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克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62-2063,206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合并...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合并其他并发症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312例患者中80例合并感染,感染率为25.6%,其中>40岁患者感染率为32.1%,明显高于≤40岁的19.0%(P<0.05);住院时间>20d患者感染率为37.6%,明显高于≤20d的17.6%(P<0.05);有侵入性操作患者感染率为28.9%,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18.2%(P<0.05);血清白蛋白>28g/L患者感染率为31.8%,明显高于≤28g/L的21.1%(P<0.05);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感染率为30.5%,明显高于未合并其他并发症的20.0%(P<0.05);而感染率与疾病类型、性别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合并其他并发症因素密切相关,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 感染
原文传递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耐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28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爱萍 黄宏双 肖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9-430,共2页
目的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或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 目的对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或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48周;B组28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2周后改用阿德福韦酯治疗36周;C组26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阿德福韦酯:每次10 mg,po,qd;拉米夫定:每次100 mg,qd。结果在治疗48周末,A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82.1%,B组为64.2%,C组为38.4%,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3,P<0.01)。A组血清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28.5%,B组为17.8%,C组为7.7%,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5,P<0.05)。A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为82.1%,B组为71.4%,C组为46.1%,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P<0.01)。3组均未出现YMDD变异,C组出现2例rtA181V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耐药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3
作者 王莉 杨勇 +2 位作者 肖艳 李秀兰 李菊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的肺周围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穿刺病理诊断率为87.5%,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少量咯血,发生率分别为6.3%及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对肺周围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经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的肺周围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穿刺病理诊断率为87.5%,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少量咯血,发生率分别为6.3%及9.4%。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肺活检对胸壁附近的肺占位病变诊断价值大,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肺活检 肺周围性占位病变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克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9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为81.3%,对照组HBV DNA阴转率为60.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为52.1%,对照组为2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5.8%和9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 YMDD变异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一例患者死亡,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莉 李菊芳 +2 位作者 李贻弘 肖艳 朱遂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5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每5~7d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给予异烟肼0.2g、阿米卡星0.4g及对氨基水杨酸钠2.0g,共8~10次...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9例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5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每5~7d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给予异烟肼0.2g、阿米卡星0.4g及对氨基水杨酸钠2.0g,共8~10次;常规治疗组24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6个月后介入组痰菌阴转率和肺不张治愈率分别为84.6%和84.2%,支气管镜下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为8%。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介入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14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药效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爱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2008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2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实验组7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治疗...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2008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2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实验组72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提高乙肝标志物转阴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拉米夫定
下载PDF
本院近6年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春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6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本院近6年收的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肝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67.6%,随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感染常见部位依次为腹腔...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的发生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方法对本院近6年收的10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肝炎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67.6%,随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感染常见部位依次为腹腔(34.25%)、下呼吸道(24.66%)及肠道(13.70%);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2.86%);随病情进展,其感染率明显升高(P<0.001),且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而与临床分型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与病情及预后有明显关系,加强支持疗、减少侵袭性检查、合理用药等措施可降低其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病毒性肝炎 医院感染 预防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体会
8
作者 张克强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0期300-30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0例。结果联合治疗组ALT、TBIL、ALB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40例。结果联合治疗组ALT、TBIL、ALB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联合治疗组HBVDNA病毒学转换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9
作者 陈爱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38)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00万I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年;B组(n=30)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 目的评价应用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经济学效果。方法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38)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00万I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年;B组(n=30)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2年。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2组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组HBeAg转阴率优于B组,A、B组HBV-DNA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9、141。结论干扰素α-2b与拉米夫定均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干扰素α-2b成本—效果比优于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两种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老年咯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黎文辉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A02期69-70,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老年咯血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老年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与血凝酶联合治疗,3d后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比较两种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老年咯血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老年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使用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垂体后叶素与血凝酶联合治疗,3d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播床疗效、止血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与血凝酶联合治疗老年咯血效果突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血凝酶 联合用药 止血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SEN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章晓玲 王庆梅 黄琳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4-2216,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EN-V PCR引物探讨SEN病毒和慢性肝炎的关系,比较在病毒感染因素的作... 目的分析和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EN-V PCR引物探讨SEN病毒和慢性肝炎的关系,比较在病毒感染因素的作用下患者感染SEN病毒的概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EN病毒主要有输血传播、静脉吸毒、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传播途径,临床上常表现为SEN病毒单独感染和HBV等病毒合并感染;接受输血、有吸毒史、经母婴传播和性病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31.58%、36.84%、40.00%、34.38%,而未接受输血、无吸毒史、未经母婴传播和非性病患者的感染率为3.53%、3.73%、4.24%、5.41%,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治疗和接触血制品、静脉吸毒、母婴以及性交等途径是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感染SEN病毒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加强预防和防范,采取必要的安全护理措施,降低感染SEN病毒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SEN病毒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