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48例报道) 被引量:1
1
作者 尹文州 卜庆云 +2 位作者 杨六中 何秉辉 刘诗荣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9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介入的方法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骨植入手术、口服化淤活骨中药汤剂及介入综合治疗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75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48例75髋中,...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介入的方法综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髓芯减压+自体骨植入手术、口服化淤活骨中药汤剂及介入综合治疗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8例,75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48例75髋中,介入治疗即刻血管改善有效率达81.94%,术后随访2~5.2年,临床有效率达86.67%。结论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Ⅰ、Ⅱ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西医结合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与护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常丽 周丽 +1 位作者 尤蕴 苏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36期4439-4442,共4页
目的探讨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比较6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前及行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术后的心功能NYHA分级、心电图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并对患者的护... 目的探讨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比较6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术前及行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术后的心功能NYHA分级、心电图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并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治疗后6个月NYHA从术前(3.40±0.50)级改善为术后(2.30±0.60)级,QRS时限从(144.68±16.40)1]ms降至(100.02±14.76)ms,LVEF(%)从(33.18±5.60)提高至(41.8±7.45),6min步行距离从(305.40±30.30)m提高至(406.20±70.50)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8,4.562,6.728,10.426;P〈0.01);术后跟踪随访3—24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心电监测、术后观察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重视出院后跟踪随访等都是取得较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卜庆云 尹文州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效果。方法搜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57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1个月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改变情况及并... 目的探讨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效果。方法搜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57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确认肿瘤供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1个月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改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支气管肺癌右侧支-肋共干占14.0%(8/57),双侧支气管动脉供血占5.3%(3/57),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占5.3%(3/57),肋间动脉参与供血占7.0%(4/57),胸廓内动脉参与供血占1.8%(1/57);5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减轻,部分消失,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发生缺血坏死,瘤体缩小。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66.7%(38/57),总有效率为84.2%(48/57),无变化为10.5%(6/57),进展为5.3%(3/57)。结论超选择碘化油动脉化疗栓塞疗法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栓塞 碘化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