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话题作文命题中的线性原则——兼向高考作文命题者进一言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6年第4期50-51,共2页
话题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流行色”。众所周知,如果抛开所有作文都有的“写作要求”来看,话题作文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提示性的材料、命题人对材料的阐释过渡以及话题。从理论上来说。“材料——阐释——话题”三者间应该呈现出一种... 话题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流行色”。众所周知,如果抛开所有作文都有的“写作要求”来看,话题作文由三个要素组成,即提示性的材料、命题人对材料的阐释过渡以及话题。从理论上来说。“材料——阐释——话题”三者间应该呈现出一种线性关系,尤其是三者的内涵应该在同一层面。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因为一旦有了偏差,就会对考生产生误导。这就是话题作文命题的线性原则,也是话题作文拟制的严密性的体现。但事实上,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模拟高考的话题作文。并不能完全满足这种要求,甚至有些高考话题作文也未能幸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线性关系 作文命题 命题者 话题作文 流行色 材料 严密性 阐释 偏差
下载PDF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 被引量:5
2
作者 强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4期92-93,共2页
高中数学由于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以往的学习方法存在差异,一些学生掌握不了这个转变,加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习惯,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所以研究怎么样有效的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逻辑性 成绩差 有效
下载PDF
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强源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36期141-142,共2页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逐渐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逻辑能力。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所以导致了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走向了一个极端,学校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逐渐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逻辑能力。但是目前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现状,所以导致了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走向了一个极端,学校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应该是着力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整体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创新精神 逻辑能力 高中数学教育
下载PDF
如何看待当前校园功利性的“课题热” 被引量:3
4
作者 崔国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课题研究 校园 功利性 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研究 课程改革 前期准备 功利目的
下载PDF
江苏新高考模式下我校化学选修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更飞 李伟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3,共3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2008年高考方案出台,显示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招生划线时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2008年高考方案出台,显示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招生划线时按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照不同录取批次高校对生源质量的基本要求,分别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提出相应的等级要求。新方案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高考”,包括必修、选修和统考,其中必修可以在高二和高三分别考一次。高考新方案实施后,对中学化学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模式 中学化学 江苏省 调查报告 水平测试 统考成绩 新课程改革 综合素质
下载PDF
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国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话题作文 高考 作文试题 百花齐放 主导
下载PDF
高考区域文化呈现的三个尺度
7
作者 周月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7,共2页
随着高考自主命题脚步的不断迈进,语文试题园地里愈发争奇斗艳。各省不仅力争将自己的试题打造得新颖、活泼,而且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表现在高考试题中,就是区域文化的逐渐渗透。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 随着高考自主命题脚步的不断迈进,语文试题园地里愈发争奇斗艳。各省不仅力争将自己的试题打造得新颖、活泼,而且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表现在高考试题中,就是区域文化的逐渐渗透。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趋势,但是面对这一类型的高考试题,我们不能疏忽了它考查的三个基本的尺度,即广度、深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区域文化 语文试题 自主命题 地方特色 发展趋势 活泼 信度
下载PDF
Excel的函数和公式
8
作者 王志忠 夏彩英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2,共2页
"同题会课"是在教学实践层面展开的一种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教研形式,即教师们事先商定一个课题,各自独立备课,然后集中在一个学校同上一节课。"同题"可以让参与者用一种"比照"的眼光对课堂内外进行观... "同题会课"是在教学实践层面展开的一种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教研形式,即教师们事先商定一个课题,各自独立备课,然后集中在一个学校同上一节课。"同题"可以让参与者用一种"比照"的眼光对课堂内外进行观察,然后大家在有的放矢的思考与研讨过程中相互碰撞、融会。"同题"是特色,但"会"才是活动的重心。通过"同题会课",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对相同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还可以借此从不同的角度打磨课堂细节,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江苏在这方面走得较早,信息技术学科也有较长时间的"同题会课"实践。本期,江苏金坛市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志忠老师抽取了其中两组"同题会课"的典型案例,并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们得以从教与学行为的对比中感受一线教师付诸改革实践的努力和智慧,从而得到更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L 课堂教学研究 公式 函数 个性化解读 教研形式 教学实践 教学效益
下载PDF
选修和必修教学的整体联动——以苏教版柳宗元诗文教学为例
9
作者 鄂冠中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知识,心须要求他们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七零八碎的片段。”与理科教学的环环相扣。步出为营不同,语文教学常常是天女散花,教师很难按照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知识,心须要求他们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而不是七零八碎的片段。”与理科教学的环环相扣。步出为营不同,语文教学常常是天女散花,教师很难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绘制出一幅严密有序的知识结构网络图。而中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建构整体教学认知体系和教学结构,以诊治当下语文教学零散、低效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文教学 整体联动 柳宗元 苏教版 知识结构体系 中学语文教学 选修 学习知识
下载PDF
题好一半文:台湾近年“指考”作文题的命题启示
10
作者 鄂冠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6,共3页
2010年台湾“指考”(台湾地区称高考为“指考”)作文题是《应变》。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事。面对意外之事,该如何处理。处理之后可以让人获得什么样的体悟?请以“应变”为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议论、叙事、抒情皆... 2010年台湾“指考”(台湾地区称高考为“指考”)作文题是《应变》。 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料想不到的事。面对意外之事,该如何处理。处理之后可以让人获得什么样的体悟?请以“应变”为题,写一篇结构完整的文章,议论、叙事、抒情皆可,文长不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语文教学
原文传递
have用法举要
11
作者 殷斌萍 《英语通(高一版)》 2003年第1期12-13,27,共3页
关键词 HAVE用法 英语 固定搭配 短语 高中 语法
下载PDF
不能让学生在作文源头就失去“话语权”——由一道作文题说开去
12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1年第9期41-42,共2页
日前.在一次高二语文考试的监考过程中,我看到了下面的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关键词 作文题 “话语权” 源头 学生 语文考试 材料作文 林则徐 监考
下载PDF
难文如何教?
13
作者 宫春燕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语文教学中常常碰到一类文章.文本简单.内涵深刻,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或者说很难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深意。比如贾平凹的《秦腔》、《红楼梦》四十五回中宝钗宝玉探病一节等等。经过长时间地摸索,笔者以为这一类“难文”... 语文教学中常常碰到一类文章.文本简单.内涵深刻,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或者说很难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深意。比如贾平凹的《秦腔》、《红楼梦》四十五回中宝钗宝玉探病一节等等。经过长时间地摸索,笔者以为这一类“难文”要学会“易教”。如何“易教”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红楼梦》 语文教学 《秦腔》 贾平凹 文章
下载PDF
减负增效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14
作者 吕华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2年第9期31-32,共2页
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作为语文老师深感不安。要改变这样的状态,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这需要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认真钻研教法,总结经验教训,使语文成为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课堂效率 教师素质 教法
下载PDF
语文教学问题设置三境界——以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教学为例
15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1年第6期56-58,共3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着眼点是学生的学,归宿点是学生的发展,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智慧的潜能。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问题设置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学生
下载PDF
采点很重要:我看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16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7期53-55,共3页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之分。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要厘清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即语文学科到底该“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文本外教学内容的确定”:而从微观意义上来说.也要梳理清楚一种文体、一篇课文我们...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有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之分。从宏观意义上来说.要厘清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即语文学科到底该“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文本外教学内容的确定”:而从微观意义上来说.也要梳理清楚一种文体、一篇课文我们究竟该“教什么”的问题.我们将它称为“文本内教学内容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 意义 微观 宏观 文本 文体
下载PDF
文本解读的“相对论”
17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12期32-34,共3页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技巧等等,也就彻底成了无源之水.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文本解读是语文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离开了这一步,那些所谓的课堂教学的流程、方法、技巧等等,也就彻底成了无源之水. 文本解读有其客观性,但又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文本解读有其确定的一面,但也有其不确定的一面:文本解读需要源于文本、尊重文本、回归文本,但又不能完全就事论事地拘泥于文本,还要有适当的延伸和超越。所以,文本解读要把握好~个“度”,没有绝对性.只有相对性,这就是文本解读的“相对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相对论 语文阅读教学 课文教学 课堂教学 主观色彩 回归文本 起跑线
下载PDF
探究传统文化内涵,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18
作者 徐兵强 《中学语文》 2019年第28期81-82,共2页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了...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自主亲近并继承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民族认同感 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综合素养 传统文化内涵 学生探究 精神家园
下载PDF
主题的内隐与开放——谈谈两类常见的命题作文的主题审视
19
作者 崔国明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2年第12期30-31,共2页
前不久,我给所教的高一学生布置了两篇命题记叙文,一篇是《身边的风景》,另一篇是《距离》。客观地说,两道命题尤其是《距离》一题,对刚刚跨入高中大门没多久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 前不久,我给所教的高一学生布置了两篇命题记叙文,一篇是《身边的风景》,另一篇是《距离》。客观地说,两道命题尤其是《距离》一题,对刚刚跨入高中大门没多久的高一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写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审题方面,很多学生不能从命题中褐示或揣摩出命题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开放 内隐 高一学生 《距离》 记叙文 高中 写作
下载PDF
语文教学的粗与细
20
作者 鄂冠中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0年第12期12-13,共2页
绘画艺术有时泼墨如水,大笔写意,只求创设意境;有时惜墨如金,讲求工笔细描,严丝人缝。两者都是艺术表现的高境界,兼而有之,合理使用,更能体现艺术的张弛有度。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绘画艺术 创设意境 艺术表现 合理使用 工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