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及内容分析 被引量:67
1
作者 高玉琴 方国华 +1 位作者 韩春晖 王弘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5-48,60,共5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以及内容等都没有专门的研究.在广泛调研后,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结合大中型水利工...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内涵、目标以及内容等都没有专门的研究.在广泛调研后,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建设目标,结合大中型水利工程和流域性水利工程的管理特点,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创新,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队伍的现代化5个方面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管理 现代化 内涵 建设目标 建设内容
下载PDF
基尼系数视野下的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齐祺 杨悉廉 +3 位作者 乔传泰斗 左亚会 崔毅 金菊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0期72-76,共5页
为科学地规划区域农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基尼曲线和计算区域基尼系数,同时选用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的水资源总量法,对安徽省2000—2012年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0.4... 为科学地规划区域农业的发展,通过构建区域基尼曲线和计算区域基尼系数,同时选用单位面积耕地所拥有的水资源总量法,对安徽省2000—2012年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多年平均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0.4449,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状况优于中国(0.5664)、世界(0.5864)平均水平。安徽省水土资源匹配在地市尺度上具有明显空间分异,呈现皖南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优于江淮之间,而江淮之间又优于皖北地区的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匹配 基尼系数 匹配系数 安徽省
下载PDF
导叶叶片数及导叶相对位置对低扬程轴流泵装置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楚 郑源 +3 位作者 周大庆 陈会向 戴启璠 梁豪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4-210,共7页
为研究导叶叶片数及导叶相对位置对轴流泵装置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导叶数方案和4个不同导叶相对位置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别对每个模型在0.8Q_d~1.2Q_d之间的5个工况进行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选择最优模型,即导叶数为5... 为研究导叶叶片数及导叶相对位置对轴流泵装置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导叶数方案和4个不同导叶相对位置方案,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分别对每个模型在0.8Q_d~1.2Q_d之间的5个工况进行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选择最优模型,即导叶数为5,叶轮出口距导叶距离为0.086D的泵装置模型进行能量特性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轴流泵叶轮叶片数一定时,增加导叶数,将使导叶水力损失增大,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增大,泵装置效率将下降;当叶轮叶片数和导叶数一定时,叶轮出口至导叶进口距离过大或过小时,将使导叶水力损失增大,导叶出口速度环量减小,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增大,泵装置效率将下降;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误差在4%以内,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泵装置的导叶水力设计和效率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 泵装置 轴流泵 效率 水力损失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淮安二站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戴景 戴启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5-98,103,共5页
泵装置模型试验是检验和优化泵装置水力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第二抽水站的改造需要,为了进一步检验预测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在河海大学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上对淮安第二抽水站立式全调节轴流泵装置进行了能量、空化... 泵装置模型试验是检验和优化泵装置水力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安第二抽水站的改造需要,为了进一步检验预测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在河海大学水力机械多功能试验台上对淮安第二抽水站立式全调节轴流泵装置进行了能量、空化以及飞逸转速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在水泵工况和飞逸工况下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而且也能够满足淮安第二抽水站改造的设计要求。对研究背景、该泵站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的主要内容及其不确定度分析,装置模型的主要参数和试验条件、水泵工况模型的试验结果、原型装置的飞逸转速、原型的换算条件及结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立式全调节轴流泵 淮安二站 南水北调东线
下载PDF
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马鞍形区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君 华学坤 +2 位作者 郑源 段宏江 朱聪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4-38,共5页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大型泵站,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的马鞍形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在部分流量区域出现不稳定的马鞍形区,马鞍形区扬程范围大约在1.3Hd^1.6Hd;各个...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大型泵站,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的马鞍形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在部分流量区域出现不稳定的马鞍形区,马鞍形区扬程范围大约在1.3Hd^1.6Hd;各个叶片安放角度下的马鞍形区流量范围各不相同,在0°叶片安放角下,在50%~75%的设计流量之间出现马鞍形区。结合不同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对装置模型马鞍形区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叶轮进口轮缘和叶轮出口轮毂产生二次回流是造成低扬程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效率下降和运行不稳定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扬程 轴流泵 装置 马鞍形区 模型 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下游绿洲演变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薛联青 符芳兵 +3 位作者 祝薄丽 王晶 冯怡 任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0-316,共7页
参考前人对绿洲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进行提取,分析生态输水前后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面积变化特征、转化过程、重心迁移情况以及扩张与退缩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总面积先... 参考前人对绿洲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进行提取,分析生态输水前后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的面积变化特征、转化过程、重心迁移情况以及扩张与退缩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总面积先下降、后上升,人工绿洲不断扩张,10a平均增长量为46.78km^2,天然绿洲面积不断缩减,在2000年后有所上升。生态输水前(1990-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减少,导致大面积草地退化,天然绿洲面积减少;生态输水后(2000-2015年),部分未利用土地得到了利用,变成河渠、水库、湖泊、灌木林和高覆盖度草地,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有所恢复。下游绿洲重心先往西北,再往南方,最后又往东南方向迁移。绿洲主要向西北和东南方向扩张,1990-2000年的扩张区域主要集中于英苏上游区域;2000-2010年期间,台特玛湖地区绿洲面积增加明显;绿洲缩减区域分布广而零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输水 绿洲演变 转化过程 重心迁移模型 扩张方向
下载PDF
基于UG-FLUENT计算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泄洪闸泄流数值试验分析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振兴 吴成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1年第4期16-21,55,共7页
针对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泄洪闸泄流特性,引入流场计算理论,研究流场内水面线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压强分布呈“先减后增至稳定再降至稳定”变化,两个常遇洪水位幅度压强一次下降幅度分别为19.3%、12.9%;泄流工况中消能池首端流速与常遇... 针对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泄洪闸泄流特性,引入流场计算理论,研究流场内水面线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压强分布呈“先减后增至稳定再降至稳定”变化,两个常遇洪水位幅度压强一次下降幅度分别为19.3%、12.9%;泄流工况中消能池首端流速与常遇洪水频率有关,频率越低,流速越小;闸坝末端流速以校核洪水位为最大,达12.26m/s,变化趋势各工况下一致。本文可为研究泄洪闸的泄流流场特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闸 泄流 流场 FLUENT 数值试验
下载PDF
泵站拦污栅阻水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源 刘益民 +3 位作者 钱均 须化根 孙洪滨 周和平 《水泵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1,共4页
结合江苏淮安抽水二站,对拦污栅阻力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包括拦污栅阻水会加剧水泵空化、空蚀,引起机组产生噪声和振动,并造成巨大的能量损失等。所得结论对类似泵站亦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泵站 拦污栅 阻水能量损失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对2020年太湖流域性洪水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涛 叶婷 沈浩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7期80-84,共5页
2020年梅雨期间,太湖流域连续遭遇10轮强降雨,流域梅雨量583.8mm,为多年平均梅雨量的2.42倍,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大运河全线和太湖均超过警戒水位。7月21日,太湖最高水位达4.79m(保证水位4.65m),位列历史第4位,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 2020年梅雨期间,太湖流域连续遭遇10轮强降雨,流域梅雨量583.8mm,为多年平均梅雨量的2.42倍,太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大运河全线和太湖均超过警戒水位。7月21日,太湖最高水位达4.79m(保证水位4.65m),位列历史第4位,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本文对本次太湖流域性洪水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太湖流域防汛工作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洪水 强降雨 精准调度
下载PDF
试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季书杰 《建筑设计管理》 2009年第4期25-26,共2页
论述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水利风景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与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 论述了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水利风景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与管理措施,旨在提高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构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建设与管理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六垛南闸闸下淤积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涛 孙洪滨 +1 位作者 唐洪武 周和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61,共5页
针对我国在滨海河口地区修建的挡潮闸在河口建闸后普遍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六垛南闸等处的实测资料,分析该挡潮闸下潮汐引河通道冲淤特性,指出挡潮闸下引河的潮流特性、潮流挟沙特性及引河淤积的原因。认为对闸... 针对我国在滨海河口地区修建的挡潮闸在河口建闸后普遍存在的泥沙淤积问题,根据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口六垛南闸等处的实测资料,分析该挡潮闸下潮汐引河通道冲淤特性,指出挡潮闸下引河的潮流特性、潮流挟沙特性及引河淤积的原因。认为对闸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有效利用上游有限的泄水量和闸下落潮水流拖淤来防淤减淤是较为简便易行且经济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潮闸 泥沙淤积 潮汐水流 冲淤减淤 闸门调度 六垛南闸
下载PDF
刍议计算机硬件故障的识别与处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青岩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年第7期72-73,共2页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计算机被人们广泛使用,计算机的硬件出现故障的几率和原因也在增加,这个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怎样快速识别出计算机的硬件故障以及怎样正确的处理这些影响变得意义重大起来。本文先是对计算...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计算机被人们广泛使用,计算机的硬件出现故障的几率和原因也在增加,这个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怎样快速识别出计算机的硬件故障以及怎样正确的处理这些影响变得意义重大起来。本文先是对计算机硬件故障进行了几类分类,然后讲解了硬件故障识别处理的一般方法和常见硬件的故障识别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硬件 故障 处理
下载PDF
大中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管理重点环节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一晗 刘融融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第6期57-59,共3页
水土保持设施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大中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单位多,如何抓住重点环节开展工作,确保水土保持设施顺利通过验收并及时发挥效益是水土保持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项目法人的角度,... 水土保持设施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大中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涉及单位多,如何抓住重点环节开展工作,确保水土保持设施顺利通过验收并及时发挥效益是水土保持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项目法人的角度,从设计、施工、监测、评估以及行政验收等重点环节入手,对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的工作程序、责任分工及有关重点、难点进行了阐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建设管理 项目法人
下载PDF
大型立式轴流泵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悦婷 汤方平 +4 位作者 张校文 王林 刘雨夕 戴健 王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5-662,共8页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 为改善轴流泵导叶与叶轮的匹配性,以某立式轴流泵装置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水力模型导叶改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和模型试验,对匹配不同导叶的轴流泵水力模型进行比对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小于5%,性能曲线的整体趋势相对良好,数值计算方法合理可靠;在设计流量工况下,优化后的导叶能够减小导叶体的水力损失及导叶出口环量,动能回收效果较好,在有效降低设计扬程的同时保证泵站以80.7%的效率高效运行;不同导叶对立式轴流泵装置的性能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导叶能够改变装置设计流量,使泵装置高效区向大流量偏移,同时提高小流量工况下泵的装置扬程,降低大流量工况下的装置扬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轴流泵装置 导叶改型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权的AHP多目标施工方案决策评估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力 沈静 +1 位作者 赵一晗 刘婷婷 《水利经济》 2012年第6期32-34,42,共4页
针对多目标方案决策评估所面临的因素不确定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应用于多目标方案决策体系中,提出构建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再运用模糊层次分... 针对多目标方案决策评估所面临的因素不确定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应用于多目标方案决策体系中,提出构建基于熵权的层次分析法(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再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方案集进行评价排序,确定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权 层次分析法(AHP法) 多目标方案 决策评估
下载PDF
闸门监控系统中关键传感元件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建建 吴晓兵 +1 位作者 武明 张黎明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3年第5期81-83,共3页
介绍了水利部“94 8”重点项目“大型闸门测控技术”中关键传感元件的应用情况 ,重点在于各类性能优越的传感元件的技术参数、特性指标和使用效果 ,以及传感元件与控制系统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 闸门 监控系统 传感器
下载PDF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一帆 吴成 +1 位作者 唐颖 李猛 《珠江水运》 2019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在逐步的完成,就以水利工程而言,在近些年来,在受到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的影响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混凝土裂缝... 现如今,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在逐步的完成,就以水利工程而言,在近些年来,在受到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的影响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力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施工 混凝土裂缝 防治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泵站中的应用效能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武明 余建建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 2002年第5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计算机 监控系统 泵站 控制模式
下载PDF
白马湖西北部湖区表层沉积物氮、磷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强 韩成银 +4 位作者 戴小琳 华学坤 王永年 张凯 田兴军 《江苏水利》 2019年第12期11-17,22,共8页
为了解退圩还湖后的白马湖典型湖区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形态赋存特征及污染程度,于2019年1月采集了白马湖西北湖区9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利用化学提取法和SMT法分别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的氮、磷形态。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总氮含量为466.70~54... 为了解退圩还湖后的白马湖典型湖区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形态赋存特征及污染程度,于2019年1月采集了白马湖西北湖区9个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利用化学提取法和SMT法分别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的氮、磷形态。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总氮含量为466.70~547.01 mg/kg,以有机氮为主;总磷含量为325.59~841.24 mg/kg,以无机磷为主。不同氮形态与总氮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不同磷形态与总磷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总体上各河流入湖口的无机氮、总磷和不同磷形态含量均高于湖区开阔水域,各河流入湖口沉积物污染程度也高于开阔水域。其中,水生植物种植区周围(5号取样点)表层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最轻,浔河口(9号取样点)表层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最严重。因此,白马湖的水污染问题主要由外源污染引起,其治理与修复仍需加强控源截污工作,同时,合适的生态净化工程实施对缓解白马湖的水污染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氮磷形态 污染评价 白马湖
下载PDF
斜式泵装置负扬程飞逸过渡过程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景 刘雪芹 +4 位作者 袁聪 赵林章 卜舸 仲子夜 戴启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6,共5页
为了研究斜式轴流泵装置正转飞逸过渡过程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座斜30°轴流泵装置正转飞逸过渡过程中泵装置的内外特性。结果表明,-3.33 m扬程下水泵正转飞逸转速为383.0 r/min,是额定转速的2.7... 为了研究斜式轴流泵装置正转飞逸过渡过程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座斜30°轴流泵装置正转飞逸过渡过程中泵装置的内外特性。结果表明,-3.33 m扬程下水泵正转飞逸转速为383.0 r/min,是额定转速的2.72倍,远超同扬程下反转飞逸转速;泵装置达到飞逸工况后扭矩并不恒为0,而是围绕0波动;随着叶轮转速的增加,在出水流道中隔板两侧断面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达到正转飞逸工况后两侧流量相差3倍,偏流程度与转速有关;偏流现象宏观上表现为中隔板两侧流量不均,微观上表现为两侧水压脉动特性迥异;出水流道中隔板两侧的偏流是由导叶出口剩余环量引起的。研究结果对今后斜式轴流泵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式轴流泵 正转飞逸 过渡过程 内部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