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对称风场对台风浪模拟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彦 赵红军 +2 位作者 叶荣辉 孙杰 孔俊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分析四象限非对称风场模型与叠加风场模型的优缺点,将模型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验证;利用上述两种风场模型分别驱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发生在南海海域的三场台风浪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四象限非对称模型关于风速的计算值... 分析四象限非对称风场模型与叠加风场模型的优缺点,将模型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验证;利用上述两种风场模型分别驱动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对发生在南海海域的三场台风浪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四象限非对称模型关于风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更高,尤其是当台风中心距离测站较近时;四象限非对称模型驱动SWAN模拟的台风浪精度优于叠加风场模型,适用于南海台风浪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台风场 台风浪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粉砂淤泥质潮滩潮沟形态特征及发育演变过程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吕亭豫 龚政 +2 位作者 张长宽 耿亮 张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从潮沟分类、潮沟地貌形态特征及发育演变过程等方面回顾分析了潮沟系统的研究进展。认为Strahler在Horton分级方法基础上提出的潮沟分级模式相对更为合理;潮沟总长与潮盆集水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潮差与潮沟密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从潮沟分类、潮沟地貌形态特征及发育演变过程等方面回顾分析了潮沟系统的研究进展。认为Strahler在Horton分级方法基础上提出的潮沟分级模式相对更为合理;潮沟总长与潮盆集水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潮差与潮沟密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植被对潮沟密度的影响尚无一致结论;对于潮沟截面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宽深比、不对称性以及沉积物和植被对其影响作用;潮沟发育演变动力机制的研究在定性层面的成果较多,定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指出潮沟内复杂的水流结构、潮沟边壁稳定性,以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遥感分析等综合性手段建立影响因素与潮沟形态特征的定量关系等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沟 粉砂淤泥质潮滩 潮沟形态特征 潮沟发育演变过程 潮沟密度 动力地貌 综述
下载PDF
基于BM-MPS法的垂直开孔挡板的减晃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常乐 王丽珠 王袁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56-1367,共12页
液舱晃荡现象在航行船舶中普遍存在,不仅会影响船舶稳定性,还会对海洋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如何减轻液舱晃荡幅度一直是海洋工程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将基于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BM-MPS法,对横摇激励作用下垂直开孔隔板的... 液舱晃荡现象在航行船舶中普遍存在,不仅会影响船舶稳定性,还会对海洋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如何减轻液舱晃荡幅度一直是海洋工程的重点研究问题。本文将基于改进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法——BM-MPS法,对横摇激励作用下垂直开孔隔板的减晃效果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挡板孔隙率、横摇幅度对共振周期及冲击压历时曲线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大小对共振周期有明显的影响,孔隙率15%是达到共振时最大冲击压最小的点,并且处于共振周期发生明显转变的过渡期;冲击压历时曲线与孔隙率也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冲击压历时曲线形态从无峰变为单峰,再改变为双峰。除此之外,横摇激励幅度也是影响共振周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法 液舱晃荡 有孔隔板 孔隙率 共振周期 横摇幅度
下载PDF
龙穴南航道整治工程对潮流泥沙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方拥军 季小梅 +3 位作者 程梁秋 郁夏琰 傅雨洁 王宗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135-140,共6页
建立了覆盖珠江河口河网区与口外海滨区的大范围整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珠江河口的水沙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近期伶仃洋水域实测水文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珠江口的潮流泥沙运动。在此基础上,通过... 建立了覆盖珠江河口河网区与口外海滨区的大范围整体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珠江河口的水沙空间分布特征。利用近期伶仃洋水域实测水文资料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珠江口的潮流泥沙运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局部加密,模拟了龙穴南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潮流泥沙运动过程变化,计算并分析了工程实施对周边水域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和航道沿程的水流条件变化以及航槽泥沙回淤状况等。研究结果表明:龙穴南水道内,潮流为西北-东南方向往复流;整治工程后,上段流速略有增大,下段流速略有减小,但总体流速变化较小。泥沙回淤预测结果显示,出海口以上航道有冲有淤,以淤积为主,平均淤积强度为0.12 m/a;出海口航道整体处于淤积状态,平均淤积强度为0.64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穴南水道 航道整治 潮流 泥沙回淤
下载PDF
潮致泥沙全沙净输运解析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储鏖 徐怡 +2 位作者 陈永平 郁夏琰 王彪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72,共12页
泥沙运动作为水流和底床相互作用的纽带,是河流、河口及海岸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潮波作用明显的河口、海岸地区,周期性的动力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具有往复和可逆的特征,因此研究这类水域的泥沙的净输运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基于泥沙输运... 泥沙运动作为水流和底床相互作用的纽带,是河流、河口及海岸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潮波作用明显的河口、海岸地区,周期性的动力作用下的泥沙运动具有往复和可逆的特征,因此研究这类水域的泥沙的净输运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基于泥沙输运和流速呈指数关系假设,建立潮流环境下的泥沙全沙净输运的解析解公式,并对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和数值计算以及数学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公式能较好地反应潮流环境下的泥沙净输运。由此,基于本公式采用潮流分潮调和常数可计算得到全沙净输运,并可以分析各分潮流及其相互作用与泥沙净输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受径流影响较大的半日潮河口,S2、MS4、M2三潮相互作用对全沙净输运的贡献显著高于通常的潮流不对称作用,即M2、M4的相互作用。此外,河口区域径流导致的余流对泥沙净输运的贡献不可忽略,特别是在洪季,大径流量条件下往往导致余流较大,其对泥沙净输运的贡献所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净输运 全沙输沙公式 潮流分潮 余流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