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清睿 胡赤丁 +3 位作者 吴琳 李青 孙奕琛 汪佼佼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06-70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手术后2年内出现复发者74例纳入复发组,2年内未出现复发者3...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手术后2年内出现复发者74例纳入复发组,2年内未出现复发者31例纳入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HBV-DNA、吲哚氰绿15 min内滞留率(ICG-R15)、肿瘤数目和直径、肿瘤包膜和门脉癌栓的有无、术中输血、肿瘤的分期与分化程度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χ~2=5.595,P=0.029;χ~2=4.408.P=0.037;χ~2=4.652,P=0.033;χ~2=6.521,P=0.013;t=3.483,P=0.048;t=5.908,P=0.019;χ~2=5.871,P=0.022;χ~2=3.455,P=0.041;χ~2=6.697,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BV-DNA高拷贝、多发肿瘤、肿瘤直径≥5 cm、门脉癌栓形成以及术中输血量≥800 ml。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术前HBV-DNA高拷贝、多发肿瘤、肿瘤直径≥5 cm、门脉癌栓形成及术中输血量≥800 ml的患者术后有着较高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复发 肝切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淑琴 胡赤丁 +4 位作者 陈茜 肖天雄 杨广笑 何光源 陈明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 目的比较吉马酮、芝麻素、淫羊藿素、褐藻多糖硫酸酯等4种天然药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比较4种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4种药物均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其中淫羊藿素对HepG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作用48h半抑制浓度IC50为30μmol/L;4种药物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淫羊藿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最显著,30μmol/L淫羊藿素处理48h后,细胞凋亡率达到51.1%;4种药物均不同程度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B1、CDK1、CDK2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提高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4种天然药物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淫羊藿素效果最为显著;其分子机制与调节抑制细胞增殖和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马酮 芝麻素 淫羊藿素 褐藻多糖硫酸酯 人肝癌细胞HEPG2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邵永胜 张应天 +3 位作者 彭开勤 胡赤丁 余阳 吴文良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临床分期为T3/T4期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32例,术前接受化疗一放疗一化疗,化放疗结束4~6周后手术。术后用Dworak分级评估新辅助治疗的组织学反应。... 目的观察新辅助治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临床分期为T3/T4期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例32例,术前接受化疗一放疗一化疗,化放疗结束4~6周后手术。术后用Dworak分级评估新辅助治疗的组织学反应。所有患者术后接受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和临床结局。结果本组32例皆为R0切除,其中21例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11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术),保肛率为65.6%。术后病检:5例Dworak分级3级,3例Dworak分级2级,24例Dworak分级1级。32例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4~9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病例,皆无瘤生存至今。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有益,但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分期
下载PDF
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青 胡赤丁 +4 位作者 张长春 姜薇 王清睿 孙奕琛 杨金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探讨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及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中心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完全缓解IgG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IgG水... 目的:探讨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及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中心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完全缓解IgG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IgG水平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IgG两组,随访入组患者初治后复发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初诊IgG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以及初诊IgG水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复发的潜在机制。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及IgG,低水平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密切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β;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IgG,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独立相关(均P<0.05)。高、低IgG水平IgG型MM患者复发中位时间分别为30(7-53)和42(5-65)个月,高IgG水平MM患者累积复发率较低水平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2,P=0.005)。IgG水平差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尿素氮、血肌酐及低水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初诊高IgG水平密切相关(均P<0.05)。IgG水平差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患者初诊高IgG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IgG型MM初诊时血清IgG浓度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高,与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IgG型MM患者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综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G 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对降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彭开勤 邵永胜 +3 位作者 张应天 胡赤丁 余阳 吴文良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对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03年5月-2008年12月为前期,T3/T4期直肠癌3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4~6周后手术;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为后期,T3/T4期直肠癌21例,新辅助治疗结束8周后手...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对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03年5月-2008年12月为前期,T3/T4期直肠癌3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4~6周后手术;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为后期,T3/T4期直肠癌21例,新辅助治疗结束8周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Dworak分级、TNM分期和临床结局。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皆为R0切除,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并发症。前期病例5例Dworak分级3级,3例Dworak分级2级,24例Dworak分级1级;后期病例2例Dworak分级4级,5例Dworak分级3级,6例Dworak分级2级,8例Dworak分级1级(X^2=9.109,P=0.028)。前期病例6例ypT1NOM0期,22例ypT2NOM0期,1例ypT3NOM0期,3例ypT3N1M0期;后期病例13例ypT1NOM0期,6例ypT2NOM0期,1例ypT3NOM0期,1例ypT3N1M0期(,=10.909,P=0.012)。前期病例保肛率为65.6%,后期病例保肛率为81.0%(X^2=1.468,P=0.226)。结论新辅助治疗结束8周后手术,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降期效果。延长新辅助治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分期 降期
原文传递
miRNA-10a及miRNA-27a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邹敏 孙奕琛 +1 位作者 刘文 李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3180-3184,共5页
目的分析miRNA-10a及miRNA-27a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8例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留取完整乳腺癌病理组织标本,按术后2年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n=32)与未复发转移组(... 目的分析miRNA-10a及miRNA-27a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98例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留取完整乳腺癌病理组织标本,按术后2年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n=32)与未复发转移组(未复发或转移,n=66),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miRNA-10a、miRNA-27a水平,分析二者与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老年乳腺癌术后随访2年总复发转移率为32.65%;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合并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均阴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癌组织miRNA-10a、miRNA-27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合并淋巴结转移、ER/PR均阴性率、miRNA-10a、miRNA-27a均为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miRNA-10a截断值>1.5时预测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曲线下面积(AUC)为0.902,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77%、74.24%;miRNA-27a截断值>2.68时预测复发转移AUC为0.884,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77%、72.73%。结论老年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miRNA-10a、miRNA-27a呈异常高表达,两者均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子,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 miRNA-10a miRNA-27a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rhG-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赤丁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8-39,52,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普药组34例.观察组应用rhG-CSF150μg/d,1~5d,皮下注射.普药组则选用利血生等普通...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防治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普药组34例.观察组应用rhG-CSF150μg/d,1~5d,皮下注射.普药组则选用利血生等普通药物治疗,连续口服7d.当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降至最低值后回升超过5×109/L达2次以上停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平均值及ANC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有轻度骨痛或肌痛、乏力.结论:rhG-CSF可减轻化疗后ANC降低程度,缩短ANC减少的持续时间,促进ANC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热的发生机会,无明显毒副反应,可作为肿瘤化疗中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化疗 白细胞减少
下载PDF
癌痛及其处理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胡赤丁 《江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癌痛及其处理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4 8例癌痛患者采用线段分级法(VAS)和 KPS评分法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疼痛 ,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 ,且随... 目的 :探讨癌痛及其处理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4 8例癌痛患者采用线段分级法(VAS)和 KPS评分法于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疼痛 ,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 ,且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 ,影响也逐渐加深 ;经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P<0 .0 5 )。结论 :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癌痛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止痛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生存质量 疗效标准 VAS KPS评分法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在顺铂化疗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奕琛 赵建国 +1 位作者 胡赤丁 王清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8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用于评价顺铂化疗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者(体检组)60例及应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者(化疗组)54例,检测健康者Cys C及患者化疗前、后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Cys C,并对结果进...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用于评价顺铂化疗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健康体检者(体检组)60例及应用顺铂化疗的肿瘤患者(化疗组)54例,检测健康者Cys C及患者化疗前、后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Cys 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化疗后血清Cys C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cr、Cys C较化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前后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患者Cyc C异常检查率高于Scr(P<0.05)。结论血Cys C较之传统肾功能指标Scr更能灵敏反映肾功能损害情况,且检测方法较Ccr更易于操作,临床可作为监测化疗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肌酐 顺铂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热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消化系统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清睿 梁璇 张长春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消化系统中重度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74例消化系统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镇痛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7)仅采用强...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消化系统中重度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74例消化系统中重度癌痛患者根据镇痛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7)仅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观察组(n=37)在对照组镇痛治疗基础上加用腹腔内生场热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疼痛评分、暴发痛评分、24 h暴发痛次数,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内啡肽(β-EP)和P物质(SP)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用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暴发痛评分、24 h暴发痛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β-E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SP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升高和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用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P<0.05)。结论热疗联合阿片类药物可有效提高消化系统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治疗剂量和不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阿片类药物 消化系统 癌痛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仁峰 刘敏 张苏川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探讨黄黄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与单用右丙亚胺对比研究。方法:120例采用含阿霉素化疗方案首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丙亚胺组;B组:右丙亚胺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C组... 目的:探讨黄黄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对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与单用右丙亚胺对比研究。方法:120例采用含阿霉素化疗方案首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右丙亚胺组;B组:右丙亚胺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C组:右丙亚胺与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D组:右丙亚胺与黄芪注射液及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A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静脉输注,B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与黄芪联合治疗,C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与华蟾素联合治疗,D组常规化疗前给予右丙亚胺、黄芪及华蟾素联合治疗,共4个周期。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射血分数(EF)。结果:经4个周期治疗后,D组无论是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还是CK-MB、cTnⅠ、LVIDD、EF与另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B、C3组间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CK-MB、cTnⅠ、LVIDD、E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和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右丙亚胺可减低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作用,优于单用右丙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华蟾素注射液 右丙亚胺 阿霉素 心脏毒性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青云 雷长江 +4 位作者 李媛 胡福荣 李磊 黄剑彬 曾诚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6期1117-1123,共7页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的影响。方法:以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转染体外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株。实验分5组:对照组(A组),miR-520c-3p mimics negative control+miR-132 m...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uh7的影响。方法:以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转染体外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株。实验分5组:对照组(A组),miR-520c-3p mimics negative control+miR-132 mimics negative control+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B组),miR-520c-3p mimics+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C组),miR-132 mimic+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D组),miR-520c-3p mimics+miR-132 mimics+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E组)。超声辐照条件:机械指数0.4,辐照参数2.0 W/cm2,连续辐照30 s,间隔60 s,共5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20c-3p,miR-132,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转录辅助因子YAP m 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GPC3和YAP蛋白表达,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E组miR-520c-3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D组无明显改变(P>0.05);D组、E组miR-132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而C组无明显改变(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E组GPC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而其m 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C组、D组、E组YAP蛋白以及其m 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D组、E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且E组降低最明显(P<0.05);C组、D组、E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且E组凋亡最明显(P<0.05)。结论:超声辐照携带miR-520c-3p和miR-132微泡能显著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株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GPC3和YA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辐照 miR-520c-3p miR-132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转录辅助因子YAP
下载PDF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疼痛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赤丁 李青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705-1705,共1页
关键词 唑来磷酸 化学治疗 骨转移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