当我参观禁毒展览时,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鸦片战争曾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经受了帝国主义侵略蹂躏的苦难;而如今,中国人民早已屹立世界... 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一大公害,联合国已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当我参观禁毒展览时,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鸦片战争曾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华民族经受了帝国主义侵略蹂躏的苦难;而如今,中国人民早已屹立世界东方,改革开放更使我们伟大国家日益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效果 国际禁毒日 帝国主义侵略 毒品犯罪 优长 锦绣中华 丽丽 意象性 关目 李强
原文传递
竹笛演奏艺术美探析
11
作者 顾永刚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91-92,共2页
竹笛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根据实践经验可知,其演奏的本质是表现音乐的艺术美。竹笛演奏艺术美的表现离不开乐器本身,更离不开演奏主体。作为竹笛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艺修养、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创新思维,才能... 竹笛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根据实践经验可知,其演奏的本质是表现音乐的艺术美。竹笛演奏艺术美的表现离不开乐器本身,更离不开演奏主体。作为竹笛演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艺修养、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创新思维,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艺术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笛演奏 艺术美 探析
下载PDF
淮剧音乐伴奏强度对故事情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永勤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3期37-38,共2页
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淮剧不仅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它起源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区,已有多年的历史,如今成为一种较有代表性的剧种。淮剧表演个性突出,音... 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淮剧不仅体现了中国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它起源于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区,已有多年的历史,如今成为一种较有代表性的剧种。淮剧表演个性突出,音乐优美。胡琴是淮剧伴奏的主要乐器,在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剧音乐 伴奏强度 故事情节
下载PDF
论淮剧表演与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玉宝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期20-20,22,共2页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淮剧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淮剧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淮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不断创新是淮剧艺术的生命力。
关键词 淮剧表演 传承与发展 创新
下载PDF
论淮剧艺术中的“留白”
14
作者 魏玉宝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期21-22,共2页
淮剧表演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留白"。淮剧艺术中的"留白"不仅表现在"以动带静",还表现在"声中无字"——音乐的暗示性与抒情性以及"言外之意"——文字的无尽意境等方面。淮剧演员应重... 淮剧表演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留白"。淮剧艺术中的"留白"不仅表现在"以动带静",还表现在"声中无字"——音乐的暗示性与抒情性以及"言外之意"——文字的无尽意境等方面。淮剧演员应重视淮剧艺术中的"留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为新时代提供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剧艺术 留白 表演
下载PDF
戏曲伴奏中“主胡”的地位与作用
15
作者 魏永勤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8期41-43,共3页
戏曲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包含音乐、舞蹈、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戏曲音乐主要指声腔化的音乐,其中,戏曲伴奏是戏曲音乐的具体体现,是体现戏曲声腔的物质基础,对戏曲声腔的风格有显著影响。主胡是主奏胡琴的泛称... 戏曲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包含音乐、舞蹈、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戏曲音乐主要指声腔化的音乐,其中,戏曲伴奏是戏曲音乐的具体体现,是体现戏曲声腔的物质基础,对戏曲声腔的风格有显著影响。主胡是主奏胡琴的泛称,在戏曲伴奏中很重要,本文对戏曲伴奏中主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伴奏 主胡 地位 作用
下载PDF
浅谈西路淮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山河 《戏剧之家》 2012年第4期13-13,共1页
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起源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后流行于盐阜一带,淮剧发展由香火戏、江淮戏和淮剧三个阶段演变而成。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是以驱邪酬神,祷祀了愿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是由牛歌、秧... 淮剧原名香火戏、江淮戏,起源于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后流行于盐阜一带,淮剧发展由香火戏、江淮戏和淮剧三个阶段演变而成。香火戏始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是以驱邪酬神,祷祀了愿的带有娱神性质的表演形式。它的曲调是由牛歌、秧歌、田歌、劳动号子等乡音土调融化而成的。上河(清江、淮安、宝应)一带声腔高亢、粗犷、洒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剧 传承 创新 同治元年 表演形式 劳动号子 江淮 清江
下载PDF
中国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原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翘 《戏剧之家》 2017年第7期53-53,共1页
西方戏剧美学的正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在这一美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西方写实戏剧的艺术体系。中国戏曲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产生并发展的,它与西方走着不同的道路。中国戏曲艺术家们认为,戏是生活的虚拟,是对生... 西方戏剧美学的正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在这一美学思想指导下,形成了西方写实戏剧的艺术体系。中国戏曲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产生并发展的,它与西方走着不同的道路。中国戏曲艺术家们认为,戏是生活的虚拟,是对生活的艺术表现,因而虚拟性便成为中国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戏曲 虚拟性 程式化
下载PDF
淮剧表演艺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健 《戏剧之家》 2019年第9期35-35,共1页
淮剧又名江淮戏,是中国江苏省江淮地区的地方戏剧,主要流行于盐城、淮安、泰州、扬州等地。淮剧素称能时、能古、能文、能武,表演层次十分丰富。
关键词 淮剧 演唱 特点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从近代少年、现代少女到古代女子——浅析我塑造的几个舞台形象
19
作者 糜利利 《戏剧之家》 2012年第2期16-16,共1页
屈指算来,我在戏曲的舞台上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十年,我从一个对戏曲一窍不通的局外人,成长为现在可以站在舞台上,用我的外在表现,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形色各异中,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看透尘世的朝飞暮卷。这其中,快乐取代... 屈指算来,我在戏曲的舞台上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十年,我从一个对戏曲一窍不通的局外人,成长为现在可以站在舞台上,用我的外在表现,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形色各异中,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看透尘世的朝飞暮卷。这其中,快乐取代了艰辛塑造的过程。我觉得:作为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形象 古代女子 少年 近代 少女 现代 外在表现 活的形象
下载PDF
认真揣摩塑造角色
20
作者 蔡山河 《戏剧之家》 2013年第4期12-12,共1页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演员、一名有过多年舞台演出经验的戏剧演员,更迫切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素养。也正是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演员必须通过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像去打动和感染观众。
关键词 塑造角色 韩信 钟离昧 刘老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