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商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80
1
作者 郑梦娟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9,共9页
本文对北京等五座城市1783个店名调查分析后发现,当代商业店名具有两个特点:命名要素出现了明显的倚变和大量的缺失,命名手段在店名用字、用语和内容三个方面既趋同又创新。店名的创新尽管重要,但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和商业活动,应遵循语... 本文对北京等五座城市1783个店名调查分析后发现,当代商业店名具有两个特点:命名要素出现了明显的倚变和大量的缺失,命名手段在店名用字、用语和内容三个方面既趋同又创新。店名的创新尽管重要,但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和商业活动,应遵循语言规律以及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文章还就当前商店名称研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店名 命名要素 命名方法
下载PDF
复合型广告人才培养体系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阮卫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体系 广告学专业 复合型 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地方院校 办学目标 新兴学科 专业目录
下载PDF
汉语的国际传播: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梦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6-80,共5页
汉语热涉及的不只是一个教学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它关系到汉语的国际传播乃至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针对当前汉语热的“内冷外热”、师资严重匮乏、教材“足难出户”等问题,政府决策、机构实施、国民认同这三个层面应... 汉语热涉及的不只是一个教学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它关系到汉语的国际传播乃至汉语在国际语言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针对当前汉语热的“内冷外热”、师资严重匮乏、教材“足难出户”等问题,政府决策、机构实施、国民认同这三个层面应该既各司其职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汉语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热 对外汉语 国际传播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农民工报道的表面化、模式化问题——以《武汉晨报》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祖斌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4,共3页
农民工是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人.他们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的道路是曲折和艰难的,在城市里生活,没有改变自己的“贫”和“弱”社会状况.农民工是不被现行制度认可的、“亦工亦农”的、边缘弱势的群体,是城市的“边缘人”。而同时,不... 农民工是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人.他们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的道路是曲折和艰难的,在城市里生活,没有改变自己的“贫”和“弱”社会状况.农民工是不被现行制度认可的、“亦工亦农”的、边缘弱势的群体,是城市的“边缘人”。而同时,不可否认他们的边缘性又直接导致了其就业、工资、福利等权益被严重侵害的局面,同时也被强势的传媒排斥和疏离。所以,农民工也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斥在传媒信息的内容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报道 《武汉晨报》 模式化 城市生活 弱势群体 “边缘人” 现行制度 社会状况
下载PDF
居民小区命名的语用考察——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潘世松 曾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以"武汉小区联线"网站2007年3月公布的武汉市1340个居民小区为对象,对居民小区的命名现象从小区名称的书写符号、音节数量、语素组合策略等方面进行考察:武汉市98.13%的居民小区名称运用汉字,1.87%的小区名称运用汉字和非汉... 以"武汉小区联线"网站2007年3月公布的武汉市1340个居民小区为对象,对居民小区的命名现象从小区名称的书写符号、音节数量、语素组合策略等方面进行考察:武汉市98.13%的居民小区名称运用汉字,1.87%的小区名称运用汉字和非汉字符号的组合,没有出现完全运用非汉字符号的小区名称。四音节、五音节和六音节占小区名称数量的前三位,占小区总数的82.74%。小区名称语素的选用体现了命名者的谐音、仿词、引用等语用策略,迎合了社会群体的避贫就富、避俗就雅、避凶就吉、追求生态环境、偏好亮堂色彩词等认知模式和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 命名 认知 言语运用
下载PDF
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文学消费——近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反思 被引量:8
6
作者 彭松乔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1期73-77,共5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经历了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接受再到文学消费等三次重要的范式转型。社会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改变无疑是导致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根本原因,文学状况发生改变则是引起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直接原因...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文学阅读理论经历了从文学欣赏到文学接受再到文学消费等三次重要的范式转型。社会生活尤其是文化生活的改变无疑是导致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根本原因,文学状况发生改变则是引起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的直接原因。文学阅读理论范式转型带来了文学史的改写和文学要素重构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文学思想变化。对于文学阅读理论范式的流变,我们既要看到它适应时代要求方面的积极价值,同时也不应回避其理论原创性先天不足和在理论借鉴上未能真正中国化等内在缺陷。在21世纪建设中国文学阅读理论时,我们必须增强回应现实的问题意识,秉持多元共生的建构姿态,自觉融汇理论的民族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阅读理论 文学欣赏 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
下载PDF
日常生活审美化:中产阶层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表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贞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16-21,共6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但是避开论争的锋芒,双方对这一现象的论述实际上隐含着某种共识,即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中国其实有一个适用范围———它是中产阶层大众文化表述自身意识形态属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学术界争论得比较激烈的一个话题,但是避开论争的锋芒,双方对这一现象的论述实际上隐含着某种共识,即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代中国其实有一个适用范围———它是中产阶层大众文化表述自身意识形态属性和实现自身社会政治功能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对日常生活进行符号化消费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带给中产阶层大众文化的两个重要特征,相应地,在社会政治功能层面,它既改善了、美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中产阶层 符号
下载PDF
武汉方言的长音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熊一民 《汉语学报》 2008年第1期55-61,共7页
武汉方言有"AB:了(的)"长音结构,这种长音结构在语音层面发生了长音、弱化、合音等语流音变,其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补语、定语。从进入长音结构词语的结构类型、语义特征以及长音结构的变换式来看,武汉方言长音结构的语法... 武汉方言有"AB:了(的)"长音结构,这种长音结构在语音层面发生了长音、弱化、合音等语流音变,其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补语、定语。从进入长音结构词语的结构类型、语义特征以及长音结构的变换式来看,武汉方言长音结构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程度的高、深、重,即程度的"量"在适中之上。在几种长音结构中,"AB(b):了(的)"的产生时间最早,"AB(流):了(的)"产生时间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音结构 形式 功能 语法意义 发生发展
下载PDF
叙述长度和语义——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一个修辞诗学问题 被引量:6
9
作者 朱玲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6-62,共7页
长度是叙事文体成熟的标志,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用拥有一定长度的叙事优势展现了一个通俗平易却又五彩斑斓的平民世界,其时空语境的设置使得人物事件具有了"现实性",人物群和分事件组合的出现构成小说独特的"语法"结构... 长度是叙事文体成熟的标志,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用拥有一定长度的叙事优势展现了一个通俗平易却又五彩斑斓的平民世界,其时空语境的设置使得人物事件具有了"现实性",人物群和分事件组合的出现构成小说独特的"语法"结构,这些连同其他大量故事因子的介入,促成了短篇小说的长度转换,为那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特殊的"语义档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短篇小说 长度 诗学问题 中国 语义 修辞 叙述 叙事文体
原文传递
《西游记》生态意蕴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松乔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0-65,共6页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西游记》是一部生态意蕴十分丰厚的文学文本。它既描述了生态理想,也展示了生态灾难,同时更追溯了生态问题的根源,指出了生态救赎的道路。《西游记》中包涵的这些生态情怀,对于我们今天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看,《西游记》是一部生态意蕴十分丰厚的文学文本。它既描述了生态理想,也展示了生态灾难,同时更追溯了生态问题的根源,指出了生态救赎的道路。《西游记》中包涵的这些生态情怀,对于我们今天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问题,乃至于进行生态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宝贵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生态理想 生态救赎
下载PDF
试析汉字符网络语汇的构成及其生成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汉字符网络语汇是由新造词语、源自外语的词语、源自方言的词语、普通话原有词汇的变异形式以及重新复活的旧词等构成的。其生成机制主要包括类推、隐喻和转喻。
关键词 汉字符网络语汇 类推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世松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0-52,共3页
论文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的武汉方言部分基本词、詈辞为例,考察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作为武汉作家,池莉对武汉方言是熟悉的。要描写武汉草根阶层话语的原生态,池莉不得不... 论文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的武汉方言部分基本词、詈辞为例,考察池莉小说词语的汉味特征。作为武汉作家,池莉对武汉方言是熟悉的。要描写武汉草根阶层话语的原生态,池莉不得不在小说中高频率运用方言词语。于是,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汇,为研究武汉方言、武汉地方文化保留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池莉小说的武汉方言词语的高频率运用除了具有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学价值,更有其生态语言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小说 池莉 汉味 生态
下载PDF
广告语言对语言生活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建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5-60,共6页
广告语言已经成为我们语言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语言生活中一种覆盖比较广泛,表现比较活跃的构成部分,又渗透到语言生活内的其他领域语言,如新闻语言、文学语言、网络语言、校园语言等,与其产生互动,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从... 广告语言已经成为我们语言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语言生活中一种覆盖比较广泛,表现比较活跃的构成部分,又渗透到语言生活内的其他领域语言,如新闻语言、文学语言、网络语言、校园语言等,与其产生互动,互相影响,共同发展。从修辞学角度看,广告语言被变异运用,活跃在语言生活中的形式,主要是运用引用和仿拟等修辞方式。广告语言对语言生活的正面影响是主要的,对丰富语言生活、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语言 广告语言 语言生活 语体渗透
下载PDF
《哈利·波特》与主体间性哲学——《哈利·波特》对当代童话创作的生态学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苏文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众多关于《哈利.波特》的争议与评说显示了《哈利.波特》内涵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而这种丰富多元性正是主体间性哲学的具体体现。儿童与成人、童话与小说、"复魅"与"祛魅"各个方面的间性表现,为中国当代童话创作中一... 众多关于《哈利.波特》的争议与评说显示了《哈利.波特》内涵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而这种丰富多元性正是主体间性哲学的具体体现。儿童与成人、童话与小说、"复魅"与"祛魅"各个方面的间性表现,为中国当代童话创作中一些时刻困扰着创作者和研究者的诸如儿童与成人的关系问题,童话体裁如何适应时代的问题,启蒙与儿童本位的问题,儿童化与成人化等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主体间性 童话 生态学启示
下载PDF
中国风音乐流行的文学生态原因——从歌词的角度 被引量:4
15
作者 庄桂成 孟婧勔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X期56-58,共3页
中国风音乐之所以流行,从歌词的角度看,因为它重现了中国古典意象,释放了接受者的集体无意识,促进了群体接受的形成;同时,它化用了古典诗词,并且大量运用修辞,迎合了中华民族特定的心理结构。另外,它营造出古典意境,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 中国风音乐之所以流行,从歌词的角度看,因为它重现了中国古典意象,释放了接受者的集体无意识,促进了群体接受的形成;同时,它化用了古典诗词,并且大量运用修辞,迎合了中华民族特定的心理结构。另外,它营造出古典意境,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歌词意境 民族诗词
原文传递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体意识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世松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8,共4页
语体属于"言语","言语"取决于语用主体(言语者)的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取决于语用主体对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的习得程度,而语体因素的习得具有年龄阶段特征。从人生发展年龄着眼.我国目前的语体研究... 语体属于"言语","言语"取决于语用主体(言语者)的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取决于语用主体对交际方式、语言及非语言材料等语体因素的习得程度,而语体因素的习得具有年龄阶段特征。从人生发展年龄着眼.我国目前的语体研究.主要只关乎职业化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的描写和解释.对职业化以前尤其是学龄段语用主体的语体习得过程很少进行考察。这样的理论,对中小学的语体习得缺乏足够的解释力。因此,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体意识,对完善语体的体系性研究、指导中小学生语体习得、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中小学 语体意识 语体习得
下载PDF
鲁迅“杂感”文体论 被引量:4
17
作者 皇甫积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12,共9页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文体论 杂感 个性特色 心理原因 文体学 议论 文类
下载PDF
汉语书面广告语言的节律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一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5-69,共5页
语言系统中的节律要素,虽然大多没有书面标记,但也是语言的“内力”之一。由于广告的特殊功用,停延、重音、节奏、声调句调等节律特征,在汉语书面广告语言中表现充分,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汉语书面语 广告语言 节律
下载PDF
《说文》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考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庆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5-88,共4页
新洲方言中许多词语听起来很"土",像[ts‘o11][d iau11][k3ε3][ko212][xo11][lin35][mi1ε1]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很古雅,它们不但能在《说文》中找到其对应的本字,并且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 新洲方言中许多词语听起来很"土",像[ts‘o11][d iau11][k3ε3][ko212][xo11][lin35][mi1ε1]等。然而研究发现,这些很"土"的词语实际上很古雅,它们不但能在《说文》中找到其对应的本字,并且在其他很多古代文献中也能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洲方言 《说文解字》 本字
下载PDF
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精神和社会生态状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索晓海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沈从文的许多作品虚构了理想的社会形态,但他没有忘记构筑这样理想社会的精神和社会生态的平衡。在更现实的题材作品中,这种平衡状况被打破,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不仅造成社会生态的紊乱,还造成精神生态的失衡... 沈从文的许多作品虚构了理想的社会形态,但他没有忘记构筑这样理想社会的精神和社会生态的平衡。在更现实的题材作品中,这种平衡状况被打破,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社会政治的变革也不仅造成社会生态的紊乱,还造成精神生态的失衡。沈从文头脑中的精神生态意识使他感到了苦恼、隐忧和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世界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