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东 陈爽 +1 位作者 夏裕平 陈则君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4年5月间18例PAU的MSCTA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0~84岁,平均(72.3±11.7)岁。先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从...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5月—2014年5月间18例PAU的MSCTA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0~84岁,平均(72.3±11.7)岁。先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股动脉起始部。以层厚0.75 cm,层间距0.75 cm采集数据,重建后传输至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心血管影像医师评估PAU的形态、部位和范围及继发改变。结果 MSCTA清晰显示了溃疡的形态、部位和继发改变:MSCTA表现下呈现主动脉壁弥漫增厚,内壁不规则,可见溃疡样病变突出腔外,溃疡形态呈针尖样15枚,蘑菇样6枚,乳头状6枚,不规则形4枚。18例PAU中总计31枚溃疡性病变,位于降主动脉21枚,占67.7%,其余10枚溃疡位于升主动脉2枚,主动脉弓6枚,腹主动脉2枚;合并IMH患者表现为弧形或新月形无强化低密度影,1例B型AD内膜撕裂口位于主动脉弓。18例PAU中合并主动脉壁间血肿10例,B型夹层1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1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AU特征及并发病变,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 MSCT血管成像(MSCTA)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广义盆腔脓肿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陈爽 彭亚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0期99-100,10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总结18例广义盆腔脓肿CT表现及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广义盆腔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术或穿刺证实盆腔脓肿的CT检查资料,分析并总结归纳其形态学特征。结果盆腔脓肿CT主要表现为:(1)盆腔... 目的对比分析总结18例广义盆腔脓肿CT表现及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广义盆腔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术或穿刺证实盆腔脓肿的CT检查资料,分析并总结归纳其形态学特征。结果盆腔脓肿CT主要表现为:(1)盆腔囊性或囊实性包块:根据脓肿壁形态可分为囊实性病灶、厚壁囊性病灶及薄壁囊性病灶,肿块间隔及实性成分于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典型病灶囊内见积气。(2)盆腔脓肿间接征象:盆腔脂膜炎,周围组织粘连,结构不清以及盆腔积液。(3)继发盆腔脓肿原发病及合并症CT表现。16层螺旋CT对18例盆腔脓肿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广义盆腔脓肿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于广义盆腔脓肿定位、定性诊断都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王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究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且以该时段中就本院进行CT检查的70例肾脏肿瘤患者为对象。分别就11例嫌色细胞癌、14例乏脂肪错构瘤、31例透明细胞癌及14例噬酸细胞... 目的:探究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8月-2019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且以该时段中就本院进行CT检查的70例肾脏肿瘤患者为对象。分别就11例嫌色细胞癌、14例乏脂肪错构瘤、31例透明细胞癌及14例噬酸细胞腺瘤进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比对不同肿瘤类型CT结果与强化百分比情况。结果:嫌色细胞癌平扫CT(36.49±6.54)、实质期CT(98.76±17.64)均明显低于噬酸细胞腺瘤[(41.63±8.46)、(131.26±26.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噬酸细胞腺癌排泄期CT(100.54±10.48)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类型(P<0.05);排泄期嫌色细胞癌强化百分比(0.91±0.41)%均低于透明细胞癌(1.36±0.64)%、噬酸细胞癌强化百分比(1.47±0.3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直径≤4cm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患者进行CT诊断及各期强化百分比检查,能有效判断患者各肾肿瘤病灶部位及病理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富血供偶发肿瘤 CT诊断 鉴别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爽 陈子健 钟建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2166-216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征。方法选取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CT扫描图像,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的强化情况、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黏膜线是否完整、胆囊内有无结石,胆囊周围变化...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征。方法选取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7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CT扫描图像,观察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的强化情况、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黏膜线是否完整、胆囊内有无结石,胆囊周围变化及邻近肝组织受累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胆囊壁均有增厚,最大厚度为(22.62±7.24)mm,其中呈局限性增厚的20例(27.78%),弥漫性增厚的52例(72.22%);胆囊内壁低密度结节45例(62.50%);黏膜线中断10例(13.89%)、连续62例(86.11%),轻度强化39例(54.17%)、重度强化的33例(45.83%);合并有胆管、胆囊结石26例(36.11%)。胆囊周围炎性浸润59例(81.94%)。结论XGC影像学分析常规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内有结节产生、黏膜线连续、周围脂肪模糊较多且有炎性浸润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诊断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临床价值分析
5
作者 吕建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8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2014年收治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患者2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对CT资料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横轴面图像显示靶征20例(20/20)。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14例(14/20)... 目的:探讨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的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0-2014年收治结肠恶性肿瘤继发肠套叠患者2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对CT资料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横轴面图像显示靶征20例(20/20)。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14例(14/20);进行横轴面图像结合MPR显示靶征20例(20/20);出现彗星尾征伴肾形肿块18例(18/20)。结论:采用横轴面结合MPR要优于单独使用横轴面分析。CT测量肠套叠的方法对临床有明确的参考价值。偏心性靶征属于结肠恶性肿瘤继发性肠套叠的特征的影像学表现。最重要的肠套叠诊断指标就是观察是否有肠系膜上的脂肪组织以及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CT诊断 结肠肿瘤
下载PDF
基于ASL二型糖尿病脑损伤的研究
6
作者 王善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68-70,共3页
利用3维动脉自旋标记基于体素分析法探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脑灌注的异常改变。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门诊、体检确诊糖尿病病人,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体检、认知功能评估及3D-ASL检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测量糖尿病患者脑血流量相对于健康对... 利用3维动脉自旋标记基于体素分析法探讨二型糖尿病患者脑灌注的异常改变。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门诊、体检确诊糖尿病病人,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体检、认知功能评估及3D-ASL检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测量糖尿病患者脑血流量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显著差异的区域。经Alphasim校正,阈值p<0.05,体素>30个。结果:糖尿病患者CB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距状裂周围皮层、小脑前后叶,颞中回;右内侧额上回、额中叶、角回;两侧楔前叶、补充运动区。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视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中枢及默认网络等多个脑区的灌注及神经活动异常,这从神经活动与微循环灌注的角度,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糖尿病患者脑损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 糖尿病脑损害 脑血流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