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雅欣 王凌 +2 位作者 冯德宏 高剑锐 丁育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55-958,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00例,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干预模式。...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方法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00例,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术中失血、输血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髋关节状况、自理能力及血流变学水平,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 <0. 05),术中总失血量、输血率、第1天血红蛋白降低值均显著降低(P <0. 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病人日常活动能力与步态、关节活动、Harris总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疼痛以及关节畸形得分较术前显著降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7天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天观察组病人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沉以及血浆比黏度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给予加速康复外科干预模式,可提高病人髋关节功能和自理能力,加快血流速度,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疼痛 血流变学
下载PDF
Endobutton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段东东 冯德宏 +1 位作者 赵继军 周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9期828-830,共3页
目的比较Endobutton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Endobuaon钢板组18例,锁骨钩钢板组18例。术后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Endobutton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36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其中Endobuaon钢板组18例,锁骨钩钢板组18例。术后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6例均获随访12~28个月,平均16个月。Endobutton钢板组切口长度、肩部疼痛发生率、肩部活动度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锁骨钩钢板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而切口长度相对较长,术后易出现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在切口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影像学表现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Endobuaon钢板组: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4.4%;锁骨钩钢板组优10例,良4例,差4例,优良率为77.7%。结论Endobutton钢板手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好.且不需要二次手术.在切口长度、肩痛发生率及肩部活动度方面优于锁骨钩钢板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ENDOBUTTON钢板 锁骨钩钢板
原文传递
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二维CT及X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沈红雷 冯德宏 +1 位作者 许宏俊 花雷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82-98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51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象,所有对象均先后给予X线、二维CT及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查方案的诊断...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接受治疗的51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象,所有对象均先后给予X线、二维CT及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三种检查方案的诊断效果。结果:金标准显示51例患者中Tile分型A型9例、B型30例、C型12例。CT三维重建对Tile分型的诊断准确率100.00%,明显高于X线扫描(74.51%)和二维CT(8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扫描、二维CT均与金标准诊断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к=0.696,0.859;P<0.001)。CT三维重建与金标准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判断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优于二维CT与X线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平片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不同关节镜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74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凌 冯德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974-1977,共4页
目的探讨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共计74例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5±21.1)岁;病程33d^4.5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 目的探讨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共计74例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5±21.1)岁;病程33d^4.5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遂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74例患者中,有50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1组),18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2组),6例行不全切除术(3组)。随访0.5~2年。术后1个月,Ikenchi法评价手术效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用ROM法对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总体的手术优良率91.2%,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P=0.37)。术后1个月、术后1年,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伸直范围)均较其术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无严重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膝关节肿胀,予对症处理(关节穿刺、抽除积血等)后恢复。结论临床经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时应最大程度的保留半月板功能;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板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盘状半月板 关节损伤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的前路微创手术治疗与常规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烨 朱浩明 +2 位作者 金磊 刘仪 李丁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的前路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微创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采用HSS标准评价2组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结果常规手术与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优... 目的对比胫骨平台骨折的前路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胫骨平台骨折9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微创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采用HSS标准评价2组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结果常规手术与微创手术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优良率分别为84.0%、90.9%。结论切开关节囊与否与最终效果无关,功能锻炼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而微创手术是今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 骨折 微创 前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多维与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浩 丁涛 +4 位作者 程力 朱浩明 李雅欣 王烨 张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854-1858,共5页
[目的]探讨多维与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5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多维外固定支架和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分为多维组和单边组,其中多维组23例... [目的]探讨多维与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5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多维外固定支架和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分为多维组和单边组,其中多维组23例,单边组30例。所有患者固定范围均不超过膝、踝关节。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结果]两组术后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发生4例钉道感染,经抗生素静滴后感染控制,单边组发生1例畸形愈合及2例骨不连,多维组发生2例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多维与单边外固定支架均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前者骨折愈合时间更快、后期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 外固定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凌 冯德宏 +1 位作者 路通 赵继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ACL胫骨止点骨折8例。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3-12个月,骨折均原位愈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治疗ACL胫骨止点骨折8例。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3-12个月,骨折均原位愈合,膝关节稳定性良好,无屈伸受限,恢复良好。患者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结论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法是治疗Meyers-MckeeverⅡ、Ⅲ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8”字固定 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Eithibond缝线
原文传递
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全明 顾晓峰 +2 位作者 杨惠林 程力 刘忠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0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研究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28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所有骨折均通过掌侧入路加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通过Gartland-Werley标准对术后... 目的:研究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28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所有骨折均通过掌侧入路加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通过Gartland-Werley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愈合时间18周;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优19例,良6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9.3%。结论:应用掌侧入路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不但能够重建腕关节的解剖结构,而且能够恢复腕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解剖锁定钢板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爱国 程力 +3 位作者 袁鹏 王俊芳 周子红 周一逸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AO 31.A1-A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CCP组和DHS组,PCCP组53例,男10... 目的 比较经皮加压钢板(PC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AO 31.A1-A2)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PCCP组和DHS组,PCCP组53例,男10例,女43例;平均年龄78.2岁;AO分型:A1型37例,A2型16例.DHS组45例,男7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4岁;AO分型:A1型28例,A2型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 PCCP组有2例失访,5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6个月(8~24个月)随访;DHS组有3例失访,4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2个月(10~26个月)随访.PCCP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明显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末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螺钉断裂、股骨头螺钉切割、松动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与DHS比较,PCC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剥离肌肉少、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患者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小莉 郁娴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7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科室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习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25名,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25名予以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 目的分析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科室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习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25名,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25名予以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综合反馈。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知识和对照组比明显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学习兴趣、知识巩固程度、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自学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护理能力,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骨科 案例教学 护理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肿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居红飞 周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肿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PKP治疗的肿瘤性VCFs患者16例28个椎体。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肿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08年12月采用PKP治疗的肿瘤性VCFs患者16例28个椎体。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瘤灶内,行肿瘤活检,置入可扩张球囊,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并形成骨水泥充填空腔,注入团状期骨水泥强化稳定病椎,给予适当的康复护理指导。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6例28椎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d内疼痛均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7±1.3)分降为术后(2.3±0.5)分(P<0.01);ODI评分由术前(75.6±6.7)分降到术后(25.6±2.8)分(P<0.01)。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矫正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共有4例4个椎体(14.3%)出现骨水泥渗漏。结论应用PKP治疗肿瘤性VCFs,配合适当的康复指导,具有确切的缓解疼痛与改善功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病椎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 椎体骨折 护理
下载PDF
附加钢板技术治疗股骨骨折和骨不连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永伟 芮永军 +4 位作者 殷渠东 马运宏 顾三军 孙振中 周子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股骨骨折和股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应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的60例股骨骨折或股骨骨不连患者资料。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15~79岁,平均43.4岁。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股骨骨折和股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应用附加钢板技术治疗的60例股骨骨折或股骨骨不连患者资料。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15~79岁,平均43.4岁。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20例,股骨下段或远端骨折外侧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18例,合并内侧柱粉碎的股骨下段或远端骨折22例。所有患者以骨折端为中心做长6~10cm的切口附加钢板内固定。萎缩型骨不连和粉碎性骨折复位后缝隙较大者同时行自体髂骨植骨。记录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2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6.3mL。所有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6.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或骨不连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2个月(3~6个月);开始部分负重时间平均为4.5周(2~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3.3个月(2—4个月)。末次随访时按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患膝功能:优29例,良24例,可7例,优良率为88.3%。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弯曲或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附加钢板技术治疗股骨骨折或股骨骨不连,通过一较小切口附加钢板固定,可增强稳定性,同时复位移位骨块和植骨,改善局部骨结构不良和成骨缺陷,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保肢的Strauss分级筛选和治疗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院英 袁鹏 +1 位作者 周悦 杨玉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111-1112,111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保肢治疗的病例筛选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Strauss分级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筛选,其中A级、B级结合病变特征分成糖尿病缺血性足溃疡、糖尿病神经病变足、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等类型,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结...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保肢治疗的病例筛选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Strauss分级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筛选,其中A级、B级结合病变特征分成糖尿病缺血性足溃疡、糖尿病神经病变足、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等类型,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结果:A级11例,全部愈合。B级44例,其中39例顺利愈合,3例病情反复、迁延(2个月)愈合,2例迁延不愈(达3个月)行大腿中上段截肢。C级5例全部截肢。总保肢率为88.4%。结论:Strauss分级简单实用,对判断糖尿病足预后十分明了。经典的治疗方法,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新的治疗方法目前尚不能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分级 治疗
下载PDF
体位干预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压疮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居红飞 周丽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6期94-95,98,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在有效评估预防术中压疮应用的效果,解决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压疮存在的风险、预防治疗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分2组进行比较,针对术前评估、压疮护理,应用循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寻求最佳护理证...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在有效评估预防术中压疮应用的效果,解决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压疮存在的风险、预防治疗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分2组进行比较,针对术前评估、压疮护理,应用循证方法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寻求最佳护理证据。结果 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体位干预,可以科学地指导术前、术中预防压疮的系统管理工作,有效地进行评估,预防术中压疮和指导压疮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不同个体进行评估—预防—治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压疮护理成本,减少护理纠纷,减轻手术患者术后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压疮 交替体位 Braden评估表 康惠尔透明贴
下载PDF
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悦 冯德宏 +1 位作者 沈红雷 路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应用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对1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部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3例,关节盂缘骨折2例,关节盂窝骨折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 目的探讨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应用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对1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部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3例,关节盂缘骨折2例,关节盂窝骨折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为12个月。结果患者各阶段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22周,平均9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比较适合于肩胛骨体部、肩胛骨颈部、关节盂缘、关节盂窝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但由于该切口偏于肩胛骨外侧,用于肩胛冈骨折时须延长切口。该切口不适合用于肩峰骨折及喙突骨折。肩胛骨外侧切口配合应用多孔重建钢板,可取得肩胛骨体部和颈部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外侧 切口
原文传递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远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3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防范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全面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投诉...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制定护理防范对策。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骨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全面分析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投诉事件、意外伤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下载PDF
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红雷 许宏俊 +2 位作者 花雷 丁育健 丁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106足)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检查、CT及三维重建检查,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对70例(106足)粉碎性跟骨骨折进行分型...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106足)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检查、CT及三维重建检查,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对70例(106足)粉碎性跟骨骨折进行分型,其中46例(72足)采取切开复位治疗,24例(34足)采取撬拨复位治疗,并分析术后疗效差异。结果 70例(106足)粉碎性跟骨骨折经螺旋CT三维重建分为8种骨折分型,ⅠA型6足,ⅠB型14足,ⅠC型16足,ⅡA型13足,ⅡB型16足,ⅡC型13足,ⅡD型13足,Ⅲ型15足。粉碎性跟骨骨折术后总优良率为67.92%。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ⅠA、ⅠB、ⅡA型骨折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C、ⅡB、ⅡC、ⅡD、Ⅲ型骨折中,切开复位治疗的优良率高于撬拨复位治疗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重建技术可较清楚地显示粉碎性跟骨骨折情况,对术前骨折分型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作用,ⅠC、ⅡB、ⅡC、ⅡD、Ⅲ型骨折应积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三维重建 粉碎性跟骨骨折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围手术期安全使用胰岛素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院英 袁鹏 +1 位作者 周悦 杨玉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621-3622,共2页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与关节损伤或患有骨病,需要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时,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抗感染能力低下、血糖不稳定,容易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感染往往切口难以愈合,甚至需要取除内固定创口才可能闭合;同时,手术应激会加... 糖尿病患者发生骨与关节损伤或患有骨病,需要行骨科内植入材料手术时,由于患者的特殊体质,抗感染能力低下、血糖不稳定,容易导致手术后切口感染。一旦感染往往切口难以愈合,甚至需要取除内固定创口才可能闭合;同时,手术应激会加重糖代谢紊乱,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因此患者能否平安施行手术和顺利恢复,良好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关键。如何安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骨科医生和内分泌科医生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对81例合并糖尿病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骨科医生 安全使用 植入材料 糖尿病患 胰岛素 术后切口感染 抗感染能力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敏 张冰 张丽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术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从而评价其有效性。方法将5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术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从而评价其有效性。方法将5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11.07±4.5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84±5.47)d(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大大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颈椎前路术 伤口愈合
下载PDF
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中滑移段外固定取出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子红 顾三军 +2 位作者 孙振中 魏长宝 殷渠东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探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过程中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胫骨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治疗,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 目的探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过程中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后发生回缩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骨科医院胫骨骨缺损应用骨搬运治疗,在对合端愈合前滑移段外固定去除或失效发生不同程度回缩的41例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18~71(40±15)岁。用Pearson相关分析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患者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滑移段固定时间和外固定去除或松动失效前、后两次影像学检查的间隔时间等9个因素的相关性,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受伤至骨搬运时间7~95(40.54±25.65)d,骨缺损长度5.0~11.0(6.90±1.20)cm,手术次数1~5(1.64±0.82)次,滑移段长度4.8~12.0(9.68±2.24)cm,骨搬运长度4.5~11.0(6.76±1.64)cm,滑移段固定时间3.5~11.5(7.47±1.94)个月,间隔时间5~21(10.16±4.07)d,滑移段回缩距离1.5~30.0(8.73±7.99)mm。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滑移段回缩距离与滑移段固定时间呈负相关,与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长度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897、0.501、0.419,P值均<0.05);滑移段回缩距离与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骨缺损长度、手术次数和间隔时间均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骨搬运长度和滑移段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发生回缩存在线性关系(t=-10.385、3.027,P值均<0.05)。回归方程:Y_(回缩距离(mm))=27.081-2.805X_(滑移段固定时间(月))+0.447X_(骨搬运长度(cm))(R^(2)=0.805,F=13.256,P<0.01)。结论骨搬运过程回缩程度与滑移段长度、骨搬运长度、固定时间相关,其中骨搬运长度和固定时间与滑移段回缩程度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缺损 骨搬运 滑移段 回缩 牵引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