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3D-STE、ECV检测对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顾娟 柏根基 韦成相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2-306,318,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检测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评估价... 目的探讨心脏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检测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洪泽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MRI、3DSTE、ECV检测,观察MRI、3D-STE、ECV检测对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评估价值。结果3D-STE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纵向应变(overal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径向应变(overall radial strain,GRS)明显小于对照组,整体圆周应变(overal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overall strain,G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增强前T1、增强后0.5 h T1、ECV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OR=1.036,P=0.001)、增强后0.5 h T1(OR=1.096,P=0.003)、ECV(OR=3.106,P=0.000)是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危险因素。GCS诊断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666,特异度为0.625;增强后0.5 h T1诊断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650,特异度为0.666;ECV诊断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633,特异度为0.675;三者联合诊断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的敏感度为0.816,特异度为0.616。结论MRI、3D-STE、ECV检测在评估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弥漫性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核磁共振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细胞外容积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弥漫性纤维化
下载PDF
2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井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184-185,共2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多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累及基底动脉尖周围2 cm内的5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其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基底动脉顶端及其分支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多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一组症候群,主要累及基底动脉尖周围2 cm内的5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其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发现和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2例TOB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 影像学检查 溶栓
下载PDF
探讨用CT检查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性
3
作者 韦成相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4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将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观察使用CT检查诊断腹部创... 目的 :探讨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然后,将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观察使用CT检查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率。结果 :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为,这50例患者的病情均被确诊为腹部创伤。进行CT检查的结果为,在这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被诊断患有腹部创伤。与进行手术的结果相比,使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92%。结论 :用CT检查对腹部创伤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将此检查方法作为诊断腹部创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腹部创伤 诊断 准确性
下载PDF
多序列联合磁共振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权 彭明洋 +1 位作者 马跃虎 韩文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348-235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联合MRE诊断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89例,对多序列MRE诊断IBD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组89例经内镜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IBD者53例,MRE征象中肠壁增厚和肠壁异常强化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 目的探讨多序列联合MRE诊断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炎症性肠病患者89例,对多序列MRE诊断IBD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本组89例经内镜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IBD者53例,MRE征象中肠壁增厚和肠壁异常强化的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如梳征;3例静止期IBD误诊为一般性肠炎,1例肠结核被误诊为IBD,1例结肠癌伴邻近肠管炎性反应误诊为IBD,ROC曲线下面积Az值分别为0.960和0.991,Az值均大于0.9。结论多序列联合MRE通过显示肠管内外病变特征对IBD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炎症性肠病
下载PDF
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血清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顾娟 韩文淮 李景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6期2432-2435,共4页
目的探讨波谱成像(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查2组... 目的探讨波谱成像(MRS)联合表观弥散系数(ADC)、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诊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查2组患者的MRS、ADC、PSA情况,并分析三者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的MRS-SF和PSA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ADC值低于对照组(P<0.05)。MRS+ADC+PSA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2.20%、73.08%、67.50%,其中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其中任意两者平行联合检测。三者系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1.95%、70.51%、71.25%,三者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任意两者系列联合检测,且灵敏度与准确度均高于三者平行联合检测。MRS+ADC+PSA、MRS+ADC、MRS+PSA、ADC+PSA平行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68、0.810、0.754、0.673(P<0.05),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80、0.819、0.750、0.670(P<0.05)。结论MRS+ADC+PSA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与平行联合检测相比,特异度稍显降低,因此系列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波谱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前列腺特异抗原 诊断
下载PDF
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6
作者 顾娟 韦成相 孙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7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7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名、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91名及人表皮生长因... 目的:研究分析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70名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3名、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91名及人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患者46名,分析3组患者X射线摄影情况以及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记录患者乳腺X射线摄影与乳腺癌筛查患者的接受度。结果:通过X射线摄影可以看出三阴性乳腺癌、ER阳性患者的肿块大于HER-2阳性组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ER阳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可将乳腺X射线摄影作为筛查技术,为早期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射线摄影 乳腺癌 接受度
下载PDF
CTA定量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明成 颜龙 +1 位作者 沈伟 孙井来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 旨在分析CTA和临床指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到2022年4月在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接受过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治疗前的CTA定量信息和临床,及治疗后15天的NIHSS评分。采用随机... 目的 旨在分析CTA和临床指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到2022年4月在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接受过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治疗前的CTA定量信息和临床,及治疗后15天的NIHSS评分。采用随机森林建立溶栓治疗15天NIHSS评分的预测模型。结果溶栓治疗15天后29例(34.1%)患者NIHSS评分显示预后不良。良好组的入院NIHSS评分为5(3-8)分,低于不良组的9(6-14)分;良好组的入院mRS评分低于不良组;良好组的rLMC评分为19(18-20),高于不良组的13(9-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机森林纳入rLMC评分、入院NIHSS评分、平均狭窄占比、年龄,内部验证AUC值为0.820(95%CI:0.810-0.830);单独rLMC评分预测模型的AUC值为0.717 (95%CI:0.705-0.729)。结论 利用急性脑梗死溶栓前的临床和定量CTA指标能够准确预测短期的溶栓治疗疗效,其中CTA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疗效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CTA 疗效预测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成相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共计60例,分别实施X线检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在双盲原则下选择2名具备经验丰富的...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共计60例,分别实施X线检查、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在双盲原则下选择2名具备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肋骨骨折的检出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与三维重建对错位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线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检查用时均低于X线检查(P<0.05)。结论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检出率较高,可得到准确、全面的骨折信息,为临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本病的优选诊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外伤性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X线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及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患者两种方式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效果。结果 MRI检查对宫颈癌...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及细胞学检查,统计分析患者两种方式的临床诊断及分期效果。结果 MRI检查对宫颈癌诊断总准确率及对Ⅱa期及以上分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细胞学检查相比明显较高,P<0.05。实施MRI对阴道受累、深肌层浸润、宫旁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分别为92.1%、92.3%、90.0%、93.3%。结论 MRI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分期中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诊断 分期 磁共振成像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