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职务犯罪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工作成效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善文 张波 +1 位作者 李娟 刘亚茹 《中国检察官》 2023年第23期31-34,共4页
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有所减弱。对于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提高自行补充侦查权的适用率,发挥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工作的运行成效。目前,职务犯罪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工作面临法律规定不明确... 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有所减弱。对于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提高自行补充侦查权的适用率,发挥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工作的运行成效。目前,职务犯罪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工作面临法律规定不明确、内生动力不足、法律监督职能缺失等困境。需要从自行补充侦查权的法律性质、功能定位去思考,明确自行补充侦查权的适用规则,以期探索机制创新与程序再造,强化新时期下职务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检衔接 职务犯罪案件 自行补充侦查权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新执法环境下自侦案件检察内部配合机制探讨
2
作者 沈淬 池通 《中国检察官》 2013年第5期68-70,共3页
一、新执法环境下强化自侦案件检察内部配合机制的必要性修改后的刑诉法对自侦、侦监和公诉的要求均有提高.如何寻求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更好开展.强化检察内部侦捕诉配合机制是一条必然路径。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犯罪案件控诉权时,检... 一、新执法环境下强化自侦案件检察内部配合机制的必要性修改后的刑诉法对自侦、侦监和公诉的要求均有提高.如何寻求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更好开展.强化检察内部侦捕诉配合机制是一条必然路径。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犯罪案件控诉权时,检察系统内部的自侦、侦监和公诉三部门要根据刑诉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来定位其职能分工及其相互关系,这是刑事诉讼的原则与目的以及刑事诉讼结构决定的.是制度设计的理性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侦案件 检察机关 执法环境 刑事诉讼结构 职务犯罪案件 执法工作 检察系统 分工负责
原文传递
携带凶器抢夺是否都应认定为抢劫
3
作者 刘建国 《检察实践》 2002年第5期72-73,共2页
2001车元月某日晚,李某在一农贸市场闲逛时,看见一中年妇女正在掏钱包付钱,乘该女不备,李某抢走其手中的钱包,逃跑中被市场管理人员抓获,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赶来后,从李某身上搜出匕首一把,清点钱包内有人民币1500余元。
关键词 携带凶器抢夺 抓获 抢劫 派出所 认定 民警 市场管理 钱包 人民币 农贸市场
下载PDF
经主管单位党委同意在国有控股公司任职的能否认定为“委派”
4
作者 冯文婕 李伟 《检察实践》 2005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三联集团 任职 国有控股公司 出资 职工股 主管 全民所有制 张某 被告人 同意
下载PDF
以“原始股”为诱饵低买高卖赚取股民钱财如何定性
5
作者 于磊 沙强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49,共2页
犯罪嫌疑人朱某、黄某、唐某于2007年初从上海窜至徐州,预谋利用“原始股”(其实为垃圾股)为诱饵实施诈骗,谎称该股份上市后将获取巨额利润。为获得股民信任,三犯罪嫌疑人使用假名字在徐州招收本地人为业务员,开办股票咨询工作室... 犯罪嫌疑人朱某、黄某、唐某于2007年初从上海窜至徐州,预谋利用“原始股”(其实为垃圾股)为诱饵实施诈骗,谎称该股份上市后将获取巨额利润。为获得股民信任,三犯罪嫌疑人使用假名字在徐州招收本地人为业务员,开办股票咨询工作室,先从上海聘来股票分析师对股民免费讲授股票知识,骗取股民的信任,后在股民咨询时犯罪嫌疑人便选择一些容易上当的股民实施骗术。2007年3月,犯罪嫌疑人发现经常到工作室前来咨询的股民冯某投资欲望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股 股民 诱饵 犯罪嫌疑人 股票分析师 钱财 巨额利润 股份上市
原文传递
检察工作中正确处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关系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刘建国 《检察实践》 2003年第2期53-54,共2页
一、必须围绕全党的大局开展检察工作 必须做到:第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指导检察工作,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证... 一、必须围绕全党的大局开展检察工作 必须做到:第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指导检察工作,牢牢把握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工作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中国 执法工作
下载PDF
浅议民事案件抗诉权的立法缺陷及其影响
7
作者 范勇 《检察实践》 2005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抗诉权 民事抗诉 民事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办案 抗诉案件 规定 法律 中国
下载PDF
检察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安全问题研究
8
作者 张静静 张喜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18年第11期93-94,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检察档案信息化势在必行。作为一种司法文献,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在重要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信息数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下,检察档案信息化势在必行。作为一种司法文献,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在重要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和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推动档案工作工作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 重要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浅论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原则与内容
9
作者 王成艳 张静静 刘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18年第11期97-98,共2页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当前,要在系统性、开放性和国际性的原则下,在通过完善法规体系、人才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 体系建设 原则
下载PDF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获取内幕信息非法谋利行为的判定
10
作者 李娟 沈善文 刘亚茹 《人民检察》 2024年第20期43-45,共3页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职权获取内幕信息,成为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犯罪主体的案件逐年增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获取内幕信息非法谋利既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又危害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也侵犯了证券...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职权获取内幕信息,成为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犯罪主体的案件逐年增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获取内幕信息非法谋利既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又危害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同时也侵犯了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危害性极大,需要从严打击。刑法第180条规定,与内幕信息有关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具体分为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罪 廉洁性 泄露内幕信息罪 期货投资 期货市场 犯罪主体 谋利行为
原文传递
“仁义礼智信”与检察文化建设
11
作者 李娟 《传承》 2013年第10期96-97,共2页
优秀检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情怀,推动着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规范,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在各个时代不断地得到继承与弘扬,对检察文化建设也... 优秀检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情怀,推动着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提出的道德规范,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在各个时代不断地得到继承与弘扬,对检察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礼智信” 检察文化 建设
下载PDF
论域外检察文化的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安 张中秋 +5 位作者 张承平 桂万先 闵钐 朱秋卫 金卫东 解一雷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5,共4页
西方法治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规律,以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的域外检察文化不仅各具特点,也拥有共性特征。在诸多共性特征之中,监督制衡是其总体定位,诉讼文化系其基本属性,人权保障、服务公益系检察制度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 检察文化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特征
原文传递
《国家赔偿法》立法缺陷
13
作者 于智勇 李伟 《检察实践》 2004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国家赔偿法》 立法缺陷 赔偿数额 赔偿义务 侵权行为
下载PDF
抢借条不宜按抢劫罪论处
14
作者 李奎 谈心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10年第5期63-64,共2页
借条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以货币为标准的确认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有效凭证,往往南借款金额、事由、借款人签字及日期等要素组成。在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抢借条的案件屡见不鲜。抢借条是刑法理论上的抢劫行为,还是民法意义上的经济纠纷... 借条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以货币为标准的确认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有效凭证,往往南借款金额、事由、借款人签字及日期等要素组成。在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抢借条的案件屡见不鲜。抢借条是刑法理论上的抢劫行为,还是民法意义上的经济纠纷,我国理论和实务界长期存有一定分歧。本文试从抢借条行为法律定性之争人手,选取借条是否属于抢劫罪的犯罪对象这一角度,进一步厘清该行为的法律定性,以期对法律实践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劫罪 借条 债权债务关系 抢劫行为 法律定性 司法实践 刑法理论 经济纠纷
下载PDF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讼监督的困境与出路
15
作者 张春艳 艾新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9,共10页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及申诉数量持续上升,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再审案件中呈现检察院抗诉占比低、检察院抗诉理由多为“量刑畸轻”的基本特征。“法律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外在表现为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内在表现为体与用之联系...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及申诉数量持续上升,我国知识产权刑事再审案件中呈现检察院抗诉占比低、检察院抗诉理由多为“量刑畸轻”的基本特征。“法律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外在表现为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内在表现为体与用之联系。基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特殊性,检察机关实施诉讼监督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方面在宏观上须从思想观念、机构设置、立法等多层面进行设计,以加强体系建设、保障诉讼监督机制有效运行;另一方面在微观上须创新、改进监督措施以破解各诉讼阶段主要监督困境。具体而言,为了破解诉讼监督困境,可以通过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完善监督程序;规范细化涉案金额认定,严格核实兜底罪名;加强司法鉴定检察监督,打造诉讼监督专家团队;建立执行信息报告制度,实施执行情况同步监督等方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犯罪 知识产权保护 诉讼监督 刑事检察
下载PDF
利用职务之便借款不付息应如何定性
16
作者 解秀玲 韩卫东 《检察实践》 2001年第3期56-57,共2页
[基本案情] 1999年,某银行办事处主任某甲,为了完成本单位储蓄任务,多次找到市某国有开发公司财务科长某乙,请求将其单位闲置款存入该行,某乙同意,于1999年8月在该行开户将单位款2000余万元存入该行至今。1999年10月,某乙丈夫李某因做... [基本案情] 1999年,某银行办事处主任某甲,为了完成本单位储蓄任务,多次找到市某国有开发公司财务科长某乙,请求将其单位闲置款存入该行,某乙同意,于1999年8月在该行开户将单位款2000余万元存入该行至今。1999年10月,某乙丈夫李某因做生意缺乏资金,但无法贷款,某乙便找到某甲,让其帮忙,某甲出于感谢,通过非正当途径,挪用本单位公款50万元,借给某乙使用,并约定按照银行同期利率计息,借期6个月。还款期至,某乙带本息共计54万余元,用于还款,某甲出于对吸储的感谢,为了本单位的业务,表示只收本金,利息不收。某乙归还50万元本金后将4万余元利息款带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挪用公款罪 案例分析 国家工作人员 不正当利益
下载PDF
赃款用之于公对受贿定罪量刑的影响
17
作者 于磊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10年第5期81-82,共2页
在受贿案件中赃款去向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将受贿的赃款用于公务支出是否影响受贿罪的定罪量刑在司法实务界的争论已久。多年来个别地区的司法机关将用于公务支出的赃款多采取扣除法的处理模式即如果被告人将赃款用于公务支出,可以相... 在受贿案件中赃款去向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将受贿的赃款用于公务支出是否影响受贿罪的定罪量刑在司法实务界的争论已久。多年来个别地区的司法机关将用于公务支出的赃款多采取扣除法的处理模式即如果被告人将赃款用于公务支出,可以相应扣除,把剩余部分作为受贿的最后认定数额予以定罪,此种做法因缺失法律和理论上的依据而引起法学界和社会的争论,对这样的赃款去向能否认定受贿性质,认识上颇不一致,为此,笔者略陈管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赃款去向 受贿案件 定罪量刑 司法实务 司法机关 受贿罪 支出 公务
下载PDF
抢劫钥匙入室取财应如何定性
18
作者 金向东 《检察实践》 2001年第4期54-55,共2页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王甲于去年某日晚7时许,窜至个体户张乙开的小卖部图谋抢劫,因小卖部顾客不断,不便下手。
关键词 钥匙 入室取财 盗窃罪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中德检察官职业准入制度之比较及借鉴
19
作者 吕青 《中国检察官》 2006年第7期63-65,共3页
德国是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发源地,其检察制度有较强的代表性,尤其是检察官职业准入制度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德国实行两次司法考试,在两次司法考试间有为期两年的实践训练,司法考试中的成绩优秀者,方可申报实习检察官;实习检察官... 德国是大陆法系检察制度的发源地,其检察制度有较强的代表性,尤其是检察官职业准入制度对我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德国实行两次司法考试,在两次司法考试间有为期两年的实践训练,司法考试中的成绩优秀者,方可申报实习检察官;实习检察官经长达数年的选任试用、考察筛选,其中少数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司法品性的优秀者方录用为职业检察官;同时,还对更高级别的检察官规定以严格的年龄限制等制度。科学完善的准入制度体系保障了德国检察官队伍的高度专业化、精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职业准入制度 中国 德国
原文传递
对民事行政“检察建议”监督形式的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范勇 《检察实践》 2004年第1期29-29,共1页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订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办案规则(2001)》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应当再审的案件,可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原审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进行再审。据此,对已发生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检察机关存在提起抗诉和发出...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订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办案规则(2001)》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应当再审的案件,可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原审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进行再审。据此,对已发生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检察机关存在提起抗诉和发出检察建议两种监督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政案件 人民检察院 检察建议监督工作 监督范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