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化和络剂对隆起性糜烂性胃炎血浆促胃液素、胃蛋白酶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晓明 季雁浩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清化和络剂对隆起性糜烂性胃炎(REG)血浆促胃液素、胃蛋白酶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收治的REG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联合组30例,联合组在西药组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化和络剂;西药组30例,予以奥... 目的:研究清化和络剂对隆起性糜烂性胃炎(REG)血浆促胃液素、胃蛋白酶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收治的REG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联合组30例,联合组在西药组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化和络剂;西药组30例,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片;中药组30例,予以自拟清化和络剂。对比3组患者综合疗效评分、镜检疗效、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I(PG II)水平及PG I/PG II值。结果:⑴综合疗效比较,联合组综合疗效为96.66%,中药组综合疗效为93.33%,西药组综合疗效为73.33%,联合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综合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⑵胃镜检测疗效,联合组镜检疗效为93.33%,中药组镜检疗效为90.00%,西药组镜检疗效为73.33%,联合组镜检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镜检疗效优于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镜检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⑶治疗前后血清GAS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AS水平比较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血清GAS水平下降幅度显著优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血清GAS水平下降幅度优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血清GAS水平下降幅度显著优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⑷治疗前后PG I、PG II水平及PG I/PG II值比较,经过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G I、PG II及PG I/PG I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相比较而言,联合组比西药组降低更显著(P<0.05);联合组比中药组降低稍低(P>0.05);中药组比西药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自拟清化和络剂治疗REG疗效比较单纯西药治疗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症状,副作用小,可显著降低血液中促胃液素及胃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和络剂 隆起糜烂性胃炎 胃脘痛 痞满 嘈杂 血浆促胃液素 胃蛋白酶原
下载PDF
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晓明 季雁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E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 目的:观察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E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化和络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及血清PGⅠ、PGⅡ、GAS-17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71%、83.9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R(PGⅠ与PGⅡ比值)及GAS-17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和络剂治疗REG,可能通过抑制HP感染,加强胃黏膜保护能力,提高血清PGⅠ和GAS-17水平,从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和络剂 隆起糜烂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下载PDF
揿针联合雷火灸在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培培 冯娟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4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脾虚湿蕴型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脾虚湿蕴型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和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联合雷火灸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IBDQ问卷以及炎症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生存质量IBDQ问卷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中医证候总评分,IBDQ生存质量中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和IBDQ总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蕴 揿针 雷火灸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肠组织先天与后天免疫应答的改变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景姗 王新月 +5 位作者 杨雪 杨舒 朱立 盛益华 闫昕 柴立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肺、肠组织先天免疫应答与后天免疫应答的改变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学理论。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从肺论治组、...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肺、肠组织先天免疫应答与后天免疫应答的改变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学理论。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从肺论治组、从肠论治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大鼠均用结肠黏膜致敏联合三硝基苯磺酸加50%乙醇灌肠的免疫复合法制UC大鼠模型,进行药物(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及柳氮磺胺吡啶)灌胃干预,治疗后4周杀检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肺、肠组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ed CAM-1含量;采用Real time-PCR法检测肺、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中性粒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黏膜地址素黏附分子-1(Mad CAM-1)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本UC模型肺组织中TNF-α含量,TLR4 mRNA,IL-8含量,MIF mRNA,Mad CAM-1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肺组织中TNF-α含量,TLR4 mRNA,IL-8含量,MIF mRNA,Mad CAM-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肠组织中Mad CAM-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TNF-α含量,NF-κB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肺、肠组织中Mad CAM-1 mRNA均显著下降(P<0.05,P<0.01)。模型组血清中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从肺论治方、从肠论治方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P<0.05,P<0.01)。结论本UC模型肠组织发生损伤的机制主要与后天免疫应答激活相关,同时伴有先天免疫应答功能降低;肺组织发生损伤的机制与先天免疫应答、后天免疫应答均相关;从肺论治、从肠论治均能明显改善肺、肠组织免疫失衡。以上说明了肺、肠组织的特殊联系,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先天免疫应答 后天免疫应答 中医治疗 肺与大肠相表里
原文传递
健脾化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景姗 顾庆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1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慢性复发型活动期和慢性持续型脾虚湿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及抗复发情况。方法:采用随机、非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将57例UC脾虚湿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慢性复发型活动期和慢性持续型脾虚湿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及抗复发情况。方法:采用随机、非盲、阳性药平行对照方法,将57例UC脾虚湿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4g/d),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瘀解毒立法的中药汤剂,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完全缓解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疗效、内镜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复发率以及UC活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及内镜下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活动指数治疗后差异不显著,随访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化瘀解毒法中药复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抗复发疗效优于美沙拉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瘀互阻证 抗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