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海珠 洪雪云 +3 位作者 徐红卫 黄丽媛 张清云 施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8期1352-1353,共2页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150例COPD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B组为超声雾化吸入组,C组为超声雾化吸人加鼻塞吸氧组。...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150例COPD患者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B组为超声雾化吸入组,C组为超声雾化吸人加鼻塞吸氧组。雾化治疗过程动态记录吸入前、吸入后5min、10min、15min的SaQ2比较三种雾化治疗前后SaO2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雾吸入治疗前、后SaO2保持恒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在治疗5min、10min后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5min后Sa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人在稳定COPD患者SaO2方面优于其他雾化吸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血氧饱和度 患者
原文传递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琼 魏丽玲 +2 位作者 方敬念 李鸿 林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实验组)者114例及非急性脑梗死(对照组)者45例,动态检测和评估患者Cys C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1.0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实验组)者114例及非急性脑梗死(对照组)者45例,动态检测和评估患者Cys C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1.00±0.3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30)mg/L,P<0.01);血清Cys C水平与NIHSS评分正相关(r=0.250,P<0.05),动态观察CysC水平与NIHSS评分变化曲线相同,均于发病1周时上升,达峰后到2周下降至起病时水平。结论:Cys 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危险因素,其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50例CT表现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宋浩 吴熙中 +2 位作者 施浩 马天宇 李廷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858-185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分析其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的受累情况及胰周、腹膜后间隙的变化。结果50例中CT清楚地显示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8例(7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分析其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重点观察胰腺的受累情况及胰周、腹膜后间隙的变化。结果50例中CT清楚地显示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其中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8例(76%),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2例(24%)。它们有着不同的CT表现,主要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及并发症。按CT严重指数(CTSI)标准,50例中0~3分29例,4~6分18例,7~10分3例,CTSI越高病情越重,本组死亡患者均在7~10分组。结论CT检查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准确率,通过急性胰腺炎的CTSI标准的评定,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评估可提供真实而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CT严重度指数
原文传递
小剂量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用于Graves病患者TRAb转阴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潘鮀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14期2145-2146,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对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39例TRAb阳性(>12U/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19例,予常规抗甲...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对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39例TRAb阳性(>12U/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19例,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B组为研究组20例,在常规ATD治疗的基础上加予硫唑嘌呤(50mg/d)、强的松(10mg/d)和左旋咪唑(50mg/d,分2次)口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分别复查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和TSH等,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B组在治疗后12个月,TRAb转阴率高于同期A组的水平(P<0.05);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患者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硫唑嘌呤、强的松和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对促进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转阴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CT和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茂豪 黄朝华 陈苏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9期212-21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CT和MRI影像改变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或者怀疑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讨论其CT...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CT和MRI影像改变的区别和联系,探讨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或者怀疑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讨论其CT和MRI的影像表现。结果 CT检查显示梗死病灶总数为185个,MRI共显示病灶数为437个,MRI显示脑梗死病灶的敏感率为CT的2.36倍,其中MRI检出患者127例,检出率为63.5%,CT检出患者81例,40.5%,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明显优于CT。脑梗死发病6h以后患者,CT与MRI检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检查对于诊断缺血灶的价值极高,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意义重大,可联合CT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 MRI
下载PDF
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枞生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调查。结果:教育后与教育前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实施高血压相关的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对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调查。结果:教育后与教育前比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1);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CT表现及术前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宋浩 陈严洁 +2 位作者 陈树歆 施浩 林俊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对术前评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胃底贲门癌26例,胃体癌39例,胃窦癌20例,病变占据两个分区以上者15例。100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分析100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对术前评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胃底贲门癌26例,胃体癌39例,胃窦癌20例,病变占据两个分区以上者15例。100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管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病例中手术切除率达91.2%,手术前判断为不可切除组的病例中手术切除率仅为15.0%。结论CT检查对肿瘤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义珊 翁俊良 马琼凤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以往病史详细问卷。(3)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4)对支扩合并哮喘类型进行分组用不同方案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1)81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其16例阳性,(PDFEV1<12.8μmoL)。3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中2例阳性(FEV1增加幅度>15%)。此18例确诊为支扩合并哮喘。另外66例阴性反应者属单纯性支扩。(2)支扩合并哮喘以往病史的特点是个人过敏病史及家族过敏病史的频率很高,分别为106%和111%。而单纯性支扩的频率很低,仅为9%和6%。(3)支扩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呈季节性加重;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痰液多为粘液脓性;除固定部位湿性音外,全部病例有散在性或弥漫性的喘鸣音。(4)支扩合并哮喘类型的分组试验性治疗,用抗支扩+抗哮喘药物的9例,疗效显著,基本完全治愈;而仅单独用抗支扩药物的9例,大部分遗留下症状和体征。结论支扩合并哮喘是一个特殊类型,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测试、以往病史追询、临床特点观察等和单纯性支扩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 单纯性支气管扩张 鉴别诊断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下载PDF
正压接头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妙莲 陈海珠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8期132-133,共2页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临床静脉输液也从单纯的头皮针发展到静脉套管留置针、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临床上得到推广,PICC技术在需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尤其是...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临床静脉输液也从单纯的头皮针发展到静脉套管留置针、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临床上得到推广,PICC技术在需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尤其是化疗患者、早产儿的治疗、抢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ICC是一种先进的无针密闭输液技术,操作方便、安全,减少了患者长期治疗中需反复静脉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留置针被堵塞、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挤压等,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耗材,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概率。为解决这些问题,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于2007年10月开始使用贝朗正压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接头 PICC 维护 应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坚 林燕芬 +1 位作者 郑义珊 陈纯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4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牙周病的关系以及牙周治疗和降糖治疗对两种疾病的影响。方法①选择健康人群(20名)、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20名)和2型糖尿病合并重度牙周病患者(40名),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②对2型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牙周病的关系以及牙周治疗和降糖治疗对两种疾病的影响。方法①选择健康人群(20名)、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20名)和2型糖尿病合并重度牙周病患者(40名),检测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②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度牙周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性治疗:A组为牙周基础治疗+常规降糖治疗组,B组为强化降血糖组。各治疗观察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①2型糖尿病合并重度牙周病的血清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都明显高于单纯性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单纯性2型糖尿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牙周病基础+常规降糖治疗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明显减少(P<0.001,P<0.01),C反应蛋白也明显降低(P<0.001)。同时糖化血红蛋白随之降低(P<0.001)。结论 2糖尿病与牙周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牙周病基础+常规降糖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牙周健康和控制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牙周病 治疗
下载PDF
黄体酮治疗月经性哮喘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义珊 翁俊良 +1 位作者 洪少玲 马琼凤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月经性哮喘的发病机理以及黄体酮治疗月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对38例月经性哮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治疗组于经前一周给黄体酮20mg,肌注,隔日一次,同时给予常规平喘药。对照组,只给常平喘药。检测两组月经周期最大呼气流量(... 目的 探讨月经性哮喘的发病机理以及黄体酮治疗月经性哮喘的作用。方法 对38例月经性哮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治疗组于经前一周给黄体酮20mg,肌注,隔日一次,同时给予常规平喘药。对照组,只给常平喘药。检测两组月经周期最大呼气流量(PEF)、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血清孕酮浓度和应用喘乐宁气雾剂的频率。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 对照组血清孕酮下降,经前及经期分别为2.62nmol/L和2.31nmlo/L,而治疗组仍在正常范围内,分别为13.8nmol/L和12.33nmol/L。对照组伴随血清孕酮下降,PEF峰值明显下降,Raw明显升高,Gaw明显下降,患者哮喘发作频繁,应用喘乐宁气雾剂的次数增加。相反,治疗组伴随血清孕酮不下降,其PEF峰值不下降,Raw不增加,Gaw不降低,哮喘发作较少,应用喘乐宁次数较少。结论 月经性哮喘患者血中孕酮水平降低,可能是该型发病重要因素。黄体酮在月经前给予补充替代疗法.可有效防止哮喘的发作,或减轻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治疗 月经性哮喘 发病机理 喘乐宁气雾剂
下载PDF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哮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海珠 施浩 +2 位作者 唐丽玲 张静纯 叶馥珊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目的对180例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旨在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完全控制哮喘的管理目标。方法成立"哮喘之家",对180例哮喘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密切的追踪随访。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 目的对180例哮喘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旨在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完全控制哮喘的管理目标。方法成立"哮喘之家",对180例哮喘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自我管理教育和密切的追踪随访。于干预前后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经过1年的自我管理教育,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哮喘控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提高。随访的166例患者中,正确吸入激素治疗由原15.66%增加至69.88%;拥有峰流速仪、每天使用呼气峰流速仪、坚持哮喘日记记录分别由原4.82%、1.81%、1.20%增加至58.43%、18.67%、8.43%;近1年因急诊就医、住院、误工分别由原45.78%、21.69%、55.42%减少至9.64%、4.82%、10.24%;哮喘控制、部分控制例数由原1.81%、12.05%增加至35.54%、59.04%,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教育 哮喘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鮀兰 林佩缄 黄映君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7期517-518,共2页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糖尿病患者55例,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均在20-200μg/min之间,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和/或采用... 目的 观察羟苯磺酸钙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糖尿病患者55例,其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均在20-200μg/min之间,所有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和/或采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27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培普利4mg/d;B组为治疗组28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4mg/d和羟苯磺酸钙3000mg/d(分3次口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和AER等。结果 A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时,AER分别为(23.8±5.6)μg/min、(23.7±6.O)μg/min、(22.9±5.8)μg/min,与治疗前的(45.8±7.6)μg/min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B组治疗后3、6、12个月时,AER分别为(21.8±7.1)μg/min、(19.9±5.9)μg/min、(19.1±6.1)μ/min,与治疗前的(46.1±7.1)μ/min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B组治疗后6、12个月时,AER均低于同期A组水平(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早期DN患者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有良好的效果,其疗效优于培哚普利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白蛋白尿 羟苯磺酸钙 培哚普利
下载PDF
普米克联合异丙阿托品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浩 徐红卫 +1 位作者 杨悦 杨凯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普米克联合异丙阿托品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阿托品吸入治... 目的观察普米克联合异丙阿托品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9月~2010年8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阿托品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时间、完全缓解时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缓解时间、完全缓解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米克联合异丙阿托品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可以缩短起效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克 异丙阿托品 哮喘急性发作
下载PDF
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功能的关系
15
作者 陈俊秀 陈柱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功能的关系陈俊秀1,①陈柱蓉2(1广东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内科;汕头,515041;2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主题词心电描记术;心动过速,室性;心室纤颤;心功能中图号R540.... QT离散度增加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室功能的关系陈俊秀1,①陈柱蓉2(1广东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内科;汕头,515041;2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主题词心电描记术;心动过速,室性;心室纤颤;心功能中图号R540.41本文分析了62例急性心肌梗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 心功能 心电图 QT离散度
下载PDF
强化极化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16
作者 陈俊秀 《心功能杂志》 1996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强化极化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陈俊秀(广东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内科汕头515041)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疗法;硫酸镁类为了探讨强化极化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价值,本文选择1984年至1992年12月住院诊... 强化极化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陈俊秀(广东汕头市龙湖人民医院内科汕头515041)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疗法;硫酸镁类为了探讨强化极化液对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价值,本文选择1984年至1992年12月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衰患者90例,其中4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强化极化液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麦迎斌 陈瑞华 +1 位作者 林泽娜 陈秋晓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方法)和B组(肠外营养),从起病48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患者多项营养指标,同期...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内和肠外贯序营养方法)和B组(肠外营养),从起病48h后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患者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外和肠内贯序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 肠内 贯序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宁榕 黄琦 +1 位作者 洪雪云 吴素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9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进行12个月随防。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共入选9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每天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进行12个月随防。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降压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并观察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完成12个月随防的85例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降压疗效明显,颈动脉IMT明显减低,从治疗前的(0.95±0.06)mm减低到治疗后的(0.86±0.07)mm(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延缓颈动脉IMT进展,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氨氯地平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宏佳 叶庆荣 李晓娜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1期1969-1971,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H、Pa0_2、PaC0_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表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H、Pa0_2、PaC0_2及Sa O_2的比较(x±s)pH Pa0_2(mmHg)PaC0_2(mmHg)SaO_2(%)观察组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Pa0_2、PaC0_2及SaO_2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并且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通气状态及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宏佳 罗海清 +1 位作者 林伟泉 郑钰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4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43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n=80)和丙硫氧嘧啶组(n=63),分别给予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巯咪...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43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甲巯咪唑组(n=80)和丙硫氧嘧啶组(n=63),分别给予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巯咪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丙硫氧嘧啶组为90.4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巯咪唑组血细胞计数异常,皮疹、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丙硫氧嘧啶组,而肝功能指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丙硫氧嘧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疗效确切,易引起血细胞减少和皮疹,对肝功能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巯咪唑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