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学生写作构思过程的教学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陶振环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3-74,共2页
20世纪60年代起,认知心理学日渐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西方写作心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也进入了认知范式主导的研究,即把写作看成是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西方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发展的写作模型几乎都很强调构思的重要性,甚至将其视作写作过... 20世纪60年代起,认知心理学日渐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西方写作心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也进入了认知范式主导的研究,即把写作看成是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西方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发展的写作模型几乎都很强调构思的重要性,甚至将其视作写作过程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写作 构思过程 20世纪80年代 认知心理学 干预 教学 信息加工过程 心理学发展
原文传递
以“活动”理念改革思想品德教学
2
作者 程剑鸣 钱丽霞 《小学语文》 2002年第13期38-39,共2页
一、“活动”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在“修订说明”中规定小学至少有30... 一、“活动”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在“修订说明”中规定小学至少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是促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学 研究性学习 小学思想品德课 小学生 实践活动 课堂活动 针对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 教学目标
下载PDF
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自己的课题
3
作者 周丽月 《生活教育》 2011年第12X期78-79,共2页
从学校层面讲,在常规管理、教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在高平台上有新跨越,必须做到日常工作课题化、教育工作课题化,用课题来引领学校科学发展;从教师层面讲,个性化的教育科学研究是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
关键词 学者型教师 教育工作 学校层面 生活教育理论 学生人文素养 园本课程 国防教育 教育科研工作 红色资
下载PDF
生命意义在作文教育中的消解及重构
4
作者 陶振环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0,58,共3页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生命意义。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没有生命意义的教育与关怀。人们不断地拷问作文教育的精神:“我们的作文教育怎么了?”“学生写作中的生命意义哪里去了?”“...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生命意义。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没有生命意义的教育与关怀。人们不断地拷问作文教育的精神:“我们的作文教育怎么了?”“学生写作中的生命意义哪里去了?”“我们究竟是要培养栋梁之材,还是要制造考试机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育 命意 消解 学生写作 考试 课程
原文传递
过滤生活物象 形成心理图式——高中作文教学个案研究
5
作者 陶振环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学生写作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导学生对生活的物象进行过滤,形成写作意象,用因果联想法丰富写作的题材,形成题材的仓库,并构建作文的心理图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的好方法。
关键词 高中 作文教学 图式
下载PDF
关于完善特教测试和评估机制的分析与建议
6
作者 沈泓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58,共3页
要把上海建设成一座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办好特殊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开放以来,本市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上海的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平台期,遇到了瓶颈。作者利用长期在美国学习和教学的经历,... 要把上海建设成一座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办好特殊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开放以来,本市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目前,上海的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平台期,遇到了瓶颈。作者利用长期在美国学习和教学的经历,特别是多年来对美国特教老师的培训经验,以对照的手法,对上海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比较全面和综合性的建议和设想。文章分以下六个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教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评估 测试 特殊教育 改革开放 培训经验 上海
原文传递
试论写作的情感投射
7
作者 陶振环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87,共2页
一、情感投射的蕴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具有独特的主观反映的内容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机制,是有机体在心理和生理的许多... 一、情感投射的蕴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具有独特的主观反映的内容和外部表现的形式,具有极为复杂的神经、生理、生化机制,是有机体在心理和生理的许多水平上的整合,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投射 写作 客观事物 客观现实 人的需要 外部表现 生化机制
原文传递
区域推进主体创造性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8
作者 尤建中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5,共2页
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主体创造性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其目的是要改革原有的就范式教学模式,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秩序,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益,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本着“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方针,沿着“... 2000年以来,我市围绕“主体创造性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其目的是要改革原有的就范式教学模式,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秩序,切实提高课堂教育效益,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本着“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方针,沿着“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途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主体创造性 现代课堂教学 学生主动发展 创造性教学 教学模式 教育效益 指导实践 主题
原文传递
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一种“校园文化”
9
作者 程剑鸣 《大众心理学》 2004年第8期10-12,共3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结合我市几年来开展小学心理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结合我市几年来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有效地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根据小学教学内在机制和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构筑和优化育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 教学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