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QP联合CT脑灌注成像参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陈天凤 周雪芳 +1 位作者 朱琴美 姜玉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水通道蛋白(AQ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前进行CT脑灌注成像并计算参数... 目的 研究CT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水通道蛋白(AQ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溶栓前进行CT脑灌注成像并计算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采集血清并检测AQP1、AQP4、AQP9水平。根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4分)、中度组(NIHSS评分5~19分)、重度组(NIHSS评分20~25分);根据溶栓治疗后第90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比较各组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AIS患者MTT、TTP及血清AQP1、AQP4、AQP9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AIS患者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病灶最大径、MTT、TTP、血清AQP1、AQP4、AQP9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TTP、AQP1、AQP4、入院时NIHSS评分是AI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各影响因素对AIS患者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92.86%。结论 CT脑灌注成像参数MTT、TTP联合血清AQP1、AQP4对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具有较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短期预后 CT脑灌注成像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金锋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5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9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图象、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结果:29例在MPR技术下,均能发现不同程度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9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并分析鼻骨多平面重组(MPR)图象、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结果:29例在MPR技术下,均能发现不同程度骨折。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1例,双侧鼻骨骨折8例。结论: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鼻骨骨折,包括骨折类型、骨折块移位程度以及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有一个直观印象。三维重建在诊断鼻骨骨折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对临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鼻骨骨折
下载PDF
胆石症的CT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许绍奇 赵林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28-130,共3页
关键词 胆石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军 李兴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8例为颈总动脉分叉部狭窄,15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均行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并全部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全部顺利置入支架。1例术中...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体会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其中8例为颈总动脉分叉部狭窄,15例为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均行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成形术,并全部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全部顺利置入支架。1例术中发生轻度脑血管痉挛,2例出现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2例术后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经积极处理未出现永久并发症。20例术后狭窄程度减少>90%,3例减少>70%,脑保护装置均成功释放及回收。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4例,间歇性反复发作头昏、头晕5例,术后症状消失或好转;4例陈旧性脑梗死经随访2年未发生再次卒中事件,伴有高血压者16例术后血压明显降低。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缺血性脑卒中 脑保护装置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曙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其分支的通畅情况、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异常...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较准确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及其分支的通畅情况、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异常、冠状动脉斑块、管腔狭窄的程度等。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的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颈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许绍奇 赵林芬 +2 位作者 陈天凤 周雪芳 郑曙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32-3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颈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28层螺旋血管成像资料,并由两名放射医生分别应用Siemens公司Syng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一致时诊断成立。结果 5...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颈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28层螺旋血管成像资料,并由两名放射医生分别应用Siemens公司Syng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一致时诊断成立。结果 56例头颈部血管疾病的患者,经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颅内动脉瘤5例,其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l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l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l例;136例患者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部分病人有颈部及颅内多支血管病变;颈动脉闭塞5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3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头臂干动脉瘤样扩张1例;右侧颈总动脉动脉瘤样扩张1例;大脑大静脉动脉瘤样扩张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3例。结论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颈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颈部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及其多模式的后处理技术在腰椎弓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天凤 许绍奇 +1 位作者 赵林芬 周雪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23-123,128,共2页
关键词 椎弓峡部裂 128层螺旋CT 多种模式的三维后处理
下载PDF
浅表型与深在型MB-MCA形态学特征及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林芬 许绍奇 +3 位作者 刘兰香 周雪芳 钱卫东 陈天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和对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MB-MCA患者资料,由2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 目的探讨浅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和对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MB-MCA患者资料,由2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诊断为MB-MCA。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MCA狭窄近端、最窄处、远端管径,计算MCA管腔狭窄程度,记录MB-MCA位置、包绕情况、MCA两端成角情况,并记录MCA本身以及其近、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型间形态学特征和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122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138处MB-MCA,浅表型、深在型各占69.57%(96/138)和30.43%(42/138),MCA平均长度分别为22.77±13.97mm和23.07±12.40mm,MCA管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19.94±13.64%和26.62±16.47%,MCA两端单独或同时成角分别占86.46%和78.57%。两型间MCA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3<0.05)。桥近段冠脉较MCA本身和远段冠脉更易于发生粥样硬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型间各节段粥样硬化发生率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B-MCA形态学特征与其分型无关,但MCA管腔狭窄与其类型有关,即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厚度有关。载MB-MCA冠状动脉近段容易发生粥样硬化,MCA及远段冠脉次之,这一特点亦与其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内耳细微解剖结构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孝生 赵林芬 +2 位作者 许绍奇 包明波 陈俊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内耳磁共振成像(MRI)及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的价值。方法对62例124耳进行SE、TSE、3D-CISS序列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仿真内窥镜(MRVE)等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影像对内耳膜迷路... 目的探讨内耳磁共振成像(MRI)及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的价值。方法对62例124耳进行SE、TSE、3D-CISS序列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仿真内窥镜(MRVE)等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影像对内耳膜迷路、内听道神经等内耳解剖结构的显示。结果 MPR清晰显示122耳的细微内部结构,对神经显示优于MIP。MIP能多角度立体观察120耳膜迷路、内听道等细小结构及相互关系。MRVR可立体多方位显示124耳的表面形态及其相互间的立体解剖关系。MRVE可清晰显示120内耳的腔内结构。结论 MRI成像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内耳、内听道的解剖结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俊杰 包明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5年9月至2016年我院接收的8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磁共振技术诊断。将两组...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5年9月至2016年我院接收的8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使用磁共振技术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同时跟踪随访患者一年,以了解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总的检出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总检出率为97.5%,两组患者总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统计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韧带损伤检出率的时候,同样显示观察组患者检出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对而言磁共振技术检出率更高,临床用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关节镜 膝关节韧带损伤
下载PDF
探讨核磁共振诊断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金锋 林伟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3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核磁共振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将核磁共振检查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核磁共振影... 目的:分析并研究核磁共振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将核磁共振检查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核磁共振影像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核磁共振检查出现韧带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和椎体损伤等诊断正确率与临床病理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诊断率与临床病理诊断相比,通过统计学软件所得数据可以看出,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较高。结论:对于脊柱损伤患者核磁共振影像能准确显示患者组织病变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脊柱损伤 影像学
下载PDF
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12
作者 许绍奇 赵林芬 +2 位作者 周雪芳 郑曙 王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 肠梗阻 诊断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钱梦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经过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98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病理... 目的:分析并比较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在股骨头坏死诊断当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经过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98例患者。对所有患者在进行临床病理学诊断之前均采用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方式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98例患者经过CT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85例,经过磁共振诊断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92例,两组比较,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但是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采用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是两种有效的诊断技术,它们能够分别对患者的不同病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相对来说各有各自的检查特点,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两种检测技术共同诊断,能更好提高临床诊断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磁共振技术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志军 赵林芬 许绍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评价MSCTA对头颈部...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3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同时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血管,评价MSCTA对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13例患者中,动脉狭窄或粥样硬化89例、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3例、动静脉畸形并发烟雾病1例、血管先天性变异42例、正常者9例。MSCTA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SCTA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性高等特点,可作为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首选影像学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静脉畸形 动脉瘤 烟雾病
下载PDF
基于CT征象的复杂性阑尾炎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林芬 汤萍 +2 位作者 李可 陈孝生 王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CA)的9种CT征象,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方法:收集4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93例为CA组,310例为UCA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9种CT征象。以7∶3比例将403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比较复杂性阑尾炎(CA)与非复杂性阑尾炎(UCA)的9种CT征象,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模型。方法:收集40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93例为CA组,310例为UCA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9种CT征象。以7∶3比例将403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83例)与验证集(120例)。以训练集中CA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A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绘制ROC曲线及校准图评价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在原始数据集采用Bootstrap法行内部验证,验证集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腔内粪石、阑尾周围积液、腔内不连续气体及阑尾周围渗出是CA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0、4.01、5.06和5.97。以上述4个变量构建CA预测模型,AUC为0.88(95%CI 0.64~0.97),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模型内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84~0.91)。模型外部验证计算得出AUC为0.88(95%CI 0.71~0.96),校准曲线拟合优度较好(P>0.05)。结论:基于CT征象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CA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在肺部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包明波 蒯新平 +3 位作者 孟小茜 王智 董伟华 贾宁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3-536,共4页
目的:讨论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80例,其中常规剂量扫描A组(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mm/rot)和低剂量扫描B组(10mA,重建层... 目的:讨论低剂量CT扫描在胸部穿刺活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在16排CT引导下行胸部穿刺活检术患者共80例,其中常规剂量扫描A组(20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16mm/rot)和低剂量扫描B组(10mA,重建层厚2.0mm,螺距23mm/rot)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穿刺CT扫描剂量、图像质量和穿刺结果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常规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最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3.64±2.41)mGy和(172.37±17.63)mGy·cm,穿刺成功率为90%;低剂量扫描组CT吸收剂量加权指数CTDIw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1.22±0.12)mGy和(8.56±0.88)mGy·cm,穿刺成功率为85%。两组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分级均能满足穿刺活检的需要,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低剂量CT扫描引导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穿刺活检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霞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诊断椎管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36例椎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诊断结果。结果:36例椎管肿瘤患者中,转移瘤6例,星行细胞瘤7例,神...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诊断椎管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36例椎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诊断结果。结果:36例椎管肿瘤患者中,转移瘤6例,星行细胞瘤7例,神经鞘瘤5例,脊膜瘤7例,血管母细胞肿瘤1例,神经纤维瘤3例,脂肪瘤2例,室管膜瘤5例。结论: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对比度与空间分辨率具有显著的优势,可准确定位椎管瘤具体位置、性质,同时还可类别诊断肿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椎管肿瘤 价值
下载PDF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俊杰 姜玉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48小时内发病,按起病时间将其分成三组:分小于或等于6小... 目的:探讨分析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在48小时内发病,按起病时间将其分成三组:分小于或等于6小时、7至24小时、25至48小时,对其进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处理所得图像,在此基础上对所得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经治疗后,效果明显,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要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不理想,相比于实验组明显要低,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不同时间点症状VAS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在半年后VAS评分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要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下免疫治疗时,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经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后,对于皮下免疫治疗的疗效也有明显的帮助,效果较好,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 急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颅底骨折成像优势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天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综合比较多层螺旋CT颅底扫描与常规头颅CT扫描在颅底骨折显示的能力,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后处理技术(MPR)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优势,以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5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患者... 目的:综合比较多层螺旋CT颅底扫描与常规头颅CT扫描在颅底骨折显示的能力,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后处理技术(MPR)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优势,以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5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怀疑颅底骨折的患者,分别行常规头颅CT检查和多排螺旋CT颅底扫描检查及后处理重建,并对诊断结果做出比较分析判断。结果:常规头颅CT扫描发现颅底骨折19例,多层螺旋CT发现54例,多层螺旋CT颅底扫描诊断颅底骨折明显优于常规头颅CT。结论:在颅底骨折诊断方面,多层螺旋CT颅底扫描的能力具备显著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具备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颅底扫描 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技术 颅底骨折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梦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9月—21016年9月接收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对照组患者使用关节镜,而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9月—21016年9月接收的10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并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对照组患者使用关节镜,而观察组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加以诊断。并跟踪随访所有患者一年的时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损伤检出率,对照组和观察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在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检出诊断方法检出膝关节韧带损伤情况时,观察组患者检出的总损伤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比,利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程度效果更显著,可推广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技术 关节镜 膝关节韧带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