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6
1
作者 谭俊涛 赵宏波 +2 位作者 刘文新 张平宇 仇方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从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2个方面定量化分析中国31省(市)(未包含港澳台数据)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较高,中部地区... 从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2个方面定量化分析中国31省(市)(未包含港澳台数据)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较高,中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低;经济恢复性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恢复性较低,经济维持性和经济恢复性呈现一定的负相关。②各省(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高,经济维持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在东部沿海区域和沿长江经济带地区,而经济维持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③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第二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韧性,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第三产业经济韧性较好。④影响2次经济危机中韧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GDP的解释力较强,但在2次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方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区域韧性 金融危机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38
2
作者 谭俊涛 张新林 +2 位作者 刘雷 赵宏波 仇方道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64,共8页
科学评价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是衡量国家转型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从转型幅度和发展态势两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模糊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13—2017... 科学评价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是衡量国家转型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从转型幅度和发展态势两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模糊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13—2017年我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绩效,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转型绩效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后,城市转型绩效呈分化趋势,低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城市转型幅度较好,但发展态势依旧整体较差。第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均值最高,其次是成熟型和成长型,衰退型城市转型绩效最差,成长型和衰退型城市转型绩效组内差异较大。第三,油气类城市转型绩效最高,其次是黑色金属类、非金属、有色金属类,煤炭类和森工类最低。第四,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呈现东部地区最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差,与城市发展态势呈现相似的分布特征,转型幅度在四大板块间和区域内差异均不大。最后,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转型 转型绩效 可持续发展 转移支付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导向下乡村发展动力机制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鑫 马晓冬 +1 位作者 Khuong Manh-ha 祝金燕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6-1939,共14页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运用城乡互动关系的变化,加强城乡合作实现乡村发展,亟需对城乡融合导向下的乡村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运用概念性框架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城乡融合导向下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并以徐州市2018年120个乡镇为样本... 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运用城乡互动关系的变化,加强城乡合作实现乡村发展,亟需对城乡融合导向下的乡村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运用概念性框架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城乡融合导向下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并以徐州市2018年120个乡镇为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乡同质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外部动力,城乡互补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包括城乡基础设施融合与公共服务融合两方面,其间接作用于乡村发展的效应大小分别为0.1558与0.6836;内部动力包括乡村吸引力与要素集聚两方面,其直接作用于乡村发展的效应分别为0.702与0.3356;外部动力主要靠政府投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与公共服务融合来实现,内部动力则要靠乡村规划来塑造。本文对地方政府在操作层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发展 动力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 徐州市
原文传递
城乡融合视角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转型特征与路径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晓冬 李鑫 +1 位作者 顾晓波 胡睿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53-1866,共14页
城乡融合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也是城乡持续转型过程。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通过城乡转型多维定量评价与比较,诊断了研究区城乡融合状态,提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 城乡融合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也是城乡持续转型过程。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区,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通过城乡转型多维定量评价与比较,诊断了研究区城乡融合状态,提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面临"两分离一切变"而导致的"三不足"的困境,即传统农区的"居业分离"、资源型城市的"产城分离"和省际交界区的"切变效应",导致乡村转型的内在动力不足、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不足和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协同力不足。(2)城乡转型状态呈现出经济、社会和空间多维相关的特征,转型过程的城乡异速不同步和转型格局的城乡异构非均衡现象并存;采用对比聚类法,划分出城乡转型滞后型、乡村转型滞后型、城市转型滞后型和城乡转型同步型四种类型。(3)推进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碎片化"困境,分类推进城乡协同转型发展,加强省际交界区城乡发展的跨域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转型 跨域协同 淮海经济区
原文传递
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仇方道 张春丽 +2 位作者 郭梦梦 郑紫颜 单勇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2-1103,共12页
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和响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6年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关系演化特征。发现:①2000年以来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和工业转型整体上呈提高趋势,但工业系统脆弱性依然较强,创新能... 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度和响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0—2016年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关系演化特征。发现:①2000年以来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和工业转型整体上呈提高趋势,但工业系统脆弱性依然较强,创新能力也较弱。②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但有提高之势,东、中部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协调状态不断改善,而西部、东北则处于失调状态;非金属、金属、能源、综合4类城市二者耦合协调性呈增强趋势,森工城市失调性加剧;大、中型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协调水平改善明显,小城市创新能力与工业转型耦合协调协调性较低且持续减弱。③创新能力对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近年来呈减弱之势。不同类型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转型对创新能力变化的响应程度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工业转型 耦合协调 异质性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
下载PDF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转型异质性及其工业结构解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郑紫颜 仇方道 +3 位作者 张春丽 李雪 李彩 尹鹏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0-582,共13页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是工业结构的主要反映,而工业结构转型往往引起该类城市功能的演化。本文采用区位偏远度、熵权-TOPSIS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6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路径,探讨工业结构对其城市功能演化...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是工业结构的主要反映,而工业结构转型往往引起该类城市功能的演化。本文采用区位偏远度、熵权-TOPSIS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6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路径,探讨工业结构对其城市功能演化的促动作用。结果表明:①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持续完善,但各子功能协同演化格局尚未形成,资源开采功能显著衰退,科教创新、金融商贸功能不断强化,尤以工业制造和集聚辐射功能差异显著。②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上呈现向"生态保障-工业制造"引领下的多元化演化趋势,但演化路径异质性明显。其中成熟型城市功能呈多元均衡演化态势;发展型城市呈向资源开采、集聚辐射"双主导"功能态势演化;初始型城市则呈向非均衡的多功能主导演化趋势。③工业结构转型异质性是驱动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演化路径差异的重要动力,工业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越高,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多元综合性越强。城市功能演化又影响着工业结构转型快慢,综合功能强的城市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反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城市功能 异质性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 熵权-TOPSIS 区位偏远度 中国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扰动下经济韧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7
作者 王子暄 谭俊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7期1039-1046,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考察长三角地区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经济韧性水平变化,有利于中国城市群疫后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从抵抗性和恢复性两个过程维度,采用多指标核心变量法探究了长三角地区在...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考察长三角地区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经济韧性水平变化,有利于中国城市群疫后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从抵抗性和恢复性两个过程维度,采用多指标核心变量法探究了长三角地区在疫情冲击下的区域经济韧性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韧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属于高抵抗性—高恢复性类型,区域经济韧性整体水平较高,其中GDP经济韧性表现最为稳定;(2)区域经济韧性动态演变的省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分布特征,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恢复阶段的低韧性水平城市数量大幅增多,城市间韧性水平差距缩小;(3)产业结构、创新转型、政府管理、金融支撑是经济韧性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疫情扰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区域经济韧性 新冠肺炎疫情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产业生态化时空分异特征及转型空间策略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新林 仇方道 +2 位作者 谭俊涛 王长建 杨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1,共8页
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及其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地方政府在产业生态化转型方面的策略性互动形态,有助于制定更加精确的对策建议,促进产业生态化协同转型。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间产... 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及其时空演变规律,探讨地方政府在产业生态化转型方面的策略性互动形态,有助于制定更加精确的对策建议,促进产业生态化协同转型。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间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差异不断增加,具有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现象;②产业生态化转型力度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由空间不相关向空间显著集聚转变,局部区域表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与产业生态化水平的空间错位程度不断增加;③2010—2014年空间策略性互动形态表现为无策略,2014—2019年空间策略性互动形态表现为模仿策略。最后,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转型 策略性互动 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基于企业尺度的江苏省工业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谭俊涛 徐雨珠 +1 位作者 仇方道 王仲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9-2149,共11页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本研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新冠疫情冲击下江苏省工业韧性行业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探究,并利用二值Logit等计量模型从产业结构、区域环境等角度分析工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本研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新冠疫情冲击下江苏省工业韧性行业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进行探究,并利用二值Logit等计量模型从产业结构、区域环境等角度分析工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不同行业的工业韧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整体工业韧性的空间分布均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的格局。③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和整体工业韧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工业韧性的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低–低集聚区集中在苏北地区。④工业韧性的影响因素中,专业化对劳动密集型工业韧性有负向影响,非相关多样化对劳动密集型工业韧性有促进作用;相关多样化和产业关联密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工业韧性;外贸依存度会对工业韧性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韧性 区域经济韧性 产业关联 产业发展专业化 江苏省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以徐州市马庄村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瑾 杨沁桦 +1 位作者 苟英 谭俊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5期10-13,共4页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未来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研究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居民对住房舒适度、收入、社会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未来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研究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居民对住房舒适度、收入、社会公共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描述刻画,以徐州市马庄村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马庄村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新农村社区建设改善了居民住房舒适度,但在提高居民收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最后,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对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马庄村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基于疫情扰动的江苏省经济韧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雨珠 谭俊涛 王仲智 《资源与产业》 2022年第5期10-18,共9页
本文运用反现实函数法从抵抗性和恢复性两个维度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和三次产业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抵抗性维度看,江苏省经济抵抗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低,... 本文运用反现实函数法从抵抗性和恢复性两个维度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和三次产业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抵抗性维度看,江苏省经济抵抗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凸”字型分布格局。产业抵抗性表现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的经济抵抗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异。2)从恢复性维度看,研究期内江苏省经济恢复性始终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由前期的自南向北的高-低-高-低相间分布式格局转变为后期的南高北低式格局。产业恢复性方面,第一二产业经济恢复性明显提升,而第三产业经济恢复性却显著下降。3)从各影响因素的解释力来看,外贸依存度、复工进度和产业结构对经济抵抗性的解释力较高;产业结构、医疗水平和复工进度对经济恢复性的解释力较高。从韧性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来看,医疗水平、复工进度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因素对区域经济韧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外贸依存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区域经济韧性有抑制作用。最后,对江苏省疫后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 经济恢复 新冠肺炎疫情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SSM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以长三角27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芮 谭俊涛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第9期54-58,共5页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的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2010—2018年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及三次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27市在第三产业结构贡献率方面呈现少量城市拥有绝对贡献率现象,产业结构趋同化特征较为明显... 本文以长三角区域的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2010—2018年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及三次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27市在第三产业结构贡献率方面呈现少量城市拥有绝对贡献率现象,产业结构趋同化特征较为明显,产业部门极化现象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提高长三角区域第三产业贡献量大的城市数量,进一步明确长三角区域内优势产业及分工以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化,以及实现区域内产业部门分层提优补差,产、城、区协调发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 SSM
下载PDF
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坤 李廉水 +1 位作者 仇方道 司增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0-649,共10页
通过构建“多投入-多产出”出口效率测度模型,探讨了2001—2019年中国对49个主要贸易伙伴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别间差距逐渐缩小。(2)中国高端技术产... 通过构建“多投入-多产出”出口效率测度模型,探讨了2001—2019年中国对49个主要贸易伙伴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别间差距逐渐缩小。(2)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空间格局明显存在空间集聚特征,高-高型国家集聚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并向西蔓延,而低-低型国家分布范围逐年缩小。(3)双边贸易关系对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对贸易互竞国家高端技术产品的出口效率要比其对贸易互补国家的出口效率低0.017%,而对贸易互竞国家的邻近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要比其对贸易互补国家的邻近国出口效率高0.088%。(4)管制性制度差异对出口效率存在直接促进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差异对出口效率整体上有阻滞(负溢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技术产品 出口效率 三阶段DEA 贸易关系
下载PDF
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14
作者 杜芮 谭俊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8期24-26,共3页
为研究京杭运河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本文对游客在政策重视度、交通通达度、宣传力度、设施建设完好度、居民素质感知良好度以及水质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描述,以京杭运河(徐州段)为例进行问卷调研,研究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感知... 为研究京杭运河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本文对游客在政策重视度、交通通达度、宣传力度、设施建设完好度、居民素质感知良好度以及水质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描述,以京杭运河(徐州段)为例进行问卷调研,研究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杭运河(徐州段)旅游形象整体感知较差,虽然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利用现状不佳;运河沿线交通通达度低,缺乏统一的交通组织;目前政策拉力不足,景观缺乏规划。最后,从群体角度得出不同群体感知具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感知 京杭运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