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在教学中把握教材体系的重点和关键
- 1
-
-
作者
邵国同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襟江小学
-
出处
《甘肃教育》
1982年第10期32-33,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只能片面地、孤立地去理解和记忆,不能系统掌握,更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忽略了各年级教材的前后联系,只满足于单一性知识的传授和单一性技能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反复学习了教学理论和报刊上有关的经验介绍。
-
关键词
教材体系
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
-
分类号
G62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抓住对应点 强化读和写——《小木船》教学探新
- 2
-
-
作者
戴荣
-
机构
江苏泰兴县襟江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10期6-6,共1页
-
文摘
五年制第七册24课《小本船》是篇习作例文,其所在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记一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注意按这个要求选择突出的事例。”为切实可行地进行读与写的训练,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立足于“例”,抓住读写对应点是个好办法。一、审题与拟题课文的重点不是介绍小木船,而是写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小木船”是全文的线索——“我”因为看见藏在抽屉里的小木船,想起陈明来;“我”
-
关键词
对应点
团结友爱
单元的
小兜
黄印
仲求
写除
着屏
海因
回测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作文时间观之我见
- 3
-
-
作者
戴荣
-
机构
江苏泰兴县襟江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89年第8期17-17,共1页
-
文摘
一“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
-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时间观
作文课
折一
想不起
写作习惯
学语文
反复推敲
写作学习
大学教育系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 4
-
-
作者
徐原
赵志东
官鹏程
陶明才
张红艺
-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胡场教育组
-
出处
《小学语文教学》
1995年第1期8-10,共3页
-
文摘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爱国主义教育1.简介背景,领略爱国情。小语教材中,有的课文含义深刻,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介绍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在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领略其内含的爱国主义热情,如《我的战友邱少...
-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
道德行为
语言文字训练
辩证唯物
道德情感
启蒙教育
道德认识
对立统一
心理过程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是怎样上好晨会课的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何春苏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11期39-40,共2页
-
文摘
晨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差,晨会课上思想教育应力戒抽象的议论或空洞的说教,要力求具体形象、鲜明生动。
-
关键词
政治思想教育
晨会
力差
教育阵地
组织纪律性
名言警句
分清是非
数学题
珍惜时间
纪律教育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语文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
- 6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3年第2期2-3,共2页
-
文摘
实践表明,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而要备好课,教者必须多角度地钻研教材。居高临下:编者的角度课文是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精心选择的。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时要注意三点:①浏览初析抓三点,整体把握全册教材。开学初,教者要浏览全册教材,了解每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
关键词
编排体系
学习规律
点和线
读写知识
合理取舍
效果检测
疑难点
兴趣点
基础训练
能力点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讲究复作形式 提高复作效果
- 7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9-30,共2页
-
文摘
在作文教学中,复作,是常见的现象,可少数教师却认为这是作文教学之大忌,他们把复作与“学生态度不端正”、“教师指导不得法”划等号。如是个别学生作文不理想,则在严加训斥后以“重做”罚之;多数人作文不理想,则在集体受训后以“重做”
-
关键词
复作
学生习作
学生态度
写作兴趣
外貌描写
仿写
五年级
自我分析
评讲
具体叙述
-
分类号
G62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阅读教学的点拨时机和方法
- 8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1991年第12期18-19,共2页
-
文摘
“点拨”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阅读教学中,何时“点拨”,以什么方法点拨呢?一、困惑时:减缓坡度。由于水平能力的限制,面对教者提问:学生常因惑不解而紧皱眉头,对此,教者的责任不在揭开谜底,交给答案,而在于察颜观色探明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巧指迷津,减缓坡度。如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力不从心,可追加问题,巧妙铺垫,帮助接通思路。或者迂回设问让学生回答类似问题,借助原型启发,再触正题;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学手段
问题难度
理解问题
凡卡
课文内容
巧妙处理
常因
投石
归谬
-
分类号
G527.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由图入手 尝试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想
- 9
-
-
作者
蔡存泽
-
机构
江苏泰兴县蒋华镇中心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1994年第Z1期37-38,共2页
-
文摘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邱少云的外表和作者的内心。
-
关键词
邱少云
讲读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
作战计划
部队将
描写对象
云身
壮烈牺牲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效应
- 10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2年第7期11-12,共2页
-
文摘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好趣、好模仿、认识理解能力不强,以及小语教材文质兼优、语言生动、内容浅显的特点,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之中,去充当“生活”中的各种角色,进而去感受和理解“生活”,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小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提高他们的感知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强化教学效果是颇为有效的。 (一) 引趣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充当角色,可以动化教材,活化内容,变语言的理解为生活的体验,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阅读写景文,可让学生充当游人,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角色效应
教学效果
生活画面
感知力
引趣
文质
思维力
感情共鸣
创造思维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阅读教学中如何巧设波澜
- 11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镇中心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2年第4期15-15,共1页
-
文摘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如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巧设波澜可以激发兴趣,唤起注意,强化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巧设波澜呢? (一)先抑蓄势。根据教学需要,暂对某个人物(或事物)“贬低”,为最终褒扬而蓄势,一旦蓄势成功再行褒扬,使课堂顿起波澜。这样欲扬先抑,能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的深入。例如,阅读《跳水》,为引导学生理解船长的特点,我问:“孩子爬上横木时,船长是用什么方法逼孩子跳水的?”(用要开枪的方法)“船长竟然用枪逼孩子跳水,这也太狠心了,你们说是吗?”学生大多赞成。我接着问:“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材特点
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
欲扬先抑
横木
蓄势
课堂气氛
凡卡
投石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阅读教学中促使学生顿悟的艺术
- 12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江西教育(管理版)(A)》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0-30,共1页
-
文摘
“顿悟”在心理学中,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构造有关事件的模式而实现的。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疑难愁眉不展时,如何点拨诱导,为学生指点迷津,而促其“顿悟”呢?这是一门精湛的教学艺术。 一、推理归谬。如果理解片面,可捕捉其理解的漏洞,引导推理归谬,促其顿悟。如:《穷人》阅读中学生提出: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那么慌张,是不是不愿干这件事?这说明学生未理解桑娜的处境,我便将错就错地说:是啊,如果真是疼爱两个孩子该怎么想啊?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归谬
理解问题
指点迷津
杨科
凡卡
寓言故事
渑池会
将相和
课文内容
-
分类号
G527.6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阅读教学中“假设”的美育效应
- 13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普教研究》
1994年第1期44-44,共1页
-
文摘
“假设”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在数学教学中广泛运用,能否将此运用于阅读教学呢?本文试就其在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效应谈点粗浅之见。
-
关键词
美育效应
阅读教学
社会美
物美
理解美
认识美
《草原》
行为美
陈赓
少云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 14
-
-
作者
黄桂林
-
机构
江苏省泰兴县新市中心小学
-
出处
《小学教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2-12,共1页
-
文摘
阅读教学中的难点是什么?以及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下面谈谈我的粗浅体会。 (一)时间差:介绍背景现行教材,不少课文所写事情远离学生生活的时代,时间的差异、背景的陌生,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困难。突破其难点的方法是缩小时间差,缩小时间差的有效的方法是介绍背景,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历史画面,使课文内容与之吻合。例如,阅读《詹天佑》,介绍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技术落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横行霸道的情景;阅读《冀中的地道战》,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烧杀抢掠的情景;阅读《在仙台》介绍旧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受人欺负的情景,并告诉学生当时只有鲁迅一人在仙台学医。这样,学生了解了背景,阅读课文就方便了。 (二)
-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烧杀抢掠
阅读教学
政治腐败
课文内容
詹天佑
造境
历史画面
粗浅体会
现行教材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