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机房的管理与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成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第12X期61-63,共3页
多媒体网络机房为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应用平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了使机房始终处良好的状态,必须对机房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才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 网络机房 机房管理 技术控制
下载PDF
从叙述时间的迷宫解读《祝福》主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保升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8期51-52,共2页
《祝福》的主题历来有多种争论,"四权说""吃人说"等各有其理,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通过对本文叙述时间奥秘的解读,结合文化学批评视角,指出本文的主题是以国民性批判为基点的封建文化批判。
关键词 故事时间 本文时间 叙述速率 封建文化批判
下载PDF
同是从良路 苦乐两相异——杜十娘与花魁女命运之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冰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7年第6期54-55,50,共3页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同为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两位女主人公——杜十娘和花魁娘子有颇多相似之处:貌美聪慧,却不慎误入青楼;虽为名妓却早已厌倦风月生活;心有所属,矢志从良。
关键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三言” 女主人公 冯梦龙 名篇
下载PDF
多媒体教室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4
作者 蔡成军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年第12期77-79,共3页
笔者对多媒体教室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分析,认为多媒体教室的故障存在软、硬故障之分。软故障需在排除硬件故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尝试才能够解决。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软故障分析 教学内容 排除方法 操作顺序 硬件故障
下载PDF
由《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开去
5
作者 孟凡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12期53-55,共3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苏教版初一(上册)和人教版初三(上册)里的一篇课文,是从议论文角度学习的例作。然而读后,抛开文体本身不谈,我却被作者文中所聚焦的创造性思维和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深深吸引,思维的闸门一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苏教版初一(上册)和人教版初三(上册)里的一篇课文,是从议论文角度学习的例作。然而读后,抛开文体本身不谈,我却被作者文中所聚焦的创造性思维和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深深吸引,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千头万绪一起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创造性人才 人教版 苏教版 议论文 上册 课文 学习
原文传递
抒喜出望外之情 写异乎寻常之爱——朱自清“惊诧”美文《绿》的感情美
6
作者 于吉东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9年第7期55-56,共2页
人们通常习惯上把散文称作“抒情散文”,主要是因为“情”乃散文的命脉和灵魂。散文所表现的主要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叙事、写景、记人,无不是在写作者的主观感情,文字之中无不浸润着感情的分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最具中国散文传统... 人们通常习惯上把散文称作“抒情散文”,主要是因为“情”乃散文的命脉和灵魂。散文所表现的主要是作者的独特感受,叙事、写景、记人,无不是在写作者的主观感情,文字之中无不浸润着感情的分子。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最具中国散文传统的美学风范,堪称感情美的典范。他总是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个性倾泻在清新的文字里,渗透在优美的画面中。写于1924年的《绿》,便以“惊诧”为感情触发点,抓住梅雨潭的绿大做文章,抒写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异乎寻常之爱,让我们充分领略到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和感情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感情美 《绿》 抒情散文 美文 写作者 主观感情 美学风范
下载PDF
时空的交错 心灵的孤独——再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
作者 张冬梅 《语文天地》 2008年第6期11-13,共3页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能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官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关键词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时空结构 时间和空间
下载PDF
白先勇小说中的“怀乡情结”
8
作者 孟凡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本文拟从白先勇小说中的一环乡情结”谈起,结合具体作品,通过对白氏小说中“去国怀乡”、“心灵故乡”两个层面的分析,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中的深刻文化意蕴:频频回首,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美学意境。
关键词 白先勇 “怀乡情结” “去国怀乡” “心灵故乡”
下载PDF
这几个成语不该错
9
作者 孟凡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10期36-37,共2页
成语误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诸如“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火中取栗”“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差强人意”等一些常被使用又常被误用的成语,已通过纠错文章让人理解并正确使用。但是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仍有一些被误用的成语,... 成语误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诸如“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火中取栗”“美轮美奂”“汗牛充栋”“差强人意”等一些常被使用又常被误用的成语,已通过纠错文章让人理解并正确使用。但是在日常的语言表达中仍有一些被误用的成语,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这就需要发现者及时撰文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误用 “差强人意” “美轮美奂” “首当其冲” “万人空巷” 语言表达 发现者 文章
原文传递
高旷绝尘的歌——读《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10
作者 孟凡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9年第4期13-14,共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关键词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古诗词教学 苏轼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微笑背后的凄凉与孤独
11
作者 张冬梅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8年第1期26-27,共2页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历来被认定为一幅富有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的画卷。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因此有人说,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你的灵魂深处将染上这份清新、自...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历来被认定为一幅富有人情美、人性美、风俗美的画卷。具有田园牧歌式的情调。因此有人说,走进《边城》,你一定会被那浓郁的质朴民风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你的灵魂深处将染上这份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的纯美,思想也将会得到净化;脱下虚伪的外衣,越过世俗的樊管。品味大自然博大的诗意。你将会追求到至真至善的人性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 《边城》 田园牧歌 人性美 大自然 代表作 沈从文 人情美
下载PDF
千教万教 教学生做诚实守信的真人
12
作者 吕言侠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0期106-106,共1页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正值人一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真人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阶段正值人一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因此,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真人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学科贯彻落实新课改情感教学目标的权利,更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文本教会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真人,提升学生的情感素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守信 真人 学生 语文学科 中学阶段 行为习惯 情感教学 德育教育
下载PDF
感谢零分
13
作者 魏峰 《班主任》 2008年第12期28-28,共1页
今年我带了一个新班。开学不到两个月,我们班就脱颖而出,量化考核、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都取得了佳绩。不料,在接下来的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却遭遇了“滑铁卢”。
关键词 学生 教师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口头作文的含义及其训练策略
14
作者 王保升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7年第12期96-96,共1页
一、口头作文的含义与要求 口头作文作为一种作文形式,是学生作文实践活动的一种自然存在,最早把它作为一种作文现象提出来加以说明的,据我看到的资料,应该是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口头作文训练,可以说是... 一、口头作文的含义与要求 口头作文作为一种作文形式,是学生作文实践活动的一种自然存在,最早把它作为一种作文现象提出来加以说明的,据我看到的资料,应该是叶圣陶先生。吕叔湘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倡导口头作文训练,可以说是口头作文训练的较早倡导者。上世纪90年代后期浙江临海苘教研室林一平较系统地研究了口头作文的有关问题,是国内迄今在此用功较多的一位研究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作文训练 训练策略 作文形式 自然存在 实践活动 学生作文 60年代 90年代
下载PDF
时空的交错 心灵的孤独——再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
作者 张冬梅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8年第5期83-83,共1页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能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宫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能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宫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睐.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幽州台歌》 孤独 陈子昂 交错 时空 心灵 人的尊严 狂欢
下载PDF
教师要真正走近鲁迅
16
作者 吕言侠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0年第12期19-19,共1页
2010年秋季开学后,在多种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多篇经典作品又被删减。一时间,各种议论热火朝天,赞成与反对争议不休。在一片喧嚷声中,身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正视?课本中是否要删减鲁迅作品,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鲁迅... 2010年秋季开学后,在多种新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多篇经典作品又被删减。一时间,各种议论热火朝天,赞成与反对争议不休。在一片喧嚷声中,身为语文教师该如何正视?课本中是否要删减鲁迅作品,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还是有较大的比重,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一现象。本期几位作者的观点,对教师如何面对这一删减现象以及如何处理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或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不管教材内容如何变动,应该坚信的是,鲁迅的精神及其影响将是永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鲁迅作品 语文教师 正视 2010年 经典作品 启示作用 教材内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