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崔艳蜂 徐浩 +5 位作者 祖茂衡 顾玉明 张庆桥 魏宁 许伟 刘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评价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枚,眼动脉段动脉瘤4枚,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枚,大脑中动脉瘤1枚,椎动脉动脉瘤4枚。结果 2... 目的评价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枚,眼动脉段动脉瘤4枚,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枚,大脑中动脉瘤1枚,椎动脉动脉瘤4枚。结果 25例中,完全栓塞22例,瘤颈残留1例,部分栓塞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脑积水行脑脊液分流术1例,弹簧圈移位1例。随访未有再出血病例。造影随访12例,复发1例。结论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支架 栓塞
下载PDF
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桂珍 齐少春 +2 位作者 刘洪珍 樊桂莲 陈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5期67-68,共2页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接受PTCD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均下降;42例黄疸明显消退,5例黄疸减退较慢。结论:通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充...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接受PTCD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均下降;42例黄疸明显消退,5例黄疸减退较慢。结论:通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D 梗阻性黄疸 护理
下载PDF
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田浩 徐浩 +1 位作者 李国均 祖茂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HVBCS)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误治分析。方法13例误治的HVBCS患者,5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8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分析13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经DSA造影进一步证实后予肝静脉成形术...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HVBCS)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误治分析。方法13例误治的HVBCS患者,5例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8例行下腔静脉支架植入。分析13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经DSA造影进一步证实后予肝静脉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表现,无明显下腔静脉阻塞症状。CT或(和)MRI示肝尾状叶明显增大,DSA示下腔静脉呈外压性狭窄。13例均成功实施肝静脉成形术;其中4例行单纯PTA,9例行PTA+支架,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HVBCS的下腔静脉狭窄不是其本身病变,而是肝尾状叶代偿性增大压迫所致。肝静脉成形术是一种正确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特征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4
作者 崔艳峰 徐浩 +2 位作者 祖茂衡 顾玉明 刘洪涛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2009年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3例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通过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讨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2009年1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13例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CT以及临床随访观察患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治疗效果,采用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结果球囊辅助栓塞2例,支架辅助栓塞5例,直接栓塞6例。动脉瘤完全栓塞10例,部分栓塞3例。闭塞后交通动脉近端5例。所有患者后交通动脉保留通畅。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予以继续填塞而出血停止,术后即刻复查CT示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积水行脑脊液分流术1例。出院时改良mRS评分0级11例,1级1例,6级1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个月,无再次出血。结论对于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动脉瘤,针对累及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经股动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护理 被引量:9
5
作者 谢新朵 齐少春 +5 位作者 樊桂莲 刘洪珍 徐泳 张新颖 王桂珍 李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者栓塞动脉完全开通44例,部分开通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6...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置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经验。结果:52例患者栓塞动脉完全开通44例,部分开通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6例。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后细致周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巩固治疗效果及防止再次栓塞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栓塞 股动脉置管 护理
下载PDF
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齐少春 陈倩 +1 位作者 刘洪珍 张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5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食道狭窄、食道瘘放置食管内支架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护理观察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食道狭窄、食道瘘的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等护理措施。结果:胸骨后疼痛和异物感29例,恶... 目的:探讨食道狭窄、食道瘘放置食管内支架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护理观察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1例食道狭窄、食道瘘的病人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等护理措施。结果:胸骨后疼痛和异物感29例,恶心、呕吐26例,食管反流21例,支架移位6例,支架脱入胃中3例,从口中脱出1例,食物嵌顿1例,支架再狭窄5例,大出血1例。结论:分析食道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食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置入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移位后的回收和重置
7
作者 魏宁 李国均 +4 位作者 祖茂衡 徐浩 顾玉明 张庆桥 许伟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7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安全有效的取出或重置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和方法本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食管支架取出器共进行了16例次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的回收或重置。结果取出并重置食管上段支架4例次,取出支架2例次;重置中段支架3例... 目的探讨如何安全有效的取出或重置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材料和方法本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食管支架取出器共进行了16例次移位的食管覆膜镍钛合金支架的回收或重置。结果取出并重置食管上段支架4例次,取出支架2例次;重置中段支架3例次;重置食管下段支架5例次,取出支架2例次。所有食管支架的取出或重置操作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自行研制的食管支架取出器对移位的食管覆膜支架进行取出或重置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食管狭窄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深入开展布-加综合征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祖茂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513-514,共2页
回顾我国15年来在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我国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强调今后在布-加综合征研究的重点是开展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展望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布加综合征导致淤血性肝硬化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成德雷 徐浩 +4 位作者 徐新建 杜洪涛 张庆桥 华荣 仇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6-838,共3页
目的观察缺氧在布加综合征(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BCS致淤血性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对象血清... 目的观察缺氧在布加综合征(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BCS致淤血性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受试对象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KB(NF.KB)及肿瘤坏死因子-仪(TNF—d)的含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3个指标组问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清中HIF-1α、NF—KB及TNF-α的含量分别为:(2.49±0.70)μg/L、(307.37±140.65)ng/L及(48.16±8.57)ng/L;对照组血清中3个指标的含量分别为:(1.72±0.10)μg/L、(211.16±6.05)ng/L及(38.97±3.84)ng/L。实验组各个指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以及HIF-10l、NF—KB2种缺氧敏感性转录因子的活化与BCS导致淤血性肝硬化形成有关;早期对BCS患者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可能会减慢(甚至逆转)缺氧导致淤血性肝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淤血性肝硬化 缺氧诱导因子-1Α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导丝贯穿技术在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蕻潮 徐浩 +4 位作者 祖茂衡 崔艳峰 魏宁 许伟 张庆桥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导丝贯穿技术在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5例肝静脉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用导丝贯穿法行肝静脉成形术。介入治疗前后测量肝静脉压力,用t检验评... 目的探讨导丝贯穿技术在肝静脉型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5例肝静脉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用导丝贯穿法行肝静脉成形术。介入治疗前后测量肝静脉压力,用t检验评价治疗前后肝静脉压力的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用导丝贯穿法行肝静脉成形术。术中无血管破裂出血、心包填塞及肝包膜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肝静脉压力由(48.3±8.0)cmH2O降至(20.9±3.8)cmH2O(t=26.82,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期间有4例患者再次出现BCS相关症状。其中2例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成功,1例因肝硬化失代偿改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治疗,另1例因患强直性脊柱炎第三次症状复发行肝静脉开通治疗失败。结论采用导丝贯穿技术行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型BCS是~种安全、有效的补充治疗方法,能提高肝静脉型BCS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球囊扩张术 肝静脉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气管支架置入术在老年重症气管恶性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宁 徐浩 +6 位作者 祖茂衡 顾玉明 张庆桥 许伟 崔艳峰 刘洪涛 王文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重症气管恶性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气管狭窄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0岁,平均(68.5±1.7)岁。按照气管狭窄原因分为肺癌9例、食管癌6例、纵隔肿瘤...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重症气管恶性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气管狭窄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60~80岁,平均(68.5±1.7)岁。按照气管狭窄原因分为肺癌9例、食管癌6例、纵隔肿瘤2例、气管肿瘤2例、甲状腺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在气管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透视下置入气管支架。结果共置入气管支架20枚,其中z型支架3枚,镍钛记忆合金支架17枚(其中Y型支架1枚),技术成功率i00%。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即刻缓解,气促评级由Ⅲ~Ⅳ级降至0~I级;血氧饱和度由高流量吸氧时(71.4土2.8)%(范围70%~80%)改善为自然状态下(范围93.2±2.8)%(范围90%~95%)。随访3个月至i年,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无再发呼吸困难。结论对于重症气管狭窄的老年患者,气管支架置人术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急救措施,有良好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支架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雯 翟凤平 张梅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7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回顾性调查7例施行经股动脉置管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手术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7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康复出...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护理配合方式。方法回顾性调查7例施行经股动脉置管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手术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7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前提,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是手术得以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局麻下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性梗阻五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宁 徐浩 +1 位作者 顾玉明 祖茂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患者。在局麻和DSA透视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共置入支架5枚,技术均获成功。术后... 目的探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合并气管梗阻患者。在局麻和DSA透视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结果5例原发性气管肿瘤患者共置入支架5枚,技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即刻缓解,置入前后气促评级、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应用局麻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措施,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气管肿瘤 支架 气管梗阻 介入
下载PDF
3.0T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在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对阻塞血管的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风飞 魏宁 +5 位作者 祖茂衡 徐浩 顾玉明 张庆桥 王文亮 吕墩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中对阻塞血管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首次诊治的40例BCS患者,所有患者均于3.0TMRV检查后1周内行介入治...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介入治疗中对阻塞血管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首次诊治的40例BCS患者,所有患者均于3.0TMRV检查后1周内行介入治疗。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RV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观察BCS阻塞血管方面的差异,评估3.0TMRV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结果40例患者介入治疗均成功完成。MRV与DSA显示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分别为5例/5例、下腔静脉膜性带孔3例/3例、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25例/24例、肝静脉数量100支/42支、副肝静脉数量21支/7支、下腔静脉伴有血栓6例/5例、下腔静脉闭塞端形态10例/24例、闭塞端伴有危险交通支3例/16例。在观察肝静脉各支、副肝静脉、下腔静脉节段闭塞端形态及危险交通支方面MRV优于DSA(P〈0.05);在观察下腔静脉节段狭窄、下腔静脉膜型带孔、下腔静脉闭塞及血栓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MRI扫描中发现肝内结节病灶,术中均行肝动脉造影。其中2例诊断BCS合并肝细胞癌,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例考虑肝硬化再生结节。结论3.0TMRV可为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弥补了DSA造影图像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BCS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静脉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双管法”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治疗气管狭窄和气管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宁 顾玉明 +6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张庆桥 许伟 崔艳峰 刘洪涛 王文亮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在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应用“双管法”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急诊治疗气管良恶性狭窄和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间,在DSA监视和咽喉、气管局麻下,先经鼻或气管瘘口留置通气导管,予以2-4L... 目的探讨在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监视下应用“双管法”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急诊治疗气管良恶性狭窄和气管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间,在DSA监视和咽喉、气管局麻下,先经鼻或气管瘘口留置通气导管,予以2-4L/min流量供氧,再经气管置入不同类型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的25个典型病例。结果25例患者行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均成功,共置入一体式倒Y型支架2枚,“子弹头”覆膜支架1枚,管状覆膜支架5枚,管状裸支架20枚。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气促评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I级,氧饱和度(SP0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3.24±3.07)%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2.55±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麻和DSA下,采用“双管法”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气管瘘 支架 介入性 放射学
原文传递
肝海绵状血管瘤经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庆桥 祖茂衡 +5 位作者 徐浩 顾玉明 李国钧 魏宁 王诚 许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机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2 例经B超、CT 或MRI及血管造影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栓塞剂为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及弹簧圈。结果 栓塞术后病... 目的 探讨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机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2 例经B超、CT 或MRI及血管造影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作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栓塞剂为超液态碘油、明胶海绵及弹簧圈。结果 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9 例缩小50 % 以上,1 例4 年后B超检查瘤体消失。结论 经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有效方法,在碘油和明胶海绵栓塞基础上再用弹簧圈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治疗 肝肿瘤
下载PDF
急慢性布加综合征MRI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成德雷 徐浩 +8 位作者 华荣 祖茂衡 徐凯 路欣 张庆桥 鹿彩銮 杜洪涛 仇焕 徐新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6-81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慢性布加综合征(BCS)MRI特征,探讨MRI对急、慢性BCS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1例急性BCS患者作为急性组,以同期连续收治的42例慢性BCS患者作为慢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MR检查结果。腹水量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W秩和检... 目的研究急、慢性布加综合征(BCS)MRI特征,探讨MRI对急、慢性BCS的诊断价值。方法以11例急性BCS患者作为急性组,以同期连续收治的42例慢性BCS患者作为慢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MR检查结果。腹水量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W秩和检验;肝内外交通支形成比例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急性组MR检查均发现T:WI高信号的肝静脉血栓,其中3例患者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与肝脏中央区相比,肝脏外周带T1WI均呈稍低信号,T2WI均为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程度均相对较低。慢性组中单纯下腔静脉阻塞3例,单纯肝静脉阻塞9例,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联合受累30例,仅有3例患者下腔静脉内可发现T2WI高信号的静脉血栓。慢性组患者均示淤血性肝硬化征象。MR平扫及增强扫描时,慢性BCS患者肝脏外周带与中央区信号无明显差异。急性组均有腹水形成(中等量腹水2例、大量腹水9例),慢性组中22例(52.4%)患者腹水形成(少量腹水15例、中等量腹水2例、大量腹水5例),急性组腹水发生率高于慢性组(Z=4.15,P〈0.01);急性组肝内交通支形成2例、肝外交通支1例,慢性组肝内交通支形成37例、肝外交通支形成34例,急性组中肝内及肝外交通支形成患者比例均低于慢性组(P均〈0.01),以上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能准确显示BCS的各种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能够对急、慢性BCS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急性 慢性 肝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在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浩祖 茂衡 +4 位作者 顾玉明 李国均 张庆桥 魏宁 王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PTHV)在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HVBCS)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10例HVBCS实施PTHV,并采用经皮肝静脉-颈静脉轨迹(轨迹法)或Rups-10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PTHV)在肝静脉型Budd-Chiari综合征(HVBCS)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10例HVBCS实施PTHV,并采用经皮肝静脉-颈静脉轨迹(轨迹法)或Rups-100肝穿装置行肝静脉开通术(PTA和EMS置入)。结果:10例HVBCS患者皆行PTHV,B超导向4例,X线监视6例。介入开通成功9例,失败1例,其中轨迹法开通肝静脉3例,Rups-100装置开通6例。临床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THV能显示BCS患者肝静脉开口,明显提高肝静脉开通的成功率。PTHV和开通术结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疗法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PCI患者综合健康教育流程的制订与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雯 翟凤平 +1 位作者 张洪云 喻晓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7期811-813,共3页
目的:针对PCI术后心血管危险因素,制订综合健康教育流程,为医务人员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3月行PCI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宣教,教... 目的:针对PCI术后心血管危险因素,制订综合健康教育流程,为医务人员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3月行PCI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及宣教,教育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即医生、住院护士联合家庭成员对PCI术后心脏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比较两组出院6,12个月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教育组BP达标率分别为84.91%,86.79%,血脂达标率分别为92.45%,98.11%,活动达标率分别为75.47%,88.6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6个月,教育组复发入院率7.55%,对照组11.3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2,P >0.05);术后12个月,教育组复发入院率为9.43%,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7,P<0.05)。结论实施综合健康教育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知识,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建立科学生活方式,可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脏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国均 祖茂衡 +4 位作者 徐浩 顾玉明 魏宁 王诚 许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微导管技术及GDC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35例 ,其中 3例栓塞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 ,术后采用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结果 :采用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微导管技术及GDC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35例 ,其中 3例栓塞过程中出现动脉瘤破裂 ,术后采用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结果 :采用腰穿脑脊液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平均引流 6天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患者栓塞治疗术中血压突然升高 ;②患者动脉瘤为葫芦状或不规则形 ;③栓塞术中 ,医生操作不当 ;④造影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出血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